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残劫余波里的迁殿之途
虚无之海的风带着鸿蒙初开时的混沌气息,拂过起源殿外那层由鸿蒙盘光晕凝成的护殿结界,泛起细碎的流光。玄空站在殿门左侧的“纪道柱”下,指尖轻轻抚过柱身上刚刻下的“洪荒碎裂·三界立”六字——这柱子自龙宇在虚无之海诞生长成以来,便成了鸿蒙宗记录天地变迁的“活史卷”,从龙汉初劫的战火灼痕,到巫妖量劫的血渍残留,再到如今封神劫后洪荒碎裂的新刻,每一道痕迹都藏着天地运转的脉络。
他身后,源初七子正领着三百六十名鸿蒙宗弟子整理藏经阁的典籍。这些弟子里,有追随玄空从昆仑虚鸿蒙宗旧址来的“旧部”,也有封神劫期间被玄空从战乱中救下、悉心教导三年的“新徒”。此刻,两名身着青灰色道袍的少年正小心翼翼地捧着一摞用混沌蚕丝装订的《鸿蒙道经》,脚步轻得像怕惊扰了书页里沉睡着的道韵。
“大长老,西阁的《龙汉初劫战策》已归位,只是其中第三卷的封皮被劫气灼损了一角,需不需要用起源珠的光晕修补?”七子中排行第三的“时空子”快步走来,他袖口绣着的银灰色沙漏纹样随动作轻晃,这是他炼化了时空神魔残魂后独有的标识。
玄空转头,目光落在时空子手中那本泛着暗金色的典籍上。封皮破损处还残留着一丝淡黑色的劫气,那是封神劫后期阐截大战时,截教通天教主布下的“诛仙阵”余威所伤。他伸出右手,掌心泛起一层柔和的乳白色光晕——这是龙宇在迁殿之前,特意传给他的“源初道力”,能兼容鸿蒙宗所有典籍的道韵,修补时不会损伤书页里的本源信息。
“不必用起源珠,”玄空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沉稳,“起源珠需镇住殿内的‘道源池’,维持三界与虚无之海的气息平衡。这点劫气,用源初道力便可化去。”说着,他的掌心贴在典籍破损处,乳白色光晕缓缓渗入,那丝黑色劫气像遇到暖阳的冰雪般消融,破损的封皮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复原,甚至比原本更添了一层温润的光泽。
时空子看得眼睛发亮:“大长老的源初道力又精进了!前些日子您修补《巫妖劫余录》时,还需半炷香时间,如今只需三息。”
玄空笑了笑,目光望向殿外。此时,最后一批弟子正抬着昆仑虚鸿蒙宗的“镇宗石碑”走来。那石碑高九丈,宽三丈,通体由鸿蒙晶石打造,正面刻着龙宇亲书的“鸿蒙为始,道贯天地”八个大字,背面则是玄空耗时千年整理的《鸿蒙宗规》。石碑底部还缠着几缕青色的昆仑藤,那是旧宗旧址的藤蔓,被弟子们小心保留着,算是对故土的念想。
“不是我精进快,是起源殿的道韵养人。”玄空轻声道,“这里是道尊证道之地,殿内每一寸空间都浸着‘源初道则’,你们日后修行,多在殿内的‘悟道台’静坐,比在昆仑虚苦修十年还有用。”
话音刚落,七子中排行老大的“鸿蒙子”匆匆赶来,他肩上落着一片从洪荒碎块上带来的梧桐叶,叶片边缘还沾着星尘。“大长老,道尊传来法旨,说起源殿的‘护殿十二阵’需我们与御兽殿、兵器库的力量联动,您看何时安排弟子们熟悉阵法?”
