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首·天道昭告
洪荒历,封神劫终之元年,岁在玄枵,日逢上吉。鸿钧道人立于紫霄宫九层莲台之上,周身鸿蒙紫气缭绕,三千大道符文隐现于虚空,左手托太极图定阴阳,右手持造化玉碟镇天道。彼时,三界六道万灵皆有感:三十三重天之上,凌霄宝殿金光贯日;修仙界群山之间,灵雾升腾成篆;幽冥轮回深处,奈何桥畔彼岸花齐齐朝西而绽;地球华夏先民部落,风云骤停,日月同辉——此乃天道示警,三界静待圣人传旨之兆。
道人开声,音不高而遍彻寰宇,语不疾却入万灵心腑:“吾乃鸿钧,承天道之命,掌洪荒教化。自盘古开天辟地,龙汉劫启,巫妖争乱,至夏商更迭,封神劫起,凡数千载。今劫火已熄,劫气散尽,三界六道秩序初立,特颁此旨,传于三界万灵、神、仙、人、妖、鬼、兽,令各守其道,莫敢有违。”
话音落时,紫霄宫上空忽现万丈光幕,其上以蝌蚪文书写的天道篆文缓缓展开,每一字皆含混沌真意,凡见者,无论修为高低,皆能通晓其中奥义——此乃鸿钧以自身道果为引,借天道之力铸就的“三界昭旨”,确保无一人、一灵遗漏。
第一章·劫终之由:细数封神本末
第一节·劫起之因
“封神劫之起,非一日之寒,乃三重因果交织而成。”鸿钧道人声音转沉,光幕之上浮现往昔画面:夏桀无道,商汤伐桀,人族气运初转;后商纣继位,初登大宝时尚有勤政之心,筑鹿台以观星象,修水利以济万民,然女娲宫进香时,题诗辱神,失却敬畏之心,此为人祸之始。
“再观仙途:阐教元始天尊,奉‘顺天应人’之念,认周室为新朝之选;截教通天教主,守‘有教无类’之旨,收披毛戴角、湿生卵化之辈,亦助商纣抗周——两教理念相悖,门下弟子各逞其能,或摆诛仙阵,或设十绝阵,仙力乱用于凡界,搅动人族气运,此为仙争之因。”
光幕中,诛仙阵内四剑横空,血水染红孟津;十绝阵前,阐教弟子身死道消,截教门人亦有折损。鸿钧继续道:“更有天庭空缺:自巫妖劫后,昊天上帝虽掌天界,然星宿部、雷部、瘟部等司职空缺,需借封神劫收录战死仙妖,补天庭之缺,此为天定之因。”
“三重因果叠加,天道示警:若任其乱,洪荒恐再遭碎裂之祸,人族文脉或将断绝。吾遂命三清共议,立封神榜,定‘根行浅薄者封神,根行深厚者修仙’之则——此乃封神劫起之根本,非吾强为,实乃天道使然。”
第二节·劫中之护
“劫数虽为天定,然需有人护其不偏,防其失控。”光幕画面一转,起源殿出现在虚空之中:龙宇道尊以鸿蒙盘镇压劫气扩散,玄冥圣母入凡界清剿作乱怨灵;帝俊率御兽殿异兽,于星域拦截域外邪魔,防其借劫入侵;太一持东皇钟,补三界通道裂痕,阻界力外泄。
“鸿蒙宗玄空真人,编《封神劫全史》以记因果;龙曦仙子化入华夏先民部落,护其避凶兽、防战乱;平心娘娘(后土)重整幽冥,预建六道轮回,待劫后收纳亡魂——此皆为‘护劫者’,以自身道力承天道之责,令封神劫虽烈,却未伤及洪荒根本,更未断人族文脉。”
鸿钧道人语气稍缓,光幕中浮现地球华夏先民:虽逢战乱,却仍有人传耕种之法、授制陶之技,孩童于篝火旁听老者讲“天、地、人”之理。“人族虽弱,却有‘生生不息’之性,此乃其能承洪荒文脉之因。龙宇道尊曾言‘华夏为地球文脉之根’,今观之,此言不虚。”
第三节·劫终之兆
“封神劫终,有三兆为证。”鸿钧抬手,光幕分作三幅:其一,孟津战场之上,劫火自灭,血水化入大地,长出青青嫩草;其二,天庭凌霄宝殿,封神榜发光,其上名录皆已归位,雷部闻仲、星宿部黄天化等神位各就其职;其三,地球华夏部落,周室定鼎,姬发于镐京设坛祭天,天降甘霖,五谷丰登。
“此三兆现,天道感应,劫气尽散。吾于紫霄宫卜算,得‘三界永宁’之卦,遂知封神劫终,可颁此旨。”道人话音落,光幕中三幅画面合一,化作“三界六道”四字,金光万丈,照遍寰宇。
