又过一日,白榆出现在了皇城东南青龙街区的二街,也就是工部门前这条街上。
而且白榆还大摇大摆,慢慢从工部门前路过。
看到白榆后,工部门口值守的门吏连忙向雷尚书和徐侍郎禀报。
先前两位部堂就吩咐过了,这两日如果看到白榆出现就迅速禀报。
可是白榆没有进入工部,而是去了工部南边的太医院,据说是想找点药。
又次日,白榆再次大摇大摆的从工部门前路过,工部门吏还是飞快地向部堂禀报。
但白榆仍然没有踏入工部大门,而是去了隔壁兵部,据说是帮着别人办任职手续。
一连三天,白榆都从工部门口路过,但就是不肯走进工部。
这行为在大多数人看起来不足为奇,这一片都是大衙门,办事的官吏来来往往,露过几次很正常。
但在工部的雷、徐两位部堂眼里,白榆这种行为可能就是一种挑衅信号了。
仿佛明晃晃的对两位部堂嘲讽说:老子就是不去你们工部对接。
徐杲徐侍郎忍不住对雷尚书抱怨说:“白榆此人实在太心胸狭隘,丝毫没有容人之量。
就因为正月十七日那天来了工部后没见到我们,就如此怀怨在心,负气率性。
献礼工程干系重大,他竟然视同儿戏,就怕他耽误进度,连累了我们工部受责罚。
所以我们不能坐视不理,是不是找几个御史弹劾一下他?”
徐侍郎出身特殊,先前一直是大匠,因为修宫殿技术好,被动辄大兴土木的嘉靖皇帝欣赏并提拔为工部侍郎。
所以徐侍郎对官场上门道的认知相对比较浅薄,想法也比较天真。
雷礼雷尚书稍加思索后,回应说:“徐阁老先前指示过,白榆这个人惯会钓鱼。
在打交道过程中,如果遇到白榆故意挑衅,很可能就是他又下钩了。
而我们千万小心谨慎行事,不要轻易上当。”
对朝廷官场关注较少,斗争经验欠缺的徐杲久久无语,至于如此吗?
随即又道:“那我们总不能什么也不做,误了工程都要倒霉。”
雷礼叹道:“还是问计于大公子吧,请大公子拿个主意,我们照做就是。”
雷尚书所说的大公子就是徐阶长子徐璠,徐阶势力在宫外的实际指挥者。
让徐大公子拿主意的最大好处是,万一以后出了问题,那徐阁老也责怪不到他们两位工部官员的头上。
去年修三大殿工程的时候,徐璠就深度参与了,雷礼徐杲二人与徐大公子都很熟悉,当夜就前往悄悄拜访。
听了说明后,徐璠就笑道:“你们二人确实机警,真要与白榆斗气,八成就会上当。”
只能说,这俩人不愧是工部的官员。
在六部里面,工部官员一般都是最没有傲气,最能放下身段的(除了严世蕃)。
然后徐璠又道:“这事不用和白榆计较,直接找严世蕃就行。”
雷礼疑惑的说:“白榆与严世蕃就是一丘之貉,找严世蕃能有用?”
徐璠解释说:“在此事里,白榆和严世蕃不见得会完全一致。
你们没直接和白榆接触过,并不了解他,但我却有一个猜测。
严世蕃估计想重新回工部,需要和工部接触,可是以白榆的心性,却不一定希望严世蕃回工部和增加对工程的影响力。
这可能是今年最大的工程,谁不想从中多吃一点?
所以白榆的态度才会如此消极,完全没有积极性和工部建立联系。”
雷礼这才恍然大悟,“如果这样,那确实不用管白榆,只需要对严世蕃传话就行了。
而且传话的时候可以顺手牵羊,把你这个猜测告知与严世蕃。
或许能挑拨一下严世蕃和白榆的关系,让严世蕃对白榆居心产生怀疑就更好了。”
徐璠鼓掌道:“甚好,就如此处理,奸党能因利而合,就有可能因利而争。
当年严嵩义子赵文华事败罢官忧死,最早起因可能就是赵文华在工程上大包大揽,招致严世蕃怨恨。
如果白榆能变成第二个赵文华,岂不美哉?”
在另一边,白榆在连续三天在工部门口晃来晃去后,就一直坐在锦衣卫北镇抚司指挥佥事、西司房掌事、兼掌街道房钱威的判事厅喝茶。
京师每个衙门里都有锦衣卫的坐探,这些坐探的总上级就是钱指挥。
所以白榆坐在老上级钱指挥这里,就是为了第一时间获知工部的动向。
不过白榆等来等去,始终没有收到任何消息。
每每派人去工部打探,回报都是工部两位部堂没有任何反应,一切都宛如平常。
这让白榆不禁陷入了自我怀疑中,难道自己这把“空军”了?白打窝了?
旁边钱指挥忍不住嘲笑道:“让你回回都钓鱼,次数多了,别人的警惕心都被你训练出来了。
再说你下钩的动作这么明显,其他人又不是傻子,哪还能回回都上钩?”
靠!白榆嘴里骂骂咧咧,郁闷的离开了锦衣卫总衙。
刚回到家里,就见小阁老的亲信门客罗龙文到访。
一般罗龙文亲自过来,都是带着小阁老的重要指示,仅次于被小阁老召见。
“你别继续晾着工部了,明天就去工部对接。”罗龙文传达了严世蕃的命令。
白榆面色诧异的答道:“既然先前小阁老已经把事情全盘委托给了我,怎得还要管这么细?
我真心觉得,目前与工部对接的时机并不成熟,而且也没有必要。”
罗龙文却话里有话的说:“说几句我自己的想法,既然小阁老下令让你明天去和工部对接,你最好照办。
无论你有多少理由,也抵不过一个不服从命令的错误。”
潜台词就是,小阁老要看你还听话不听话,这会儿你就别有什么自主意识主观能动性了,老老实实按命令做事就行。
罗龙文作为严世蕃亲信,负责传话的时候一般不会对别人提醒什么。
但白榆身上潜力太大了,罗龙文不愿意看到严世蕃和白榆闹误会,所以就多嘴说了几句。
“小阁老那里到底又出了什么状况?”白榆好奇的问道。
罗龙文答道:“徐璠写了封信,派人送到小阁老手里,至于信里说了什么,我也不清楚。”
白榆满不在乎的说:“还能说什么,不就是找小阁老告状吗?
那明天我就先去工部溜达一圈,然后再去谒见小阁老禀报情况。”
喜欢大明第一墙头草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大明第一墙头草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