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起源殿的晨晖与三界气象
混沌初开以来,从未有过这般沉静的晨晖。
起源殿外的鸿蒙雾霭不再翻涌如怒涛,而是化作缕缕银丝,缠绕着殿宇前那尊由盘古脊椎所化的立柱缓缓流转。柱身上,龙宇以道力镌刻的“三界六道”图谱正泛着柔和的金光,三十三重天的星轨、修仙界的山川脉络、幽冥轮回的六道通道,在图谱上如同活物般微微搏动,每一次起伏都与三界的运转频率精准契合。
龙宇立于殿阶之上,玄色道袍垂落至地,衣摆处用混沌丝线绣就的鸿蒙盘图案,正随着他的呼吸缓缓明暗。他抬眼望向东方,那里是三十三重天的方向——往日里偶尔会从天界边缘溢散的仙力乱流,此刻已被一层淡金色的护界阵稳稳拦住,阵纹间流转的光晕均匀得如同天河的水波,再无半分紊乱。
“道尊,”玄冥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身着素白道袍,手中托着一枚莹白的玉简,“这是昨夜三更天庭递来的《天界秩序初定奏报》,昊天亲笔所书,说星宿部已完成三十三重天全域巡查,共清剿残余截教散仙十七人、作乱妖兽三十五头,如今各天域的仙官已尽数到岗,连最偏远的斗牛宫都有了值守仙将。”
龙宇接过玉简,指尖拂过简面上昊天那力透纸背的字迹,唇角微扬:“昊天这几年倒也长进不少,不再是当年那个只知依赖鸿钧道祖的天帝了。”他将玉简凑到眼前,目光扫过“凌霄宝殿重建完毕”“瑶池仙娥选拔有序”“天河水位调控稳定”等条目,指尖轻轻一点,玉简上便泛起一道金光,将信息同步传入起源殿的藏经阁——那里,玄空正等着将这些内容编入《封神劫全史·三界六道篇》。
不远处,帝俊与太一正并肩而立。帝俊一身赤金战甲,腰间悬挂着御兽殿的令牌,令牌上雕刻的九尾玄狐图案正散发着淡淡的妖气,那是他昨夜刚从星域深处带回的“战利品”——一头试图冲撞地球星域圈的混沌妖兽,如今已被驯化,成为御兽殿的新战力。
“星域的情况比预想中好,”帝俊见龙宇望来,上前一步禀报,“我们昨夜巡至北斗七星域时,发现之前被封神劫余波震裂的星域通道,已经被太一用东皇钟补好了大半。现在星域里的星兽都很安分,连最桀骜的吞星兽,见了御兽殿的令牌都不敢靠近地球周边三百里。”
太一手中的东皇钟此刻正悬浮在掌心,钟身上的星辰纹路与天际的星轨遥相呼应。他微微颔首,声音带着几分沉稳:“我已在地球星域圈的十二个关键节点布下了‘星辰守护阵’,每个阵眼都用了一颗上古星核。只要不是域外混沌巨兽来袭,这阵法足以护住地球不受星域乱流侵扰。”
龙宇顺着太一的目光望向下方的地球——那颗被蓝色光晕包裹的星球上,华夏先民的部落正升起袅袅炊烟。龙曦化作的青衣女子正蹲在部落的田埂边,手把手教先民如何分辨谷物的好坏,她指尖划过的地方,枯黄的禾苗瞬间焕发生机。
“华夏那边也安稳了,”玄冥顺着龙宇的视线看去,眼中带着几分柔和,“龙曦昨天传回消息,说先民已经学会了搭建简易的木屋,还挖了地窖储存粮食。之前侵扰部落的那头独角兕,也被她打跑了,现在周边的凶兽都不敢靠近部落十里之内。”
