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

南明蓠惑

首页 >> 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 >> 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三国之小兵传奇一戟平三国极品吴掌柜楚汉争鼎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转生眼中的火影世界极限保卫抗战之关山重重篡清抗战之铁血狙击手
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 南明蓠惑 - 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全文阅读 - 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txt下载 - 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3章 贪为本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有样学样,唐家铺这边禁止任何疑似倭人的人进入一事,很快被一些商人带进了应天,然后超过半数的应天商铺都挂上了类似的牌子在门口。

“八嘎....你们大明不是天朝上国吗?怎么能够如此这般对待我们这些不远万里而来的倭国使者....”

当然还是有少数的商铺做他们的生意,趁这机会直接将各种商品的价格翻了十倍左右,大明人买的话直接打五折。

“爱买不买,不买滚!”

这些商铺的掌柜们,心中都有着同样的想法,倭国人不缺白银,那就得让他们大出血一次,不然怎么对得起他们之前在大明海域的所作所为?这也算是另一种抵制倭人的方式不是吗?

倭国使者们在应天城四处碰壁,心中愤怒不已,却又无可奈何,他们身上的钱财,已经不足以支撑他们继续购买更多的商品了。

而另一边,胡惟庸在得知唐家铺禁止倭人进入的消息后,却是心中一动,他立刻想到了一个赚钱的好办法。

胡惟庸找到了负责制造先进农具的工匠,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在每一台打谷机上,都要加上一个特殊的零件,这个零件的作用,就是让打谷机的效率降低一些,但又不至于让人察觉出来。

工匠们虽然不解,但还是按照胡惟庸的要求做了,毕竟胡惟庸是唐家铺的副村长,他们不会多说什么。

胡惟庸拿到这些加了特殊零件的打谷机后,立刻私底下对外销售,价格比之前的要高出了不少,因为这家伙卖给了倭人!

当有商人询问为何价格会如此之高时,胡惟庸便会说:“这是最新的技术,能够提高打谷机的效率,价格自然要高一些。这不有机会赚大钱大家一起赚么,你们将这些打谷机卖给倭人....”

那些商人在得到这个提醒后,为了能够得到更好的打谷机,也都纷纷购买了胡惟庸手中的打谷机,转手卖给了那些倭人。

胡惟庸看着手中的银票,心中暗自得意,他知道自己这次算是狠狠的赚了一大笔,不过几天时间,直接赚到了近十万两银子。

“该收手了....”胡惟庸不是傻子,自然知道这种事情若不能及时收手,后果将是他无法承受得起的,于是他开始逐渐减少打谷机的数量,同时也不再像之前那样明目张胆地对外销售,而是转为暗中进行,当然,账目上用了自认为极为高明的手段,那就是报账,以各种名目报销一些开销什么的。

那些倭人当然知道这打谷机对目前的他们而言用处不大,但由于他们在大明海域的贸易受到了诸多限制,不得不继续购买这些打谷机用来送礼,没办法,唐家铺的其他产品可没有打谷机这么好送,应天里不少勋贵大臣们家里可是有着大量的土地需要耕作,可能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打谷机没办法收割洪薯这种新出现的神物。

倭人比谁都怕死,直接送一些钱财啥的,估计这个时候有老朱的旨意在,哪个人都不敢直接收现银,这个时候打谷机就成了很好的“保命礼物”了,也不知道是哪个家伙跟倭人们透露的,这就直接导致不是收割的季节,打谷机也卖断了货。

胡惟庸的这一行为,不仅让他在短时间内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也让那些与他合作的商人们获得了不小的利润。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

“我赚的是倭人的钱,所以我不觉得我做错了什么....”

其实,唐仨仁对于唐家铺的一些账本什么的,只需要粗略的看一眼,基本就能够看出一些问题,毕竟唐仨仁可是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还接受过后续的野鸡大学教育,虽然算不得是高材生,但只要接触过一些中等数学的人,对于账本上数字的判断,真不是什么难事。

只不过一些账目上的数字,只要相去不是太离谱,唐仨仁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当是给唐家铺的管理人员们发福利了。

反正这些钱又不是自己的,而是老朱的,后世那帮人不都是天天想着法子套取国家的资金吗?哪怕套了几十亿甚至上万亿,最终还不是落了个善终。

若是这事被老朱知晓了,只怕直接就会九族消消乐了,哪里还会给你“忏悔”的机会,罪人,都忏悔了,是不是就不叫罪人了?

唐仨仁心里清楚,这些账目上的问题若是深究,必然会牵扯出一系列的人和事,到时候不仅唐家铺的管理人员会受到牵连,最可怕的不是钱财的流失,而是村民们对于村民协商会信任的消失!也就是公信力的问题。

他叹了口气,心想这世间的贪念真是无处不在,哪怕是这小小的唐家铺,也难免被这股浊流所侵蚀。

“胡惟庸,你过界了....哪怕你能够像罗四一样,贪那么一点蝇头小利,一千两银子克扣个几两,都没有多少关系,因为唐家铺的一些银钱预算,本就比需要开销的多上一成甚至两成,这一成到两成,就是给你们用来‘火耗’掉的....”

