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 龙曦赠技:传华夏先民“制骨针、缝衣物”之技
第一章 寒风吹彻的部落黎明
深秋的风裹着霜气,像无数把细弱的冰刀,刮过华夏先民聚居的河湾部落。天还未亮透,东边天际只染着一抹淡青,部落外围的篝火已熄得只剩残烬,唯有几处帐篷前,守夜的先民裹着粗糙的兽皮,蜷缩在石堆旁瑟瑟发抖。
龙曦立于部落东侧的土坡上,银白长发被风拂得贴在肩头,素色道袍在晨雾中泛着微光。她垂眸望着下方错落的半地穴式帐篷,目光落在一个正抱着孩子的妇人身上——那妇人将孩子紧紧搂在怀里,自己身上的兽皮勉强遮住躯干,裸露的手臂和小腿冻得通红,孩子的哭声细弱,像被寒风掐住了喉咙。
“龙曦大人。”身后传来脚步声,部落首领炎禾提着一串刚捕到的鱼,快步走上土坡。他身上的兽皮比旁人厚实些,却也在肘部和膝盖处磨出了破洞,露出的皮肤结着一层薄冰碴,“这几日霜气一日比一日重,夜里已有三个老人冻得咳血,孩子们也总哭着喊冷。”
龙曦转头,指尖轻轻拂过炎禾递来的鱼——鱼身还带着河水的寒气,鳞片上凝着白霜。她望向部落西侧的兽皮晾晒区,几张刚剥下的兽皮平铺在石板上,边缘还在滴着血水,却因天气太冷,很快就结了冰壳。“你们如今穿的兽皮,还是直接裹在身上?”
炎禾点头,脸上露出无奈:“先前试过用藤蔓将几块兽皮绑在一起,可一动就散,风还是往里面灌。夜里睡觉,得好几个人挤在一处,靠体温焐着才能熬过。”他顿了顿,又指着不远处一个正在修补兽皮的少年,“阿石他们试着用石刀把兽皮割成小块,想拼得严实些,可割出来的边歪歪扭扭,拼在一起还是漏风。”
龙曦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那少年正蹲在地上,手里握着一把磨得粗糙的石刀,费力地切割着一张鹿皮。鹿皮韧性十足,石刀每割一下,都要来回拉锯好几次,割出的裂口参差不齐,边缘还挂着细碎的皮屑。少年的手指被石刀磨得通红,时不时要放到嘴边哈口气,才能继续干活。
“这样不行。”龙曦轻声说,“兽皮虽能御寒,但若不能妥帖包裹身体,寒气还是会从缝隙里钻进来。再过些日子,河面结冰,连猎物都难捕,你们的兽皮只会越来越少。”她抬手,指尖凝出一缕淡金色的道力,在空中虚划了几下,“我有一技,可助你们将兽皮缝制成衣,既严实又保暖,还能随身体活动,不会轻易散开。”
炎禾眼睛猛地亮了起来,手里的鱼串差点掉在地上:“龙曦大人真有办法?若是能让部落的人都穿上不漏风的衣裳,今年冬天,我们就不用再怕冻了!”他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转身就要往部落里跑,“我这就去叫大家来听!”