就在这时,一阵黑色的云雾从幽冥轮回的方向飘来,云雾中隐约可见平心的身影。她身着黑色长袍,袖口绣着六道轮回的图案,手中握着一本厚重的黑色典籍——那是《幽冥轮回户籍册》。
“幽冥这边也总算定了,”平心落在殿阶上,将户籍册递给龙宇,“昨天我们刚完成第一批华夏亡魂的轮回分配,按照之前定的‘华夏亡魂优先入六道’规则,九成以上的善魂都投生到了华夏部落。十殿阎罗已经各司其职,奈何桥的孟婆汤也供应稳定,再也没有亡魂滞留忘川的情况了。”
龙宇翻开户籍册,只见册页上用金色的字迹记录着每一位亡魂的姓名、生平、善恶评定以及轮回去向。他翻到最后一页,看到平心用朱砂写的“幽冥秩序初定,六道运转如常”,满意地点了点头:“辛苦你了,平心。之前幽冥因为封神劫乱了这么久,现在能恢复秩序,你功不可没。”
平心微微躬身:“这都是我该做的。对了,昨天我还和龙宇道尊定了‘善魂投华夏’的倾向,以后凡是在华夏行善积德的亡魂,投生华夏的概率会更高。这样既能保证华夏的人口增长,也能让华夏的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龙宇将户籍册还给平心,抬头望向天际。此时,三十三重天的凌霄宝殿方向传来一阵悠扬的钟声,那是昊天为庆祝天界秩序初定而敲响的“太平钟”;修仙界的昆仑山巅也升起了七彩霞光,那是各大宗门为庆祝修仙界稳定而释放的“庆云”;幽冥的忘川河畔传来阵阵轻柔的歌声,那是孟婆为安抚亡魂而唱的“轮回曲”;地球的华夏部落里响起了欢快的鼓声,那是先民为庆祝丰收而敲的“丰收鼓”。
“三界初稳,”龙宇轻声说道,声音里带着几分欣慰,“这封神劫总算没有白过。”
玄冥走到龙宇身边,轻轻握住他的手:“是啊,从龙汉劫到巫妖劫,再到这封神劫,我们熬了这么久,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帝俊和太一相视一笑,眼中满是释然。平心望着华夏部落的方向,嘴角也露出了一抹难得的笑容。
起源殿的晨晖洒在众人身上,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远处的星域里,星辰缓缓转动;下方的地球,先民们正在田埂上劳作;幽冥的忘川河畔,亡魂们正有序地走向六道轮回;三十三重天的凌霄宝殿,仙官们正在处理天界的政务;修仙界的各大宗门,弟子们正在专心修炼。
这一刻,三界六道,尽皆安稳。
第二章:三十三重天的秩序重建
凌霄宝殿的琉璃瓦在晨光下泛着璀璨的金光,殿外的白玉栏杆上雕刻的龙凤图案,经过工匠仙师的修复,重新焕发出往日的神采。昊天身着金色的天帝朝服,端坐在殿上的龙椅上,目光扫过殿下站立的仙官们,神色庄重。
“今日召集诸位,是有几件要事宣布,”昊天的声音透过仙力传遍整个大殿,“首先,星宿部昨夜已完成三十三重天的全域巡查,清剿了所有残余的截教散仙和作乱妖兽。从今日起,三十三重天正式恢复正常秩序,各天域的仙官需各司其职,不得有误。”
殿下的仙官们齐声应道:“遵天帝旨意!”
