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张泓光

首页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四合院:从北平围城开始乡春野情情满四合院之彪悍人生开局神威万花筒,学斑爷起舞!罗峰顾雪念我的七个姐姐绝世无双全文免费阅读大结局开局绑定老婆,我竟有百倍返利?四合院,开局坑了棒梗我都成仙帝了,重回地球很合理吧倾世绝宠:爱妃,让爷抱一抱四合院:被新婚夜娄晓娥盯上了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张泓光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全文阅读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txt下载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398章 岐仁堂解半载虚劳疾——小镇青年的脾胃救赎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入夏的江南小镇,青石板路被连日的梅雨浸得发潮,老街上的“岐仁堂”木匾却透着一股子干爽劲儿——黑檀木底上的金字是前清传下来的,经了百十年烟火气,倒比寻常牌匾多了几分温厚。堂内靠窗的八仙桌上,总摆着一摞翻得起毛的医书,最上面那本《黄帝内经》的边角,被岐大夫摩挲得发亮。

这天清晨,雨刚歇,岐仁堂的门帘就被人急匆匆撩开。进来的是镇上新任文旅办副主任周明远,身后跟着个瘦得脱了形的小伙子,正是他二十三岁的儿子周小宇。小伙子穿着件宽松的格子衬衫,领口空荡荡的,走路时肩膀微微耷拉着,像是扛不住身上的力气,一进堂就往椅子上瘫,连说话都懒得抬眼皮:“岐大夫,您帮我看看吧,这病缠了快半年了。”

周明远皱着眉,接过话茬:“岐大夫,不瞒您说,小宇这病从开春三月就犯了。一开始就是总觉得累,下班回家往沙发上一躺就不想动,我还以为他是刚工作不适应,谁知道后来越来越严重——晚上睡觉一身汗,枕头能湿大半块,早上起来浑身黏腻;大便也不成形,一天跑好几趟厕所,肚子里总‘咕噜咕噜’响;饭也不想吃,说嘴里没味儿,连他以前最爱吃的酱鸭都碰都不碰。”

他叹口气,语气里带着几分焦灼:“我们先是去了镇医院,后来又去市里看了几个医生,有的说他是‘上火’,开了些苦寒的清热药;有的说他是‘湿气重’,给了祛湿的方子。药吃了不少,钱也花了,可这病时好时坏,孩子越来越瘦,脸都蜡黄蜡黄的,连话都懒得说。昨天听老街坊说您这儿治慢性病有法子,我赶紧带他过来了。”

岐大夫点点头,示意周小宇伸出手腕。他指尖搭在小伙子的脉上,指腹微微用力——先是轻按,能感觉到脉搏浮在表面,跳得不算慢;再往下按,那脉劲儿就弱了,像是风中的烛火,虚飘飘的没根儿。他又翻开小宇的眼皮看了看,眼白有些发淡,不是健康的瓷白色;再问了问小便,说是清长,没什么颜色。

“你这半年,是不是总熬夜?”岐大夫收回手,慢悠悠地问。

周小宇愣了愣,点头:“刚进单位,好多事不熟,经常加班到半夜,有时候赶材料,凌晨一两点才睡。”

“饮食呢?是不是总在外头吃外卖?”

“嗯,加班忙起来就随便点份麻辣烫、炸鸡,有时候懒得动,就吃泡面。”

岐大夫又看向周明远:“他是不是爱琢磨事儿?遇上不顺心的,容易憋在心里?”

周明远一拍大腿:“可不是嘛!这孩子性子倔,上个月因为一个活动方案没通过,跟领导吵了两句,回来闷在屋里两天没出门,之后就更没精神了。”

岐大夫捋了捋下巴上的短须,缓缓开口:“这就对了。《脉经》里有句浮脉歌,叫‘脏中积冷荣中热,欲得生精要补虚’。你儿子这脉,浮而数,按之无力,正好应了这话。”

周明远没听懂,急着问:“岐大夫,您给说说,这到底是什么毛病?”