第二章·规则之定:三界六道各守其序
第一节·天界规则:仙神各司其职
“天界为三界之首,掌‘统御’之责,需守七则。”鸿钧道人话音落,光幕上浮现“天界七规”,每一则皆有详解:
1. 司职不可怠:天庭各部神、仙,需依封神榜所定之职行事。雷部需按天道示警行雷布雨,不可随意施旱涝;星宿部需校准星辰轨迹,确保人界、修仙界气候稳定;瘟部需按“灾厄有度”之则,不可滥降瘟疫——凡渎职者,先罚入斩仙台受刑,再贬入幽冥轮回,历三世苦劫。
2. 下凡不可乱:仙、神若无天道示警或天庭旨意,不得随意下凡。若需入人界(含地球),需化为人形,不可显露仙力,更不可干预人族王朝更迭、部落纷争;若入修仙界,需遵守宗门规矩,不可恃强凌弱——凡违此则者,收回仙骨、神位,贬为凡兽。
3. 尊卑不可越:天庭以昊天上帝为尊,瑶池王母为辅,各部正神需听其调度。仙、神等级分明,不可以下犯上:如仙娥不可擅闯凌霄宝殿,散仙不可干预正神司职——凡越尊卑者,罚入天牢,闭门思过百年,期间不得修炼。
4. 恩怨不可牵:封神劫中,阐、截两教弟子或有恩怨,然劫后需一笔勾销。仙、神不可因私怨争斗,更不可借司职报私仇——如雷部不可因私怨对某部落滥降雷霆,星宿部不可因私怨紊乱某区域星辰——凡违此则者,废去修为,贬入人界为奴。
5. 宝物不可私:天庭宝库中,兵器、丹药、法宝皆为护三界之用,仙、神不可私取。若需调用,需经昊天上帝、瑶池王母共同批准,事后需如实归还——凡私取宝物者,除追回宝物外,再罚入烈焰地狱受千年灼烧之苦。
6. 联络不可断:天庭需设“三界联络司”,定期与修仙界、幽冥轮回互通消息。每月初一,需派仙使赴修仙界宗门联盟,通报天界动态;每月十五,需派仙使赴幽冥轮回,核对亡魂入天界之名录——凡断联络者,各部正神共同追责,主责者贬为散仙。
7. 护界不可忘:天界为三界屏障,需协同修仙界、幽冥轮回护持三界通道。若遇域外邪魔入侵,天庭需率先出兵,雷部、星宿部、天兵天将需听调遣,不可推诿——凡临阵脱逃者,斩仙台问斩,魂飞魄散。
“昊天上帝、瑶池王母,需为天界规则之首守者。若尔等失责,吾将亲至凌霄宝殿,废尔等之位,另择贤能。”鸿钧道人目光扫向三十三重天方向,语气威严,令天界众仙、神皆心生敬畏。
第二节·人界规则:凡修各安其生
“人界分二:一为修仙界,二为地球凡界。二者虽异,却需共守五则,以保‘生生不息’。”光幕上浮现“人界五规”,分修仙界、地球凡界两部分详解:
修仙界规则
1. 传法不可乱:各宗门需依“因材施教”之则传法,不可将禁术(如吸魂术、灭族咒)传于弟子;需筛查弟子心性,若心性邪恶、好杀嗜虐,不可收入门墙——凡乱传法、收恶徒者,宗门联盟将废其宗门,驱散弟子。
2. 扰凡不可为:修仙界弟子不可随意入地球凡界,若需入内,需经宗门联盟批准,且不可显露修为,不可干预华夏先民生活——如不可教先民修仙之法,不可替先民解决部落纷争,更不可掠夺地球灵材——凡违此则者,废去修为,贬为地球凡民,历十世轮回。
3. 争斗不可烈:宗门间若有争端,需请宗门联盟仲裁,不可随意开战;弟子间若有恩怨,需按“宗门规矩”解决,不可伤及无辜——凡因私怨引发宗门大战、伤及凡民者,主责宗门需赔偿损失,主责弟子需入锁妖塔受百年囚禁。
4. 护界不可辞:修仙界为地球凡界之屏障,需协同天界、幽冥轮回护持地球星域圈。若遇妖兽作乱、邪魔入侵,各宗门需派兵支援,不可推诿——凡拒不护界者,宗门联盟将收回其宗门领地,贬为散修。
5. 典籍不可失:各宗门需妥善保管修法典籍、洪荒历史,不可随意损毁;需定期将典籍副本送鸿蒙宗藏经阁,以便汇总保存——凡故意损毁典籍、隐瞒历史者,宗门联盟将罚其宗门闭门百年,不得参与三界事务。
