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缘起:玄视察地球,忧劫后余波
起源殿外,虚无之海泛着幽蓝微光,玄冥立身殿前白玉栏杆旁,素手轻拂栏上雕刻的鸿蒙纹路。她抬眸望向远处悬浮的三界,目光最终落在那片刚从洪荒碎块中成形的蓝色星球——后世将称之为地球。
此前十日,她遵龙宇之命,携道剑(隐身伴生)巡守新立三界,行至修仙界边缘时,特意绕至地球上空。彼时地球尚处蒙昧,华夏大地雏形已现,黄河流域的先民正以粗糙石器开垦土地,篝火在夜色中连成点点星火,却也引得周边残存的洪荒凶兽觊觎。更让她心惊的是,星域深处飘来几缕未散的封神劫余气,正悄无声息地往地球渗透,虽微弱却带着蚀骨的戾气,若任其滋长,恐扰地球生机,断了龙宇寄予厚望的“华夏文明火种”。
“道尊以鸿蒙盘定地球气运,又遣帝俊送异兽、太一镇地核,可这劫后余波与凶兽之患,终究需一至宝长效护持。”玄冥轻声呢喃,指尖凝出一缕本源黑气,那是她身为十二祖巫之末、司掌玄冥之力的本源,此刻却泛着温润光泽——自巫妖劫后,她随龙宇居于起源殿,受道尊道力滋养,本源之力早已褪去杀伐之气,多了几分守护之韵。
转身踏入起源殿,玄冥径直走向典籍阁。阁内书架高耸入云,玄空大长老刚整理完《洪荒碎裂·三界六道始》的手稿,见她进来,忙拱手行礼:“祖巫驾临,可是为地球之事而来?”
玄冥点头,目光扫过书架上标着“洪荒灵材录”的木简:“玄空长老,我观地球虽有道尊与帝俊、太一护持,却仍有劫气与凶兽隐患。我欲铸一护宝,以地球本土灵材为基,辅以我之本源,长效守护此球,还望长老告知地球灵材分布。”
玄空闻言,取来一卷兽皮地图,展开后其上光点闪烁,标注着地球各处灵脉与奇材:“祖巫请看,地球刚成形,灵脉尚未完全沉淀,却也有三处至宝。其一在昆仑残脉深处,存‘地心玄铁’,乃洪荒昆仑山体核心所化,可御万法;其二在东海海底,藏‘海魂珠’,聚四海之灵气,能定潮汐、镇水患;其三在秦岭山脉,生‘混沌木心’,是洪荒古木残魂所凝,可生生机、化戾气。此三材若能集齐,再辅以祖巫本源,铸出的至宝定能护地球万载。”
玄冥接过地图,指尖抚过昆仑、东海、秦岭的标记,眼中闪过决然:“既如此,我即刻动身,三日之内集齐三材,回起源殿开炉铸宝。”
二、寻材:三赴险地,取灵材承洪荒余韵
(一)昆仑残脉:地心玄铁藏冰渊
第一日清晨,玄冥踏出道剑(隐身),转瞬便至地球昆仑山脉上空。此时的昆仑山尚未有后世“万山之祖”的盛名,山体覆着万年不化的冰雪,寒风卷着碎冰呼啸,隐有洪荒残存的冰煞之气盘旋。
按玄空所指,地心玄铁藏于昆仑主峰下的冰渊之中。玄冥降落在主峰之巅,足尖点地,玄冥之力自足底散开,冰雪瞬间消融出一条通往山腹的通道。通道内寒气刺骨,却对司掌玄冥之力的她毫无影响,行至百米深处,眼前骤然开阔——一处直径百丈的冰渊呈现在眼前,渊底泛着暗紫色光芒,正是地心玄铁所在。
“好强的地脉之力。”玄冥轻声赞叹,纵身跃入冰渊。渊底布满尖锐的冰棱,玄铁嵌在中央一块黑色岩石中,表面覆盖着薄薄一层冰壳,却难掩其下蕴含的厚重防御力。她抬手凝出本源黑气,黑气绕着玄铁盘旋,将冰壳层层剥离,露出玄铁本体——那是一块拳头大小的玄铁,通体暗紫,触之冰凉,却能感受到其中流转的洪荒地脉余韵。
正当玄冥伸手去取玄铁时,冰渊深处突然传来一声 roar,一头通体雪白的“冰牙兽”扑了出来。此兽乃洪荒冰系凶兽后裔,体长三丈,獠牙泛着寒光,显然将玄铁视为领地之物。
