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把笔从耳朵上取下来,随手塞进裤兜。墙上的纸还贴着,字迹有点歪,但能看清。他看了眼娜娜的屏幕,数据还在滚动,像是没完没了。
“光记下来没用。”他说,“得改。”
苏珊抬起头,手里本子没合上,笔夹在指间。她没说话,等下文。
卡尔靠在墙边,右腿翘着,脚尖轻轻晃。他看了陈浩一眼:“又要开始?”
“不是开始。”陈浩走到监控台前,手指敲了两下桌面,“是继续。我们这次活下来了,不代表下次还能这么巧。”
娜娜屏幕停了一下,跳出一个新窗口。标题是“防御能力评估模型”。
“当前基地综合抗灾等级为d级。”她说,“可抵御常规风力十一级以下,降雨量每小时五十毫米以内。本次台风峰值超出标准三倍。”
“也就是说,我们只是运气好?”苏珊问。
“不全是。”娜娜说,“人员协作效率提升,应急响应平均缩短四十七分钟。但硬件支撑不足,仍是致命短板。”
陈浩点头:“你看,机器人不说假话。我们拼死拼活,结果还是差点被掀了屋顶。下次呢?要是风再大点,雨再猛点,谁来顶?”
“没人能顶。”卡尔说,“除非我们能把整个基地埋地下。”
“那不如直接住地窖。”陈浩笑,“问题是,我们只能在现有的地方修修补补。一点点加东西,一点点变强。”
“你想先做什么?”苏珊问。
“围墙。”陈浩说,“上次水冲进来,是因为外面没挡。沙袋临时堆的,一泡就散。我们要有个真能挡的东西。”
“混凝土墙?”苏珊皱眉,“材料不够。”
“铁皮加支架。”陈浩比划,“先把主区围起来,门要能锁,高度两米以上。人进不来,水也难灌。”
“野兽呢?”卡尔突然问,“你有没有想过,除了天灾,还有别的东西会来?”
“有。”娜娜说,“红外监测记录显示,过去三十天内,基地外围出现过三次大型移动热源。距离最近一次相距八百米,未靠近。”
“动物?”苏珊问。
“不确定。”娜娜说,“体型接近成年棕熊,但移动轨迹呈直线,无觅食行为。不排除人为可能。”
空气静了一瞬。
“人?”陈浩挑眉,“这鬼地方还能有人?”
“不能排除。”娜娜说。
“那就更得建墙了。”卡尔坐直,“不管是风是雨,还是别的什么,至少我们有个边界。”
“问题是,怎么建。”苏珊翻开本子,“我们现在有多少可用金属板?”
娜娜调出清单:“完整铁皮二十三块,尺寸统一,长两米,宽一米。螺栓库存一百七十六枚,其中可使用一百五十二枚。焊接设备尚存,但燃气罐只剩半瓶。”
“不够。”陈浩摇头,“围墙至少需要六十块铁皮,还得打地基。不然风一吹,直接当风筝飞走。”
“可以回收废料。”娜娜说,“上次清理发现,东侧塌房中有六根工字钢,未完全锈蚀。西侧仓库残骸中也有部分钢筋裸露。”
“挖出来就能用?”卡尔问。
“需切割、校直、防锈处理。”娜娜说,“我可提供操作指导。”
“听起来像要干一个月。”卡尔叹气。
“总比什么都不做强。”陈浩说,“我们不可能等到所有条件都好了才动手。现在有多少,就用多少。一边干,一边找。”
“还有一个问题。”苏珊说,“警戒系统。就算墙建起来了,我们怎么知道外面有没有人靠近?靠娜娜半夜爬起来看屏幕?”
“可以设警报。”娜娜说,“利用现有震动传感器,在围墙关键节点布控。一旦检测到异常接触,触发蜂鸣器。”
“电源够吗?”
“可接入备用电池组。”娜娜说,“目前电量维持七十二小时持续运行。”
“加上太阳能板修复进度,预计三天后恢复充电功能。”陈浩说,“足够撑一轮轮换。”
“等等。”卡尔抬手,“你们是不是忘了什么?”
“什么?”
“人。”卡尔说,“我们四个,要修屋顶、清废墟、建墙、装警报,还要轮流值班。谁休息?谁吃饭?谁不想躺着不动?”