“你听我慢慢说。”岐大夫指了指桌上的《黄帝内经》,“脉浮,一般人会觉得是受了外感,可你儿子这浮脉,不是邪气在表,是脏腑虚了,正气没力气托着,才勉强把脉气鼓到表面,像是人快没劲儿了还硬撑着;脉数,看着像是有热,可这热不是实热,是虚热——身子越虚,这脉跳得越急,就跟人饿极了手抖似的;按之无力,说明内里是真虚,脾胃的气都快亏空了。”

他顿了顿,看向周小宇:“你这半年,熬夜耗了阳气,外卖伤了脾胃,生气又扰了肝气。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一弱,吃进去的东西不能化成气血,反而积在里头成了寒湿,这就是‘脏中积冷’;气血不够,内里的虚火就往上飘,蒸得你晚上盗汗、嘴里没味儿,这就是‘荣中热’。说白了,不是你身子里有实火,是脾胃虚得撑不住了,才闹出来这些毛病。”

周小宇听得眼睛亮了些:“岐大夫,您说的太对了!之前医生给我开清热药,吃了之后更没力气,连饭都咽不下去。”

“那是自然。”岐大夫摇摇头,“苦寒的药,最伤脾胃。你本来脾胃就虚,再用苦寒药泻,等于雪上加霜。脾胃更弱,那虚火就更旺,可不就越治越重?”

周明远连忙问:“那您看,这病该怎么治?”

岐大夫没急着开方,而是起身从里屋拿出一个艾灸盒和一小罐艾绒:“你儿子这病,得先补元气,再调脾胃。我先给你艾灸几个穴位,把底子撑起来。”

他让周小宇趴在诊床上,解开后背的衣服,先在中脘穴的位置做了标记——就在肚脐往上四寸,正好是胃的募穴。“中脘是胃的‘门户’,你脾胃虚寒,这穴位就像久未生火的灶台,得用艾灸把它烘热了,胃才能慢慢恢复运化。”说着,他把艾绒捏成小团,放在艾灸盒里,点燃后敷在中脘穴上。

周小宇只觉得一股温温的热气慢慢渗进肚子里,之前总咕噜叫的肠胃,像是被暖手揉了揉,舒服了不少。

接着,岐大夫又在他气海穴的位置敷上艾灸盒——气海在肚脐往下一寸半,是补气的要穴。“这气海穴,就像身体里的‘气罐子’,你这半年耗得太狠,罐子里的气快空了。艾灸气海,能生发元气,让气血能濡养到四肢百骸,你那四肢困倦、不想动的毛病,就能慢慢缓过来。”

最后,他又在周小宇的足三里穴上灸了起来。足三里在膝盖外侧往下三寸,是胃的合穴。“足三里是胃的‘助推器’,艾灸它,能帮着胃气往下走,把你那飘在上面的虚热引到阴分里去,盗汗的毛病就能减轻。”

三个艾灸盒敷在身上,周小宇没一会儿就觉得眼皮发沉,竟在诊床上睡着了——这半年来,他难得睡得这么踏实,连梦里都没有之前那种浑身发虚的烦躁感。

等艾灸结束,周小宇醒过来,坐起身时竟觉得肩膀轻了些,不像之前那样沉得慌。“岐大夫,我好像有力气了点儿。”他惊喜地说。

岐大夫笑了笑,走到书桌后,拿起毛笔开方子。“艾灸是帮你补元气,接下来得用中药调脾胃,泻虚火。”他一边写,一边解释,“你这病,要泻热,但不能用苦寒药,得用甘寒之剂——《黄帝内经》里说‘火位之主,其泻以甘’,心火要泻,得用甘味的药;《藏气法时论》也说,‘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以甘泻之,泻热补气,非甘寒不可’。既要泻掉虚热,又要补脾胃之气,甘寒药最合适。”

他把方子递给周明远,上面写着:生地黄、麦冬、玉竹、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生地黄、麦冬、玉竹是甘寒的,能清那浮在上面的虚热;黄芪、党参补肺气,白术、茯苓健脾祛湿,炙甘草调和诸药,补脾胃中气。这方子看似平和,却是补泻兼顾,不会伤了你的脾胃。”

周明远接过方子,又问:“岐大夫,那饮食上有什么要注意的?”