玄冥眉头微蹙,并未动用道力,只抬手一扬,一缕玄冥之力化作锁链,缠住冰牙兽的四肢。冰牙兽挣扎间,玄冥轻声道:“此铁乃护地球之需,非我私取。你若愿守此昆仑残脉,护山下先民,他日待地球灵脉复苏,我可助你开启灵智。”
冰牙兽似懂非懂,却感受到玄冥之力中并无恶意,挣扎渐缓。玄冥见状,取走玄铁,又留下一缕本源之力注入冰牙兽体内:“此力助你抵御劫气,守好这片山地。”言罢,转身离开冰渊,留下冰牙兽在原地盘卧,目光望向山下的先民聚落,多了几分守护之意。
(二)东海海底:海魂珠隐珊瑚林
第二日午时,玄冥抵达地球东海。此时的东海尚未有明确海域划分,海水浑浊,隐有洪荒海妖残部游荡。她化作一道黑气潜入海底,避过几头作乱的“墨鳞鲨”,按地图指引,往海魂珠所在的珊瑚林而去。
海底珊瑚林绵延数十里,各色珊瑚形态各异,却都泛着微弱的灵气。海魂珠便藏在珊瑚林中央的一座海底溶洞中,溶洞外环绕着一层淡蓝色的水幕,水幕中流转着四海灵气,正是海魂珠的气息。
玄冥穿过水幕,进入溶洞。溶洞内空旷,中央的石台上悬浮着一颗拳头大小的蓝色珠子,珠子表面有波纹流转,仿佛藏着整片东海的潮汐之力——正是海魂珠。她刚要伸手去拿,溶洞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一群“章鱼妖”涌了进来,为首的章鱼妖体长五丈,触手带着倒刺,显然是这片珊瑚林的霸主。
“此珠乃我东海至宝,岂容外人取走!”章鱼妖嘶吼着,触手朝玄冥抓来。玄冥侧身避开,指尖凝出玄冥之力,化作一道屏障挡住触手:“此珠非我私用,乃铸护地球之宝,可定东海潮汐,防海患伤民。你若阻我,他日海患再起,你这珊瑚林与族众,恐难保全。”
章鱼妖闻言,触手顿在半空。它虽为妖,却也知晓封神劫后东海不稳,时常有巨浪冲击海岸,若真能定潮汐,对它的族众亦是好事。迟疑片刻,章鱼妖缓缓退开:“若你真能护东海安宁,此珠便借你一用。但你需承诺,他日宝成,需留一缕气息护我珊瑚林。”
玄冥点头:“我以祖巫之名立誓,宝成之后,必留护林之力。”言罢,取走海魂珠,又将一缕玄冥之力注入溶洞石壁,化作一道淡蓝色屏障:“此屏障可挡外敌,护你族众。”章鱼妖见状,率族众退去,溶洞内重归平静。
(三)秦岭山脉:混沌木心生古林
第三日黄昏,玄冥抵达秦岭山脉。此时的秦岭植被茂密,古木参天,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生机——这里是地球灵脉最盛的区域之一,混沌木心便藏在山脉深处的一片古林之中。
古林内古木高达百丈,树干需十余人合抱,树叶遮天蔽日,只有零星阳光透过叶隙洒下。按玄空所指,混沌木心藏在最中央的一棵“古松”体内,这棵古松乃洪荒古松残魂所化,虽无灵智,却蕴含着极强的生机之力。
玄冥走到古松前,抬手轻按树干。树干表面泛起绿色光芒,隐约可见内部藏着一颗绿色的木心,正是混沌木心。她并未直接取走,而是将一缕本源之力注入树干:“古松前辈,我取木心为铸护地球之宝,可化劫气、生生机,护你这片古林与山下先民。取走之后,我必以道力滋养你的残魂,助你早日开启灵智。”
话音刚落,古松树干微微颤动,绿色光芒更盛,混沌木心缓缓从树干中飘出,落在玄冥手中。木心入手温润,蕴含着蓬勃的生机,仿佛握着一片微型森林。玄冥见状,心中微动,又注入一缕更强的本源之力:“此力助你滋养残魂,他日地球文明兴盛,你必能见证。”古松再次颤动,似在致谢,玄冥收好木心,转身离开古林,踏上返回起源殿的路途。