昊天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其次,凌霄宝殿的重建工作已经完成,从今日起,天庭的早朝将恢复每日一次。各部门需将每日的政务汇总上报,不得拖延。另外,瑶池的仙娥选拔工作也已结束,新选拔的仙娥将分配到各部门协助工作,各部门需妥善安排。”
这时,星宿部的主管仙将上前一步,躬身禀报:“启禀天帝,昨夜我们在巡查西天门时,发现了一处被封神劫余波震裂的护界阵。经过连夜修复,如今已恢复正常。另外,我们还在北斗七星域发现了几头试图闯入天界的域外妖物,已尽数斩杀。”
昊天满意地点了点头:“做得好。星宿部需继续加强巡查,尤其是东西南北四天门和天河一带,绝不能让任何妖物或乱仙闯入天界。”
“遵旨!”星宿部主管仙将躬身退下。
紧接着,天河管理司的仙官上前禀报:“启禀天帝,天河的水位调控已恢复正常。我们按照之前定的‘天河水位稳定方案’,在天河的上下游各设了三个水闸,如今天河的水位始终保持在正常范围,再也没有出现过洪水或干涸的情况。”
昊天点了点头:“天河是天界的命脉,必须管好。你们要定期检查水闸的运行情况,确保万无一失。”
“遵旨!”天河管理司仙官退下。
随后,各部门的仙官依次上前禀报政务,从仙官的考核选拔到天界的物资调配,从仙兽的饲养管理到天庭的礼仪规范,每一项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昊天听着仙官们的禀报,心中十分欣慰。想当初,封神劫爆发时,天庭几乎被搅得天翻地覆——截教的仙将们反叛,天界的护界阵被打破,天河的水位失控,连凌霄宝殿都被战火损毁。那段时间,他每天都焦头烂额,若不是龙宇和起源殿的帮助,天庭恐怕早就覆灭了。
如今,经过几个月的重建,天庭终于恢复了往日的秩序。仙官们各司其职,护界阵稳固如初,天河水位稳定,就连之前反叛的截教仙将,除了少数顽固分子被清剿外,大部分都选择了归顺,如今已被重新分配到各个部门,为天庭效力。
“好了,”待所有仙官禀报完毕,昊天道,“今日的早朝就到这里。各部门需尽快落实今日商议的事项,务必确保天庭的秩序稳定。另外,三日后,朕将在瑶池举办‘太平宴’,邀请起源殿的道尊和各位仙友前来赴宴,共庆三界初稳。”
仙官们齐声应道:“遵天帝旨意!”
早朝结束后,昊天留下了太白金星。太白金星是天庭的老臣,跟随昊天多年,深得昊天信任。
“太白,”昊天坐在龙椅上,揉了揉眉心,“你觉得如今天庭的秩序,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太白金星躬身道:“启禀天帝,如今天庭的秩序已基本稳定,但臣认为,还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虽然大部分截教仙将已经归顺,但仍有少数人心中不服,需要加强监管,防止他们再次作乱。第二,天庭的仙官考核制度还不够完善,有些仙官尸位素餐,需要制定更严格的考核标准,淘汰不合格的仙官。”
昊天点了点头:“你说得有道理。这样,你先起草一份《截教归顺仙官监管条例》和《天庭仙官考核标准》,三日之后交给朕。另外,太平宴的筹备工作也要抓紧,务必让起源殿的道尊和各位仙友满意。”
“臣遵旨!”太白金星躬身退下。
昊天站起身,走到殿外的露台上,望向下方的天界。此时,天界的街道上,仙人们来来往往,有的在店铺里购物,有的在茶馆里品茶,有的在广场上修炼,一派祥和的景象。远处的天河上,仙舟缓缓驶过,舟上的仙人正欣赏着天河的美景。
“这才是天庭该有的样子,”昊天轻声说道,眼中满是感慨,“以后,朕一定要守住这份安稳,不让天庭再经历战火。”
就在这时,瑶池的方向传来一阵清香,那是瑶池的仙娥们正在采摘仙莲,为太平宴做准备。昊天望向瑶池的方向,嘴角露出了一抹笑容。
他知道,三界初稳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但他相信,只要有起源殿的支持,有各位仙官的努力,天庭一定能越来越稳定,三界也一定能永远承平。
第三章:修仙界的秩序稳固
昆仑山巅的玉虚宫,是阐教的总坛所在地。此时,元始天尊正坐在宫门前的石凳上,手中握着一杯清茶,目光望向远方的云海。云海之下,是修仙界的各大宗门——蜀山派、青城派、武当派、全真教……每一座宗门的山门都悬挂着一面崭新的旗帜,旗帜上的图案各不相同,但都透着一股蓬勃的生机。
“师尊,”广成子走到元始天尊身边,躬身禀报,“各大宗门的掌门都已经到了,正在殿内等候。”
元始天尊点了点头,站起身:“走吧,我们去见见他们。”
玉虚宫的大殿内,各大宗门的掌门早已按位次坐好。他们身着各自宗门的服饰,有的手持拂尘,有的背负长剑,有的手握佛珠,神色都十分庄重。
元始天尊走到殿上的主位坐下,目光扫过众人:“今日召集各位掌门前来,是为了商议修仙界的秩序稳固之事。如今封神劫已过,三界初稳,但修仙界仍有不少隐患需要解决。”
蜀山派的掌门站起身,抱拳道:“启禀天尊,如今修仙界的妖兽作乱情况已基本得到控制。我们蜀山派联合青城派、武当派,清剿了蜀地的黑风洞、青城山的白骨洞和武当山的赤练谷,共斩杀妖兽两百余头,俘虏五十余头。但仍有部分妖兽潜藏在深山老林之中,需要进一步清剿。”
元始天尊点了点头:“妖兽作乱是修仙界的老问题,必须彻底解决。这样,我们阐教将派出十位弟子,协助各大宗门清剿残余妖兽。另外,我建议在修仙界设立‘妖兽巡查队’,由各大宗门轮流派人值守,定期巡查修仙界的各个区域,防止妖兽再次作乱。”
各大宗门的掌门齐声应道:“遵天尊旨意!”