玄空接过鸿蒙子递来的金色法旨,指尖触到法旨的瞬间,龙宇的声音便在他脑海中响起:“玄空,护殿十二阵乃守护起源殿之根本,阵眼需源初七子各守一处,弟子们则需配合御兽殿的异兽、兵器库的法宝,形成‘道、兽、器’三位一体的防御。三日后,我会让帝俊、太一前来与你们对接。”
玄空将法旨收好,对鸿蒙子道:“明日起,每日辰时,七子各带五十名弟子去‘阵眼阁’熟悉阵图,午时与御兽殿的异兽演练配合,酉时则去兵器库挑选适合的防御法宝。三日后道尊要查探,不可懈怠。”
鸿蒙子点头应下,转身去安排。玄空再次望向那尊镇宗石碑,看着弟子们小心翼翼地将石碑立在起源殿正厅的左侧——与右侧兵器库的“混沌剑架”、御兽殿的“异兽图腾柱”呈三足鼎立之势。这一刻,他忽然想起龙宇在迁殿之前对他说的话:“昆仑虚的鸿蒙宗是‘枝’,起源殿的鸿蒙宗才是‘根’。你们要在这里,将鸿蒙道法传下去,直到三界六道都懂‘道不远人’的道理。”
二、殿内建制:道韵满庭的修行之地
三日后,起源殿的“护殿十二阵”演练如期进行。此时,玄空正站在殿中央的“道源台”上,身边站着帝俊和太一。帝俊身着赤金色龙纹道袍,袖口绣着太阳真火的纹样,身后跟着御兽殿的十名“异兽统领”——分别是混沌麒麟、九天玄凤、幽冥玄武等洪荒顶级异兽的首领。太一则手持东皇钟,钟身泛着淡紫色的光晕,身边是兵器库的五名“法宝司掌”,每人手中都捧着一件防御类至宝,其中就有龙宇炼制的“鸿蒙盾”。
“玄空道友,护殿十二阵的‘天阵’由我御兽殿的异兽负责,只要阵眼一动,异兽们便能引太阳真火、太阴真水形成火水结界,”帝俊的声音带着太阳神族独有的威严,他指着阵图上标着“天”字的区域,“只是我麾下的异兽多习惯主动攻击,防御配合还需多练。”
太一也开口道:“兵器库的法宝可提供‘器盾’,但需弟子们精准操控法宝的道韵,与阵眼的道力呼应。昨日我让法宝司掌试过,有几名弟子操控‘鸿蒙盾’时,道力偏差了三成,这样会导致结界出现缺口。”
玄空闻言,转头对身后的源初七子道:“听到了吗?明日起,增加‘道力操控’的修行,每日寅时,弟子们需在‘道源池’边练习‘引道入器’,午时再与异兽、法宝配合演练。鸿蒙子,你负责监督道力操控的修行;时空子,你用时空道力记录每次演练的偏差,事后与弟子们分析改进。”
七子齐声应下。玄空又对帝俊、太一道:“两位道友放心,三日后再演练,定不会出现道力偏差的问题。”
帝俊笑着点头:“我信玄空道友的能力。当年巫妖量劫时,你率鸿蒙宗弟子在昆仑山设‘护山阵’,挡住了十大祖巫的三次猛攻,那份阵法造诣,洪荒之中没几人能及。”
太一也附和道:“是啊,若不是你当年在阵中布下‘时空滞缓阵’,延缓了祖巫们的攻势,我们金乌部族恐怕要损失不少族人。”
玄空谦逊地摇头:“都是道尊指点得好。若不是道尊传我《鸿蒙阵典》,我也悟不出‘时空与道力结合’的阵法奥义。”
说话间,一名身着浅青色道袍的少女匆匆跑来,她是源初七子中排行最小的“灵韵子”,负责管理起源殿的“丹药阁”。“大长老,丹药阁的‘清劫丹’已炼制完成,共三千粒,您要不要去查验?”
