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张泓光

首页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重生1958:发家致富从南锣鼓巷开始重生从大脑变异开始修仙重生:我在都市无敌了!地狱开局我的老婆被骗缅北!情满四合院之彪悍人生纯阳武神踏准风口成巨富重生82:从上山挖宝开始致富重生男的青春时代我都成仙帝了,重回地球很合理吧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张泓光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全文阅读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txt下载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401章 岁娃发烧吐血,为啥岐大夫偏开补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岐仁堂里治“怪烧”:14岁娃发烧吐血,为啥岐大夫偏开补药?

入夏的镇口老槐树下,蝉鸣刚起就带着股燥意。岐仁堂的木门“吱呀”一声被推开时,岐大夫正蹲在柜台后翻晒陈皮——那是去年从岭南收来的新会皮,晒得油亮,药香混着院里的薄荷气,在屋里漫着。

“岐大夫!岐大夫您快看看!”门口冲进来一男一女,男人怀里抱着个半大孩子,孩子脸烧得通红,嘴唇却泛着白,嘴角还沾着点暗红的血印子。女人跟在后面,手里攥着块沾了血的纸巾,声音都发颤:“早上还好好的,刚才吃早饭,一口粥没咽下去,‘哇’地就吐了口血,还烧得厉害,镇上诊所不敢收,说让去城里大医院,可我们想着先找您看看……”

岐大夫赶紧放下手里的陈皮,起身时顺手摸了摸白大褂口袋里的脉枕,往诊桌旁的凳子上一放:“快把孩子放这儿,先别慌。”

男人小心翼翼地把孩子放在凳子上,孩子蔫蔫地耷拉着脑袋,眼睛半睁半闭,呼吸都带着点急促。这孩子叫林小宇,今年14岁,是镇中学初二的学生,家就在镇东头的拆迁安置小区里。岐大夫认得他,前两个月小宇妈妈还带他来调过脾胃,说孩子总不爱吃饭,写作业写到半夜,人瘦得像根豆芽。

“小宇,能伸个舌头我看看不?”岐大夫声音放得轻,小宇慢慢抬起头,舌头伸出来,舌尖红得发亮,舌苔却薄得几乎看不见,边缘还带着点齿痕。岐大夫又把手指搭在他的手腕上,指尖下的脉象浮而虚,跳得不算快,但力道不足,像是风吹着的蜡烛,看着亮,底子却弱。

“烧了几天了?”岐大夫问。

小宇妈妈抹了把眼角:“三天了!第一天烧到脸发烫,我给吃了点家里备的凉药——就是上次你说我上火,让我少碰的那种清热的小药丸,吃了两天,烧没退,今早还吐了血……”

旁边的男人,也就是小宇爸爸,皱着眉补充:“诊所医生说,发烧吐血肯定是火太大,得用猛药泻火,可那药劲儿太冲,我们没敢拿。岐大夫,您说这孩子是不是肺里出了问题?还是胃里有火?”

岐大夫没急着回答,又伸手摸了摸小宇的额头——温度不算特别高,但手心脚心却有点潮热,再看孩子的眼窝,隐隐有点发青。他收回手,指尖在诊桌上轻轻敲了敲,沉声道:“这孩子不是实火,是虚证,得用补药,补中益气汤加减,再配着地黄丸吃,补脾肾、养气血,烧和吐血才能好。”

“补药?”小宇妈妈一下子提高了声音,眼睛瞪得圆圆的,“岐大夫,您没弄错吧?孩子都烧了三天了,还吐了血,这时候补,不是火上浇油吗?上次我嗓子疼,吃了块阿胶都上火,这孩子烧得这么厉害,再补……”

小宇爸爸也跟着点头:“就是啊岐大夫,您看他脸烧得通红,嘴角还吐血,怎么看都是火重。再说,小宇才14岁,还是个孩子,没结婚没那啥的,怎么会要补脾肾?您是不是……是不是诊错了?”

