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右七侠镇,有客栈名同福。
临街而建,飞檐斗拱,虽非华屋,亦颇雅洁。
掌柜佟氏,关中人也,性悭吝而心善,常执铁算盘,铮铮然若鸣佩环。
跑堂白某,佚其名,人唤展堂。行步如风,目如电光,或云其乃江湖大盗“盗圣”者,然未尝有据。每值夜深,辄倚栏望月,若有所思,若有所忆。
厨下李大嘴,辽东人氏,善庖厨,常自言得异人授《饕餮谱》,然所制菜肴,时咸时淡,客多怨之。唯一味“红烧狮子头”,颇可入口,镇人多慕名而来。
余尝寓此客栈,偶闻异事数则,录之以志怪。
【壹·算盘精】
佟掌柜有铁算盘,乃祖传之物。其珠乌黑,其架沉红,抚之生寒。每至子夜,辄自鸣,若有人拨弄。初以为鼠啮,察之无迹。
一夕,月明如昼,佟掌柜核账至三更,伏案假寐。忽闻铮铮声起,视之,算盘自跃案上,珠走如飞。俄而,有细声自盘出:“东厢三号房,赊酒钱二百文;西耳房,碎瓷碗一只,值三十文...”
佟掌柜惊寤,揉目视之,声顿止,盘卧如常。自是每有赊欠损耗,算盘辄自鸣示警。佟氏宝之,奉若神明。
有轻薄子闻之,夜潜入室,欲盗此盘。方触之,忽闻女子啜泣声,凄楚欲绝。盗者毛骨悚然,夺门而走,颠仆阶下,折一齿。翌日,自陈其状,人皆称异。
白展堂私语余曰:“此盘乃前朝账房先生魂魄所附。先生姓朱,为人耿介,遭主家诬陷,含冤而殁。其精魂不散,附于常用算盘。佟氏先祖怜而收之,传至今日。”
余尝观此盘,果见梁上刻细字“朱明达”三字,模糊几不可辨。噫,物久成精,信矣!
【贰·鬼厨娘】
李大嘴言,每至中夜,常闻厨下有切剁声。初以为同僚备晨炊,然窥之,阒无人迹,唯见菜刀自起自落,砧板作响。
一夕,大嘴潜藏米缸中,欲观其异。及三更,果见一女子,着素衣,系青裙,背身操刀。其刀法如飞,萝卜片片匀薄如纸。忽回首,面白如粉,目赤如朱,笑曰:“君欲学雕花技乎?”
大嘴骇极,昏厥缸中。及旦,众人觅得之,犹口吐白沫,不能言者三日。
后祝无双察其异,夜设香案,以新蒸糕饼祀之。俄而阴风骤起,烛影摇红,闻女子声自梁下:“妾乃前朝御厨柳氏,蒙冤遭戮,魂魄无依。见君等诚心,愿传技艺。”
自是无双厨艺大进,尤擅雕花,所刻牡丹能引真蝶。然每至中夜,厨下仍闻切剁声,人皆避之。
【叁·狐书生】
吕秀才,青州人,屡试不第,寄居客栈,司文书事。常秉烛夜读,至东方既白。
某岁秋试,秀才复落第,郁郁不乐。夜读《诗经》,至“关关雎鸠”章,忽闻窗外有吟咏声,清越婉转。推窗视之,见一白狐,人立月下,前爪执卷,若有所得。
秀才素胆怯,然见其状雅驯,遂揖而问曰:“君亦知诗乎?”
