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脚下的地砖又响了一声,这次声音更闷,像是踩在空心的盒子上。他没动,低头盯着那块砖边缘露出的一道细缝。风从北边吹过来,带着点灰土味。
“这地方还是不踏实。”他说。
娜娜站在主控箱旁边,镜头转了过来,“地面震动频率比昨天高百分之三。”
“不是地震吧?”卡尔从墙外探头。
“不是。”苏珊已经蹲在控制台前打开了盖板,“是地下湿度变化引起的微沉降。我们修的地基能扛住大裂缝,但挡不住这种一点点的松。”
陈浩抬脚把那块砖往下压了压,没用,它还是晃。
“所以光修墙不行。”他说,“得知道什么时候要出事,提前准备。”
苏珊抬头看了他一眼,“你终于想明白了?”
“我早想明白了,只是懒得说。”陈浩挠了挠脖子,“问题是,怎么知道?靠娜娜听地底下打呼噜吗?”
娜娜眼灯闪了一下,“我可以接入气象监测模块,结合土壤含水率和气压变化,预测局部地质风险。”
“听着像算命。”卡尔爬进来,手里拎着一卷线,“真能行?”
“数据库有三百二十七种类似案例。”娜娜说,“只要传感器够多,数据够准,提前六小时预警没问题。”
苏珊已经开始拆接线排,“那就加装气候感知功能。温度、湿度、风速、气压,全都接进来。”
“范围呢?”陈浩问,“现在警报只能管五百米,兔子蹦两下就出界了。”
“目标是一千二百米。”苏珊敲了敲屏幕,“东侧高地视野好,可以做第一个远程节点。”
卡尔皱眉,“那根旧天线杆子撑得住吗?上次刮风差点歪了。”
“今晚就得加固。”陈浩拍板,“先改系统,再铺线路。咱们不能等塌了才知道要修。”
没人反对。四个人立刻分了工。
苏珊负责主控程序升级,娜娜调协议方案,卡尔去外面布线,陈浩跟着打下手,顺便递工具。
主控箱打开后,里面一堆线路密得像泡面。苏珊拔掉一根灰色接口线,冒出个小火花。
“老化了。”她说,“这根早就该换。”
“为啥没换?”陈浩问。
“因为你上次说‘能用就行’。”苏珊看了他一眼,“你还记得吗?你说‘省点力气明天搬砖’。”
“我说过这种话?”陈浩挠头,“那会儿我可能刚吃完午饭,脑子不清醒。”
“借口留着吧。”苏珊把新线插进去,“现在得重新配通信协议。原来的wi-Fi模式带不动这么多数据。”
娜娜投影出一串参数,“建议切换至Z波低功耗模式,抗干扰强,适合远距离传输。”
“听着靠谱。”卡尔在外面喊,“但我刚试了信号,第七探头连不上。”
陈浩探头看,“是不是线没接好?”
“线没问题。”卡尔拿着检测仪回来,“是屏蔽层破了,雨水渗进去短路。”
“那就换一段。”苏珊说,“备用线在工具棚第三格。”
陈浩跑去拿线,回来时发现娜娜正在拆一块电路板。
“你干嘛?”他问。
“优化数据分流。”娜娜说,“将气象信息设为高优先级通道,动物活动扫描降为次级轮询。”
“听着像给天气让道。”陈浩笑,“要是下雨的时候还有野猪来,系统先报哪个?”
“先报雨。”娜娜说,“暴雨可能导致泥石流,威胁等级高于单一生物接近。”
“有道理。”陈浩点头,“那要是又下雨又有野猪呢?”
“系统会同时报警。”娜娜说,“但提示音不同。”
“那你得教我听懂。”陈浩说,“别到时候我听见‘滴滴滴’以为要打雷,其实是野猪冲进来了。”
苏珊没理他,专注在屏幕上调试。突然,终端发出一声短促蜂鸣。
“东侧第七探头恢复连接。”娜娜说。
“信号强度多少?”卡尔问。
“百分之五十二,不稳定。”苏珊盯着曲线,“还在波动。”
“我把接头重新包一下。”卡尔抓起熔塑枪就往外走。
陈浩跟着出去。外面那根杆子确实歪了点,底座螺丝也松了。两人合力扶正,卡尔用熔塑管把线头裹紧,又加了两个卡扣。
“这下结实了。”他说。
回到主控区,苏珊正往系统里导入新参数。屏幕一闪,弹出错误提示。
“传输延迟严重。”她说,“数据包丢失率超过百分之四十。”
“又是线路问题?”陈浩问。
“不全是。”苏珊摇头,“协议切换后,部分旧设备不兼容。我们需要手动刷新所有节点的固件。”
“多久?”陈浩问。
“一台五分钟,总共十一个。”她算了一下,“一个多小时。”
“那还不快动手。”陈浩站起来,“我去外面跑一趟,你在这儿指挥。”
他拎着笔记本出门,一台一台更新远程探头。有些在墙头,有些藏在岩石缝里。每到一处,他就把设备拆开,插上数据线,等进度条走完再装回去。
娜娜通过无线同步监控整个过程。
“第五节点完成。”她说。
“第六个也搞定了。”陈浩擦了把汗,“这玩意儿装得也太分散了,下次能不能集中一点?”
