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周逸尘和江小满收拾妥当,敲开王大娘他们所在的正房门时,堂屋的八仙桌上已经摆好了饭菜。
桌上很简单,一大盆黄澄澄的玉米糊糊,一盘白生生的馒头,还有一小碟切得细细的酱萝卜条。
简单,却透着一股浓浓的烟火气。
“快来快来,坐下趁热吃。”王大娘热情地招呼着。
江小满还有点不好意思,看到王大爷和王大娘,急忙向他们打招呼:“王大爷好,王大娘好。”
“哎,好孩子。”王大娘笑眯眯地打量着江小满,越看越满意。
“这姑娘长得真俊,跟画儿里的人似的,和小周站一块儿,真登对。”
江小满的脸一下子就红了,头也埋得更低了。
周逸尘倒是大大方方地笑了笑,拉着她坐下。
“大娘您可别夸了,她脸皮薄,不禁夸。”
一顿早饭,就在这样轻松家常的氛围里吃完了。
王大爷话不多,但问起周逸尘在市医院的工作时,眼神里透着一股认可。
听说江小满也是县医院的护士,老两口对他们的印象就更好了。
吃完饭,周逸尘和江小满抢着要收拾碗筷,被王大娘给硬生生推出了门。
“行了行了,你们赶紧去办正事,家里这点活儿不用你们操心。”
回到西厢房,江小满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王大爷和王大娘人真好。”
“是啊。”周逸尘点点头,“所以咱们更得把关系处好了。”
他一边说,一边从行李里拿出他们全部的积蓄。
一沓用手绢包着的大团结,还有各种粮票、布票、工业券。
“等会儿去供销社,除了锅碗瓢盆,再买两斤红糖,扯二尺棉布,回头给王大娘送过去。”
“嗯!”江小满用力地点头。
她知道周逸尘的用意。
别人对咱们好一分,咱们得知情,得记着,得还回去。
“走吧,咱们先出门把东西买了。”周逸尘道。
“好。”江小满点了点头。
两人穿上最厚实的大衣,戴上帽子和围巾,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
推开院门,一股凛冽的寒风迎面扑来。
松江市的冬天,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冷上几分。
江小满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
周逸尘很自然地牵住了她的手,把她冰凉的小手整个包裹在自己的大手里。
周逸尘掌心的温度,源源不断地传过来,驱散了江小满心头和身上的寒意。
“冷不冷?”他侧过头,轻声问。
“不冷。”江小满摇摇头,把他的胳膊抱得更紧了些,“牵着你的手,就不冷了。”
周逸尘笑了笑,没再说话。
两人顺着街道往前走。
这个年代的松江市,远没有后世的繁华。
街道两旁的建筑大多是灰扑扑的苏式小楼,路上的行人穿着清一色的蓝、黑、灰,自行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偶尔有几辆解放牌卡车轰隆隆地驶过,留下一串黑烟。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煤烟和说不清的混合味道。
但这萧瑟的街景,在江小满眼里却别有一番风味。
因为身边有他。
走了大概一刻钟,供销社那块熟悉的招牌就出现在了眼前。
两人推门进去,一股夹杂着肥皂、布料和各种杂货的独特气味扑面而来。
供销社里人不少,显得有些拥挤。
高高的柜台将顾客和货物隔开,穿着蓝色工作服的售货员站在柜台后面,脸上没什么表情。
“咱们先买锅碗。”周逸尘领着江小满,径直走向卖日用杂货的柜台。
“同志,麻烦问一下,这个铝锅怎么卖?”周逸尘指着柜台里一只大小适中的铝锅,客气地问道。
柜台后的售货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女人,正低头用毛线针织着毛衣,听到问话,眼皮都没抬一下。
“三块二,再加一张工业券。”声音懒洋洋的,带着点不耐烦。
江小满撇了撇嘴。
她最烦跟这种人打交道了,好像谁都欠她钱似的。
周逸尘却像是没察觉到对方的态度,依旧温和地笑着。
“行,那就要这一个。”
“还要四个搪瓷碗,四双筷子。”
“再拿一块洗衣皂,一包洋火。”
他有条不紊地报出需要的东西,声音清晰沉稳。
那个售货员终于抬起了头,有些意外地看了他一眼。
眼前这个年轻人,说话不急不躁,条理清晰,看着就不像一般人。
她的动作也麻利了些,很快就把周逸尘要的东西都拿了出来,放在柜台上。
“一共是五块一毛三,一张工业券,二两肥皂票。”
周逸尘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准备好的钱和票,仔细地数好,递了过去。
钱票两清。
周逸尘把零碎的东西收好,那个铝锅就由江小满抱着。
“走,去那边看看。”
两人又来到了卖副食品的柜台。
“同志,红糖多少钱一斤?”
“七毛六,要糖票。”这边的售货员态度稍好一些。
“给我们称两斤。”
“好嘞。”
售货员麻利地用牛皮纸包了两大包红糖,用草绳系好。
周逸尘付了钱和票,把其中一包递给了江小满。
最后,是布料柜台。
这个年代,扯布是件大事,柜台前围着不少人。
周逸尘拉着江小满,耐心地排着队。
“同志,看看这棉布。”轮到他们时,周逸尘指着一卷藏蓝色的棉布说道。
“这料子结实,耐磨,一块二一尺,要布票。”
“行,给我们扯二尺。”
“好。”
售货员量好尺寸,用剪刀剪断,然后拿尺子在布上一刮,用力一撕。
“刺啦——”
一块整整齐齐的布料就下来了。
周逸尘付了钱和布票,把布料仔细叠好,放进随身的挎包里。
该买的东西都买齐了。
两人抱着大大小小的东西,从供销社里挤了出来。
外面的冷风一吹,江小满打了个哆嗦。
“走,我们先把东西送回去,再去粮站。”周逸尘说道。
“都听你的。”江小满抱着锅,笑得眉眼弯弯。
回到红星二巷的小院时,王大爷正坐在院子里晒太阳,手里拿着个紫砂壶,悠闲地喝着茶。
看到两人提着这么多东西回来,他有些惊讶。
《火红年代:知青小医生,青梅陪我下乡》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书河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书河书屋!
喜欢火红年代:知青小医生,青梅陪我下乡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火红年代:知青小医生,青梅陪我下乡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