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雨丝裹着槐花香,飘进应天府西市的青石板巷。
陈默立在染坊二楼的木窗前,望着巷尾那座新立的朱门小庙,檐角挂的铜铃被风一吹,叮咚声混着卖花担子的吆喝,倒像是给谁唱的安魂曲。
沈老说,这是这个月第三座执刀祠身后传来纸页翻动的轻响,苏清漪捧着一叠卷宗走近,素白裙角扫过青砖,从北境的边镇到江南的水村,百姓自发捐钱建庙,供的是...您的牌位。
陈默转身接过卷宗,最上面一张画着祠内陈设:檀香案上摆着半块残碑——正是代天执刀的复刻品,两侧塑着泥像,左边是他穿玄色劲装的模样,右边竟塑了苏清漪执笔批文的姿态。
画像下方歪歪扭扭写着执刀大人保风调,首辅娘子佑粮丰。
前日有个老妇在祠里跪了整夜,说她孙子发烧,对着牌位磕了三百个头,烧退了。柳如烟从楼上转上来,腰间监察院的银鱼佩碰出细碎声响,查了才知道,是她儿媳半夜偷偷请了郎中来。
可老妇非说执刀大人显灵,把药钱都换成了香油钱。
程雪抱着个青铜罗盘走进来,指针在刻度上疯狂震颤:龙脉监测显示,这些祠堂的香火气正往您原先的气运方位汇聚。
若任其发展...民间信仰会形成新的,您就算隐退,也会被架在神坛上。
陈默指尖摩挲着卷宗边缘,想起三年前在边境战场,他带着三千死士夜袭敌营时,士兵们喊的是执刀大人不死;想起去年江南发大水,他让人开官仓放粮,百姓跪在泥里喊的是执刀大人活菩萨。
那时他只当是民心可用,却没料到,这的民心,正悄悄变成捆住他的枷锁。
去看看那座祠。他突然说。
苏清漪的眉峰微挑:你现在的身份...
就穿常服。陈默扯下腰间象征隐退的竹牌,神走了,庙还在——总得有人告诉他们,庙该拆了。
西市的执刀祠藏在巷深处,朱漆门扉被香火熏得发暗,门楣上代天司命四个金漆大字刺得人眼疼。
陈默刚走近,就听见里面传来抽噎声。
执刀大人,我家那口子赌钱欠了债,您显显灵,让他改了吧...
我家闺女要嫁去外县,求大人保她路上平安...
几个老妇跪在蒲团上,额头碰着青石板,香灰落进鬓角的白发里。
供桌上堆着鸡蛋、枣糕,甚至还有半块没吃完的芝麻糖——分明是哪家孩童偷偷塞的。
老姐姐,这庙是啥时候建的?陈默蹲在门槛边,问个梳着银簪的老妇。
老妇抬头,浑浊的眼睛亮了:哎哟,您是外乡人吧?
这庙建了整三个月啦!
是前街王铁匠牵头,说执刀大人当年砍了那害民的贪官,咱们百姓得记着他的好。她指了指供桌后的壁画,您瞧,这画的是大人夜袭敌营,那是大人开仓放粮,比戏文里唱的还真切!
可执刀大人现在不在应天府了。陈默轻声说。
老妇愣了愣,从怀里摸出个布包,打开是枚铜制的小牌,刻着二字:不在怕啥?
王铁匠说,大人的魂儿在碑里,碑在祠里,咱求啥都灵验。
前儿天我家孙子摔了腿,我把这牌贴他腿上,第二天就能跑了!
柳如烟在后面攥紧了拳头,监察院的银鱼佩硌得手背生疼。
她见过太多这样的:百姓把治不好的病、求不来的运,全塞进这小小的祠堂里,就像塞进个不会拒绝的神龛。
奶奶,那要是您孙子的腿没好呢?程雪突然开口,声音像浸了冰水,要是求了牌位,债还是还不上,路还是不平坦呢?