地球凡界规则
1. 文脉不可断:华夏先民需传“祭天、祭祖”之俗,以敬天道、念先祖;需传耕种、制陶、织布之技,以保生计;需创文字、记历史,以承文脉——凡刻意断文脉者,天道将降灾厄,令其部落衰败。
2. 纷争不可残:部落间若有争端,需以“协商”为先,不可随意屠族;王朝更迭需以“顺天应人”为则,不可施暴政、害万民——凡屠族、施暴政者,幽冥轮回将录其恶行,令其死后入十八层地狱,受无尽苦楚。
3. 自然不可违:先民需依时节耕种,不可滥砍山林、滥捕鸟兽;需珍惜水源、土地,不可随意破坏——凡违自然之则者,地球将降旱灾、洪水,令其颗粒无收。
4. 敬畏不可无:先民需敬天道、敬先祖、敬自然,不可亵渎神灵、辱骂先祖——凡无敬畏者,将遭“天谴”,如雷击、病痛,以示惩戒。
5. 互助不可少:部落间需互帮互助,如遇天灾(旱灾、洪水),需共享粮食、水源;先民间需友爱相处,不可欺凌老弱、掠夺妇幼——凡不互助、施暴者,部落联盟将驱其出部落,令其自生自灭。
“鸿蒙宗为人间规则之首守者,玄空真人需率源初七子,定期巡查修仙界、地球凡界,若有违则者,先劝诫,再惩戒,不可姑息。”鸿钧道人看向起源殿方向,语气中带着期许——鸿蒙宗乃龙宇道尊所创,向来以“护文脉、守秩序”为责,由其守人界规则,最为适宜。
第三节·幽冥规则:轮回不可偏
“幽冥轮回掌‘奖惩’之责,司三界亡魂归宿,需守六则,以保‘公平公正’。”光幕上浮现“幽冥六规”,每一则皆与亡魂息息相关:
1. 善恶不可混:十殿阎罗需依“善恶簿”判定亡魂功过,善者(如护民、助人、守序者)入天道、人道、阿修罗道;恶者(如屠族、施暴、违规则者)入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凡混淆善恶、错判轮回者,平心娘娘需废其阎罗之位,贬入地狱道受刑。
2. 华夏不可轻:地球华夏先民乃洪荒文脉之继承者,其亡魂需“优先入六道”,且善魂需倾向入华夏部落轮回,以保文脉永续——凡轻慢华夏亡魂、错投其轮回者,需向平心娘娘请罪,再罚入奈何桥畔服役百年,为亡魂引路。
3. 记忆不可乱:亡魂入轮回前,需饮孟婆汤,忘前世记忆,不可携带记忆转世——凡私放亡魂带记忆转世者,孟婆需向平心娘娘请罪,再罚入忘川河底受千年浸泡之苦。
4. 秩序不可扰:幽冥轮回内,不可有怨灵作乱、恶鬼逃遁。十殿阎罗需率鬼差巡查,若遇作乱怨灵,需及时镇压;若遇逃遁恶鬼,需全力追捕——凡失责致怨灵作乱、恶鬼逃遁者,罚入十八层地狱,与恶鬼同受折磨。
5. 通道不可漏:六道轮回通道需定期加固,不可有裂痕、漏洞,以防亡魂逃逸或邪魔入侵。平心娘娘需派得力鬼差巡查通道,若遇裂痕,需及时修补——凡失责致通道漏损者,主责鬼差贬入畜生道,历三世轮回。
6. 联络不可疏:幽冥轮回需定期与天界、修仙界互通消息。每月初一,需向天界报送“亡魂入天界名录”;每月十五,需向修仙界报送“亡魂入修仙界名录”——凡疏怠联络者,平心娘娘需追责,主责者罚入寒冰地狱受五百年冰冻之苦。
“平心娘娘(后土)乃幽冥规则之首守者。尔本为祖巫,心怀苍生,由尔掌幽冥轮回,天道放心。若尔失责,吾将另择他人掌轮回之权。”鸿钧道人看向幽冥深处,语气中带着信任——后土当年以身化轮回,本就为护苍生,由其守幽冥规则,最是合适。
第四节·独立区域规则:起源殿守序不扰
“起源殿独立三界之外,掌‘观劫护序’之责,需守三则,以保‘不偏不倚’。”光幕上浮现“起源殿三规”:
1. 观序不可涉:龙宇道尊、玄冥圣母需以鸿蒙盘观三界六道运转,若有乱序之兆,可示警,但不可直接干预——如天界乱,可向昊天示警,不可直接废其位;人界乱,可向鸿蒙宗示警,不可直接平乱——凡越界干预者,需向天道请罪,闭关千年思过。