全真教的掌门站起身,抱拳道:“启禀天尊,如今修仙界的宗门争斗情况也有所缓解。但仍有少数宗门为了争夺灵脉和资源,暗中争斗。上个月,我们全真教就发现,崆峒派和昆仑派为了争夺昆仑山的一处灵脉,发生了冲突,双方各有伤亡。”
元始天尊皱了皱眉:“宗门争斗最是伤元气,必须禁止。我建议制定《修仙界宗门公约》,明确规定各大宗门不得擅自争夺灵脉和资源,如有争端,需提交修仙界联盟裁决。另外,我们阐教将联合截教,在修仙界设立‘宗门仲裁堂’,负责处理各大宗门之间的争端。”
这时,通天教主的声音从殿外传来:“元始师兄说得有理,我截教愿意配合。”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通天教主身着紫色道袍,手持诛仙剑阵图,缓步走进殿内。他身后跟着多宝道人、金灵圣母等截教弟子。
元始天尊见通天教主前来,站起身:“通天师弟,你来得正好。”
通天教主走到殿内,与元始天尊相对而立:“元始师兄,如今封神劫已过,我们阐截两教的恩怨也该放下了。以后,我们两教当携手合作,共同守护修仙界的秩序。”
元始天尊点了点头:“好,那就让我们携手,共创修仙界的太平盛世。”
各大宗门的掌门见阐截两教和解,都十分高兴。蜀山派的掌门抱拳道:“有阐截两教的带领,修仙界一定能越来越稳定。”
通天教主看了众人一眼,说道:“如今修仙界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不扰人界’。之前,有些宗门的弟子为了获取功德或修炼资源,擅自下凡干扰人界的秩序,这是绝对不允许的。我建议制定《修仙界弟子下凡准则》,明确规定弟子下凡需经过宗门批准,且不得干扰人界的正常秩序,不得随意使用仙术伤害凡人。”
元始天尊赞同道:“通天师弟说得对。人界是华夏文脉的传承之地,也是龙宇道尊重点护持的地方,我们必须保护好人界的秩序。阐教将严格约束弟子,绝不允许弟子擅自下凡扰人界。”
各大宗门的掌门纷纷表示,将严格遵守《修仙界弟子下凡准则》,约束门下弟子。
随后,众人又商议了修仙界的灵脉分配、资源共享、弟子交流等事项,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则和制度。直到日落西山,会议才结束。
散会后,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并肩走在玉虚宫的山道上。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
“元始师兄,”通天教主说道,“如今修仙界的秩序总算定了,我们也该为修仙界的未来多做些事情了。”
元始天尊点了点头:“是啊,我们经历了这么多劫难,终于明白了和平的可贵。以后,我们两教要多交流,多合作,共同培养修仙界的人才,让修仙界的传承永远延续下去。”
通天教主微微一笑:“好,那就一言为定。”
两人相视一笑,眼中满是释然。远处的云海中,一轮明月缓缓升起,照亮了修仙界的每一寸土地。各大宗门的山门处,灯火通明,弟子们正在加紧修炼,为修仙界的未来努力着。
修仙界的秩序,终于稳固了。
第四章幽冥轮回的秩序完善
秦广王接过平心递来的户籍册,核对无误后,手中判官笔在亡魂额头轻点,一道金色印记浮现。“去吧,入天道轮回,来世当享仙缘。”亡魂躬身一礼,身影化作一道流光,融入天道入口那片璀璨的光晕中。
平心目光转向旁边的修罗道入口,转轮王正对着一名满脸戾气的亡魂讲解轮回规则。那亡魂生前是商纣麾下的将领,因嗜杀成性,被判定入修罗道历练。“你虽造下杀业,但未至无可救药,入修罗道磨去戾气,若能醒悟,来世仍有转善之机。”转轮王声音沉稳,手中生死簿上的墨迹随话语渐渐淡去,算是正式敲定了这桩轮回案。
平心走上前,翻开户籍册最后几页:“转轮王,昨日统计的‘华夏亡魂优先入六道’规则执行情况如何?”