三、铸宝:起源殿开炉,融三材凝本源
(一)设炉:取虚无之火,立鸿蒙铸台
第三日夜,起源殿后院的铸宝台旁,玄冥正忙碌着。铸宝台乃龙宇当年以鸿蒙盘碎片所铸,台面刻满鸿蒙符文,可引虚无之海的力量,是起源殿内最佳的铸宝之地。
玄冥将地心玄铁、海魂珠、混沌木心放在铸宝台上,而后抬手结印,口中默念法诀。只见她指尖凝出一缕黑色火焰,火焰刚一出现,周围的空气便剧烈波动——这是她从虚无之海深处引来的“虚无之火”,无物不熔,却又能温养灵材本源,最适合铸造蕴含守护之力的至宝。
虚无之火落在铸宝台上,顺着鸿蒙符文流转,将三材包裹其中。玄冥目光专注,操控着火焰的温度:“地心玄铁需千度之火熔其本体,海魂珠需温火养其灵气,混沌木心需柔火护其生机,三者火候需精准把控,缺一不可。”
火焰渐旺,地心玄铁率先开始融化,暗紫色的铁水在火中流转,泛着金属光泽;海魂珠在温火中缓缓展开,蓝色的灵气融入铁水之中,让铁水多了几分灵动;混沌木心则在柔火中保持着固态,绿色的生机之力丝丝缕缕渗入铁水,让铁水泛起淡淡的绿色光晕。
玄冥不敢有丝毫懈怠,双手不断结印,调整着火焰的强度与方向。起源殿内,只有火焰燃烧的“噼啪”声与鸿蒙符文流转的“嗡鸣”声,时光在铸宝的专注中悄然流逝。
(二)融材:调三力合一,凝护球之形
第四日清晨,三材终于完全融合。铁水、灵气、生机之力在虚无之火的包裹下,化作一团三色交融的能量体,悬浮在铸宝台上。玄冥深吸一口气,将自身一半的本源之力注入其中——这是她身为祖巫的核心力量,蕴含着玄冥之力的守护与稳定之能。
本源之力注入的瞬间,能量体剧烈波动,三色光芒暴涨,险些冲破虚无之火的束缚。玄冥眼神一凝,双手快速结印,口中喝到:“定!”鸿蒙符文瞬间亮起,将能量体牢牢锁住,虚无之火再次升温,引导着三材之力与本源之力融合。
“地心玄铁主防御,海魂珠主稳定,混沌木心主生机,我的本源主护持,四力需融为一体,方能成护球之宝。”玄冥轻声自语,指尖不断划过能量体,调整着各股力量的比例。她能清晰地感受到,能量体中,防御之力如大地般厚重,稳定之力如海水般包容,生机之力如草木般蓬勃,护持之力如夜幕般笼罩,四力相互缠绕,渐渐形成一个圆球状的雏形。
这一融便是三日三夜。期间,玄空大长老曾来探望,见玄冥周身道力环绕,铸宝台上的能量体已初具形态,便悄然退去,未敢打扰;龙曦也来过一次,见姐姐专注铸宝,只留下一壶“凝神丹”,便转身离开。
第七日午时,能量体终于稳定下来,一个直径一尺的圆球状法宝雏形呈现在眼前——通体呈淡紫色,表面有蓝色波纹与绿色纹路交织,泛着温润的光芒,正是护球印的雏形。玄冥见状,眼中闪过一丝疲惫,却也带着欣喜:“雏形已成,接下来便是铭刻符文,赋予其护持之能。”
(三)刻符:引鸿蒙符文,赋万载护持
第七日夜,玄冥取来一把以自身指甲所化的“玄铁刻刀”,开始在护球印雏形上铭刻符文。她所刻的,并非寻常的洪荒符文,而是龙宇曾传授她的“鸿蒙护界符文”,此符文蕴含着起源之力,可引虚无之海的能量,长效护持法宝所守护之物。
“第一道符文,‘御劫符’,可抵御劫气侵蚀;第二道符文,‘镇兽符’,可震慑凶兽,防其作乱;第三道符文,‘生息符’,可滋养地球生机,助灵脉复苏;第四道符文,‘定界符’,可稳定地球空间,防外力侵扰……”玄冥一边刻符,一边轻声念着符文的作用,刻刀在她手中如行云流水,每一道符文都刻得精准无比,无一丝偏差。
