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嚼着半块压扁的饼干,盯着屏幕上那个还在转圈的红点。他舔了舔手指上的碎屑,伸手把主控台的音量调大了一格。
“这玩意儿一晚上没停。”他说话时嘴还没合上,“风大的时候信号就断,一断它就在屏幕上跳一下,跟抽风似的。”
娜娜站在控制台边,眼灯是黄的,一直在闪。她没动,也没回答,数据流在她视野里滚动得飞快。
苏珊从椅子上直起腰,揉了揉脖子。“你叫醒我们就是因为这个?”
“不是因为我。”陈浩指了指屏幕,“是因为它每次丢包,都正好是风速超过八米的时候。我记了三回,一次差一秒都没有。这不是巧合。”
卡尔靠在墙边,手里还抓着昨晚那把锈凿子。“你是说风太大,天线扛不住?”
“我觉得是中继不够。”陈浩把平板递过去,“你看这几个节点,东侧第七探头每次掉线,其他地方都正常。偏偏它离主箱最远,中间又没放大器。”
苏珊接过平板看了两秒,眉头皱起来。“我们之前设的三个中继点都在南面和西面,东边确实空了一截。”
娜娜终于开口:“知识资料库建议增设抗干扰中继模块,采用跳频通信协议。可现有电源负载已达百分之八十九,新增设备需重新分配供电。”
“那就拆别的。”陈浩说,“反正警报系统现在也用不上照明联动,先把那边的电切过来应急。”
“不行。”苏珊摇头,“照明是备用电路,不能动。但我们可以把厨房监控的带宽降下来,那边四个摄像头清一色拍空走廊,一天到晚就看老鼠跑。”
“那你赶紧切。”陈浩一屁股坐回椅子,“我可不想下次风一大,咱们连外面有没有大象冲过来都不知道。”
苏珊开始敲键盘。卡尔把凿子放下,转身去工具箱翻东西。“我去东头看看天线是不是歪了,风吹久了容易偏。”
“顺便把新中继盒带上。”苏珊头也不抬,“我待会把程序写好,你们现场装。”
“得加根稳压线。”卡尔翻出一段屏蔽电缆,“不然电压一抖,模块自己先烧了。”
陈浩趴在控制台前,眼睛没离开屏幕。“等你们弄完,我再去放把火试试。”
“你又要烧啥?”苏珊问。
“草堆。”他说,“上次测试动物感应的时候管用。这次加上温度变化,看系统能不能同时识别动静和热源。”
“别太近。”苏珊提醒,“上次你差点把探头烤化。”
“知道啦。”陈浩摆手,“我有分寸。”
两个小时后,东侧探头区传来对讲机的声音。
“中继盒装好了。”是卡尔,“天线角度调到四十五度,固定死了。”
“电源接了吗?”苏珊问。
“接了。稳压也做了,用熔塑管包的接头,不怕雨。”
“信号强度多少?”
短暂沉默后,卡尔报数:“百分之八十二,稳定。”
苏珊在终端上点了点,新节点出现在拓扑图里。她按下同步键,所有设备开始重新握手。
陈浩凑过去看进度条。“成了吗?”
“还没。”她说,“数据打包方式还得改。现在是一股脑全传,风一大就堵。我得分小包,加个自动重传。”
“听着像快递分拣。”陈浩说。
“差不多。”苏珊手指不停,“一个包裹丢了,别的还能到。总比整批卡在路上强。”
娜娜突然抬手,在空中投出一段代码流。“建议采用滑动窗口机制,可动态调整重传频率。当前网络延迟均值为三百二十毫秒,窗口大小设为八较为合理。”
“行。”苏珊直接复制粘贴,“你负责算阈值,我来写接口。”
陈浩打了个哈欠,站起来伸懒腰。“你们慢慢搞,我去撒泡尿。”
他回来时,主控台的警报面板亮起了绿灯。
“这么快?”他瞪眼。
“刚完成最后一次传输测试。”苏珊看着屏幕,“连续十分钟无丢包,延迟稳定在三百毫秒内。”
“那还不赶紧试功能?”陈浩搓了搓手,“我去东头放火,卡尔跟我一块,制造点动静。”
“等等。”苏珊拦住他,“逻辑判断模块还没调好。刚才只是通路,不代表能预警。”
“那你还等啥?”陈浩说,“调啊。”
娜娜眼灯闪烁频率加快。“正在重构判定算法。引入动态阈值:当某区域震动增强且温度上升超过五度,触发二级警戒;若持续十秒以上,升级三级。”
“分级响应呢?”苏珊问。
“一级只记录,二级闪灯,三级鸣警。”娜娜说,“声光信号已接入全域广播。”
“可以了。”陈浩抓起外套,“走,实战检验。”
十分钟后,东侧探头区传来金属撞击声。接着,一小团黑烟冒了起来。
主控台瞬间响了。
红灯闪,喇叭吼,屏幕上弹出窗口:“东区异常!检测到剧烈震动与局部升温!风险等级:三级!”