玄空点头,对帝俊、太一道:“两位道友,不如一同去看看?这清劫丹是用道源池的池水、起源珠的碎屑,再加上洪荒碎块上的‘劫后灵草’炼制的,能清除修士体内残留的劫气,对弟子们修行很有帮助。”
帝俊和太一听了,都来了兴趣。三人跟着灵韵子往丹药阁走去。丹药阁位于起源殿的东侧,阁内弥漫着浓郁的药香,这药香中还带着一丝起源珠的清冽气息,闻着就让人神清气爽。阁内的架子上,整齐地摆放着一个个玉瓶,每个玉瓶上都贴着标签,标注着丹药的名称、功效和炼制时间。
灵韵子拿起一个玉瓶,倒出一粒清劫丹。那丹药呈淡青色,表面泛着一层柔和的光晕,入手微凉,还能感受到其中流动的道力。“大长老,这清劫丹我一共炼了三炉,第一炉因为对道源池池水的用量把握不准,只成了八百粒;第二炉调整了用量,成了一千粒;第三炉加入了一点太阳真火的余温,成了一千二百粒,药效也比前两炉强了一成。”
玄空接过丹药,放在鼻尖轻嗅,又用指尖捏碎一点,感受其中的道韵。“不错,第三炉的药效最纯。灵韵子,你把前两炉的清劫丹分给刚入宗的新弟子,第三炉的留给参与护殿阵演练的弟子——他们每日与异兽、法宝配合,体内容易沾染异兽的兽气和法宝的器气,清劫丹能帮他们调和气息。”
灵韵子应下,又指着架子最上层的一个金色玉瓶道:“大长老,那是我用道尊赐的‘鸿蒙仙芝’炼制的‘道基丹’,共三十粒,能稳固修士的道基,适合修为达到‘金仙后期’的弟子服用。”
玄空抬头望向那个玉瓶,眼中露出赞许的目光:“灵韵子,你这炼丹术进步很快啊。当年你刚入宗时,连最基础的‘聚气丹’都炼不好,如今竟能炼制道基丹了。”
灵韵子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脸颊微红:“都是大长老教得好,还有起源殿的‘炼丹炉’太好用了——那炉子里浸着道尊的道力,炼丹时不仅能提高成丹率,还能让丹药多一层道韵。”
帝俊看着架子上的丹药,笑着道:“玄空道友,你们鸿蒙宗的丹药阁可真够丰盛的。我御兽殿的异兽们要是受了伤,能不能来借点丹药?”
玄空笑道:“当然可以。道尊说过,起源殿内各殿要互帮互助,不分彼此。日后御兽殿的异兽受伤,随时来丹药阁取药,灵韵子会安排的。”
灵韵子连忙点头:“是啊,太一前辈,下次您麾下的金乌要是被劫气所伤,来取清劫丹就行,我还能专门为金乌炼制‘太阳清灵丹’,比清劫丹的效果更好。”
太一闻言,眼中露出喜色:“那太好了!我麾下的几只小金乌,上次在清理洪荒碎块时沾了劫气,一直没好利索,正好可以试试你炼制的丹药。”
几人又在丹药阁聊了一会儿,便各自散去。玄空则带着源初七子去了“悟道台”。悟道台位于起源殿的西侧,台高百丈,由一块完整的“悟道石”打造而成,台面上刻着密密麻麻的道纹,这些道纹与虚无之海的道则相连,修士坐在上面修行,能更快地感悟天地大道。
玄空让七子坐在悟道台的七个角落,自己则坐在中央。“今日,我们来悟‘道与界’的关系。”玄空的声音在悟道台上回荡,带着道力的波动,“如今洪荒碎裂成三界六道,道则也随之变化——天界的道则偏向‘清灵’,适合仙人修行;修仙界的道则偏向‘混杂’,有灵气也有浊气,适合凡人修仙;幽冥轮回的道则偏向‘阴柔’,适合亡魂轮回。你们要悟透不同界域的道则差异,日后传法时,才能根据弟子的出身,传授最适合他们的道法。”
说着,玄空抬手一挥,悟道台的道纹亮起,在空中形成了三幅虚影——分别是三十三重天的天界、山川河流遍布的修仙界、黑气缭绕的幽冥轮回。七子看着虚影,闭上眼睛,开始静心感悟。
玄空也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龙宇的身影。他想起当年自己还是一缕时空神魔残魂时,是龙宇在虚无之海发现了他,用起源珠的力量将他凝聚成形,还传他道法,让他成为鸿蒙宗的大长老。这些年来,他看着龙宇从虚无之海诞生,证道成道境,又在洪荒中历经三次量劫,护佑众生,心中满是敬佩。
“道尊,您放心,我一定会把鸿蒙宗打理好,把您的道法传下去,让三界六道的生灵都能感受到‘道’的温暖。”玄空在心中默念,指尖的道力也随之变得更加坚定。
三、传法开篇:三界英才的入殿之途
一个月后,起源殿迎来了第一批从三界选拔来的弟子。这些弟子共一百人,分别来自天界的仙族、修仙界的人族、幽冥轮回的鬼修——这是龙宇特意吩咐的,他说“道不分种族,只要有心向道,都可入鸿蒙宗修行”。
选拔的地点设在起源殿外的“虚无广场”上,广场由虚无之海的“混沌石”铺成,广场中央立着一块“测道石”,能测出修士的道心、道根和道力强度。玄空带着源初七子站在测道石旁,亲自负责选拔。
第一个上前的是一名来自天界的仙童,他身着白色仙袍,头顶扎着两个小发髻,看起来只有七八岁的样子。仙童走到测道石前,伸手按在石面上。测道石瞬间亮起白色的光晕,光晕中浮现出“道心纯良,道根属‘灵’,道力‘天仙初期’”的字样。
玄空点点头,对仙童道:“你叫什么名字?师从何人?”