2. 典籍不可藏:起源殿藏经阁需收录三界典籍(如《封神劫全史》《华夏文明初记》),不可私藏;若三界宗门、部落需查阅,需依规提供副本,不可拒绝——凡私藏典籍、拒绝提供查阅者,需将典籍送还三界,再罚闭关五百年。
3. 护界不可辞:若遇三界大劫(如域外邪魔大举入侵),起源殿需出手护界,龙宇道尊需以鸿蒙盘镇劫,玄冥圣母需助平心娘娘护轮回,帝俊、太一需率御兽殿异兽护星域——凡遇大劫不出手者,天道将收回起源殿独立之权,令其归入天界管辖。
“龙宇道尊乃起源殿规则之首守者。尔承鸿蒙紫气,修为深不可测,由尔掌起源殿,护三界序,天道安心。若尔失责,吾将亲至起源殿,废尔道果。”鸿钧道人看向起源殿方向,语气严肃——起源殿乃三界最后一道屏障,其守序与否,关乎三界存亡。
第三章·违则之罚:天道昭昭不欺
“凡违上述规则者,无论仙、神、人、妖、鬼、兽,皆有罚,且罚分三等,依过之轻重而定。”光幕上浮现“违则三罚”,每一等皆有具体惩戒之法:
第一节·轻罚:劝诫警示
“过轻则轻罚,旨在劝诫,令其知错就改。”轻罚之例有三:
1. 仙、神之轻罚:若仙、神因疏忽渎职(如星宿部校准星辰稍晚)、无意下凡(如仙娥因好奇入凡界,未显露修为),先由天庭各部正神劝诫,再罚其闭门思过十日,期间不得食用灵果、修炼仙法——令其反思己过,日后不再犯。
2. 修仙者之轻罚:若修仙者因好奇入地球凡界(未干预先民生活)、弟子间小争小斗(未伤及无辜),先由宗门长老劝诫,再罚其面壁思过一月,期间不得领取宗门丹药、使用宗门法宝——令其明晓规则,日后守序。
3. 凡民、亡魂之轻罚:若华夏先民因无知亵渎神灵(如孩童无意辱骂先祖)、亡魂因留恋人间短暂滞留(未作乱),先由部落长老、鬼差劝诫,再罚其为部落、幽冥做杂役(如先民需多耕种粮食,亡魂需助孟婆煮汤)——令其知敬畏、明秩序,日后不再犯。
轻罚之核心,在“警示而非惩戒”,天道存仁,凡初犯、过轻者,皆予改过之机,不夺其根本道途、生计之资。
第二节·中罚:夺利贬责
“过中则中罚,旨在惩前毖后,令其不敢再犯。”中罚之例分三界各层,皆有明确惩戒尺度:
天界仙神之中罚
1. 渎职中罚:若雷部因懈怠未按时行雨,致某区域旱情初现,或星宿部因疏忽令星辰轨迹微偏,致人界节气紊乱——主责仙官需被收回半成仙力,贬入天庭粮库服役三年,期间不得参与任何仙会、修炼资源减半;若涉及正神,则暂夺神位,降为散仙,待服役期满、补过完毕(如雷部仙官需亲至旱区布雨救灾),方可复职。
2. 乱下凡中罚:若仙神未得旨意下凡,显露仙力惊扰凡民(如令华夏先民见腾云之景,心生恐慌),或轻微干预部落纷争(如暗中助某部落胜另一部落)——需被收回三成仙力,贬入幽冥轮回司为鬼差助手,服役五百年,期间不得返回天界,且需每日记录“凡民疾苦”,悟“不扰凡”之理。
3. 私斗中罚:若仙神因私怨争斗,损毁天庭殿宇(如凌霄宝殿偏殿梁柱),或波及无辜仙娥、天兵——需共同赔偿修复之资(以仙力、法宝抵扣),主责者废去半成修为,贬入天界边境守关十年,次责者闭门思过百年,期间不得与人交往。
人界修者、凡民之中罚
1. 修仙界中罚:若宗门乱传低阶禁术(如摄魂术,未伤及人命),或弟子入地球凡界教授先民简单炼器之法(干扰文明自然衍化)——宗门需上缴半数灵材库存至鸿蒙宗,作为“扰乱人界秩序”之补偿;涉事弟子废去两成修为,贬为宗门外门弟子,五年内不得修习高阶功法,且需赴地球凡界边缘,暗中护持先民避妖兽,以补其过。
