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如同指尖流沙,在紫禁城的红墙黄瓦间悄无声息地滑过。
春去秋来,坤栩宫内的胤祚在御医的精心调理和父母的悉心呵护下,渐渐褪去了病弱的影子,虽比同龄孩子略显清瘦,但眉眼间的灵气与日渐康健的气色,足以慰藉舒云曾饱受煎熬的心。
他如今已能稳稳当当地满殿跑动,奶声奶气地背诵着简单的诗句,那双酷似玄烨的凤眸里,闪烁着好奇与聪慧的光芒。
朝堂之上,因选秀指婚带来的权力格局重塑,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与消化,也逐渐显现出新的平衡。
诸位皇子得了嫡福晋,各自开府建牙,原本因储位空悬而躁动不安的势力,在玄烨有意无意的制衡与疏导下,暂时进入了一种微妙的平静期。
而赫舍里家族,因着容平与伊尔根觉罗氏的联姻,门楣愈发显耀,容安在军中地位稳固,容平在翰林院潜心学问、低调务实,父子三人谨守臣节,赢得了朝野不少清流官员的赞誉。
这一日,秋高气爽,碧空如洗。玄烨在乾清宫西暖阁召见几位心腹重臣,舒云则带着胤祚在御花园中散步。
金色的菊花开得正盛,胤祚迈着小短腿,兴奋地指着飞舞的蝴蝶,咿呀学语。
梁九功躬着身,脚步轻捷却难掩激动地寻了过来,打了个千儿,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奴才给皇贵妃娘娘请安,给十五阿哥请安。皇上请娘娘即刻前往乾清宫,有要事相商。”
舒云心中微微一动,见梁九功神色不同往常,便知绝非寻常事。
她安抚地拍了拍好奇张望的胤祚,交给乳母仔细看顾,自己则整理了一下仪容,随着梁九功往乾清宫而去。
踏入西暖阁,只见玄烨独自立于窗前,负手望着窗外巍峨的宫殿群,阳光为他挺拔的身影镀上了一层金边,龙袍上的祥云纹路在光线下隐隐流动,威仪天成。
“臣妾参见皇上。” 舒云敛衽施礼。
玄烨闻声转过身,脸上带着一种舒云许久未见的、混合着释然、决断与深沉爱意的复杂神色。
他没有让她起身,而是大步走过来,亲手将她扶起,牵着她走到御案前。
御案之上,明黄色的卷轴静静摊开,上面是玄烨亲笔所书的、遒劲有力的朱砂字迹。
舒云的目光落在开头那几个字上,呼吸骤然一窒,心脏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乾坤定位,阴阳协和,乃立纲陈纪之原;帝王临御,家国一体,必资内辅之贤。皇贵妃赫舍里氏,毓自名门,温惠秉心,柔嘉维则……自摄六宫事以来,克娴内则,敬慎持身,抚育皇嗣,慈悯有加……允合母仪于天下……兹仰承慈谕(指太皇太后已默许),命以册宝,立尔为皇后……”
后面那些褒奖功德的华丽辞藻,舒云几乎未能看进去,她的目光死死锁在“立尔为皇后”这五个字上,耳边嗡嗡作响,周遭的一切仿佛都瞬间远去。
皇后。
中宫之主。
母仪天下。
这几个字代表的含义,重于千钧。她从未敢真正奢望过这个位置。
从隆府后院那个被冷落、被欺凌的嫡妻,到静心庵中清修避祸的未亡人,再到入宫为妃,一步步走到皇贵妃、摄六宫事,她已然觉得是命运的厚赐与玄烨倾力护佑的奇迹。
她所求,不过是与所爱之人相守,护孩儿周全,家族安宁。这皇后凤位,是天下女子的极致尊荣,却也意味着更重的责任、更深的漩涡、更灼人的目光。
玄烨一直紧紧握着她的手,清晰地感受到她指尖的冰凉与微微的颤抖。
他了解她此刻心中的惊涛骇浪,用力握了握她的手,低沉而坚定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舒云,抬起头,看着朕。”
舒云缓缓抬起眼帘,眸中水光氤氲,映照着他深邃而专注的容颜。
“这个位置,朕早已属意于你。” 玄烨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敲击在她的心上,“并非只因朕心悦你,更因你担得起。这些年来,你掌六宫,明事理,持公允,待下宽和,遇事沉稳,阖宫上下,无人不敬服。太皇太后亦对你赞誉有加。朕的江山,需要一位贤德的中宫与之相配。朕的祚儿,更需要一位地位无可撼动的母亲。”
他抬起手,轻轻拂过她因激动而泛红的脸颊,眼神温柔而缱绻,却又带着帝王的决断:“朕要你名正言顺地站在朕的身边,共享这万里江山。朕要告诉所有人,你赫舍里·舒云,是朕唯一的皇后,是朕亲自选定的、要并肩一生的人。再无人能以身份之位,轻慢于你,觊觎于你,你是我的妻。”
泪水,终于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顺着舒云光滑的脸颊滑落。
这不是委屈的泪,不是悲伤的泪,而是百感交集、被巨大的认可与爱意冲击得无法自持的泪。
她想起过往的种种艰辛,想起玄烨一次次为她冲破阻碍,想起他们携手走过的风风雨雨……所有的情绪,最终都凝聚在这份沉甸甸的、以江山为证的承诺之中。
“皇上……” 她哽咽着,几乎说不出完整的话,“臣妾……何德何能……”
“你值得。” 玄烨打断她,用指腹拭去她的泪水,语气笃定,“册封大典,朕已命礼部着手筹备,定在来年正月,昭告天下。舒云,这是朕能给你的,最郑重的承诺。”
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瞬间传遍了紫禁城的每一个角落,继而以更快的速度席卷了整个京城。
皇贵妃赫舍里氏,将被册立为皇后!