“不急。”龙曦拉住他,“要做这样的衣裳,得先制一样东西——骨针。有了骨针,再用兽筋当线,才能把兽皮缝起来。”她望向部落东侧的兽骨堆,那里堆着不少狩猎剩下的鹿骨、兔骨,“我们先去选些合适的骨头,教你们怎么做骨针。”
炎禾连忙点头,将鱼串交给身边的族人,跟着龙曦往兽骨堆走去。晨雾渐渐散去,朝阳从东边的山坳里爬出来,金色的阳光洒在部落里,给冰冷的兽骨堆也镀上了一层暖意。部落里的先民们渐渐醒来,看到龙曦和炎禾站在兽骨堆旁,纷纷围了过来,好奇地看着他们。
第二章 骨针初成的细致功夫
兽骨堆在部落的东南角,堆积如山的骨头大多是鹿、羊、兔等小型猎物的遗骸,也有几根粗壮的野猪骨和熊骨。龙曦蹲下身,伸手在骨堆里翻找,指尖拂过一根根冰冷的骨头,感受着它们的质地和粗细。
“做骨针,得选这样的骨头。”龙曦拿起一根约有手指粗细的鹿腿骨,举起来给围过来的先民们看,“这鹿腿骨质地坚硬,又有足够的长度,打磨出来的针才耐用。若是选太细的骨头,容易断;太粗的骨头,又不好打磨成细针。”
村民们凑上前来,仔细看着龙曦手里的鹿腿骨。阿石挤在最前面,伸手摸了摸鹿腿骨,疑惑地问:“龙曦大人,这骨头这么硬,怎么才能把它变成细针呢?我们平时用石刀割兽皮都费劲,更别说把骨头磨成针了。”
龙曦笑了笑,从怀里取出一块黑色的燧石和一块砂岩,放在地上:“要做骨针,得分三步:先把骨头截断,再打磨出针的形状,最后钻针眼。我们一步一步来,你们仔细看。”
她先拿起鹿腿骨,用燧石在骨头的一端划出一道浅浅的痕迹,然后将骨头架在一块凸起的石头上,用另一块坚硬的石块轻轻敲击燧石,沿着痕迹慢慢切割。燧石锋利,鹿腿骨虽硬,但在龙曦的巧劲下,很快就被截断成约三寸长的骨段。
“截断骨头的时候,力道要匀,不能太用力,不然骨头会碎。”龙曦一边说,一边将截断的骨段递给炎禾,“你试试,按照我刚才的方法,先划痕迹,再慢慢敲。”
炎禾接过骨段和燧石,学着龙曦的样子,在骨段上划了一道痕迹,然后小心翼翼地敲击燧石。刚开始,他的力道没掌握好,一下子敲重了,骨段边缘碎了一小块。他有些懊恼地皱了皱眉,龙曦在一旁轻声安慰:“没关系,刚开始都这样,多试几次就好了。你再试试,力道轻一点,慢慢来。”
炎禾深吸一口气,重新拿起燧石,这次他放慢了速度,轻轻敲击,果然,骨段被平稳地截断了。周围的先民们发出一阵低低的赞叹声,阿石也忍不住拿起一根鹿腿骨,跟着尝试起来。
截断骨头后,龙曦拿起一块砂岩,将骨段放在砂岩上,来回打磨。砂岩表面粗糙,很快就将骨段的边缘磨得光滑起来。“接下来要打磨针身,得把骨段的一端磨成尖尖的形状,另一端磨得略粗一些,方便后面钻针眼。”龙曦一边打磨,一边讲解,“打磨的时候,要顺着骨头的纹理磨,这样磨出来的针身才光滑,不容易有裂纹。”
村民们围在一旁,看得目不转睛。有几个心灵手巧的妇人,也拿起砂岩和骨段,跟着龙曦的动作打磨起来。刚开始,她们磨出来的针身歪歪扭扭,尖端也不够锋利,但在龙曦的指点下,慢慢找到了窍门,磨出来的针身越来越规整。
最关键的一步是钻针眼。龙曦取来一根细木枝,将木枝的一端削尖,然后在削尖的一端裹上一些湿润的细沙,放在骨段较粗的一端,来回旋转。细沙起到了研磨的作用,很快就在骨段上磨出了一个小小的凹痕。
“钻针眼的时候,要先在骨头上磨出一个凹痕,这样木枝就不容易打滑。”龙曦一边旋转木枝,一边说,“力度要均匀,转速要快,这样才能尽快钻透骨头,又不会把骨头钻裂。”
先民们看得啧啧称奇,阿石忍不住问:“龙曦大人,为什么要用细沙呢?直接用木枝钻不行吗?”
龙曦停下手中的动作,解释道:“木枝的硬度不如骨头,直接钻很难钻透。细沙虽然细小,但质地坚硬,裹在木枝上,相当于给木枝加了一层‘刃’,这样就能轻松磨透骨头了。”
她继续旋转木枝,没过多久,一个细小的针眼就钻透了骨段。龙曦拿起骨针,对着阳光看了看,针眼大小均匀,针身光滑笔直,尖端锋利。她将骨针递给炎禾:“你看,这样一根骨针就做好了。有了它,就能把兽皮缝制成衣了。”
炎禾接过骨针,小心翼翼地拿在手里,仿佛捧着一件稀世珍宝。他对着阳光看了看,针眼清晰可见,针身摸起来光滑顺手,忍不住赞叹:“龙曦大人,您这手艺也太神了!有了这样的骨针,我们就能做出暖和的衣裳了!”