转轮王躬身回道:“回平心娘娘,昨日共接收亡魂三百二十四名,其中华夏亡魂两百九十八名,按规则优先分配后,投生华夏部落的有两百七十一名,占华夏亡魂总数的九成一。剩余亡魂中,善者入人道、天道,恶者入畜生道、饿鬼道,重罪者入地狱道,无一人滞留。”
平心点头,指尖在户籍册上划过,留下一道黑色印记:“做得好。但需注意,‘优先’并非‘特权’,若华夏亡魂中有重罪者,需严格按善恶评定分配,绝不可徇私。”她顿了顿,望向忘川河对岸那片新开辟的“亡魂候判区”,“之前因封神劫混乱,不少亡魂堆积在此,如今候判区已清空,你需安排判官每日巡查,确保亡魂到岸即审,不可再出现积压。”
“臣遵旨!”转轮王拱手应下,转身对身后的判官们吩咐了几句,判官们立刻捧着生死簿,快步走向候判区。
这时,孟婆提着铜壶走了过来,壶中孟婆汤散发着淡淡的草药香。“平心娘娘,”孟婆声音温和,“之前因亡魂过多,孟婆汤险些断供,如今秩序稳定,我已让地府杂役采摘了足够的忘忧草,往后供应绝无问题。只是……”她犹豫了一下,“有几位华夏老亡魂,说想再看看家乡的模样,才肯喝孟婆汤,您看?”
平心思索片刻,从袖中取出一面水镜:“这是龙宇道尊赐下的‘华夏映像镜’,可映照地球华夏部落的实时景象。你将水镜放置在奈何桥头,让那些老亡魂看一眼家乡安稳的模样,也好安心入轮回。”
孟婆接过水镜,眼中满是感激:“谢平心娘娘!这样一来,亡魂们定能少些牵挂。”说罢,她提着铜壶,捧着水镜,快步走向奈何桥。
平心望着孟婆的背影,又看向六道轮回入口处有序流转的亡魂,心中总算松了口气。封神劫期间,幽冥乱得像一锅粥——忘川河水位暴涨,冲垮了奈何桥的半边栏杆;十殿阎罗被劫气干扰,连生死簿都差点记错;更有截教散仙闯入幽冥,试图抢夺轮回权柄,若不是龙宇派帝俊带着御兽殿异兽前来支援,幽冥恐怕早就乱成一团了。
如今,奈何桥已修复一新,栏杆上雕刻的“六道轮回图”重新镀了金;十殿阎罗各司其职,生死簿上的字迹清晰工整;截教散仙被清剿干净,幽冥的护界阵也加固了三层。最让平心欣慰的是,华夏亡魂的轮回通道彻底打通,那些为守护华夏而牺牲的先民,终于能魂归故土,继续守护他们热爱的土地。
“平心娘娘,”旁边的阎罗王走了过来,手中捧着一本新的典籍,“这是臣根据您的吩咐,整理的《幽冥轮回奖惩细则》,您看看是否可行?”