鸿蒙护界符文极为复杂,每一道都需耗费大量道力与心神。玄冥刻完一道符文,便需注入一缕本源之力激活,待符文亮起,再刻下一道。期间,她多次因道力耗尽而服用龙曦留下的“凝神丹”,稍作调息后便继续刻符。
就这样,又过了五日五夜。第五日清晨,当最后一道“通源符”(可连接起源殿,引道尊道力支援)刻完并激活时,护球印终于完全成型——通体淡紫,蓝色波纹如潮汐般流转,绿色纹路似草木般生长,表面的鸿蒙护界符文闪烁着微光,散发着浓郁的守护之力。
玄冥抬手将护球印托起,感受着其中蕴含的力量,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护球印成,可护地球万载无忧。”话音刚落,护球印突然发出一道柔和的光芒,光芒笼罩着起源殿后院,甚至透过殿宇,洒向远处的地球。地球上,昆仑山脉的冰牙兽、东海的章鱼妖、秦岭的古松同时感受到这股光芒,眼中都闪过一丝安心。
四、赠宝:起源殿前诉心意,道尊接印护地球
第十日清晨,起源殿正殿,龙宇正坐于鸿蒙宝座上,翻阅着玄空送来的《三界修法总纲》手稿。玄冥捧着护球印,缓步走入殿内,身上虽仍有疲惫,却难掩眼中的光彩。
“道尊。”玄冥走到殿中,微微欠身,将护球印举过头顶。
龙宇放下手稿,目光落在护球印上,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此宝蕴含地球三材之力与你的本源,又刻有鸿蒙护界符文,是为护地球所铸?”
玄冥点头,轻声道:“前几日我巡守三界,见地球有封神劫余气与凶兽之患,虽有道尊与帝俊、太一护持,却恐难长效。便寻昆仑地心玄铁、东海海魂珠、秦岭混沌木心,以虚无之火熔铸,注入我一半本源,铭刻鸿蒙护界符文,铸成此‘护球印’。此印可御劫气、镇凶兽、生生机、定空间,还可连接起源殿,引道尊道力支援,愿以此印护地球万载,保华夏文明火种不灭。”
龙宇闻言,起身走下宝座,接过护球印。入手温润,能清晰地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四股力量与鸿蒙符文的波动,更能感受到玄冥融入其中的心意——那是对地球的守护,对他所寄望文明的珍视,更是两人三世情缘中,无需言说的默契与支持。
“你耗时十日,耗去一半本源,只为护这颗新生星球。”龙宇看着玄冥,眼中带着暖意,指尖凝出一缕道力,注入护球印中。道力刚一注入,护球印便发出更盛的光芒,表面的符文流转更快,显然是得到了起源之力的滋养,护持之力更上一层。
“地球乃洪荒最大碎块,承载着洪荒文明的余脉,更是你我见证三界六道新生之地,护它,便是护这份新生。”玄冥轻声道,目光与龙宇相接,两人眼中都闪过一丝共鸣——从龙汉初劫中他为她挡东皇钟,到巫妖劫中他为她挡太阳真火,再到如今她为他所珍视的地球铸宝,三世情缘,早已融入彼此的道与守护之中。
龙宇抬手,将护球印悬浮于正殿中央,指尖结印,口中默念法诀:“以我道尊之名,令护球印驻地球核心,引虚无之海与起源殿之力,护地球万载,直至华夏文明兴盛。”
话音刚落,护球印化作一道流光,穿过起源殿,直奔地球而去,最终融入地球核心。刹那间,地球上空泛起一层淡紫色的屏障,屏障上蓝色波纹与绿色纹路交织,将劫气与凶兽隔绝在外,同时,地球的灵脉开始缓缓复苏,黄河流域的先民感受到空气中的生机更盛,纷纷跪地叩拜,以为是天神庇佑。
龙宇与玄冥并肩立于正殿窗前,望着远处地球上空的淡紫色屏障,眼中都带着欣慰。
“有护球印在,地球可安。”玄冥轻声道。