没人说话。
陈浩摸了摸肚子:“确实累。但我昨晚睡了六小时,没做梦,醒来第一件事是想喝粥。说明身体还扛得住。”
“我不是说体力。”卡尔说,“我是说,我们没有分工优先级。什么都重要,等于什么都不重要。最后就是乱忙一通,哪个都没做好。”
“他说得对。”苏珊点头,“我们需要一个计划。不是‘先做这个’‘再做那个’,而是明确——现在最该做什么。”
娜娜屏幕一闪,弹出新界面。
“建议启动防御体系规划流程。”她说,“基于现有资源与威胁评估,生成阶段性建设方案。共分三期。”
“哪三期?”陈浩问。
“一期:基础防护。包括围墙搭建、警戒系统部署、核心区域防水升级。目标:实现物理隔离与初步预警。”
“二期:结构强化。加固主厅承重结构,增设地下储物仓通风口防淹装置,重建屋顶排水系统。目标:提升建筑稳定性。”
“三期:主动防御。探索远程监控塔建设,测试简易电网可行性,建立外部巡逻机制。目标:扩展安全控制范围。”
说完,屏幕上列出一张表,时间、物资、人力需求全都标好。
陈浩盯着看了半分钟:“你什么时候连这个都能算了?”
“资料库中有三百七十二个类似基地防御案例。”娜娜说,“结合本地环境参数,筛选出最优模板。”
“听着像正规军打仗。”卡尔说,“但我们是四个捡破烂的。”
“正因为是捡破烂的。”陈浩笑,“才更要按规矩来。不然下次风还没到,我们就自己累趴下了。”
苏珊合上本子:“我支持分期推进。但现在的问题是,一期工程也需要至少十天。期间如果再来极端天气,怎么办?”
“不会有第二次台风。”娜娜说,“气象模型预测,未来十五天内无大型风暴生成。”
“你确定?”
“不确定。”娜娜说,“但根据云层移动趋势、气压变化曲线和海洋温度分布,概率低于百分之三点二。”
“那就是还有可能。”卡尔说。
“所以我们得加快。”陈浩说,“十天太长。围墙必须七天内完成。警戒系统同步装。屋顶修补往后排,但要在第三天前准备好材料。”
“人手怎么分?”苏珊问。
“我和卡尔负责搬运和组装。”陈浩说,“你和娜娜盯设计和布线。每天早晚各一次碰头,检查进度。”
“我有个条件。”卡尔突然说。
“你说。”
“干完这波,我要睡满十二小时。”他说,“不准叫醒,不准发警报,不准说‘外面有熊’。”
“行。”陈浩笑,“只要你不梦游拆墙。”
苏珊低头在本子上写了几句,然后抬头:“还有一个事。我们一直说‘防御’,但防的是什么?天气?野兽?还是……人?”
没人回答。
娜娜屏幕亮着,地图上标出那三个热源点,呈三角形分布,围着基地。
“目前无法判断意图。”她说,“但根据移动规律,不排除侦察可能。”
“意思是,有人在看我们?”苏珊声音低了些。
“不能确认。”娜娜说,“但建议提高夜间警戒等级。”
陈浩站在监控台前,手指慢慢敲着桌面。节奏很慢,一下,又一下。
“那就更得快点了。”他说,“不管是谁在外面,都不能让他们觉得——我们好欺负。”
他转身,拿起笔,又从裤兜里掏出手电筒,往墙上一照。
那张写着“台风应对总结”的纸还在。
他撕下来,折成两半,塞进胸口口袋。
“从今天起。”他说,“我们不只是修房子的人。”
“我们是盖堡垒的人。”
卡尔看了他一眼:“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正经了?”
“我一直很正经。”陈浩说,“只是以前正经地偷懒。”
苏珊笑了下,很快收住。
娜娜已经开始打印材料清单。打印机嗡嗡响,纸一张张吐出来。
陈浩走过去,拿起第一张。
上面写着:**一期工程物料分配表**。
他翻到背面,发现是张旧图纸,画着某种建筑结构,角落印着模糊的字:**第七研究站·外围防护原型**。
他盯着看了两秒。
“娜娜。”他说,“这图哪来的?”
“资料库随机匹配时附带。”娜娜说,“编号A-739,标注为废弃项目。”
“废弃?”陈浩手指划过那行字,“为什么?”
“记录缺失。”娜娜说,“只有一句备注。”
陈浩低头看。
纸上最后一行小字,墨迹淡得几乎看不清:
**“建成当日,全员失联。”**
喜欢学渣穿越:我在星际荒野求生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学渣穿越:我在星际荒野求生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