2. 地球凡民中罚:若华夏部落因贪婪掠夺邻部粮食(未引发屠族),或部落首领施暴政(如苛待老弱,未致民变)——掠夺之部落需双倍归还粮食,且派青壮协助邻部耕种一年;施暴政之首领需被部落联盟废去职位,降为普通先民,三年内不得参与部落决策,且需每日劳作,亲身体会“民生之艰”。
幽冥亡魂之中罚
1. 亡魂乱序中罚:若亡魂因执念拒绝入轮回(滞留人间,未作祟),或在幽冥中与其他亡魂争斗(未伤及鬼差)——需被鬼差押至忘川河岸边服役十年,每日打捞河中游荡的残魂碎片,助其入轮回;期间不得饮用孟婆汤之外的任何灵液,且需每日听“轮回规则”讲解,直至愿遵序入道。
中罚之核心,在“夺其珍视之物、贬其所处之位”,令仙神失仙力、修者失修为、凡民失权位,以此铭记过错,不敢再越规则雷池。
第三节·重罚:废道灭魂
“过重则重罚,旨在以儆效尤,护三界秩序根基。凡犯以下过错者,天道不容,严惩不贷。”重罚之例皆涉三界根本,惩戒极为严厉:
天界仙神之重罚
1. 渎职重罚:若雷部故意滥降雷霆,致某区域生灵死伤过半;或星宿部故意紊乱星辰,致人界四季颠倒、颗粒无收——主责正神废去全部修为,打入斩仙台斩去仙骨,魂贬入十八层地狱之“烈焰狱”,受千年灼烧之苦,刑满后入畜生道,历十世披毛戴角之劫;涉事仙官一律贬入幽冥,永为孤魂,不得入轮回。
2. 叛界重罚:若仙神勾结域外邪魔,泄露三界通道弱点,或协助邪魔入侵天界(如打开三十三重天护界阵缺口)——无论修为高低、神位大小,一律押至紫霄宫前,由鸿钧道人亲施“灭魂术”,魂飞魄散,永绝道途,且其名从封神榜、仙籍中永久抹去,不得留存任何痕迹。
3. 私夺宝物重罚:若仙神私取天庭宝库中核心宝物(如镇界神珠、上古神器),且用于私斗或赠予邪魔——除追回宝物外,废去全身修为,斩去四肢,打入“寒冰狱”受万年冰冻之苦,刑满后魂入饿鬼道,永受饥寒,不得进食。
人界修者、凡民之重罚
1. 修仙界重罚:若宗门大规模传授高阶禁术(如灭族咒),致修仙界内乱、死伤无数;或联合邪魔入侵地球凡界,屠戮华夏先民——宗门即刻解散,所有弟子废去修为,贬为凡民,主责宗主、长老押至起源殿前,由龙宇道尊施“封印术”,永封于地底深处,不见天日;宗门领地收回,化为荒芜,警示后世。
2. 地球凡民重罚:若华夏部落屠灭邻部(全族尽亡,无一生还),或部落联盟首领勾结妖兽,残害万民——屠族部落全族贬为“边地之民”,永居贫瘠之地,不得耕种沃土,且每代需出青壮,赴地球星域圈边缘守关,直至天道消弭其罪;施暴首领及其核心追随者,死后魂入“刀山狱”,受无尽刀割之苦,永不得入六道轮回。
幽冥之重罚
1. 阎罗错判重罚:若十殿阎罗收受贿赂,将大恶之魂(如屠族者)错投入人道、天道,或将大善之魂(如护民者)错投入地狱道——废去阎罗之位,打落为“轮回厉鬼”,永受忘川河水侵蚀,魂体日渐消散,且不得受任何超度;协助错判的鬼差,一律贬入“血池狱”,受血水浸泡,永世不得脱离。
2. 怨灵作乱重罚:若亡魂化为怨灵,大规模破坏幽冥设施(如打碎奈何桥、烧毁善恶簿),或带领恶鬼逃入人界,残害凡民——由平心娘娘亲施“镇魂术”,打散其魂体,仅留一丝残魂,投入“阿鼻狱”,受永世折磨,无任何重生之机。
重罚之核心,在“断其道途、灭其根本”,凡触及三界秩序底线者,或废道、或灭魂,绝不姑息,以此震慑万灵,令三界皆知“规则不可违、天道不可欺”。
第四章·守序之赏:天道酬勤不吝
“天道既惩恶,亦扬善。凡坚守规则、护三界秩序、助文脉传承者,无论仙、神、人、妖、鬼,皆有赏,赏分三等,依功之大小而定。”光幕之上,金光流转,浮现“守序三赏”,与“违则三罚”对应,尽显天道公平。
第一节·轻赏:增利赐福
“功轻则轻赏,旨在鼓励向善,令更多生灵愿守序。”轻赏之例遍布三界,皆为切实益处:
