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柜的生意越来越好,苏明又有了新想法——搞个“老手艺文创节”,在商场里摆个大摊位,把基地的老物件、体验课都搬过去,让更多人了解老手艺。他跟商场经理一说,经理立马同意,还帮着找了场地、做了宣传。
文创节那天,商场里挤满了人。马大爷的竹编区、赵奶奶的面塑区、张奶奶的刺绣区都围满了人,苏明在中间忙前忙后,一会儿帮客人拿材料,一会儿给老艺人递水。有个电视台的记者来采访,问苏明为啥这么执着于老手艺,苏明说:“这些手艺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不能丢,得让更多人知道,老手艺也能活得很年轻。”
文创节结束后,好多人都知道了基地和工坊,体验课的名额一下就满了,专柜的订单也多了不少。苏明看着账本上的数字,跟老艺人们说:“咱们现在不仅能养活自己,还能让更多人学手艺,这日子过得越来越有奔头了。”
有天晚上,苏明坐在工坊门口,看着里面亮着的灯——马大爷在给体验课的学员准备竹丝,赵奶奶在捏明天要带去专柜的面塑,张奶奶在绣新的手机壳图案,小娟在整理订单。月光洒在他们身上,暖暖的,特别温馨。
苏明掏出手机,翻着商场专柜的照片,又看了看体验课学员做的手工,心里满是踏实。
文创节刚过,苏明还没歇口气,商场经理又打来了电话,语气透着喜劲儿:“苏叔,你们的老手艺现在火得很!好多顾客问啥时候再搞活动,还有人想定制专属文创,你看咱能不能整个‘预约制定制’?”
苏明挂了电话,赶紧跟大伙儿念叨:“商场那边想让咱搞定制预约,客人提前说想要啥,咱按需求做,比如竹编杯垫上刻名字,面塑发夹捏成生肖样。”马大爷正编着竹丝,头也不抬地说:“行啊,只要别太复杂,咱都能应付。”赵奶奶也点头:“生肖我会捏,之前给孙子捏过小兔子,不难。”
苏明立马让小林弄了个预约表,线上线下都能报名。没几天,预约单就排到了半个月后。有个要结婚的小伙子,想让马大爷编一对竹编挂饰,刻上他和媳妇的名字,再绣上小喜字;还有个宝妈,要给孩子做周岁礼物,让赵奶奶捏一套生肖面塑,做成摆件。
老艺人们忙得脚不沾地,苏明也没闲着,每天帮着核对订单、准备材料。有天晚上,马大爷编挂饰到深夜,苏明给她端了碗热粥:“马大爷,别熬太晚,身体要紧。”马大爷摆摆手:“没事,这活儿有奔头,越干越精神。”
预约制刚走上正轨,又有个意外之喜。文创节上采访苏明的记者,把报道发在了市里的报纸上,标题写着“老手艺焕发新生机,乡村工坊点亮文化传承”。好多人看到报纸,特意开车来基地学手艺,其中有个叫阿杰的小伙子,刚大学毕业,说想拜师学艺,把老手艺做成大事业。
苏明瞅着阿杰,小伙子长得精神,眼里有股冲劲儿。他没立马答应,而是让阿杰先在工坊帮忙,看看他能不能吃苦。阿杰倒实在,每天早早来,跟着马大爷学编竹器,跟着赵奶奶学捏面塑,脏活累活都抢着干。有次编竹篮,手指被竹丝扎得全是小口子,他抹点碘伏接着干,没喊过一句疼。
苏明看在眼里,心里有了谱。一周后,他召集大伙儿开会,指着阿杰说:“这小伙子踏实,愿意学,我想收他当徒弟,教他打理工坊,以后咱老手艺也能有年轻人扛起来。”马大爷第一个鼓掌:“好!有年轻人接手,咱也放心。”阿杰激动得脸都红了,对着苏明鞠了一躬:“苏叔,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学,把老手艺传下去。”
阿杰学东西快,没俩月就摸清了工坊的门道,还帮着苏明拓展了线上渠道,在网上开了直播,让老艺人们现场教学、卖货。第一次直播时,赵奶奶捏面塑,马大爷编竹器,苏明在旁边当解说,没一会儿就吸引了上千人观看,订单唰唰往上涨。有个网友留言:“看着老艺人手工制作,太治愈了,支持老手艺!”
直播火了之后,工坊的名气越来越大,甚至有外地的学校联系苏明,想组织学生来基地开展研学活动。苏明跟学校谈好,每月接待一批学生,让孩子们体验老手艺,听老艺人讲过去的故事。
第一批研学学生来的时候,基地里热闹得像过节。孩子们围着马大爷,看他编竹篮;跟着赵奶奶,捏小面人;听张奶奶讲纳鞋垫的故事。有个小男孩说:“以前觉得手工活没意思,今天才知道,原来竹丝能编出这么多好看的东西,太神奇了!”
苏明看着孩子们兴奋的样子,心里暖暖的。他想起自己小时候,跟着爷爷学编竹筐,那时候总觉得枯燥,现在才明白,这些看似简单的手工活里,藏着老祖宗的智慧和温度。
有天,阿杰跟苏明商量:“苏叔,咱能不能开发点新的文创产品?比如把竹编和陶瓷结合,做竹编茶杯套;把刺绣和帆布结合,做刺绣帆布包。”苏明眼睛一亮:“这主意好!老手艺得不断创新,才能跟上年轻人的脚步。”
他俩说干就干,阿杰负责联系陶瓷厂和帆布厂,苏明跟老艺人们研究制作方法。马大爷编竹编茶杯套,要刚好贴合杯身,试了好几次才成功;张奶奶绣帆布包,选了简约的花纹,既好看又实用。第一批竹编茶杯套和刺绣帆布包做出来后,很快就卖空了,网友们都说:“老手艺加新设计,太绝了!”
晚上,苏明坐在工坊门口,看着天上的月亮,心里满是感慨。从一开始的小基地,到现在的工坊、商场专柜、线上直播、研学活动,老手艺不仅活了过来,还越来越火。阿杰拿着新的产品设计图走过来:“苏叔,你看这个竹编台灯罩,咱下次试试做这个?”
苏明接过设计图,笑着点头:“行!只要咱大伙儿一起琢磨,一起干,老手艺就能一直火下去,让更多人知道,咱祖宗传下来的宝贝,永远都不过时。”
工坊里的灯还亮着,老艺人们和阿杰还在忙碌着,竹丝、面团、彩线在他们手里,变成了一个个精美的物件。
喜欢赌石:财色双收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赌石:财色双收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