“饮食是关键。”岐大夫叮嘱道,“你儿子脾胃虚,得吃些能固胃气的东西。每天喝一碗粳米粥,粳米性平味甘,能补脾胃、养气血;每周吃两三次羊肉汤,不用放太多调料,清炖就行。《十剂》里说‘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是也’,我老师以前常说,人参补气虚,羊肉补血虚,虚损的病,吃羊肉再合适不过。”

周小宇皱了皱眉:“岐大夫,之前医生说我有热,不让我吃羊肉,说那是发物,会加重热症。”

“那是没辨清你的热是实热还是虚热。”岐大夫耐心解释,“实热证吃羊肉,确实像火上浇油;可你这是虚热,是脾胃虚得没力气制约阴火,才让热飘了上来。羊肉补的是血,是脾胃能吸收的‘养份’,脾胃养好了,阴火自然就下去了。就像田里缺水,禾苗蔫了,看着像被太阳烤焦了,其实不是太阳太烈,是根里没水——你得浇水,不是遮太阳。”

他又补充道:“除了饮食,还要注意调摄。少说话,说话耗气;节制饮食,别吃生冷油腻的东西,也别吃得太饱,给脾胃减轻负担;最重要的是控制情绪,别生气,别胡思乱想,欲望少些,肝气不郁,脾胃才能好好干活。《黄帝内经》说‘行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劳者温之,损者益之’,你这是劳伤了脾胃,就得用温补的法子,慢慢把损耗的正气补回来。”

周明远父子俩连连点头,拿着方子去抓药了。

接下来的日子,周小宇按岐大夫的嘱咐,每天喝粳米粥,吃清炖羊肉,按时喝药,晚上十点前就睡觉,遇上工作不顺心,也学着深呼吸,不再闷在心里。刚开始,他还担心羊肉会让自己“上火”,可吃了几天,不仅没觉得燥热,反而觉得身上暖和了,盗汗的毛病渐渐轻了,晚上能一觉睡到天亮。

半个月后,周小宇再去岐仁堂复诊,脸上有了血色,走路时肩膀也挺直了。岐大夫诊他的脉,浮数的劲儿小了些,按下去也比之前有力了。“不错,元气在慢慢恢复。”岐大夫调整了方子,减少了生地黄、麦冬的量,加了山药、莲子,“现在重点要养脾阴,让脾胃能更好地运化水谷。”

又过了一个月,周小宇的大便成形了,肚子也不咕噜叫了,吃饭时能尝出菜的香味,连之前不爱吃的青菜,都觉得有滋味。他不再总觉得累,周末还能跟着父亲去爬镇上的小山。

这天,周明远带着周小宇来送锦旗,正好遇上几个在岐仁堂闲聊的老街坊,还有镇医院的李医生。李医生之前也给周小宇看过病,当时开的是苦寒清热的方子,见周小宇现在精神头十足,忍不住问岐大夫:“岐老,您给小宇用的是甘寒药,这泻热的力道可比苦寒药弱多了,怎么反而效果这么好?而且您让他吃羊肉,那可是温性的,不怕加重虚热吗?”

周围的街坊也跟着点头,都想听听其中的道理。

岐大夫笑着示意大家坐下,拿起桌上的《脾胃论》——那是李东垣的着作,也是他常读的书。“这就得从《黄帝内经》说起了。”他开口道,“《黄帝内经》里说,‘人以胃气为本’,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小宇这病,看着是有热,其实是脾胃虚了,不能运化水谷,气血不足,阴火才上炎。这就像家里的灶台,柴火不够,锅里的水烧不开,反而冒黑烟——那黑烟不是火太旺,是柴太少。”

他接着说:“如果用苦寒药泻热,就像往快灭的灶膛里泼水,柴火更湿,根本烧不起来,脾胃只会更虚,阴火更旺。而甘寒药,就像往灶膛里添些干燥的碎柴,既能慢慢把火引起来,又不会让火太旺——生地黄、麦冬这些药,甘能补脾胃,寒能清阴火,补泻兼顾,才不会伤了根本。”

“至于羊肉,”岐大夫继续道,“《十剂》里说‘补可去弱’,羊肉是血肉有情之品,能补血虚。小宇气血两虚,光靠药物补不够,得用食物来养。就像田里的禾苗,光靠浇水不行,还得施肥——羊肉就是那‘肥田’的肥料,能让脾胃这个‘田地’更肥沃,长出更多的‘气血’。我老师以前常说,李东垣先生在《脾胃论》里强调‘虚则补之’,虚劳的病,就得用温补的法子,损者益之,劳者温之,这才是治本之道。”

李医生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我之前只看到了‘热’的表象,没看到‘虚’的根本,难怪治不好。还是岐老您辨证准啊!”