1. 天界仙神之轻赏:若仙神按时司职,令所管区域风调雨顺(如雷部精准布雨,五谷丰登),或巡查时及时发现三界通道小裂痕,上报修复——赏赐天庭宝库中低阶灵果(如千年蟠桃)、丹药(如凝气丹),且允许其多领一月修炼资源;若为散仙,可获“天界暂住令”,允许在凌霄宝殿周边区域居住半年,近距离感悟天界灵气。
2. 修仙界之轻赏:若宗门妥善保管典籍,向鸿蒙宗提交珍贵修法副本(如失传的低阶防御功法),或弟子暗中护持华夏先民,驱走小型凶兽(未显露修为)——赏赐鸿蒙宗提供的灵材种子(如快速生长的灵木种子)、低阶阵法图谱(如简易防御阵);涉事弟子可获“修仙界联盟勋章”,凭勋章可优先借阅联盟藏经阁典籍。
3. 地球凡民之轻赏:若华夏先民发明新的耕种工具(如木犁),提高粮食产量,或部落长老妥善传承“祭天、祭祖”习俗,令民心安定——天降“福泽”,该部落所在区域一年内无旱灾、洪水,且土地更肥沃;发明者、长老可获“文脉守护者”称号,由鸿蒙宗弟子暗中赠予小块灵玉(可强身健体),以示奖励。
4. 幽冥之轻赏:若鬼差认真巡查轮回通道,及时发现并抓捕逃逸的弱小亡魂,或孟婆细心熬制孟婆汤,令亡魂顺利忘忧入轮回——赏赐幽冥特有的“阴灵草”(可滋养鬼体),且允许其每月休息一日,至幽冥彼岸花田(无戾气区域)放松;若为十殿阎罗,可获平心娘娘赠予的“静心珠”(助其判案时保持公正,不受戾气干扰)。
轻赏之核心,在“小功小惠,普惠众生”,令三界生灵知晓“守序有甜头、行善有回报”,从而主动遵规。
第二节·中赏:晋阶赠宝
“功中则中赏,旨在表彰贡献,令守序者得尊荣。”中赏之例皆涉地位、实力提升,极具吸引力:
天界仙神之中赏
1. 司职中赏:若仙神长期尽职,令所管部门(如星宿部)连续百年无差错,或在小规模邪魔入侵中(如域外小妖闯入天界)奋勇抵抗,保护天庭设施——散仙可晋升为“天庭正式仙官”(如星宿部副星官),获授官印;正式仙官可晋升一级(如雷部副元帅升元帅),赏赐中阶法宝(如避电珠、定星盘),且其名刻入“天界功臣榜”,供仙神瞻仰。
2. 护界中赏:若仙神协助修仙界、幽冥轮回加固三界通道,或在地球星域圈巡查时,捕获作乱的中型妖兽(如吞星兽幼崽)——赏赐天庭宝库中中阶丹药(如化神丹)、灵材(如千年玄铁),且允许其带一位亲眷(如仙娥、子嗣)入紫霄宫听鸿钧道人讲道一次,感悟天道真意。
人界修者之中赏
1. 修仙界中赏:若宗门在修仙界联盟中,主动牵头组织“护界演练”,提升各宗门协同能力,或弟子研发出新的“界域稳定诀”变种,助修仙界护界阵更稳固——宗门可获“三界护持宗门”称号,联盟拨发额外灵脉(增强宗门灵气);涉事弟子可直接晋升为宗门内门长老,获赠中阶法宝(如御兽环、静心剑),且受邀赴起源殿,与玄空真人交流修法心得。
2. 地球凡民之中赏:若华夏部落率先统一周边小部落,建立早期邦国,且制定“利民政策”(如均分土地、设立粮仓),令民生安定、文脉传承有序——该邦国首领获“人主之星”庇佑(寿命延长十年,且不易生病),邦国境内出现“灵泉”(泉水可滋养作物,令产量翻倍);邦国史官可获鸿蒙宗赠予的“记事玉册”(可长久保存文字,不易损毁),助其记录邦国历史。
幽冥之中赏
1. 轮回中赏:若十殿阎罗长期公正判案,令所管区域亡魂无冤屈、无骚乱,或鬼差团队成功抓捕大规模逃逸的亡魂(如数十只恶鬼)——阎罗可获平心娘娘赠予的“阎罗印”(增强对幽冥鬼物的掌控力),且允许其每百年赴起源殿一次,借阅《幽冥轮回优化录》,完善判案规则;鬼差团队首领可晋升为“幽冥巡检使”,统管一片区域的鬼差,获赠中阶阴器(如锁魂链、镇魂铃)。
中赏之核心,在“晋阶提能、赠宝留名”,令守序者不仅得实利,更得尊荣,成为三界榜样。