这话一出,屋里瞬间静了下来。岐仁堂里的老药柜擦得锃亮,抽屉上的铜拉手映着光,角落里坐着候诊的老婶子也探过头来,显然也觉得这诊断有点“怪”。

岐大夫没生气,反而拿起桌上的搪瓷杯,喝了口温茶,慢慢道:“你们别急,听我把道理说清楚。《黄帝内经》里说‘肾藏精,精能生血’,又说‘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这孩子的问题,看着是发烧吐血,根子在脾肾两虚,虚火上扰。”

他指了指小宇的脸:“你们看他脸烧得红,但那红是浮在表面的,不是实火那种深红发暗;手心脚心潮热,舌苔薄白,脉象虚浮,这些都是虚证的样子。实火的话,脉象得洪大有力,舌苔得黄厚腻,吐的血也该是鲜红带血块,可小宇吐的血,是不是颜色偏淡,量也不多?”

小宇妈妈愣了愣,点头道:“对!早上吐的那口,颜色没那么红,像掺了水似的,量也不多,就一口。”

“这就对了。”岐大夫继续说,“《脾胃论》里讲,‘脾胃虚则火邪乘之’。这孩子前两个月来调脾胃,就说他总熬夜写作业。现在的孩子不比我们那时候,晚上十一二点睡是常事,熬夜最耗什么?耗肾精,也耗脾气。肾主闭藏,肝主疏泄,这俩脏腑里都藏着‘相火’,得靠肾精和脾气来约束。他天天熬夜,心神不宁,心火一旺,就把肝肾的相火引动了——这就像灶里的柴火,本来该慢慢烧,结果风一吹,火苗窜起来,把锅底下的柴都烧干了。”

小宇爸爸皱着眉:“可他才14岁,没结婚,怎么会肾精不足?老话不是说‘童子身肾精足’吗?”

“这话没错,但肾精不是只有结婚才会耗。”岐大夫摇了摇头,“元代朱丹溪说过‘肾主闭藏,肝主疏泄,二脏皆有相火,而其系上属于心’。心一烦乱,相火就容易妄动。这孩子除了熬夜,是不是还总吃凉的?我记得上次来,他手里还拿着冰可乐。”

小宇妈妈脸一红:“是……他就爱喝冰的,夏天一天能喝两三瓶,还总吃雪糕。”

“这就更伤脾了。”岐大夫说,“脾喜温恶寒,总吃凉的,脾的运化功能就弱了,气血生不出来,肾里的精也没法得到补充。《精血篇》里说,‘男子精未充而耗之,则五脏精血皆不足’。他这不是一下子耗空的,是天天熬夜、吃凉的,慢慢暗耗肾精脾气,时间长了,虚火往上走,灼伤了肺络或者胃络,就吐了血;虚火在体表,就发了烧。”

他指了指小宇妈妈手里的凉药:“你之前给吃的清热药,都是寒凉之性。《神农本草经》里说,寒凉药‘能泻热,但伤正气’。他本来就是虚证,再用寒凉药,脾阳更弱,肾精更亏,虚火反而更旺——就像冬天里屋里冷,你不烧炉子,反而往地上泼冷水,屋里能暖和吗?”

这话一比喻,小宇爸妈顿时明白了,脸上露出后悔的神色。小宇妈妈拉着小宇的手,眼圈又红了:“都怪我,没管着他,又瞎给他吃药……岐大夫,那现在怎么办?您说的补中益气汤,是补气血的,能治他的烧和吐血吗?”

“当然能。”岐大夫肯定地说,“补中益气汤是《脾胃论》里的方子,黄芪、人参、白术、甘草补脾益气,当归养血,陈皮理气,升麻、柴胡升提阳气。脾的气补上来了,就能生血,也能把虚火往下压——就像给灶里添上柴,火苗稳了,就不会窜得老高。再配着地黄丸,滋补肾精,肾精足了,相火就安分了,烧自然就退了,血也不吐了。”

“那地黄丸,是不是就是常说的六味地黄丸?”小宇爸爸问。

“是,但也分情况。”岐大夫解释,“六味地黄丸是滋肾阴的,要是偏于阴虚,比如手心脚心热得厉害,晚上盗汗,就用这个;要是偏于阳虚,比如手脚冰凉,小便清长,就加肉桂、附子,变成桂附地黄丸,温补肾阳。小宇现在是阴虚为主,手心潮热,所以先用六味地黄丸,等烧退了,再看情况调整。”

正说着,小宇突然咳嗽了两声,嘴角又渗出一点淡红色的血。小宇妈妈吓得赶紧掏纸巾,手都在抖:“岐大夫,您快给开方吧,我们听您的!”