老妇的脸皱成核桃:那定是我心不诚。
王铁匠说,大人最疼咱们百姓,可心不诚的,他就不管。
陈默站起身,目光扫过祠堂四角的永镇灾厄福泽万代横批。
这些字他太熟悉了——从前在祖祠守碑的沈归舟说过,前朝的神祠里也刻着一模一样的话,直到神权压得百姓喘不过气,才激起民变。
拆了。他说。
众人皆是一震。
清漪,让工部出文,所有自发修建的执刀祠,三日内拆成平地。陈默转向柳如烟,如烟,监察院盯着,敢贪拆祠银钱的,按贪墨赈灾款论罪。最后看向程雪,雪姑娘,把龙脉监测的数据做成图,让各州府的官老爷们看看,百姓的香火不是供神,是供他们自己。
苏清漪突然握住他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茧子传过来:你知道百姓会闹的。
闹就闹。陈默望着祠堂外飘起的雨,想起十年前他在宰相府扫院子时,老管家指着院角的野菊说:花长在砖缝里,是因为砖压得太紧。现在他要搬开这些,哪怕会惊了正在砖缝里躲雨的人。
傍晚时分,西市的执刀祠前围了一圈百姓。
王铁匠举着铁锨挡在门前,脖子上的青筋跳得像要爆:要拆祠?
除非踩着我的尸首!
执刀大人救过我儿子的命,这祠是我拿打铁的钱一砖一瓦垒的!
陈默分开人群走进去,雨水顺着青衫往下淌。
王铁匠看见他的脸,铁锨掉在地上。
大人...
王大哥。陈默弯腰捡起铁锨,你儿子的命,是当年我带军医队冲进疫区救的。
可军医队里有十个兄弟,他们的名字,你记得吗?
王铁匠张了张嘴,说不出话。
你女儿的聘礼钱,是我让户部拨的赈灾银。
可拨银的折子要过六处衙门,批折子的书吏熬了三个通宵,你记得吗?陈默把铁锨递给他,这祠里供的不是我,是你心里的怕——怕灾病,怕官贪,怕日子过不下去。
可你怕的这些,该由官府扛,由你自己扛,不该由我扛。
雨越下越大,人群里有个小媳妇突然开口:我男人去年修河坝摔断了腿,是里正带着人抬他去医馆的。
我当时也想求祠,可里正说别求神,求我。
现在我男人能挑半担米了。
我家那口子戒赌,是他娘拿剪刀戳了他手背!老妇摸了摸怀里的铜牌,突然笑了,我孙儿的烧,本来就是要退的。
我呀,是老糊涂了。
王铁匠抹了把脸上的雨水,举起铁锨对准祠门:拆!
我王铁匠再建,就建座...建座学堂!
让我家小子读书,明白这世道,不是靠神,是靠人!
青瓦坠地的脆响里,陈默望着漫天雨幕。
他知道,拆了一座祠,还有十座、百座藏在百姓心里。
但至少今天,有人开始明白——神走了,庙不该在。
真正的庙堂,该是他们自己的手,自己的脚,自己挺直的脊梁。
明日去祖祠。他对沈归舟说,代天执刀的残碑收进地宫。
往后...执刀者,该换个名字了。
沈归舟点头,目光扫过被雨水冲净的天空。
他想起碑上那句执刀者,代民执刀,突然懂了:神权之所以可怕,不是因为神在天上,而是因为人跪在地上。
当有一天,所有人都站起来,举着自己的刀——
那才是真正的庙堂。
应天府监察院的密报被柳如烟捏出褶皱时,窗外的雨刚停。
前天机阁余孽混进执刀祠信徒群?她指尖敲了敲案上的青铜烛台,烛泪在监察院的烫金院徽上凝成暗红,要借显灵仪式冲击官府?
来报的暗卫单膝点地,他们在青禾村设了法坛,说今日巳时三刻,执刀大人会踩着祥云降世,赐下。
柳如烟忽然笑了,银鱼佩在腰间晃出细碎的光。
她扯下鬓边那支镶嵌东珠的步摇,对着窗棂一折——珠串哗啦落地,露出藏在金蕊里的细刃:去,放风说首辅娘子会亲临观礼,赐福真神降世
暗卫抬头:大人是要...
蛇躲在草里才难抓。柳如烟用细刃挑开密报封泥,火折子一声燃亮,让他们以为钓到大鱼,才会把毒牙全露出来。
青禾村村口的老槐树下,法坛扎得比婚丧嫁娶还热闹。
红绸裹着竹竿搭成穹顶,香灰在地上画了丈二见方的八卦,几个穿道袍的人正往供桌上摆猪头三牲。
人群里挤着挑担的农妇、扛锄的汉子,还有三个穿细布衫的——他们袖中藏着短刀,目光总往村外官道飘。
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嗓子。
朱漆马车碾着碎石路停在村口,车帘被银镶玉的手掀开。
苏清漪踩着绣莲软鞋下车,月白翟衣被风掀起一角,露出腰间象征首辅的玄玉鱼符。
她身后跟着八个扛着卷轴的书吏,最前面的那个抱着个檀木匣,匣盖没关严,能看见里面码着黄澄澄的金锭。
你们要的神,能挖渠吗?苏清漪的声音像浸了霜的玉,扫过人群,我听说你们求神赐雨,求神驱灾。
可神能拿铁锹吗?