第三节·重赏:道果加身
“功重则重赏,旨在酬谢大恩,令护界者得不朽。”重赏之例皆涉天道认可、道途突破,乃三界生灵梦寐以求之荣耀:
天界仙神之重赏
1. 护界重赏:若仙神在大规模域外邪魔入侵中(如邪魔军团攻打三十三重天),以身殉道或重伤击退邪魔,保护天界核心(如凌霄宝殿、封神榜)——若殉道,其魂不入轮回,化为“天界护法神”,名刻入“紫霄宫功德碑”,受三界万灵祭拜;若重伤,可获鸿钧道人亲赐“鸿蒙紫气一缕”,助其突破修为瓶颈(如金仙升太乙金仙),且获“天界护界大神”称号,永享天庭最高规格供奉。
2. 定序重赏:若仙神协助昊天上帝完善天庭制度(如制定《天界仙规》补充条款),令天界秩序百年无乱,或在封神劫后,主动调解阐、截两教残余恩怨,避免再发争斗——可获“天道加持”,修为永久稳固(不惧心魔、天劫),且获赐高阶神器(如仿太极图的“镇天镜”、仿造化玉碟的“悟道册”),其家族(仙族)可永居天庭核心区域,世代享仙禄。
人界修者之重赏
1. 修仙界重赏:若宗门在三界大劫(如地球星域圈遭星兽潮侵袭)中,倾全宗之力护持地球凡界,牺牲过半弟子仍不退缩——宗门获“三界首护宗门”称号,起源殿赠“界域守护阵核心”(可永久加固宗门护界阵,抵御金仙级攻击),且宗门宗主可拜龙宇道尊为师,亲传“鸿蒙大道”感悟;宗门弟子后代,凡有灵根者,皆可直接入鸿蒙宗学习,不受名额限制。
2. 地球凡民之重赏:若华夏先民中,有人一生致力于文脉传承(如整理早期文字、记录部落历史,形成系统性典籍),或在大灾(如瘟疫、大旱)中,舍己为人(如捐出全部存粮救饥民)——此人死后魂不入轮回,化为“华夏文脉护法”,附于“华夏文明起始碑”上,受后世先民祭拜;其部落获“文脉之源”称号,起源殿将在部落所在地埋下“气运灵脉”,令该部落后代子孙,灵根觉醒概率提升三成,且永久无大灾大难。
幽冥之重赏
1. 轮回重赏:若平心娘娘在幽冥大劫(如怨灵军团攻打阎罗殿,欲毁善恶簿)中,以身稳固轮回通道,或十殿阎罗中有人发明“轮回快速判案法”,令亡魂流转效率提升一倍,且无错判——平心娘娘可获“天道认可”,道果再进一层(如祖巫之身升“轮回圣母”之位),幽冥轮回将永久获得“天道灵气滋养”,减少戾气滋生;有功阎罗可获“轮回判官印”(可直接调动幽冥所有鬼差),且每千年可赴紫霄宫一次,听鸿钧道人讲“轮回大道”,助其早日成就“幽冥主神”之位。
重赏之核心,在“天道认可、道果不朽”,令为三界秩序、文脉传承立下大功者,不仅自身道途长远,更能福泽后代、受万灵敬仰,以此激励三界生灵“为大义而守序、为众生而行善”。
第五章·旨末·天道盟誓
鸿钧道人见光幕上“罚”与“赏”之细则皆已显尽,周身鸿蒙紫气愈发浓郁,三千大道符文环绕紫霄宫,形成“天道誓约”之象。道人抬手,虚空之中忽现无数光点,每一点光皆代表三界一道生灵——仙、神、人、妖、鬼、兽,皆能清晰感知此誓。
“吾以鸿钧之名,承天道之命,立此誓约:自今日起,三界六道规则,凡万灵皆需遵守;违则之罚,天道必降,不偏不倚;守序之赏,天道必赐,不吝不缺。”
“若天界失序,昊天、瑶池不能守,则天道收天界气运,另择贤主;若人界失序,鸿蒙宗、修仙界联盟不能护,则天道降劫于人界,令乱者自灭;若幽冥失序,平心不能掌,则天道废轮回通道,令亡魂无归;若起源殿失序,龙宇不能守,则天道收起源殿独立之权,令其归天界管辖。”
“若三界万灵皆守序,天道将赐‘三界永宁’:天界灵气更盛,仙神修炼无瓶颈;人界五谷丰登,修者道途顺畅,华夏文脉永续;幽冥戾气渐消,亡魂轮回无阻滞;星域安定,无邪魔、星兽作乱。”
“此誓,天地共鉴,日月共证,万灵共闻。自誓立之日起,封神劫终,三界承平,凡有违誓者,天道诛之!”