胡惟庸有些目瞪口呆,他现在最怕见到两个人,自从搞到几万两银子后,最怕见到老朱,其次就是唐仨仁了。

“另外,如果你只是吃点打谷机的回扣什么的,反正都是那些商人的钱,我同样不会说什么,能够赚到几万两回扣,那也是你的本事。”

“你唯一不该做的一件事,就是间接的保住了那帮倭人....”

倭寇,是唐仨仁的底线,不管你在唐家铺搞了多少钱,那都是你个人的本事,只要老朱知道后不杀你,唐仨仁都会称你为一声“真爷们”。

但你把唐家铺的打谷机卖给倭人,不管卖了多少银钱,那都是唐仨仁无法接受的,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是关乎到唐家铺,乃至整个大明王朝的尊严。

“倭寇,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们是我们大明的心腹大患。你将打谷机卖给他们,不就是变相的资助敌人吗?”唐仨仁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愤怒与失望。

胡惟庸的脸色变得苍白,他深知自己这次做得太过火了。他原本只是想多赚点钱,却没想到会触犯到唐仨仁的底线。

“我……我只是……这样吧,我将所有得到的银两都退给你,千万不要让陛下知晓此事....”胡惟庸支支吾吾,说不出完整的话来。

唐仨仁看了他一眼,这个时候知道怕了?先不说老朱已经对倭国动了灭国的心思,光是你胡惟庸搞了这么多本不属于自己的钱到手,那就是要命的:“你不是怕了,你只是知道你自己要死了,不仅你要死了,你的九族们也会在九泉之下感谢你的....”

胡惟庸踉跄着后退了几步,他知道自己这次是真的惹祸上身了。他看向唐仨仁,眼中或许有悔恨与不甘,但一切都已无法挽回。

“唐仨仁,我对唐家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祸不及家人....”

这算是胡惟庸对唐仨仁最后的请求了,不是唐仨仁不想留他一命,而是刚才这村民协商会办公处发生的事情,只怕早就被村里的巡检司人员上报了。

这个时候老朱应该已经提着自己四十米大刀往这边杀过来了,谁敢保胡惟庸,谁就得直面老朱这位洪武大帝的怒火。

唐仨仁有些无奈,原本以为将胡惟庸一直留在唐家铺,就能够救这家伙一条命了,毕竟正史上胡惟庸的同样是因为一个“贪”字被老朱砍了的。

有些不同的是,正史上胡惟庸领的是“权”,而被改变后的“野史”,这家伙贪的是钱,几万两白银,还只是短短几天的时间。

真以为胡惟庸会收手吗?有些事情,从来只有零和无数的区别,唐仨仁怎么会不明白,后世那些一个比一个精明的家伙,最开始的时候哪一个不是想着“干完这票就收手”,结果呢,越陷越深才是常态,不是他们不想收手,而是现实不会让这些人回头!

可问题是,唐仨仁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啊。如今胡惟庸搞出这么大的动静,巡检司的人又岂会视而不见?

唐仨仁叹了口气,看着胡惟庸那绝望的眼神,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自己已经尽力了,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是个人意志所能阻挡的,就算有些事情能够改变一时,但历史有着其强大的“矫正”性,除非让某些人变成另一个人。

“你最好不要跑,不跑的话或许只死你一个,跑的话就真的要连累你的九族们了。”唐仨仁摇了摇头叹息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可惜。

不管怎么样,胡惟庸这人能力是不用说的,钱这东西数量不多的时候谁都觉得没有什么,当它达到一个数量,一个能够与“权”对等交易的数量时,它的诱惑力可想而知。

喜欢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强爱蜜宠:傲娇老公,请矜持刚被退婚,摄政王连夜进宫求赐婚惊!被五个哥哥团宠的废材,竟是神级炼丹师无名箫渣夫携白月光抢子?我离婚你哭什么从洪荒开始到诸天万界四合院:大家都说我是个好人与南宋同行我的工作是花钱重生九零做团宠家族旁系分支修仙指南终止暗恋后,傅总对我死缠烂打七零找个队长老公,生活甜蜜蜜全民游戏:开局极夜荒野求生神针侠医陈飞中国古代历史史实梳理神豪从绑定女友开始超级锻造师重生之逆回千年(都市最强帝君)创世棍王
经典收藏维多利亚的秘密许你盛世安宁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穿成傻子后,彻底放飞自我盛唐再临三国吕布之横扫千军初唐:砥砺前行循霸三国回到东汉参商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穿越之女扮男装惹桃花抗日之铁血军旅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我,人皇武帝朕绝不当皇帝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流放三年,百官跪求我进京称帝!
最近更新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命理探源【译注】清宫秘史十二章穿越古代异界争霸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庆熙风云录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我为大隋延运三百年一世豪权,一世月明惭愧惭愧,小爷天生富贵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穿越大唐,我靠变身闯天下状元一心打猎,皇帝三顾茅庐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原始蛮荒部落生存记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记大明朱棣:好圣孙,汝当为千古一帝!穿越饥寒小破屋,系统非让我振兴宗门
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 南明蓠惑 - 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txt下载 - 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最新章节 - 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