仙童怯生生地回答:“弟子叫白灵,师从天界的‘太白金星’。太白金星说我道心纯良,让我来鸿蒙宗修行,求大长老收留。”
玄空笑着道:“好,你通过了。灵韵子,你带白灵去弟子阁安排住处,再给他一本《鸿蒙入门道经》,让他先熟悉一下鸿蒙宗的基础道法。”
灵韵子走上前,牵着白灵的手,往弟子阁走去。白灵边走边回头,好奇地打量着起源殿,眼中满是向往。
接下来上前的是一名来自修仙界的青年,他身着黑色劲装,背上背着一把长剑,脸上带着几分坚毅。他按在测道石上,测道石亮起蓝色的光晕,浮现出“道心坚定,道根属‘剑’,道力‘金仙中期’”的字样。
“弟子林风,来自修仙界的‘青云宗’,”青年抱拳道,“我在修仙界听说鸿蒙宗是道尊创立的宗门,道法高深,特意来求师,希望能在鸿蒙宗悟透‘剑道与道则’的关系。”
玄空闻言,眼中露出赞许的目光:“你的道根属‘剑’,又有如此坚定的道心,是个可塑之才。鸿蒙子,你带林风去剑阁,让他挑选一把适和自己的剑,再传他《鸿蒙剑道初篇》,助他感悟剑道中的道韵。”
鸿蒙子应下,带着林风离去。
第三个上前的是一名来自幽冥轮回的鬼修,她身着淡黑色的长裙,身影有些虚幻,是刚修成人形不久的亡魂。她按在测道石上,测道石亮起淡紫色的光晕,浮现出“道心澄澈,道根属‘阴’,道力‘鬼仙后期’”的字样。
“弟子墨影,”鬼修的声音轻柔,带着一丝幽冥的寒气,“我在幽冥轮回中受平心娘娘指点,说我道心澄澈,适合修行鸿蒙道法,所以来投奔鸿蒙宗。”
玄空道:“平心娘娘眼光独到,你确实是个好苗子。时空子,你带墨影去阴属性的悟道室,给她一本《鸿蒙阴修道经》,再用时空道力帮她稳定身形——她刚修成人形,身形还不够稳固,容易受起源殿道力的冲击。”
时空子点头,带着墨影离去。
选拔一直持续到傍晚,一百名弟子全部通过了测试,被分到了不同的阁室,由源初七子分别教导。玄空站在虚无广场上,看着弟子们跟着七子离去的背影,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这些弟子就是鸿蒙道法传承的希望,只要好好教导,将来他们中一定能有人悟透大道,成为守护三界六道的力量。
当晚,玄空在起源殿的“议事厅”召开了第一次鸿蒙宗全体弟子大会。议事厅内,三百六十名旧弟子和一百名新弟子整齐地站着,源初七子则站在玄空两侧。
玄空站在议事厅中央的高台上,目光扫过下方的弟子们,声音沉稳而有力:“今日,你们正式成为鸿蒙宗的弟子。我知道,你们来自不同的界域,有着不同的修行背景,但从今天起,你们只有一个身份——鸿蒙宗弟子。”
他顿了顿,继续道:“鸿蒙宗的道法,以‘源初’为根本,以‘兼容’为要义。无论你们之前修的是仙道、剑道还是阴修道,都能在鸿蒙道法中找到契合之处。但我要提醒你们,修行之路没有捷径,需恪守三点:其一,道心不坠,无论日后遇到何种诱惑或劫难,都要记得今日向道的初心;其二,互帮互助,起源殿内不分新旧、不分种族,弟子间要相互扶持,共探大道;其三,敬畏天地,三界六道各有规则,修行不可逆天而行,需知“道在心中,亦在天地间”。”
话音刚落,下方的弟子们齐声应道:“弟子谨记大长老教诲!”声音洪亮,震得议事厅的梁柱都泛起淡淡的道韵光晕。
玄空满意点头,抬手取出一卷用混沌蚕丝织成的卷轴,展开后,“鸿蒙宗规”四个金色大字在卷轴上熠熠生辉。“这是鸿蒙宗的宗规,共三十六条,明日起,各阁弟子需每日晨读,熟记于心。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不得滥用道法为祸三界’——你们修行鸿蒙道法,是为了守护自己、守护想守护的人,而非恃强凌弱。”