街坊们也纷纷点头:“还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医理管用,岐大夫您这手艺,真是救了小宇啊!”

周小宇笑着说:“可不是嘛!现在我不仅病好了,比以前还结实,上周爬小山,我爸都追不上我了!”

岐大夫看着他,眼里满是欣慰:“你还年轻,脾胃养好了,身子骨自然就壮了。以后记住,不管工作多忙,都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别亏了脾胃——这可是咱们身子的‘根’啊!”

那天下午,阳光透过岐仁堂的木窗,洒在八仙桌上的《黄帝内经》上,书页被风吹得轻轻翻动,像是在附和着岐大夫的话。周明远父子俩拿着锦旗,高高兴兴地走了,老街上的人都知道,岐仁堂又治好了一个缠人的慢性病,而岐大夫依旧每天坐在诊桌后,用他的医术和耐心,守护着小镇人的脾胃和健康。

过了两年,周小宇结婚了,带着妻子来岐仁堂道谢。小伙子长得高大结实,脸上满是精气神,谁也看不出他曾经是个被虚劳病缠了半年的人。岐大夫看着他,笑着嘱咐:“以后有了孩子,也得教他好好养脾胃,别像你以前那样亏了根本。”

周小宇连连应着,眼里满是感激——他知道,是岐大夫用老祖宗传下来的医理,不仅治好了他的病,更教会了他怎么爱护自己的身子。而岐仁堂那块木匾,在阳光下依旧闪着温厚的光,见证着一个又一个关于脾胃、关于健康、关于传承的故事。

喜欢岐大夫的悬壶故事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岐大夫的悬壶故事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神医弃女恐怖都市我的竹马是男配一剑独尊与南宋同行惨死重生后冰山总裁变疯批了我巅峰第一修个仙很合理吧煮酒点江山重生74:我在东北当队长重生后我靠抽卡系统征服大反派重生七零:我有一艘亿万游轮空间团宠三岁半,全宗门最会御兽的崽沈七夜林初雪绝世战神重生九零做团宠开局偶像成为内娱白月光重生爆红娱乐圈后,渣们后悔了桃花沟一品国将幻界奇旅神秘之钥顶级恋爱脑的觉醒
经典收藏直播地球之五十亿年京城穿越之旅南锣鼓巷66号甩了线上男友后我被亲哭了宁天林冉冉亲爱的少帅大人农门娘子有点彪重生之国际倒爷我从黑洞归来四合院:捡漏做片警文娱:带着村子人一起拍电影重生爸铺路,位极人臣不是梦都市极品村医我能预测未来我和雍正在隋唐重生国民女神:褚少,心尖宠!护花强少在都市华娱之骑着单车做影帝公子玉璃命运编织者:我能看透御兽命运!亡国父皇偷读我心后,支棱起来了
最近更新情劫拒绝SSS级天赋被封杀,我成唯一真神醉染赤水肥妻苟山村养娃,疯批佛子急疯了恶女娇软,五个疯批大佬窥视已久雾色迷津无限:语文之旅我全家在古代当陪房逃荒有空间,嫁绝嗣糙汉一胎多宝夫君沉迷造反,却有四个忠臣崽崽弹幕剧透,婉拒男模抱紧老公大腿清穿:救命!太子妃她又在揍人啦改嫁绝嗣大佬后,假死丈夫悔断肠我的暴君系统天天想噶我老公重生医庐纪事绑定预知梦,我靠演戏救偏执对头侯府联姻手札八零随军:大小姐认错老公被亲哭流放前搬空京城,真千金带飞全家桃花劫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张泓光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txt下载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最新章节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