“分布越散,覆盖越均匀。”娜娜说。
“我知道你有理。”陈浩嘟囔,“可我腿快断了。”
最后一台在东侧高地上,离主控区八百多米。陈浩爬上坡,发现外壳被什么东西刮了一道印子。
“谁干的?”他摸着那道痕。
“近期无人活动记录。”娜娜说。
“那可能是风里的石头砸的。”陈浩没多想,插上线开始刷新。
进度走到一半,屏幕突然黑了一下。
“掉线了?”他拍了拍机器。
“信号中断。”娜娜回应,“主控端接收失败。”
苏珊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刚才系统重启了一次,所有节点断连三秒。现在正在重连。”
“为什么重启?”陈浩问。
“未知原因。”苏珊说,“可能是电源波动。”
“不可能。”陈浩盯着手里的设备,“咱们有稳压器。”
他顺着电源线往下查,发现埋地段有一截外皮裂开,铜丝露在外面,沾了点湿土。
“找到问题了。”他说,“接地不良,导致瞬间短路。”
“处理一下。”苏珊说,“然后回来,我要做最后一次全网测试。”
陈浩用绝缘胶带缠好线,确认无误后返回主控区。
所有人聚在控制台前。
苏珊按下启动键。
系统自检开始。
“气象子模块加载中……完成。”娜娜说,“风速、温差、气压三项指标已同步。”
“远程探头连接状态?”苏珊问。
“十一台全部上线。”娜娜回应,“信号强度平均百分之七十九。”
“测试警报触发。”苏珊输入指令。
模拟暴雨信号发出。
三秒后,警铃响起,提示音为长鸣两声。
“正常。”苏珊点头。
再模拟大型生物接近。
短促三响。
“也没错。”卡尔松了口气。
苏珊继续测试扩展范围,向北延伸一千二百米区域进行扫描。
突然,西侧第九探头信号闪烁,数值跳变。
“又掉了?”陈浩问。
“不是掉线。”苏珊盯着屏幕,“是有东西在移动,速度很快,但轨迹不规则。”
“动物?”卡尔问。
“不像。”娜娜分析,“热源特征不符合已知生物模型。”
“会不会是风?”陈浩说,“吹个塑料袋也能触发?”
“塑料袋不会持续保持高温。”娜娜说。
苏珊放大图像,画面中出现一个模糊红点,在树林边缘来回穿行。
“它在绕圈。”她说。
“谁家的鸡成精了?”陈浩凑近看。
娜娜调出频率分析,“运动节奏呈现周期性,间隔十二秒一次转向。”
“人造物?”苏珊皱眉。
“有可能。”娜娜说,“建议启动追踪模式,记录完整路径。”
“等等。”陈浩突然想到什么,“咱们的监测范围以前只到五百米,现在扩了一倍多,会不会是之前看不见的东西,现在刚好进来了?”
“逻辑成立。”娜娜说,“此区域原为盲区。”
苏珊快速记录坐标,“先标记位置,等天亮再去查看。”
“现在不去?”陈浩问。
“夜里视线受限。”娜娜说,“且对方若具备侦测能力,贸然接近可能引发反应。”
“说得对。”陈浩坐回椅子,“那就让它逛会儿。反正咱们现在看得见它,它不一定知道咱们。”
苏珊继续监控,其他人各自检查设备。
陈浩靠在椅背上,看着屏幕上那个不断移动的红点。
“原来五百米外藏着这么多事。”他说。
“不只是五百米。”苏珊说,“我们现在能看一千二百米。”
“那还挺远。”陈浩想了想,“你说,它会不会也在升级系统?”
喜欢学渣穿越:我在星际荒野求生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学渣穿越:我在星际荒野求生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