说着,玄空将卷轴递给身旁的鸿蒙子:“鸿蒙子,你负责将宗规抄录百份,分发给各阁弟子。”鸿蒙子双手接过卷轴,郑重应下。
大会结束后,玄空独自来到起源殿顶层的“观星台”。观星台由一块巨大的“星陨石”打造,台边刻着周天星斗的图案,站在这里,能清晰看到三界六道的景象——天界的三十三重天泛着清灵的霞光,修仙界的山川间缭绕着浓郁的灵气,幽冥轮回的深处则透着淡淡的祥和(那是平心娘娘梳理后的秩序之光)。
他抬头望向虚无之海的深处,那里隐约能看到龙宇的龙躯虚影——自封神劫后,龙宇便以万亿丈九爪金龙之躯盘踞在虚无之海核心,非大劫不轻易显化,只以鸿蒙盘默默推演三界气运。
“道尊,第一批新弟子已入宗,宗规、教法皆已安排妥当。”玄空对着虚影轻声道,“只是我心中还有一事疑虑——新弟子中不乏天赋异禀者,但若他们日后问及‘道的起源’,我该如何作答?”
话音刚落,一道温和的声音在玄空脑海中响起,正是龙宇的道音:“玄空,道的起源不在我,不在起源殿,而在每个弟子的心中。你无需给他们标准答案,只需引导他们去悟——悟天地运转的规律,悟自身与大道的联系,悟‘万物同源,皆为道衍’的真谛。”
玄空恍然大悟,躬身道:“弟子明白了,谢道尊指点。”
待道音消散,玄空转身走下观星台。途经悟道台时,他看到几名新弟子正坐在台上静坐,其中便有白天来的仙童白灵、青年林风与鬼修墨影。白灵周身泛着淡淡的灵气,眉头微蹙,似在琢磨《鸿蒙入门道经》中的字句;林风则握着刚选的长剑,指尖道力与剑身共鸣,剑光柔和却不失锋芒;墨影的身形比白天稳固了许多,周身的幽冥寒气与起源殿的道力渐渐融合,不再显得格格不入。
玄空没有上前打扰,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月光透过起源殿的穹顶洒下,落在弟子们的身上,与他们周身的道力交织成淡淡的光晕。这一刻,他忽然想起龙宇曾说过的“道无止境,传承不息”——或许,这便是鸿蒙宗存在的意义:将道的火种播撒到三界六道,让每个有心向道者,都能在修行之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光。
四、道法精研:七子授业与典籍补全
接下来的三个月,起源殿内的修行与传法渐入佳境。源初七子各展所长,将自身领悟的鸿蒙道法倾囊相授,而玄空则将更多精力放在了藏经阁的典籍补全上——封神劫后,许多洪荒时期的古籍毁于战乱,若不及时补全,这些承载着天地道韵的知识便会永久失传。
这日清晨,玄空在藏经阁的“残卷室”内忙碌。残卷室里堆放着数百卷破损的古籍,有的书页残缺,有的字迹模糊,有的甚至只剩下几缕残破的纸絮。玄空手中拿着一卷《洪荒草木志》,这卷古籍记录了洪荒时期上千种灵草的特性与用途,可惜中间有三卷在封神劫的战火中被烧毁,只剩下前后两卷。
“大长老,您都在残卷室待了三天了,歇会儿吧?”灵韵子端着一杯用道源池池水冲泡的“鸿蒙茶”走进来,茶水中泛着淡淡的绿色光晕,散发着清冽的香气。
玄空接过茶杯,抿了一口,笑道:“这《洪荒草木志》是当年神农氏亲自编撰的,里面记载的‘九转还魂草’能活死人、肉白骨,若是就此失传,太过可惜。我得尽快补全,将来传给弟子们,说不定日后能救人性命。”
灵韵子看着桌上的残卷,轻声道:“可这中间三卷的内容,连您都没见过,怎么补全啊?”