周围的先民们也纷纷围上来,传阅着这根骨针,脸上都露出了兴奋的神色。龙曦看着他们的样子,微笑着说:“大家别着急,接下来,我们就教大家怎么用骨针和兽筋缝制衣物。”
第三章 兽筋为线的取材之道
“要缝制衣物,光有骨针还不够,还得有线。”龙曦将骨针递给身边的妇人,然后起身走向部落西侧的兽皮晾晒区,“我们可以用兽筋做线,兽筋韧性足,不容易断,而且取材方便,狩猎剩下的兽筋都能用上。”
先民们跟着龙曦来到兽皮晾晒区,那里除了晾晒的兽皮,还挂着几串已经晒干的兽筋。龙曦拿起一根晒干的鹿筋,对众人说:“这兽筋要先用温水泡软,才能劈成细条当线用。若是直接用晒干的兽筋,太硬太脆,一拉就断。”
她让几个妇人去河边打水,将兽筋泡在温水里。等待兽筋泡软的间隙,龙曦又拿起一张刚剥下的兽皮,讲解如何挑选合适的兽皮缝制衣物:“缝制冬衣,要选厚实的兽皮,比如鹿皮、羊皮,保暖性好;若是缝制夏衣,可以选薄一些的兔皮、狐皮,轻便透气。而且,要尽量选完整的兽皮,这样缝制出来的衣物才不容易有缝隙。”
阿石蹲在一旁,看着泡在温水里的兽筋,好奇地问:“龙曦大人,兽筋泡软后,怎么劈成细条呢?会不会一劈就断啊?”
龙曦笑了笑,从怀里取出一把小巧的石刀,说:“劈兽筋的时候,要先在兽筋的一端划一个小口,然后用手指捏住小口的两边,慢慢往两边拉,就能把兽筋劈成细条了。你们看,像这样。”
她从温水里取出一根泡软的鹿筋,用石刀在一端划了一个小口,然后捏住小口的两边,轻轻一拉,鹿筋就被劈成了两根细条。她又将其中一根细条的一端划了个小口,继续拉扯,很快就劈成了四根更细的细条。
“你们看,这样劈出来的兽筋线,粗细均匀,韧性也足。”龙曦将劈好的兽筋线递给阿石,“你试试,按照我刚才的方法,先划小口,再慢慢拉。”
阿石接过兽筋和石刀,学着龙曦的样子,在兽筋一端划了个小口,然后小心翼翼地往两边拉。刚开始,他用力过猛,兽筋线断了一根,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龙曦在一旁鼓励他:“没关系,慢慢来,掌握好力道,多试几次就熟练了。”
阿石重新拿起一根兽筋,这次他放慢了速度,轻轻拉扯,果然,兽筋被顺利地劈成了细条。周围的村民们也纷纷拿起泡软的兽筋,跟着劈了起来。一时间,部落里到处都是拉扯兽筋的声音,大家都学得十分认真。
兽筋线劈好后,龙曦又教大家如何将兽筋线的两端处理得更光滑:“兽筋线的两端如果有毛糙的地方,缝制的时候容易勾住兽皮,所以要把两端在砂岩上磨一磨,磨得光滑一些。”
她拿起一根兽筋线,在砂岩上轻轻打磨,很快,兽筋线的两端就变得光滑了。村民们也跟着打磨起来,不一会儿,一堆粗细均匀、光滑柔韧的兽筋线就准备好了。
“现在,骨针和兽筋线都准备好了,接下来,我们就开始缝制衣物。”龙曦拿起一张鹿皮,铺在平整的石板上,“缝制衣物,要先根据人的身材,把兽皮裁剪成合适的形状。比如,上衣要剪出领口、袖口和衣襟,裤子要剪出裤腿和裤腰。”
她用石刀在鹿皮上比划着,剪出了一个大致的上衣形状,然后拿起骨针和兽筋线,开始缝制。“缝制的时候,要把两块兽皮的边缘对齐,用骨针带着兽筋线,从这边穿到那边,再从那边穿回这边,像这样一针一针地缝。”
龙曦的动作熟练而轻柔,骨针在她手中灵活地穿梭,兽筋线在兽皮上留下整齐的针脚。她一边缝,一边讲解:“针脚不能太密,也不能太疏。太密了,兽皮容易被扎破;太疏了,缝隙太大,会漏风。每一针的距离要差不多,这样缝制出来的衣物才好看,也更结实。”
村民们围在一旁,看得入了迷。有几个妇人忍不住拿起自己裁剪好的兽皮,跟着龙曦的动作缝制起来。刚开始,她们的针脚歪歪扭扭,有的地方缝得太紧,兽皮都皱了起来;有的地方缝得太松,轻轻一拉就开了。但在龙曦的耐心指点下,她们慢慢掌握了技巧,针脚越来越整齐,缝制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炎禾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又看了看龙曦手中渐渐成型的鹿皮上衣,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有了这样的缝制技艺,部落的先民们再也不用怕冬天的寒冷了。