这道惊雷,比之前任何一次风波都更加震撼人心。
如果说之前的恩宠是帝王偏爱,那么立后,则是将其地位彻底固化,赋予了法统上的至高意义。
这意味着,赫舍里·舒云不仅仅是皇帝最宠爱的女人,更是得到了宗室、礼法共同承认的、无可争议的国母。而她所出的十五阿哥胤祚,作为嫡子,其身份与地位,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前朝后宫,反应各异。那些早已看清风向、或与赫舍里家交好的官员,自然是纷纷上表庆贺,赞誉皇帝圣明,皇后贤德。
而一些曾经抱有幻想或心存芥蒂的势力,在这铁一般的现实面前,最后一丝不甘也只得化为乌有,转而思考如何在新皇后麾下立足。
赫舍里府邸内,接到这惊天喜讯时,赫舍里老爷手持信报,久久伫立,最终对着皇宫方向,深深一揖,老泪纵横。
赫舍里夫人更是喜极而泣,抱着即将临盆的儿媳萱儿,激动得语无伦次。容安与容平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比的震撼与沉甸甸的责任。
家族荣辱,自此与中宫皇后彻底绑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册封大典的筹备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礼部官员忙得脚不沾地,内务府更是倾尽全力,打造皇后册宝、礼服、仪仗,务求尽善尽美,彰显国朝气象。
转眼便是新年正月,紫禁城内银装素裹,却处处张灯结彩,洋溢着前所未有的喜庆气氛。册封大典这一日,天还未亮,舒云便在宫人的服侍下起身。沐浴、熏香、梳妆。
皇后正式的朝冠沉重无比,上面缀满了东珠、宝石、金凤,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明黄色的皇后朝服,绣着精美的金龙牡丹纹样,雍容华贵,气度非凡。
她看着镜中那个凤冠霞帔、容颜绝丽、却眉宇间带着一丝恍若隔世神情的自己,仿佛看到了多年前,那个在隆府后院,于绝望中绣着帕子,期盼着一丝生机的年轻妇人。
命运兜兜转转,她竟真的走到了今天这一步。
吉时已到,钟鼓齐鸣,庄严肃穆的乐曲响彻云霄。
舒云在命妇的引导下,踏着红毯,一步步走向太和殿。文武百官分列两侧,身着朝服,垂首恭立。
道路的尽头,玄烨身着十二章纹衮服,头戴帝冠,立于丹陛之上,目光穿越重重人群,精准地落在她的身上,带着鼓励、骄傲与深沉的爱意。
每一步,都沉重而坚定。每一步,都仿佛踏过了过往所有的艰辛与泪水。
当她终于走到丹陛之前,在礼官的唱赞声中,跪接那代表皇后权威的金册、金宝时,她的手是稳的,心是定的。
“臣妾赫舍里氏,叩谢皇上天恩。定当恪守皇后职责,辅佐圣君,母仪天下,不负皇上重托,不负万民期望。” 她的声音清越而沉稳,回荡在宽阔的殿前广场上。
玄烨亲自步下丹陛,在一片抽气声中,向她伸出了手。帝后携手,一步步登上那至高无上的太和殿宝座,接受百官朝贺。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山呼海啸般的朝贺声,如同雷鸣,震彻殿宇,也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舒云端坐在凤座之上,目光平和地望向远方,那里是巍峨的宫门,是广袤的江山。
从今日起,她不仅是玄烨的妻子,胤祚的母亲,更是这大清帝国的皇后。前路或许仍有风雨,但此刻,她手握金册,身侧有他,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力量与安宁。
凤仪天下,与君同行。
《君夺臣妻之朕偏要她》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书河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书河书屋!
喜欢君夺臣妻之朕偏要她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君夺臣妻之朕偏要她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