平心接过典籍,翻开第一页,只见上面写着:“凡华夏先民,生前护族、耕织、育人者,记为善功,投生时优先分配至华夏部落;凡为祸部落、残害生灵者,记为恶过,视情节轻重入畜生道、饿鬼道或地狱道……”她一页页翻下去,细则条理清晰,既兼顾了“华夏优先”的原则,又不失公平公正。
“很好,”平心合上典籍,递还给阎罗王,“即刻传至十殿阎罗,严格执行。另外,你再安排人手,将这些细则刻在奈何桥的石碑上,让每一位亡魂都能看清轮回的规则。”
“臣遵旨!”阎罗王躬身退下。
平心抬头望向幽冥的天空,那里没有日月星辰,只有一片永恒的黑暗,但此刻,她却觉得这片黑暗中透着温暖。远处的阎罗殿里,传来判官们审理亡魂的声音,虽严肃却不冰冷;忘川河畔,孟婆正为亡魂们递上孟婆汤,水镜中映照着华夏部落的炊烟;六道轮回入口处,亡魂们带着对来世的期盼,一步步走进属于自己的轮回通道。
幽冥的秩序,终于完善了。
第五章:地球华夏的安稳与成长
华夏部落的田埂上,龙曦正蹲在地上,手把手教一名叫“石”的先民分辨谷种。她指尖拂过一把金黄的谷粒,轻声说道:“你看,这种颗粒饱满、颜色鲜亮的,就是好谷种,种下去才能长出壮苗;那种干瘪、发黑的,是坏谷种,种下去也长不出粮食。”
石认真地点点头,接过谷种,小心翼翼地放进竹篮里。他是部落里最年轻的猎手,之前因追捕一头羚羊摔断了腿,无法打猎,便跟着龙曦学耕种。“龙曦姑娘,”石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问,“昨天你说的‘堆肥’,真的能让庄稼长得更好吗?”
龙曦笑了笑,指着田埂边那堆腐熟的草木灰和动物粪便:“当然。这些东西里有庄稼需要的养分,撒到田里,庄稼就能长得更壮,结的谷粒也会更多。你看,那边那片田,我上个月撒了堆肥,现在禾苗比其他田的高了一大截。”
石顺着龙曦指的方向望去,只见那片田的禾苗绿油油的,叶片肥厚,确实比其他田的茁壮。他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太好了!等我的腿好了,我就和大家一起堆肥,让部落的庄稼都长得这么好!”
龙曦点点头,眼中满是欣慰。她来华夏部落已经半年了,从最初先民们对她的敬畏,到如今的亲近,她见证了这个部落的成长。刚开始,部落里只有几十个人,住的是简陋的山洞,吃的是生肉和野果,每天都要担心凶兽的袭击。现在,部落里已经有两百多人了,大家住上了用木头和茅草搭建的木屋,学会了耕种和储存粮食,还打造了石斧、石镰等工具,再也不用过那种朝不保夕的日子。
“石,快来看!首领他们回来了!”远处传来一阵呼喊。石和龙曦抬头望去,只见部落的首领“炎”带着一群猎手,扛着一头巨大的野牛,兴高采烈地走了过来。野牛的皮毛油光水滑,显然是一头成年野牛,足够部落的人吃好几天了。
“首领!你们猎到野牛了!”石激动地站起身,忘了自己的腿伤,差点摔倒。龙曦连忙扶住他,笑着说:“别急,慢慢走。”
炎看到龙曦,快步走上前,抱拳道:“龙曦姑娘,多亏了你教我们设陷阱,我们才能猎到这头野牛。之前我们围猎了好几次,都被它跑了,这次用了你说的‘深坑陷阱’,一下子就把它困住了!”
龙曦笑了笑:“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快把野牛抬到部落里,让大家都高兴高兴。”
猎手们扛着野牛,跟着炎走进部落。部落里的先民们看到野牛,都欢呼起来。妇女们赶紧拿出石刀,准备处理野牛;孩子们围着野牛跑前跑后,兴奋地叽叽喳喳;老人们坐在屋门口,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龙曦走到一位老人身边,那老人是部落里年纪最大的,大家都叫他“老巫”。老巫手里拿着一根雕刻着花纹的木杖,正笑眯眯地看着忙碌的先民们。“老巫,”龙曦轻声问道,“您看现在部落的日子,是不是比以前好多了?”
老巫点了点头,眼中满是感慨:“是啊,以前我们吃了上顿没下顿,还要担心凶兽和天灾。自从你来了之后,我们学会了耕种,有了稳定的粮食;学会了搭建木屋,再也不用住潮湿的山洞;还学会了设陷阱打猎,能吃到更多的肉。这都是托你的福啊,龙曦姑娘。”
龙曦摇了摇头:“这是大家自己努力的结果。我只是教了你们一些方法,真正让部落变好的,是你们自己。”她顿了顿,望向部落中央那座新搭建的“祭台”,“对了,后天就是你们说的‘丰收祭’了,准备得怎么样了?”