玄空指着残卷上的字迹,道:“你看,神农氏编撰此书时,每卷开头都会有‘草木之性,顺道而生’的批注,且各卷灵草的排列是按‘五行相生’的顺序——前卷最后记载的是‘木属性灵草’,后卷开头是‘金属性灵草’,中间缺失的必然是‘火、土、水’三属性的灵草。再结合我当年在昆仑虚见过的《神农杂记》,以及道尊传我的‘推演道力’,便能大致补全内容。”
说着,玄空抬手一挥,掌心泛起乳白色的道力,道力落在残卷上,残缺的书页竟缓缓浮现出淡淡的字迹轮廓。他拿起一支用“混沌竹”制成的笔,蘸了点用起源珠碎屑调和的墨水,小心翼翼地在残卷上补写起来。每写一个字,都要停顿片刻,用道力推演是否符合神农氏的行文风格与灵草的真实特性。
灵韵子在一旁看着,眼中满是敬佩。她知道,补全古籍比重新编撰更难——不仅要还原内容,还要保留原作者的道韵,稍有偏差,便会误导后世弟子。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时空子匆匆走来,手中拿着一本泛黄的小册子:“大长老,我在整理时空神魔残魂记忆时,发现了这本《龙汉初劫时空录》,里面记载了龙汉初劫时期的时空节点,或许能补全藏经阁里《龙汉初劫全史》的缺失部分!”
玄空放下笔,接过小册子。册子的封面已经磨损,但里面的字迹却清晰可见,记录着龙汉初劫时“三清与罗喉对战”“龙凤麒麟三族大战”等关键事件的时空坐标。他翻到最后一页,看到一行小字:“时空之道,可逆不可乱,需以道心为引,方能观过往而不扰因果。”
“太好了!”玄空喜出望外,“《龙汉初劫全史》中正好缺失了‘三清破罗喉诛仙剑阵’的具体过程,有了这本时空录,便能精准还原当时的场景,让弟子们更清楚地了解龙汉初劫的道则变化。”
他将小册子递给时空子:“你先将里面的内容抄录一份,再用时空道力验证每个时空节点的准确性,确认无误后,我们再补入《龙汉初劫全史》。”时空子点头应下,转身离去。
灵韵子看着玄空兴奋的样子,笑道:“大长老,您要是一直这么忙,怕是连修行的时间都没有了。昨天鸿蒙子还说,您的道力进度已经有半个月没提升了。”
玄空无奈地笑了笑:“典籍补全是大事,耽误不得。不过你说得也对,修行不能懈怠。这样吧,今后每日卯时到辰时,我专心补全典籍;辰时到午时,指导弟子们修行;午时到酉时,我自己静坐悟道;酉时之后,再处理宗门事务。”
灵韵子点头:“这样安排就合理多了。对了,明日是新弟子入宗后的第一次‘道力测试’,鸿蒙子让我问问您,要不要亲自监考?”