岐大夫点点头,转身走到书桌后,拿起毛笔,在宣纸上一笔一划地写起来。药方上写着:黄芪15g,人参10g,白术12g,炙甘草6g,当归10g,陈皮6g,升麻3g,柴胡3g,麦冬10g,五味子6g,仙鹤草15g。写完,他把药方递给小宇爸爸:“这是补中益气汤加减,加了麦冬、五味子养阴生津,仙鹤草止血。先抓三剂,每天一剂,水煎两次,早晚温服。另外,六味地黄丸按说明书吃,饭后半小时吃。”

他又叮嘱道:“这三天,千万别让孩子再熬夜了,最晚十点就得睡;凉的、辣的、油腻的都不能吃,就吃点小米粥、蒸蛋羹,清淡又养脾胃;别让他跑跳,少说话,养养精神。”

小宇爸爸接过药方,反复看了几遍,还是有点不放心:“岐大夫,这药里有人参,会不会太补了?孩子吃了会不会上火?”

“不会。”岐大夫笑着说,“人参是补气的,但这里有白术、陈皮健脾理气,不会滞气;加了麦冬、五味子,也能制约人参的温性。你看《伤寒论》里,很多虚证都用人参,关键在配伍。放心吧,按方吃药,三天后再来复诊。”

小宇爸妈这才放下心来,谢过岐大夫,赶紧拿着药方去抓药。药柜后的伙计老周已经把药斗拉开了,黄芪是去年的北黄芪,切片厚实,带着淡淡的豆腥味;人参是吉林的园参,虽然不是野山参,但质地紧实,断面呈黄白色;仙鹤草是刚晒干的,带着点青草气。老周手脚麻利地称药、包药,一边包一边说:“你们放心,岐大夫的方子准没错。前阵子西头王奶奶的孙子,也是发烧不退,吃了两剂补药就好了。”

小宇爸妈拿着药回了家,按岐大夫说的,给小宇熬药。第一剂药熬出来,颜色呈浅棕色,带着点药香。小宇本来没什么胃口,喝了药后,居然说有点饿,小宇妈妈赶紧给他盛了碗小米粥,他慢慢喝了小半碗。

当天晚上,小宇的烧就退了点,手心脚心的潮热也轻了。第二天早上,没再吐血,只是偶尔咳嗽两声。小宇妈妈又惊又喜,赶紧按方熬第二剂药。到了第三天,小宇的烧彻底退了,能坐起来看会儿书,胃口也好多了,能吃小半碗蒸蛋羹。

三天后,小宇爸妈带着他再去岐仁堂。小宇脸上已经有了点血色,不再是之前的苍白,眼睛也亮了些。岐大夫给她把脉,脉象比之前有力了,舌苔也长出了一层薄白苔。

“恢复得不错。”岐大夫笑着说,“补中益气汤再吃两剂,巩固一下;六味地黄丸继续吃,吃半个月。还是要注意作息,别熬夜,凉的东西尽量别碰。”

小宇点点头,小声说:“岐大夫,我以后不喝冰可乐了,也不熬夜写作业了。”

岐大夫摸了摸他的头:“这就对了。《黄帝内经》里说‘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这才是养身的根本。现在的人,总觉得年轻就经得起耗,殊不知很多‘怪病’,都是从小处慢慢耗出来的。”

旁边候诊的老婶子忍不住问:“岐大夫,那像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有时候也总觉得身上不舒服,烧不起来,但浑身发沉,是不是也是虚证?”

“有可能。”岐大夫说,“现在不光是孩子,大人也一样。天天盯着手机,熬夜刷视频,工作压力大,情绪不好,再加上胡吃海喝,这些都是暗耗肾精脾气的。有些人总觉得自己没病,可就是浑身不舒服,去检查也查不出啥,其实就是脾肾两虚,气血不足。”

他指了指墙上挂的《黄帝内经》语录:“‘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就是脾肾之气,肾精之血。只要把脾肾补好了,气血足了,身体自然就好了。”