龙宇点头,抬手将一缕道力注入玄冥体内,补充她耗去的本源:“你为地球耗去本源,此力助你恢复。往后,我等便在起源殿,静看这颗星球孕育出的文明,如何书写新的篇章。”
(续)
玄冥感受着体内涌动的道力,暖意顺着经脉蔓延至四肢百骸,方才因铸宝耗损本源带来的疲惫感如冰雪消融般散去。她抬眸看向身侧的龙宇,晨光透过起源殿的琉璃窗洒在他身上,将那万亿丈九爪金龙的本体气息敛去,只余一身温润道韵,却比任何时候都更让她心安。
“谢道尊。”玄冥轻声道,指尖无意识地拂过袖角——那里还残留着铸宝时沾染上的混沌木心的绿意,以及地心玄铁的微凉。
龙宇抬手,指尖轻点虚空,一幅水镜缓缓展开,镜中正是地球的景象:昆仑山脉的冰牙兽正卧在山巅,望着山下先民开垦土地的身影,每当有凶兽靠近,便会发出一声低吼将其驱离;东海海底的珊瑚林中,章鱼妖率族众清理着海水中的劫气余浊,让海水渐渐变得清澈;秦岭古林里,那棵孕育了混沌木心的古松,树干上泛起淡淡的绿光,枝叶间竟生出了新的嫩芽,甚至有几只灵鸟落在枝头,叽叽喳喳地筑巢。
“你看,护球印虽入地心,其力却已散于地球各处。”龙宇的声音带着一丝笑意,“冰牙兽守昆仑,章鱼妖清东海,古松生秦岭,连先民都似得了生机滋养,开垦的土地上已冒出青苗。这便是你铸宝的意义——不仅护了地球的根基,更引动了这颗星球的‘灵’,让它自己学会守护。”
玄冥望着水镜中的景象,眼中泛起柔和的光芒。她想起寻材时与冰牙兽、章鱼妖的约定,想起对古松的承诺,此刻见它们皆在践行着守护之责,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满足。“原是这般道理。我本以为护球印只需靠外力护持,却忘了道尊常说的‘万物有灵,生生不息’。”
“你已做得极好。”龙宇转头看向她,目光落在她眼底尚未完全褪去的血丝上——十日铸宝,五日刻符,她几乎未曾合眼,连本源都耗去一半,这份心意,远比护球印本身更重,“此印不仅护地球,更护了你我与这颗星球的缘分。往后三界六道运转,地球若遇危机,护球印便会传来感应,我等亦可及时驰援。”
说罢,龙宇抬手一挥,一道鸿蒙符文自指尖飞出,落在玄冥眉心。符文闪烁片刻,便融入她的识海。“此乃‘通印符’,可与护球印产生感应,你若想查看地球状况,只需凝神催动符文,便可如我这般观得地球景象,无需再亲自奔波。”
玄冥闭上眼,凝神感应识海中的通印符。刹那间,地球各处的景象如潮水般涌入她的脑海:黄河岸边,先民们围着篝火跳舞,庆祝新苗出土;东海之滨,渔民们驾着简陋的木船出海,竟捕到了比往日更多的鱼;秦岭脚下,几个孩童在古林边缘玩耍,捡到了古松落下的带着灵气的松子,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
这些细微的、充满生机的画面,让玄冥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她睁开眼,看向龙宇,眼中满是感激:“多谢道尊,有此符在,我便能时常看着地球成长了。”
龙宇颔首,转身走向鸿蒙宝座,护球印虽已入地球地心,但他掌心仍残留着印身的温润触感,那触感中蕴含的玄冥的本源之力与守护心意,似已融入他的道中。“玄空长老此前来报,三界六道初定,修仙界已有宗门开始收徒,幽冥轮回的秩序也渐趋稳定,唯有地球尚处蒙昧,需多些耐心。”
