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秘史十二章

马踏飞花

首页 >> 清宫秘史十二章 >> 清宫秘史十二章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刚参军就立一等功,你这叫新兵?女帝:别闹,朕怀孕了!海贼之母巢秩序寒门枭士明贼大时代1958大唐:八岁熊孩子,气疯李世民极限保卫重生宠婚:吻安,老公大人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
清宫秘史十二章 马踏飞花 - 清宫秘史十二章全文阅读 - 清宫秘史十二章txt下载 - 清宫秘史十二章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33章 肃顺不死,慈禧难出(2)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宝钞案:铁腕荡涤贪腐】

肃顺的“铁腕”手段,在处置宝钞案中展现得干脆利落。

1853 年(咸丰三年),彼时,户部库房里毛都没有,为应对太平天国战争带来的巨额消耗,

经咸丰帝盖章,清政府发行了“户部官票”与“大清宝钞”两种纸币,

并设立乾豫、乾恒、乾丰、乾益,四乾官号,接着宇升、宇谦、宇丰、宇恒、宇泰,五宇官号也参与其中。

然而,由于监管机制的缺失,官商相互勾结,大量印行和滥发面额巨大的新币,造成了货币危机。

这一系列行径,导致官号银钱兑换资本空虚,市场上出现“钱重票轻”的严峻局面,

宝钞大幅贬值,通货膨胀如脱缰野马,物价飞涨,百姓生活陷入吃不饱穿不暖的地步。

1857 年,咸丰七年,五宇官号拒绝兑付,信用彻底崩塌,引起户部高度警觉。

当时,肃顺是户部尚书,他在检查宝钞处及五宇官号的欠款时,察觉到账目与存档不符,当即展开调查。

随着调查的逐步推进,令人震惊的巨额贪污浮出了水面。

“玛德,妥妥的窝案,”肃顺翻着账目,“里面不仅有户部官员、商户,甚至还有宗室子孙。”

这些官员接受商户贿赂、超计划印钞、抢占救灾善款、倒卖粮库库存等,

肃顺越翻账目越生气,“究竟是何人如此胆大包天,竟敢发国难财!”

他当即下令,对所有涉案官员展开彻查,哪怕是宗室亲贵也绝不姑息迁就,刑部、监察介入,国家机器转动了起来。

“……”

深秋天气渐冷,天黑比夏天早了起来,户部衙门后堂内,蜡烛被一一点燃。

肃顺手持朱笔,在账册上仔细圈点,笔尖划过纸页发出的“沙沙”声。

此时,师爷沈敬庭怀揣着一个油纸包,轻轻走进来,将刚买来的酱肉小心翼翼地摆在案边,又为肃顺的茶碗续上热水。

“大人,您从晌午一直查到这会儿,连晚饭都还没吃呢。”沈敬庭的声音中透着关切。

“你这么一说,我还真觉得饿了。”说着,肃顺伸手抄起一块酱肉,“吭哧”咬了一大口。

“啊,对了,你到刑部了解的情况怎么样了?”肃顺一边大口嚼着牛肉,一边含糊不清地问道。

师爷向前凑近一步,压低声音:“老爷,依小人看,您就别再往下查了。

把银号几位老板与商户勾结的事儿上报,这宝钞案就算结了。”

肃顺闻言一愣,目光敏锐地盯着师爷:“你是不是听到了什么风声了?”

“老爷,总之您千万别再查下去了。”

“为什么?”

“老爷,您惹得起恭亲王奕欣吗?”

“怎么?难道这事还涉及到恭亲王了?哪怕是天王老子,我也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老爷,倒不是恭亲王本人,而是他的小舅子。

再查下去,恐怕会得罪恭亲王。”

肃顺“腾”地站起身来,怒道:“我还以为是谁在背后兴风作浪,原来是皇弟的小舅子。

哼,就算是恭亲王,我又有何惧!贪墨军需、勾结商号、倒卖粮食库存,真以为本堂奈何不了他们这些皇亲国戚吗?”

师爷赶忙将手指放在唇边,“嘘”了一声,示意肃顺小声点。

接着,他从袖子里摸出一本账册:“老爷,您瞧瞧这几笔‘商号孝敬’费,

收过银子的都是高官显贵,有御史张佩纶、侍郎翁同龢——这些可全都是咱们惹不起的主儿啊!”

肃顺双眼圆睁,如铜铃般怒目而视,怒道:“在律法面前,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在本官眼中,只有好人和坏人之分,绝无高低贵贱之别!”

师爷深知肃顺的脾气,一旦认定的事,再说无益,只好叮嘱大人行事小心,随后,悄然退下。

窗外,狂风裹挟着雨丝,猛烈地拍打着窗纸,发出“沙沙”的声响。

肃顺神情坚定,奋笔疾书:涉案者必须受到严惩!

“……”

接下来,肃顺不顾同僚的非议,也不理会朝中官员的说情,决然地将相关涉案人员革职抄家。

一时间,监狱的人都塞满了!就连他自己的门生、户部主事李希圣,也因牵连,被他毫不留情地送上了断头台。

这起宝钞舞弊案,最终惩处了数十名高级官员,抄没的家产折合白银数百万两,财政腐败被肃顺强力打击,此后,再无官员敢触碰红线。

背后,有官员抱怨“肃顺手段太过狠辣”,而肃顺却坦然直言:“对于贪官污吏,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振朝纲!”