能测水势吗?
她抬手,书吏们展开卷轴——是张绘满红黑线条的水利图,这是九曲渠重修图,从青禾村引活水到北坡,能灌三千亩地。
钱从哪来?她拍了拍檀木匣,截留的复正基金,本该给那些建祠的善男信女买香烛,现在拿来买石头、雇工匠。
人群里起了骚动。
穿道袍的中年男人挤到前面,假模假样作揖:首辅大人,神降世是为度化众生,您这是...
度化?苏清漪突然指向他身后三个细布衫,张屠户,你上个月偷宰耕牛被里正抓了;李二,你欠着粮行五石米;王媒婆,你给人说亲收了双份聘礼。她指尖戳向水利图上的二字,你们不是信神,是想借神名抢赈灾粮——渠修好了,粮有了,你们还怎么煽动百姓闹事?
三个细布衫的脸瞬间煞白。
柳如烟的暗卫从人群后窜出,铁锁套住他们脖颈时,穿道袍的正想往怀里摸毒囊,却被苏清漪一脚踩住手腕:天机阁的迷香粉?
留着给大牢里的老鼠闻吧。
与此同时,百里外的祖祠地宫。
沈归舟跪在刻满符文的青石板上,掌心按在代天执刀残碑上。
地下传来的震颤比昨日更剧烈,像有无数只手在抓挠地宫穹顶——那是百姓建祠时的执念,正顺着残碑的裂痕往出钻。
老东西,你倒是醒醒!他扯下腰间的守碑刀,刀刃在左手腕划出血线,当年你说执刀者代民执刀,现在民把刀供成神,你倒躲起来了?
鲜血滴在碑底,画出的静心阵刚成型就被吸得干干净净。
沈归舟额头青筋直跳,突然想起陈默临走前塞给他的布包——打开来,是半片烧得焦黑的柴灰,当年在宰相府扫院子,烧的第一堆废柴。
他把柴灰撒进血阵。
青金光芒突然从碑底炸开!
那光像极了陈默当年夜袭敌营时,玄甲上沾的月光,又像他在赈灾棚里,给老妇喂药时眼里的暖。
地下的抓挠声戛然而止,残碑表面的二字突然淡了几分,仿佛被谁轻轻擦去。
沈归舟瘫坐在地,摸了摸脸上的湿——不知是汗还是泪。
他听见地宫深处传来一声叹息,像是某种压了千年的重担,终于被放下。
月圆时分,陈默站在废弃的九曲渠首。
干涸的河床裂着龟纹,像大地的伤口。
他望着天上的月亮,忽然觉得那月光有些不一样——不是照在身上,而是渗进了骨头里。
识海里的一声,签到提示浮现:【第1376日,获得民心秤】
他闭眼。
刹那间,方圆百里的心跳声在耳边炸响。
有农妇想给娃攒学费,有老汉盼着渠水能浇醒快旱死的稻苗,有小媳妇在绣嫁衣时偷偷想:渠修好了,聘礼就能少要点。最清晰的,是个扎羊角辫的小丫头,蹲在河床裂缝边,用树枝画水:我要喝一口干净的水,像阿爹说的,甜丝丝的。
陈默睁开眼时,眼眶有些热。
他从怀里掏出张卷得发旧的图纸,纸角还沾着扫院时蹭的泥——这是他在宰相府当赘婿时,趁扫后园的机会,偷偷丈量了三年的渠线。
图纸背面写着一行小字:若有一日能修渠,莫提陈默名。
拿去吧。他把图纸递给等在一旁的工部小吏,就说是个过路的傻子画的。
小吏接过图纸,突然觉得这的手很暖,像晒过太阳的棉被。
他抬头想谢,却见那人已走到渠边,弯腰捡起块碎陶片,在河床刻下字——最后一笔还没写完,东边的天已经亮了。
晨光里,插在渠基上的木杖投下长影。
远处,青禾村的方向传来敲锣声,是里正带着人来量渠线了。
可谁也没注意到,山坳里那座新盖的土地庙后,几个穿粗布短打的人正盯着图纸,其中一个摸出块银锭,塞给身边的泥瓦匠:你明日就说...这渠线犯了风水,修不得。
泥瓦匠捏着银锭的手微微发抖,望着陈默刻的字,喉结动了动——最终还是把银锭塞进了裤腰。
喜欢赘婿,开局签到绝世兵法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赘婿,开局签到绝世兵法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