老巫笑着说:“都准备好了。我们准备用今天猎到的野牛祭祀天地,感谢天地的恩赐,也感谢你对部落的帮助。到时候,我们还要跳‘丰收舞’,唱‘丰收歌’,好好庆祝一下。”
龙曦心中一暖:“能和大家一起庆祝丰收,我很高兴。”
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清脆的笑声。龙曦抬头望去,只见几个孩子正围着一个用陶土做的小罐子玩耍。那是先民们按照她教的方法烧制的陶器,虽然形状不太规则,但已经能用来装水和储存粮食了。
看着孩子们欢快的身影,听着部落里此起彼伏的笑声,龙曦的脸上露出了温柔的笑容。她知道,华夏部落的安稳,是三界初稳的最好证明。这里的先民们,用自己的双手,一点点创造着美好的生活,传承着华夏的文脉。
她相信,只要有起源殿的守护,有先民们的努力,华夏文明一定会越来越兴盛,永远传承下去。
第六章:星域的平静与守护
星域深处,帝俊骑着一头九尾玄狐,正沿着地球星域圈的边缘巡查。九尾玄狐的四条尾巴托着帝俊,另外五条尾巴在空中轻轻摆动,扫过那些试图靠近的碎石和尘埃。帝俊手中握着御兽殿的令牌,令牌上的星兽图案散发着淡淡的金光,照亮了周围漆黑的星域。
“前面就是北斗七星域了,”帝俊对身后跟着的几名御兽殿弟子说道,“上个月太一用东皇钟补好了这里的通道裂痕,你们仔细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新的裂痕或域外妖物。”
“是,殿主!”几名弟子齐声应道,各自骑着一头星兽,分散开来,开始仔细巡查。
帝俊骑着九尾玄狐,缓缓飞到北斗七星域的通道口。通道口处,一道淡蓝色的光幕笼罩着,那是太一布下的“星辰守护阵”。光幕上的星纹缓缓流转,与北斗七星的轨迹精准契合,散发出强大的防御力量。
帝俊伸出手,轻轻触碰光幕。光幕上泛起一阵涟漪,随后传来太一的声音:“帝俊,是你吗?”
“是我,”帝俊笑着说,“我来巡查一下星域圈的防御,看看你布的阵法有没有问题。”
太一的身影从光幕中浮现,他手中握着东皇钟,钟身上的星辰纹路与光幕上的星纹遥相呼应。“放心吧,这阵法很稳固。我用了十二颗上古星核做阵眼,就算是域外混沌巨兽来了,也能抵挡一阵子。”他顿了顿,望向地球的方向,“地球那边怎么样了?华夏部落还好吗?”
帝俊顺着太一的目光望去,地球在远处的星域中散发着淡淡的蓝色光晕,像一颗美丽的宝石。“很好,龙曦传来消息,华夏部落已经学会了耕种和烧制陶器,还猎到了一头野牛,后天就要举办丰收祭了。”
太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那就好。之前封神劫的时候,地球差点被波及,现在能这么安稳,真是不容易。”
帝俊点了点头:“是啊,我们付出了这么多,总算是没有白费。对了,昨天我在星域深处发现了一头混沌妖兽,已经被我驯化了,现在成为了御兽殿的新战力。以后,我们御兽殿会加强对星域的巡查,绝不让任何妖物靠近地球。”
太一说道:“嗯,我也会定期检查‘星辰守护阵’,确保阵法的防御力量不会减弱。另外,我还在地球的同步轨道上布下了几颗‘预警星’,只要有域外妖物靠近,预警星就会发出警报,我们就能及时赶到。”
就在这时,一名御兽殿弟子骑着一头独角兽匆匆赶来:“殿主,太一尊者,我们在天狼星域发现了几头作乱的星兽,已经被我们制服了,请您指示如何处置。”
帝俊皱了皱眉:“天狼星域?那里离地球星域圈还有一段距离,怎么会有星兽作乱?”