玄空道:“当然要去。我要看看这些新弟子这三个月的进步,也好根据他们的情况调整教法。”
次日辰时,道力测试在虚无广场举行。一百名新弟子排成整齐的队列,依次上前测试道力。玄空站在测道石旁,手中拿着一本“弟子名册”,随时记录弟子们的进步。
第一个上前的人是白灵。他按在测道石上,测道石亮起耀眼的白色光晕,浮现出“道力‘天仙后期’,道心更纯,灵韵亲和度提升三成”的字样。玄空笑着点头:“白灵,你这三个月进步很快,尤其是对‘灵韵道力’的掌控,比刚入宗时熟练多了。继续努力,日后有望领悟‘灵韵大道’。”
白灵喜滋滋地退到一旁,眼中满是激动。
接下来是林风。他按在测道石上,测道石亮起深蓝色的光晕,浮现出“道力‘金仙后期’,剑道与道则契合度提升五成,已能初步引动‘鸿蒙剑道’的道韵”的字样。玄空道:“林风,你的剑道天赋远超我预期。昨日我见你在悟道台练剑,剑招中已有‘以道驭剑’的雏形,继续打磨,将来或许能成为三界少有的‘剑修大能’。”
林风躬身道:“谢大长老指点,弟子定不辜负期望。”
最后是墨影。她按在测道石上,测道石亮起淡紫色的光晕,浮现出“道力‘鬼仙巅峰’,身形稳固度提升八成,阴修道力与起源殿道力融合度达七成”的字样。玄空道:“墨影,你能在三个月内将身形稳固到这种程度,实属不易。接下来可尝试修行《鸿蒙阴阳道经》,阴阳相济,对你的修行会更有帮助。”
墨影轻声应道:“谢大长老。”
测试结束后,玄空发现,一百名新弟子中,有三十人道力提升了一个小境界,五十人提升了半个小境界,只有二十人提升较慢——这二十人多是来自幽冥轮回的鬼修,因身形不稳,难以快速吸收起源殿的道力。
玄空当即召集源初七子议事,道:“幽冥来的弟子修行进度较慢,主要是因为身形不稳。灵韵子,你多炼制些‘固形丹’,分给这些弟子;时空子,你每日用时空道力帮他们稳固身形;鸿蒙子,你调整一下教法,给他们安排更多‘静修悟心’的课程,先稳道心,再提道力。”
七子齐声应下。玄空看着他们,心中满是感慨——源初七子虽各有擅长,却能默契配合,毫无私心,有他们在,鸿蒙宗的传承定能长久。
五、护殿演练与三界联动
时光飞逝,转眼便是半年。起源殿的护殿十二阵已演练得炉火纯青,弟子们的修为也稳步提升,更重要的是,鸿蒙宗与三界的联动逐渐展开——天庭的昊天大帝时常派仙使来请教阵法之道,修仙界的各大宗门也纷纷派人来求购丹药,幽冥轮回的平心娘娘更是与玄空约定,每三个月便派鬼差来学习鸿蒙宗的“阴修道法”,以更好地梳理轮回秩序。
这日,龙宇的法旨突然传至起源殿——三日后,将有一批“洪荒残魂”从虚无之海飘来,这些残魂是封神劫时战死的仙妖所化,因沾染了过重的劫气,若不及时净化,恐会扰乱三界秩序,需鸿蒙宗联合御兽殿、兵器库共同处理。
玄空接到法旨后,立刻召集源初七子与御兽殿的帝俊、兵器库的太一议事。
议事厅内,帝俊道:“这些洪荒残魂数量不少,且劫气浓郁,单靠御兽殿的异兽恐怕难以压制。我建议,让异兽们组成‘太阳真火阵’,先用真火削弱残魂的劫气。”
太一点头:“兵器库可派出‘鸿蒙盾阵’,配合太阳真火阵形成防御,防止残魂逃脱。同时,我会让法宝司掌准备‘清劫宝镜’,进一步净化残魂的劫气。”
玄空道:“鸿蒙宗这边,我会让弟子们组成‘源初道阵’,以道力引导残魂入起源殿的‘净化池’——净化池的池水是用道源池池水与起源珠碎屑调和而成,能彻底清除残魂的劫气,之后再由平心娘娘派人将残魂引入幽冥轮回,转世重生。”
三人商议妥当,便各自去安排。
三日后,虚无之海的边缘果然飘来大片黑色的残魂,这些残魂嘶吼着,周身的劫气如黑雾般缭绕,远远望去,像一片黑色的乌云。
玄空站在起源殿的护殿结界上,高声道:“弟子们,御兽殿、兵器库已准备就绪,我们按计划行事!”