狐昂首曰:“诗者,性情之物也。君终日寻章摘句,不若观天地之文章。”言讫,掷书与秀才,乃《山海经》抄本,朱批满页,见解精辟。
自是每夜,狐必来与秀才论文。或谈《楚辞》,或论《庄子》,往往有惊世之语。秀才学业大进,然终不第。
一夕,狐叹曰:“君命无科甲缘,强求无益。不若效陶朱公,游历江湖。”秀才黯然,狐遂去,不复见。
后秀才弃文从商,竟成巨富。尝语人曰:“吾师乃狐仙也。”闻者多哂之,唯客栈诸人知其不妄。
【肆·镜中影】
郭芙蓉有菱花镜,乃其母遗物。镜背镌鸳鸯戏水图,精巧绝伦。
某日,芙蓉对镜理妆,忽见镜中非己容,乃一戎装女子,眉目英挺,执剑欲刺。惊回首,室中空无一人。再视镜,影像已失。
是夜,芙蓉梦至古战场,见那女子被围,力战不支,终饮剑而亡。将殁时,泣曰:“恨不能保家国!”
翌日,询诸佟掌柜。佟氏沉吟良久,曰:“此镜乃前朝平阳公主旧物。公主善战,尝率娘子军守关,后城破殉国。其精魂不灭,附于妆镜。”
芙蓉肃然起敬,遂设香案拜祭。自是不复见异象,然每至朔望,镜面常凝露如泪。
白展堂云:“此镜能照人前世。那日书生投宿,镜中现其乃公主副将转世,故有终南山之寻。”语近荒诞,然客栈多异事,亦未可知也。
【伍·画中仙】
莫小贝嗜糖画,常观画师作画于市。一老叟,须发皆白,所作糖画不仅能食,且栩栩如生。小贝慕之,以三钱易一朱雀糖画。
归悬壁间,是夜,糖画辉光焕彩,朱雀振翅欲飞。俄而,一红衣少女自画中出,笑谓小贝:“感君厚爱,愿相伴游。”
自是少女常夜出,与小贝嬉戏。或教之歌舞,或授之丹青。然鸡鸣即返画中,未尝迟延。
邢捕头闻之,以为妖异,欲毁其画。方举刀,忽闻凤鸣九霄,赤光满室。捕头目眩神迷,呆立如木鸡。少女自画中现形,正色曰:“吾乃瑶池守画仙娥,因私恋凡尘,被谪人间。君何故相逼?”
言毕,化朱鸟投北而去。小贝悲泣数日,糖画亦失其味。
后衡山派长老来访,见壁上残迹,惊曰:“此乃南明离火之精,得之可增一甲子功力。”众皆嗟叹。
【陆·井底龙】
客栈后院有古井,水深不可测。李大嘴尝失铜勺于井,以长竿探之,竟不能及底。
某年大旱,井水不涸,反较常日盈溢。夜半时分,常闻井中若有吟啸声,低沉雄浑。
一夕,祝无双汲水,见井中金光闪烁。窥之,乃一金鲤,鳞甲粲然,目如明月。鲤忽人语:“吾乃泾河龙孙,因犯天条,谪居此井。今刑期将满,愿君助我。”
无双惊问:“何以助君?”
鲤曰:“明日午时,有黑衣道人投宿,乃天师钟馗化身。君可求其书‘放’字投井,则吾可脱困。”
无双如其言。次日,果有黑衣道人来,状貌魁伟,腰悬宝剑。无双奉茶,具道其详。道人笑曰:“此龙孙狡黠,然念其困守百年,姑且释之。”遂书符投井。
是夜,雷雨大作,见金龙自井中出,腾空而去。井水遂竭,唯深处隐现明珠一颗,夜放光华。佟掌柜宝之,悬于堂前,可辟邪祟。
【柒·伞中魂】
吕青柠有油纸伞,青竹为骨,素绢为面。每至雨天,辄自开合,若有人持之。
秀才云,此伞乃其亡友遗物。友姓顾,善画,尤工山水。尝游黄山,遇雨,避于古刹,得此伞。归途染疾,临终赠伞与秀才,曰:“伞中有灵,善视之。”
某日雨霁,青柠收伞,忽闻叹息声。视之,见伞面墨迹氤氲,渐成山水,中有书生踽踽独行,状极萧索。
是夜,青柠梦入画中,遇那书生,自云乃南宋画师,因战乱流离,客死异乡。魂魄附于末作之画,后人以其画制伞,遂困于此。
青柠醒,以告其父。秀才感其谊,设案祭拜,欲焚伞释其魂。方举火,伞自开,墨香四溢,现八字:“山河无恙,魂归故里。”遂化青烟去。
翌日,有客自临安来,言西湖畔忽现新坟,碑刻“画师顾恺之墓”,然考其年代,距今数百岁矣。异哉!