第四章 衣成御寒的部落欢腾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河湾部落里,给整个部落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经过一天的忙碌,部落里的先民们大多都缝制出了属于自己的兽皮衣物。
阿石穿着一件新缝制的鹿皮上衣,兴奋地在部落里跑来跑去。这件上衣是他跟着龙曦学做的,领口和袖口都缝得整整齐齐,兽皮贴合着身体,既暖和又轻便,再也不像以前那样,裹着粗糙的兽皮,风一吹就往里灌。他跑到河边,对着水面照了照,看到自己穿着新衣裳的样子,忍不住咧开嘴笑了起来。
几个妇人围坐在帐篷前,一边缝制着剩下的兽皮,一边聊着天。其中一个妇人穿着一件羊皮裙子,裙摆缝得十分规整,她笑着对身边的人说:“以前穿兽皮,总是裹得严严实实,还是冷得发抖。现在有了龙曦大人教的法子,缝制的衣裳又暖和又舒服,今年冬天,我们再也不用挤在一起取暖了。”
另一个妇人也附和道:“是啊,而且这衣裳还能根据自己的身材裁剪,穿起来合身多了。我家孩子以前总嫌兽皮磨得慌,现在穿上新缝制的小兽皮衣,高兴得都不肯脱下来。”
龙曦站在土坡上,看着部落里欢腾的景象,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炎禾走到她身边,手里拿着一件缝制好的熊皮大衣,递给龙曦:“龙曦大人,这是我们大家一起给您做的熊皮大衣。熊皮厚实,保暖性好,您穿着它,冬天就不会冷了。”
龙曦接过熊皮大衣,触手温暖厚实,衣身上的针脚整齐细密,能看出缝制者的用心。她感动地说:“谢谢你们,这大衣我很喜欢。”
“应该是我们谢谢您才对。”炎禾真诚地说,“若不是您教我们制作骨针和缝制衣物,我们今年冬天还不知道要怎么熬过去。您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暖和的衣裳,更是活下去的希望啊。”
部落里的先民们也纷纷围了过来,对着龙曦鞠躬致谢。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感激的笑容,眼神里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龙曦看着他们,轻声说:“大家不用谢我,这些技艺,本就该属于你们。只要你们好好利用这些技艺,努力生活,将来一定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夜幕降临,部落里燃起了篝火,先民们穿着新缝制的兽皮衣物,围坐在篝火旁,载歌载舞。篝火的光芒映照着他们的脸庞,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阿石和几个少年围着篝火跑着跳着,嘴里唱着部落里流传的古老歌谣;妇人们坐在一旁,一边织着兽筋线,一边聊着家常;炎禾则和几个部落长老坐在篝火旁,商议着冬天的狩猎计划。
龙曦坐在篝火旁,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心里充满了暖意。她知道,自己今天所做的一切,不仅仅是教会了先民们制作骨针和缝制衣物,更是在他们心中种下了希望的种子。这些种子,将来一定会生根发芽,让华夏先民的文明,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夜渐渐深了,篝火渐渐变小,但部落里的欢笑声却久久没有停歇。先民们穿着暖和的兽皮衣物,再也不用害怕寒冷的夜晚,他们围坐在篝火旁,畅想着未来的生活,脸上都充满了期待。而龙曦,则在心中默默祝福着他们,愿他们能在这片土地上
第五章 文脉初显的御寒智慧