“我明白。”玄冥跟上他的脚步,立于宝座旁,“文明的成长本就需千百年时光,就像洪荒从盘古开天到巫妖劫,亦是历经无数岁月才孕育出那般繁盛的仙妖文明。地球虽小,却承载着洪荒的余韵,假以时日,必能绽放出独有的光彩。”
龙宇抬手,将水镜收起,目光望向殿外的虚无之海。虚无之海的幽蓝微光与远处三界的霞光交相辉映,构成一幅静谧而壮阔的景象。“待地球的华夏文明初成,或许便是你我再去那片土地看看的时候。彼时,或许能见到护球印真正的力量——它护的不仅是一颗星球,更是一段从洪荒延续而来的文明火种,一份跨越三世的相守之诺。”
玄冥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想起巫妖劫中,他为她挡下东皇钟与太阳真火时的背影;想起龙汉初劫时,他模糊的身影在劫火中为她撑起一片安全之地;如今,她为他所珍视的地球铸宝,这份相互守护的心意,早已超越了祖巫与道尊的身份,成为彼此道中最坚实的支撑。
“那一日,我定会与道尊一同前往。”玄冥轻声说道,声音虽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龙宇转头看向她,眼中闪过一丝温柔,掌心轻轻覆上她的手背。他的掌心温暖而有力,带着本源道力的安抚,让玄冥心中的所有思绪都归于平静。“好,那一日,你我一同去看。看黄河奔腾,看昆仑积雪,看那片从洪荒碎块中诞生的土地,如何孕育出属于它的传奇。”
起源殿内,鸿蒙符文在空气中缓缓流转,虚无之海的微风从殿外吹入,带着淡淡的灵气。玄冥靠在龙宇身侧,感受着他掌心的温度,心中满是安宁。她知道,护球印已在地球地心扎根,它将如一颗沉睡的星辰,默默守护着那片蓝色的土地,直到华夏文明的光芒照亮三界六道。
而她与龙宇,将在这起源殿中,静静等待那一天的到来。等待着看地球从蒙昧走向文明,等待着看洪荒的余韵在新的土地上绽放新生,更等待着看他们共同守护的这份缘分,在岁月长河中,书写出更悠长的篇章。
此时,地球地心深处,护球印正散发着柔和的淡紫色光芒,蓝色的海魂珠之力顺着地脉蔓延至四海,让潮汐规律有序;绿色的混沌木心之力融入山川,让草木愈发繁茂;暗紫色的地心玄铁之力化作一层无形的屏障,将外界的劫气与危险隔绝在外;而玄冥的本源之力,则如温柔的守护之网,包裹着整个地球,滋养着每一寸土地,每一个生灵。
在护球印的守护下,地球的灵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复苏,空气中的灵气渐渐变得浓郁,先民们的体质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或许他们还不知道,有这样一枚来自起源殿的至宝,正默默守护着他们的家园;或许他们还不知道,有两位跨越洪荒岁月的守护者,正在遥远的虚无之海彼岸,注视着他们的成长。
但这份守护,已化作地球最坚实的根基,化作华夏文明最初的火种,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等待着燃烧出璀璨光芒的那一天。而玄冥与龙宇的名字,也将随着护球印的力量,悄然融入地球的命运之中,成为那段从洪荒延续至华夏的传奇中,最温柔也最坚定的注脚。
喜欢源道龙宇洪荒劫纪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源道龙宇洪荒劫纪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