小宇爸妈谢过岐大夫,拿着药方去抓药。走出岐仁堂时,阳光正好,老槐树上的蝉鸣依旧,但小宇的脚步轻快了许多。小宇妈妈看着手里的药包,感慨道:“以前总觉得中医慢,没想到这么快就见效。还是岐大夫有本事,一眼就看出是虚证,要是真去城里瞎折腾,指不定得花多少钱,还耽误孩子。”

小宇爸爸点点头:“以后可得听岐大夫的话,好好养着孩子。也得让家里老人都来看看,别总吃那些凉药泻火了。”

岐仁堂里,岐大夫又拿起了那块陈皮,继续翻晒。阳光透过窗棂,照在他的白大褂上,药香弥漫在空气里,和着窗外的蝉鸣,透着股安稳的劲儿。他知道,像小宇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被“发烧就是上火”的老观念误导,误用寒凉药,反而伤了正气。他能做的,就是用一个个实实在在的病例,把中医的辨证施治讲清楚,让更多人明白,治病要找病根,而不是只看表面症状。

就像《伤寒论》里说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中医治病,从来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从脏腑气血出发,找到那个最根本的“逆”,然后用恰当的方药,把身体拉回正轨。而这,也是岐大夫守着岐仁堂,日复一日给人看病的初心——用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守护一方人的健康。

之后的半个月,小宇按时吃药,作息规律,胃口越来越好,人也胖了点。半个月后复诊,岐大夫说他脾肾之气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停了汤药,让他再吃一周六味地黄丸,之后就靠饮食和作息调理。小宇妈妈还特意带了一篮自己种的西红柿来谢岐大夫,说小宇现在不仅不熬夜了,连冰可乐都主动不喝了,学习效率反而比以前高了。

岐大夫笑着收下西红柿,叮嘱她:“养身就像种庄稼,得慢慢养,不能急。平时多给孩子吃点山药、莲子、枸杞,都是养脾肾的,比吃药强。”

小宇妈妈连连应着,心里琢磨着,回头得把这些话告诉小区里其他家长,让他们也多注意孩子的作息和饮食。毕竟,健康这事儿,预防比治疗更重要,而这,也是岐大夫一直想告诉大家的道理。

喜欢岐大夫的悬壶故事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岐大夫的悬壶故事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无名箫我的工作是花钱重生七零:我有一艘亿万游轮空间绝世唐门之天命大反派为奴三年后,整个侯府跪求我原谅重生之逆回千年(都市最强帝君)重生爆红娱乐圈后,渣们后悔了乡村神医来自东方的骑士温宁厉北琛许逸全文免费竹马的小冤家她超甜公主恢复记忆后杀疯了逆天魔妃太惹火英雄信条九重仙图二十四异七零找个队长老公,生活甜蜜蜜惊!被五个哥哥团宠的废材,竟是神级炼丹师重生九零娇娇媳苟在无尽海域修妖仙
经典收藏蚀骨危情萌妹穿越之北宋篇战神审判:叛国罪证,震惊全球驭植重生国民女神:褚少,心尖宠!甩了线上男友后我被亲哭了不追白月光她急了我要青梅竹马我被唾弃后,状元夫君暴发了朕醉了重生爸铺路,位极人臣不是梦港片:我洪兴红棍开局干掉大佬B重生豪门:影后谁敢惹战婿当道京城穿越之旅南锣鼓巷66号新世界!开局成为赏金猎人!直播地球之五十亿年转角遇到总裁残暴王爷的黑月光卫先生,今天离婚吗帝国掌门人
最近更新指尖酥大人,入赘了!无限:语文之旅弹幕剧透,婉拒男模抱紧老公大腿诈尸后,她成了大理寺卿的掌中娇离婚后,我权势滔天,你哭什么黑月光她专克病娇领证爽约?我转嫁你哥哭什么SSSSSSSSSS级狂龙出狱流放前搬空京城,真千金带飞全家女配她过分美貌腰软娇娇超会撩,禁欲世子沦陷了八零:换嫁小渔村,我成全家团宠重生八零小豆丁,手握空间聊天群渣男兼祧吃绝户?改嫁皇叔他急了系统迟来三年,太后躺平成咸鱼了流水不长东易家的年代生活被星际直播了夫君沉迷造反,却有四个忠臣崽崽每天努力躺平,大佬人设却焊死了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张泓光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txt下载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最新章节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