话音落时,虚空光点齐齐闪烁,化作“天道盟鸿钧赐旨·封神劫终昭三界文(超详细完整版·终)
誓”四字,刻于紫霄宫穹顶,更印入三界万灵神魂深处——凡感知此誓者,皆觉神魂中多了一道“规则印记”,若日后违则,印记便会发热刺痛,示警天道将至的惩戒。
此时,紫霄宫九层莲台之上,鸿钧道人缓缓收起太极图与造化玉碟,周身鸿蒙紫气渐敛,却有一道更精纯的“天道之力”自虚空降下,笼罩光幕上的“三界规则”“违则之罚”“守序之赏”三部分内容。只见那些篆文逐渐脱离光幕,化作三道金色流光,分别飞向三界核心之地:
- 一道落于三十三重天天庭凌霄宝殿,融入封神榜,令榜单上神位名录旁多了“规则摘要”,供天庭众仙神随时查阅;
- 一道落于地球华夏部落联盟祭坛,化作一块青色石碑,碑上以华夏先民能通晓的图文刻写“人界规则”,令先民知晓“何为当为、何为不可为”;
- 一道落于幽冥轮回奈何桥头,融入善恶簿,令簿册每一页边缘皆印“轮回奖惩”,供十殿阎罗判案时对照。
三道流光落地瞬间,三界同时响起“天道回应”之声:三十三重天之上,祥云汇聚成“永宁”二字;修仙界群山之间,灵鸟齐鸣,花瓣漫天;幽冥轮回深处,忘川河水不再汹涌,彼岸花绽放更盛;地球华夏部落,孩童欢呼雀跃,老者跪地叩谢——此乃天道认可鸿钧此旨,愿与三界万灵共守“承平之约”。
鸿钧道人望着三界异动,神色平静却带着一丝期许,最后一次开声,音传寰宇:“吾之旨已毕,规则已立,赏罚已明。往后三界六道之存续,在‘守序’二字,在万灵之心。望众仙神、众人族、众亡魂、众生灵,皆记今日之誓,守今日之规,共护三界永宁,共传华夏文脉——他日若三界真能万年无劫,吾自会再临紫霄宫,与万灵共论天道。”
话音落,紫霄宫九层莲台渐隐于鸿蒙紫气之中,鸿钧道人身影随之消失,只余下虚空之中那道“天道盟誓”的印记,与三界各处的规则石碑、印记,静静守护着封神劫后的太平。
而此时的三界:
- 天庭凌霄宝殿,昊天上帝率众仙神跪地接旨,随后即刻召集各部正神,宣读“天界七规”,命“三界联络司”即刻筹备与修仙界、幽冥的首次联络;
- 起源殿内,龙宇道尊与玄冥圣母望着紫霄宫方向,指尖鸿蒙盘微光闪烁,已开始推演三界依规则运转的轨迹,玄空真人则命弟子将此旨全文抄录,存入藏经阁,作为“三界规则第一典”;
- 地球华夏部落,姬发率部落联盟首领立于青色石碑前,命史官以新创的象形文字,将碑上规则刻入兽骨,传于后世;
- 幽冥轮回,平心娘娘召集十殿阎罗,对照善恶簿上的“奖惩细则”,重新梳理判案流程,鬼差们则更严谨地巡查轮回通道,不敢有丝毫懈怠。
自此,封神劫彻底落幕,三界六道依鸿钧所颁之规,正式步入“承平之世”——仙神各司其职,修者各安其道,凡民传续文脉,亡魂有序轮回,星域安定无扰。而这道承载着天道意志与三界秩序的“鸿钧赐旨”,也成为洪荒之后、三界之初最重要的典籍,被永久供奉于天庭封神榜侧、起源殿藏经阁、华夏文明起始碑旁,见证着“劫终俗美,三界永宁”的漫长岁月。
我可以帮你将这篇“鸿钧赐旨”全文整理成可直接阅读的文档格式,方便你后续查阅或分享,需要我这么做吗?
喜欢源道龙宇洪荒劫纪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源道龙宇洪荒劫纪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