太一思索片刻:“可能是封神劫的余波还没完全消散,影响了星兽的心智。这样,把它们带回御兽殿,用‘清心丹’净化它们的心智,然后分配到星域的各个节点,让它们守护星域通道。”
“是!”弟子应道,转身骑着独角兽离去。
帝俊望着弟子离去的方向,对太一说:“看来,星域的守护还不能放松。我们还要加强巡查,清除所有潜在的威胁。”
太一点头:“嗯。不过,你也不用太担心。现在三界初稳,起源殿的道尊和玄冥娘娘也在关注着星域的情况,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守护好地球和星域。”
帝俊笑了笑:“说得对。走,我们再去其他星域看看,确保每一处都安稳无虞。”
太一收起东皇钟,身影融入光幕中:“好,我在前面带路。”
帝俊骑着九尾玄狐,跟在太一身后,缓缓飞向星域的深处。周围的星辰缓缓转动,散发着柔和的光芒;远处的星云像一条巨大的彩带,在漆黑的星域中缓缓流淌。
星域的平静,是三界初稳的重要保障。帝俊和太一知道,他们肩上的责任很重,但他们更相信,只要他们坚守岗位,御兽殿的弟子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守护好这片星域,守护好地球,守护好三界的安稳。
第七章:起源殿的回望与期许
起源殿的藏经阁里,玄空正坐在案前,奋笔疾书。案上堆满了各种典籍和玉简,有天庭递来的《天界秩序初定奏报》,有修仙界送来的《修仙界宗门公约》,有幽冥呈交的《幽冥轮回户籍册》,还有龙曦从地球传回的《华夏部落近况报告》。
玄空手中的毛笔沾了沾墨水,在竹简上写下“三界初稳”四个大字,随后开始详细记录三界的各项情况。他的字迹工整流畅,每一个字都透着严谨和认真。
“玄空道长,”龙宇的声音从藏经阁门口传来,“写得怎么样了?《封神劫全史·三界六道篇》快完成了吧?”
玄空抬起头,看到龙宇和玄冥正站在门口,连忙站起身:“道尊,玄冥娘娘。已经快完成了,就差最后一章‘三界初稳’的总结了。”
龙宇走进藏经阁,拿起案上的竹简,仔细看了起来。竹简上详细记录了三十三重天的秩序重建、修仙界的稳固措施、幽冥轮回的完善细则、地球华夏的成长情况以及星域的守护安排,每一项都记录得十分详细。
“很好,”龙宇放下竹简,满意地点了点头,“你把三界初稳的情况记录得很全面,以后后人看到这些典籍,就能清楚地知道封神劫后三界是如何走向安稳的。”
玄冥走到案前,拿起一卷玉简,那是玄空整理的《华夏文明初记》。她翻开玉简,看到上面记录着华夏先民耕种、烧制陶器、搭建木屋的过程,眼中满是柔和:“玄空道长,你把华夏的情况记录得这么详细,真是有心了。”
玄空笑了笑:“这是我的职责。华夏是道尊重点护持的文脉之地,它的成长和发展,是三界初稳的最好见证。我要把这些都记录下来,让华夏的文脉永远传承下去。”
龙宇走到藏经阁的窗边,望向外面的鸿蒙雾霭。雾霭中,三十三重天、修仙界、幽冥轮回、地球和星域的景象隐约可见,每一处都透着安稳和祥和。
“三界初稳,只是一个开始,”龙宇轻声说道,“未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天庭需要进一步完善仙官考核制度,防止出现尸位素餐的情况;修仙界要加强宗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避免再次出现争斗;幽冥要继续优化轮回规则,确保公平公正;地球华夏要继续发展壮大,传承好文明火种;星域要加强防御,防止域外妖物入侵。”
玄冥走到龙宇身边,轻轻握住他的手:“是啊,但我们不用急。只要我们坚守起源殿,关注着三界的动态,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三界就一定能永远承平。”
玄空也走了过来:“道尊,玄冥娘娘,你们放心。我会继续记录三界的发展情况,把《封神劫全史》和《华夏文明初记》续写下去。另外,我还会把这些典籍的副本传送到三界的各个角落,让大家都能了解三界的历史和规则,共同守护这份安稳。”
喜欢源道龙宇洪荒劫纪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源道龙宇洪荒劫纪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