【捌·墨猴怨】
吕秀才案头有方砚,色如玄玉,叩之清越。每至深夜,常闻窸窣声,若小鼠啮物。
秀才秉烛窥之,见一墨猴,大如拳,毛色如漆,正在砚中洗浴。见人至,不惊不避,反拱手作揖。
猴自言乃文昌帝君座下墨猴,因偷食仙果,被谪凡间。需侍奉九十九个书生科甲及第,方可返天庭。然所遇皆落第之人,困守砚中三百余载。
秀才怜之,日夜苦读。然命途多舛,屡试不第。猴叹曰:“君非科甲中人,强求无益。吾闻城南有孤儿塾,愿助贫寒学子。”
秀才遂捐资设塾,猴潜往教之。凡经其指点者,多有进益。后塾中出举人三人,秀才十二人。
一夕,猴来辞行:“功德圆满,当归天府。”赠秀才墨锭一方,云:“研此作诗,可得佳句。”言毕,化金光西去。
秀才试之,果文思泉涌。然终不赴试,专意教化,成就人才无数。人谓其得猴仙真传云。
【玖·灯笼怪】
客栈檐下悬七彩琉璃灯,入夜则明,不燃油脂。佟掌柜云,此灯得自西域商贾,能识善恶。
某年元夕,镇中张灯结彩,唯此灯不亮。邢捕头戏曰:“此灯亦知过节,欲休息耶?”
是夜,有盗匪欲劫客栈。方逾墙,琉璃灯骤明,光华如昼,照得盗匪无所遁形。更奇者,灯光如绳,将众盗捆绑结实,待至天明。
自是人皆称神,焚香礼拜者不绝。
白展堂密告余:“此灯乃佛前长明灯化身。昔有高僧,以自身修为点灯,灯油竭而僧坐化。灯感其诚,化为琉璃,游行世间,专惩奸邪。”
余尝观此灯,果见琉璃中有影绰绰,若老僧跌坐。灯光温润,照人如沐春风。噫!佛光普照,岂虚言哉?
【拾·终南幻境】
昔有书生投宿,形貌落魄,唯携一笛。夜半吹笛,声咽欲绝。
祝无双闻而怜之,奉以羹汤。书生感激,曰:“吾乃终南隐士,遭逢乱世,避祸至此。感君厚意,愿献薄技。”
遂取笛吹之,客栈骤变:雕梁画栋化为茅舍竹篱,酒客熙攘变为鹤鹿徜徉。众人惊异,如在仙境。
书生曰:“此乃终南幻境,可暂避尘嚣。”言毕,指间生花,襟袖含云。授无双以《安魂曲》,云可抚慰亡灵。
及旦,书生杳然,唯笛留案上。无双依谱吹奏,果见祝氏先祖现形,含笑致谢。自是客栈再无鬼祟作怪。
后有无心道人过此,见笛惊曰:“此终南吕祖洞箫,何以在此?”众方知书生乃仙家幻化。
噫!红尘之中,竟多异人。若非诚心相待,安得此奇缘?
余寓同福客栈经年,所见异事不止于此。然多恍惚迷离,难究其详。佟掌柜尝笑曰:“客栈虽小,聚天地灵气。诸般怪异,皆由心生。”
白展堂则云:“江湖之大,无奇不有。但存善念,鬼神亦助。”
今录其可信者十则,以飨同好。至若影卫冤魂、月琴知音等事,前文已具,不复赘述。
异史氏曰: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同福客栈,不过弹丸之地,乃多灵异。或曰物久成精,或曰情挚通神。然观诸怪之中,善者得助,恶者遭惩,岂非天道昭昭耶?昔蒲留仙志怪,今余效颦,虽文采不逮,亦欲明因果劝善之意也。
喜欢双生魂记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双生魂记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