夜露渐重,篝火的火苗被风吹得微微摇曳,却始终驱散不了部落里的暖意。龙曦看着先民们脸上满足的笑意,指尖轻轻划过膝头的熊皮大衣——衣料上还留着新鲜的兽毛,针脚虽不及自己缝制的精巧,却每一针都透着认真,像是把对温暖的期盼都缝进了兽皮里。
“龙曦大人,您看我这衣裳,是不是比阿石的更结实?”一个名叫阿禾的少年蹦到龙曦面前,得意地展示着自己的鹿皮短褂。短褂的袖口处特意缝了两道兽筋线,他说这样跑起来的时候,袖子就不会往上缩,能护住手腕不挨冻。龙曦笑着点头,伸手摸了摸袖口的针脚:“心思很细,这样确实更耐用。以后狩猎的时候,也能少受些风寒。”
阿禾听了,笑得更欢,转身又跑去和同伴们比试谁的衣裳缝得更规整。不远处,几个妇人正围在一起,借着篝火的光,琢磨着怎么给兽皮上色。其中一个妇人手里拿着一块红色的矿石,在小块兽皮上轻轻涂抹,惊喜地发现兽皮竟染上了淡淡的红色。“龙曦大人,您看!这样衣裳就不会都是灰褐色了,说不定还能用来区分部落里的人呢!”
龙曦走过去,看着那块被染红的兽皮,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她没想到,先民们不仅学会了缝制衣物,还能主动琢磨新的用法。“这红色矿石叫赤铁矿,磨成粉后加水调和,就能给兽皮染色。”她蹲下身,拿起一块赤铁矿,教妇人妇人磨粉、调浆,“染色前要先把兽皮洗干净,染的时候要均匀涂抹,晾干后颜色才不会掉。”
妇人学得认真,很快就掌握了染色的技巧。其他妇人也纷纷找来不同颜色的矿石,有褐色的赭石,还有黑色的石墨,在兽皮上试染起来。篝火旁渐渐铺开了几块染着不同颜色的兽皮,像是夜空中突然绽放的彩色星辰,让原本单调的部落多了几分鲜活。
炎禾看着这一幕,心中感慨万千。他走到龙曦身边,轻声说:“以前我们只知道靠天吃饭,天冷了就挤在一起取暖,从没想过还能自己做衣裳、染颜色。您教给我们的,不只是手艺,更是过日子的法子啊。”
龙曦望向远处漆黑的山林,那里曾是先民们畏惧的地方,因为寒冷和野兽,每到冬天,部落都要失去好几个人。“日子是靠人一步步过出来的。”她轻声说,“今天你们学会了制骨针、缝衣裳,明天或许就能琢磨出更暖和的布料,后天还能造出遮风挡雨的屋子。只要你们愿意想、愿意做,就没有过不好的日子。”
夜深了,先民们渐渐散去,回到温暖的帐篷里。龙曦站在土坡上,看着帐篷里透出的微弱火光,知道每一盏灯下,都有穿着新衣裳的人在安睡。她想起白天阿石磨骨针时,手指被砂岩磨破了皮,却依然不肯停下;想起妇人们劈兽筋时,指尖被兽筋勒出了红痕,却笑着说“多劈几根,就能给孩子多缝件衣裳”。
这些细微的瞬间,像一颗颗细小的种子,悄悄落在了华夏文明的土壤里。龙曦知道,制骨针、缝衣物看似只是简单的手艺,却藏着先民们对抗自然、守护彼此的智慧。这种智慧,会随着衣裳的一针一线,一代代传下去,成为华夏文脉里最温暖的一笔。
第六章 继承后世的温暖传承
第二天天刚亮,部落里就热闹了起来。先民们没有像往常一样先去狩猎,而是纷纷拿出骨针、兽筋和兽皮,继续缝制衣物。阿石带着几个少年,主动帮部落里的老人缝制厚实的兽皮袄;妇人们则分工合作,有的负责劈兽筋,有的负责裁剪兽皮,有的负责染色,整个部落像一台运转有序的石磨,每一个人都在为温暖的冬天努力。
龙曦走到部落西侧的兽骨堆旁,发现那里已经整齐地堆放着几十根打磨好的骨针,还有几串泡好的兽筋。炎禾说,这些都是先民们连夜准备的,他们想多做些骨针和兽筋,送给周边的其他部落。“以前冬天,周边的部落也总有人冻饿而死。我们学会了这手艺,不能只顾着自己,得让大家都能穿上暖和的衣裳。”
龙曦心中一动,没想到先民们竟有这样的胸怀。她点点头,说:“好,我陪你们一起去。正好也能教其他部落的人制作骨针和缝制衣物。”
吃过早饭,炎禾带着几个部落成员,背着骨针、兽筋和缝制好的兽皮衣物,跟着龙曦一起出发。他们先去了北边的河崖部落,那里的先民们正蜷缩在帐篷里,脸上满是对寒冷的畏惧。当炎禾拿出缝制好的兽皮大衣,给河崖部落的首领穿上时,首领惊讶地说:“这衣裳……怎么这么合身?还这么暖和?”