【顺天科场案:铁腕整治科考舞弊】

肃顺的铁腕,同样鲜明地体现在处理咸丰八年顺天乡试舞弊案上,

这一案件,他直接将朝中宰相送上了断头台。

咸丰八年顺天乡试舞弊案,又称戊午科场案。

这一年,顺天乡试发榜后,坊间突然流传起“有钱的戏子当大官”的说法。

这句话是对京剧演员平龄考中举人的辛辣讽刺。

在古代,唱戏之人属于下九流,大多是穷苦人家的孩子才会学唱戏,普遍被认为是没文化的群体。

然而,京剧演员平龄竟然中了举人,此事本身极具新闻价值,立刻引发了人们的广泛议论。

御史孟传金听闻此事后,经过深入了解,写了一份奏折,向咸丰帝禀明此次乡试存在舞弊问题。

咸丰看到折子后,又气又恼:“玛滴!唱戏的戏子唱得好也就罢了,难道还能是学霸?

这不是摆明寒碜我大清无人吗?让戏子登上了科举的台面。”

在古代,戏子社会地位极低,远不像现代这般众星捧月。

咸丰遂派怡亲王载垣等四人展开调查。

经详细核查,发现平龄的朱卷和墨卷内容存在不符之处。

什么是朱卷和墨卷呢?

考生进入考场后,需用墨笔填写姓名并作答。

本场考试结束,墨卷先由收卷官仔细核对,再交弥封官将考生姓名、籍贯等信息糊起来(类似如今试卷的密封处理),

然后送往誊录所,在誊录所,誊录官会用红笔照抄墨卷内容,形成朱卷,

抄完后还要由校对官认真核对,确保朱卷和墨卷内容完全一致。

最后,朱卷被送交给阅卷官进行评分,墨卷则存档以备查验。

如此流程,旨在让阅卷官既看不到考生信息,也接触不到原卷笔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减少徇私舞弊的可能性。

平龄试卷出现墨卷和朱卷不符的情况,无疑表明有人篡改了朱卷,背后必定存在阅卷官违法犯罪之行为。

刑部动刑,平龄扛不住招认,说自己买通了阅卷官进行舞弊,可惜,他在狱中受刑过重而死。

究竟是谁收受钱财改动了试卷,至此无解。

戏子的事刚完,又查出考生罗鸿祀是个目不识丁的“二傻子”,却也考中了举人,这其中的猫腻不言而喻。

经过审问,查明他重金贿赂了主考官柏葰的小舅子靳祥,并结识了同考官浦安。

靳祥趁着整理考卷的机会,将罗鸿祀的考卷与中榜举人的考卷进行了调换,使得罗鸿祀得以考中举人。

当拿来罗鸿祀的考卷一看,只见其文理不通,错别字竟多达三百余个。经复审和重考,其舞弊行为确凿无疑。

同时,副主考官程庭桂的儿子也被查出收受考生金银。

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咸丰九年,载垣等人奏请先审结柏葰与罗鸿祀案。

此后,靳祥畏罪自杀。

按照清朝律例,科场舞弊向来是重罪。咸丰帝念及柏葰身为“宰相”,又是老爷子道光帝的宠臣,

加上当时很多臣子求情从轻发落,皇上有意法外开恩。

但肃顺却大声说No,并据理力争:“陛下,科场乃选拔人才的重要大典,若容忍此等舞弊行为,如何能让天下士子信服?

柏葰身为朝廷重臣,知法犯法,更应从重处置!”

最终,柏葰成为清朝唯一因科场舞弊被处死的大学士。

涉案的五十余名官员,或被斩首或被流放。

七月,程庭桂父子案审结,程庭桂之子被处斩,程庭桂本人则被发配至宁古塔服刑。

这起案件的严厉处置,犹如一记重锤,对当时的官场风气产生了巨大的震慑作用。

自此后直至科举制度被废除,再也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舞弊事件。

喜欢清宫秘史十二章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清宫秘史十二章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年代:我和四个小姨子相依为命四合院:最强反派,请众禽兽升天一品国将沈七夜林初雪绝世战神绝世道君绝世剑神内战天绝世高手在都市任家小厨娘:美食惊爆古代全天下美漫之道门修士悠然山村重生74:我在东北当队长开局就长生,可我咋是奴隶啊凤鸾九霄我的供货商遍布三千小世界末世:洗劫海外万亿物资我无敌了被逐出宗门后,师尊师姐后悔终生黑欲青春收到未来短信,我赚百亿很合理吧惊!被五个哥哥团宠的废材,竟是神级炼丹师
经典收藏战争承包商三国的真相朕绝不当皇帝三国之诸葛天下循霸三国万世师表从收徒汉武帝开始震惊!大婚当日,你给我送个孩子?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奇缘之旅抗战之重整河山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高冷王爷对上冷情军医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大唐开局震惊长孙皇后穿越明朝小王侯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带个手机回汉朝三国吕布之横扫千军
最近更新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衣冠谋冢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大明辽国公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北宋第一狠人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玉符传奇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
清宫秘史十二章 马踏飞花 - 清宫秘史十二章txt下载 - 清宫秘史十二章最新章节 - 清宫秘史十二章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