苏珊盯着数据流。“时间戳匹配,定位准确,响应延迟三百四十毫秒。”
“完美。”陈浩在对讲机里喊,“再来一次!这次我踹墙!”
第二次测试,系统再次成功触发警报。
第三次,他们换了西区,模拟夜间低温环境下的大型生物接近,系统依旧反应及时。
回到控制室,陈浩一屁股坐下,抓起水壶猛灌一口。“这下真成了?”
“基本稳定。”苏珊点头,“但还有个问题。”
“啥?”
“刚才第三次测试,系统误判了一次树影晃动。”她说,“红外图像模糊,被当成移动热源。”
“那就让它看清楚点。”陈浩说,“加个摄像头不就完了?”
“不是那么简单。”苏珊皱眉,“单一传感器容易误报。得做融合识别——红外加可见光,双重确认才报警。”
“行。”陈浩说,“那你加。我现在只想听一句——这玩意儿到底能不能用了?”
娜娜眼灯由黄转蓝,恢复常亮。“视频融合模块已加载。经四十八小时连续运行测试,无漏报,误报率降至百分之零点三。”
苏珊深吸一口气,手指悬在主控台的一个按钮上方。
“准备好了?”她问。
“按吧。”陈浩说,“等这一天等得我胖了五斤。”
她按下确认键。
警报面板整体由黄转绿,一声平稳的“滴”音响起,全场安静了一秒。
“系统上线。”苏珊轻声说。
陈浩抓起广播话筒,声音有点抖:“全体注意,警报系统已全面启用。我们现在真的有‘眼睛’了。”
没人回应,但卡尔笑了,苏珊松了肩膀,娜娜的眼灯稳定地亮着。
陈浩把话筒放下,拿起平板开始翻测试记录。他的手指划过最后一栏日志,停在一条标记上。
“奇怪。”他说。
“怎么?”苏珊问。
“你看这儿。”他把屏幕转向她,“凌晨三点十七分,系统记录了一次微弱震动,位置在西北角围墙外,持续八秒,振幅很低。”
“风?”卡尔猜。
“不像。”陈浩摇头,“风不会引发定向震动。而且……”他顿了顿,“那会儿风停了。”
苏珊凑近看数据。“没有影像记录?”
“摄像头没触发。”陈浩说,“因为它没达到报警阈值。”
娜娜眼灯微微一闪。“我可调取原始传感数据,进行回溯分析。”
“查。”陈浩说,“把那一段波形给我拉出来。”
娜娜静立不动,镜头内部光纹快速流转。几秒后,一段波形投影在地面。
陈浩蹲下去看。“这曲线……不对劲。”
“有何异常?”苏珊问。
“它像是……”陈浩指着波峰,“有规律的。每隔一点二秒一次,连续七次,然后停了。”
卡尔挠头。“谁在外头打节拍?”
“不是人。”陈浩低声说,“人不会用这种频率敲地。”
苏珊盯着波形看了很久。“要不要派人去看?”
“不去。”陈浩站起来,“去了反而打草惊蛇。让娜娜盯着这个点,一旦再出现同类信号,立刻标记并录音。”
“已设置监测任务。”娜娜说。
陈浩走到窗边,望向西北方向的围墙。那里什么也看不见,只有风吹过荒草。
他把手插进裤兜,摸到一块硬邦邦的饼干渣。
“明天。”他说,“把最近的探头往那边挪五米。”
喜欢学渣穿越:我在星际荒野求生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学渣穿越:我在星际荒野求生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