炎禾笑着把骨针和兽筋递给首领,说:“这是龙曦大人教我们的手艺,用骨针和兽筋把兽皮缝起来,就能做出这样暖和的衣裳。我们这次来,就是要把这手艺教给你们。”
龙曦耐心地给河崖部落的先民们讲解制作骨针、劈兽筋、缝制衣物的方法,河崖部落的先民们学得十分认真,很快就上手尝试。当天下午,河崖部落的帐篷里就传出了缝制衣物的欢声笑语。
接下来的几天,龙曦和炎禾又去了南边的林谷部落、东边的石丘部落,把制骨针、缝衣物的技艺一一传授给他们。每到一个部落,都能看到先民们从最初的惊讶,到后来的兴奋,再到最后的认真学习。那些原本因寒冷而死气沉沉的部落,渐渐变得热闹起来,到处都是打磨骨针、拉扯兽筋、缝制衣物的声音。
一周后,龙曦和炎禾回到河湾部落。刚走到部落门口,就看到周边几个部落的先民们都来了,他们手里拿着自己缝制的兽皮衣物,还有新鲜的猎物和果实,来感谢河湾部落和龙曦。“要是没有你们教我们这手艺,我们今年冬天还不知道要怎么熬过去。”林谷部落的首领感激地说,“以后我们几个部落,要像一家人一样,互相帮衬,再也不怕冬天了。”
龙曦看着眼前其乐融融的景象,心中满是欣慰。她知道,制骨针、缝衣物的技艺,不仅给先民们带来了温暖,还让周边的部落团结在了一起。这种因共同的需求而产生的联结,会像兽筋线一样,把华夏先民紧紧地系在一起,为后世的部落联盟、邦国形成埋下伏笔。
又过了几日,天气越来越冷,第一场霜雪如期而至。但这一次,河湾部落和周边的几个部落,再也没有了以往的恐慌。先民们穿着自己缝制的暖和兽皮衣物,有的去山林里狩猎,有的在部落里制作工具,有的则继续琢磨着如何改进衣物——有人在兽皮里垫上柔软的干草,让衣裳更暖和;有人把衣裳的下摆加长,护住脚踝;还有人用染好颜色的兽皮,缝出简单的图案,让衣裳更美观。
龙曦站在土坡上,看着雪地里穿梭的先民们,他们的身影不再像以前那样蜷缩,而是挺拔而有力。她知道,自己教给先民们的,不仅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种对抗困境的勇气和智慧。这种勇气和智慧,会随着华夏先民的脚步,一代代传承下去,成为华夏文明里最珍贵的财富。
多年后,当华夏先民学会了养蚕缫丝、织麻成布,不再依赖兽皮御寒时,制骨针、缝衣物的技艺依然被记载在部落的传说里。老人们会给孩子们讲,很久以前,有一位银发的龙曦大人,教会了祖先们用骨头做针、用兽筋做线,缝制出暖和的衣裳,让祖先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天。而那些打磨骨针的砂岩、缝制衣物的兽筋,也成了华夏文脉里最温暖的记忆,提醒着后人:文明的进步,往往始于对温暖的向往,始于彼此守护的心意。
喜欢源道龙宇洪荒劫纪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源道龙宇洪荒劫纪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