话音落下,三百六十名旧弟子与一百名新弟子迅速列阵,周身泛起乳白色的道力,形成一道巨大的“源初道阵”。阵眼处,源初七子各站一方,道力源源不断地注入阵中,阵面瞬间扩大,将整片残魂笼罩。
与此同时,帝俊率领御兽殿的异兽们升空,混沌麒麟喷吐土属性真火,九天玄凤扇动火焰翅膀,幽冥玄武释放水属性真火,三种真火交织成“太阳真火阵”,金色的火焰落在残魂身上,黑色的劫气顿时冒出阵阵白烟,残魂的嘶吼声也弱了几分。
太一则带着法宝司掌启动“鸿蒙盾阵”,数十面鸿蒙盾悬浮在空中,形成一道金色的屏障,将残魂牢牢困在阵中。法宝司掌们手持清劫宝镜,一道道金色的光束射向残魂,进一步削弱劫气。
玄空见时机成熟,高声道:“源初道阵,引!”
弟子们齐声应和,道阵的阵面泛起柔和的光晕,将残魂缓缓向起源殿的方向牵引。过程中,有几缕残魂因劫气过浓,试图冲破道阵,却被帝俊的太阳真火与太一的鸿蒙盾联手压制。
新弟子中的白灵,此刻正全力运转道力,他发现有一缕残魂的劫气较弱,便主动上前,用灵韵道力引导这缕残魂。残魂起初还在挣扎,但在灵韵道力的温和引导下,渐渐平静下来,顺着道力的方向飘向净化池。
林风则手持长剑,站在道阵的边缘,每当有残魂试图突破,他便挥剑斩出一道剑道道力,将残魂逼回阵中。他的剑招精准而柔和,既不会伤害残魂,又能有效压制劫气,引得玄空频频点头。
墨影则与几名幽冥来的弟子一起,用阴修道力安抚残魂——她们的道力与残魂的气息相近,更容易获得残魂的信任。在她们的安抚下,越来越多的残魂平静下来,主动跟随道力前往净化池。
经过三个时辰的忙碌,所有残魂都被引入了净化池。看着净化池中渐渐褪去黑色、恢复透明的残魂,玄空松了口气。这时,平心娘娘派来的鬼差也已抵正将净化后的残魂引入幽冥轮回的通道。
帝俊走上前,笑道:“玄空道友,这次合作很成功。看来,我们三殿的联动越来越默契了。”
太一道:“是啊,若日后再遇到此类情况,我们只需按此次的计划行事,定能万无一失。”
玄空点头:“此次能顺利处理残魂,多亏了弟子们的努力,尤其是新弟子们,进步之快超出我的预期。”
他转头望向下方的弟子们,只见他们虽面带疲惫,眼中却满是兴奋——这是他们第一次参与守护三界的行动,亲身感受到了“修行不仅为己,更为守护”的意义。
当晚,玄空在议事厅再次召开弟子大会,对此次参与净化残魂的弟子们进行表彰。他将用起源珠碎屑炼制的“道韵玉佩”分发给表现突出的弟子,其中白灵、林风、墨影各得一枚最高级别的“源初玉佩”。
“今日你们的表现,没有辜负鸿蒙宗的期望,更没有辜负道尊的嘱托。”玄空的声音在议事厅回荡,“记住今日的感受——当你们用道法守护三界秩序,看着残魂重获新生时,这便是修行的真正意义。未来,三界或许还会遇到更多挑战,但只要我们鸿蒙宗弟子同心同德,便没有跨不过的难关。”
弟子们齐声应道:“弟子谨记!”
夜深了,玄空再次来到观星台。此时,虚无之海的深处,龙宇的龙躯虚影似乎微微动了一下,一道温和的道音传入玄空脑海:“玄空,做得好。鸿蒙宗的传承,已在你们手中生根发芽。”
玄空躬身行礼,目光望向三界六道的方向。月光下,起源殿的轮廓在虚无之海中显得格外清晰,像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照亮着三界弟子的向道之路。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未来,鸿蒙宗还会迎来更多弟子,传承更多道法,而他会一直在这里,守护着这座殿宇,守护着道的火种,直到三界六道都能沐浴在“源初道韵”的光芒之下。
喜欢源道龙宇洪荒劫纪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源道龙宇洪荒劫纪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