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观星察隙,联动之念生
起源殿外的云海翻涌着金芒,龙宇立于殿檐下,指尖悬着一枚核桃大小的鸿蒙盘。盘面上星云流转,细如发丝的光纹正勾勒出地球周边星域的轮廓——自封神劫终了百年,这颗承载华夏文脉的蓝色星球,已在洪荒碎块形成的星系中安稳自转了三百余载,可鸿蒙盘边缘若隐若现的暗纹,却让龙宇的眉峰微蹙。
“道尊,观您神色,莫非星域有异动?”玄冥踏着云阶走来,素白的广袖拂过殿外的迎客松,松针上的露珠瞬间凝成冰晶,又化作雾气融入她周身的道韵。她顺着龙宇的目光望向天际,只见肉眼可见的星空澄澈如洗,北斗七星的光芒比往日更盛,寻常仙者断看不出异样。
龙宇抬手将鸿蒙盘递至玄冥眼前,指尖轻点盘面西南角:“你看此处。”随着他的动作,盘面上那片原本泛着淡蓝的星域突然暗了几分,几缕灰黑色的气丝正沿着星域间的缝隙游走,“封神劫时碎裂的洪荒残片,虽大多聚合成了周边星系,却在星系间留下了‘空隙’。这些空隙无界力护持,已开始滋生域外邪煞,若任其蔓延,迟早会波及地球。”
玄冥的眸光沉了沉,指尖轻触鸿蒙盘,一缕极寒的道力注入其中,将那几缕邪煞暂时冻结:“此前帝俊肃清星域时,虽清剿了已成形的邪妖,却未察觉这些隐性的空隙。如今华夏先民刚兴农耕、制陶器,若邪煞真的袭扰地球,怕是会断了人族文脉。”
龙宇收回鸿蒙盘,目光落在远处云雾中隐约可见的地球轮廓上。那颗星球上,华夏部落的炊烟正袅袅升起,先民们正围着新制的彩陶欢庆丰收,玄空派去的弟子正暗中护持着部落的孩童避开山林中的凶兽——这一切,都是他与玄冥在封神劫中倾力守护的成果,绝不能因星域空隙而毁于一旦。
“单一星球的界力太过薄弱,若想长久护持地球,需将其与周边星域连为一体。”龙宇的声音带着道韵,在云海间缓缓回荡,“以地球为核心,调动周边星系的界力形成‘圈状’护罩,既能填补星域空隙,又能将域外邪煞隔绝在外。此乃‘地球星域圈’之策。”
玄冥眼中闪过一丝明悟,她抬手召来一枚冰魄玉符,玉符上瞬间映出周边星系的分布图:“周边有‘启明星系’‘长庚星系’‘镇岳星系’三大星系,皆由洪荒碎块聚合而成,界力与地球同源。若能以道力为引,将三大星系的界力与地球界力相连,定能形成稳固的星域圈。只是……”她话锋微顿,“三大星系中尚有未驯化的星兽与残留的劫气,贸然联动,恐生变数。”
龙宇颔首,指尖在玉符上轻点,三大星系的核心位置瞬间亮起红光:“启明星系核心有‘启明石’,长庚星系有‘长庚晶’,镇岳星系有‘镇岳珠’,三者皆是洪荒碎块中的先天灵物,可作为界力传导的节点。只需先清除星系内的隐患,再以这三件灵物为引,便可顺利联动。”他看向玄冥,眸中带着笃定,“此事需你我与帝俊、太一联手——帝俊驯星兽,太一稳阵法,你我主司界力传导,方能万无一失。”
玄冥收起玉符,与龙宇并肩而立,望向浩瀚星空:“既为护持华夏文脉,纵使耗损百年修为,亦在所不惜。”云海之上,两道身影的道韵交织在一起,一道如鸿蒙初开般厚重,一道似极寒冰川般凛冽,朝着三大星系的方向缓缓蔓延而去。
第二章:帝俊驯兽,星系隐患除
御兽殿的兽吼震彻星域,帝俊身披鎏金兽纹甲,手持一柄丈二长的“镇兽鞭”,正立于启明星系的核心星球上。脚下的土地泛着暗红色,地面下不时传来沉闷的撞击声,仿佛有巨兽即将破土而出——这是启明星系中最棘手的“赤焰星兽”,体长百丈,周身覆盖着能融化精铁的烈焰,自封神劫后便盘踞在此,吞噬过往的星尘与灵气,已成星系隐患。
“孽畜,还不出来受降!”帝俊的声音带着御兽殿独有的“控兽道韵”,震得周围的岩石簌簌作响。话音刚落,地面突然裂开一道巨大的缝隙,一头浑身燃烧着赤焰的巨兽猛地跃出,张开血盆大口便朝帝俊扑来,口中喷出的火焰将空气烧得扭曲。
帝俊不退反进,手中镇兽鞭在空中划出一道金色弧线,鞭梢精准地缠住了赤焰星兽的左前肢。他运力一拉,星兽庞大的身躯竟被拉得一个趔趄,身上的火焰瞬间黯淡了几分。“你本是洪荒火灵所化,若肯归顺御兽殿,护持星域,便可免你魂飞魄散之祸!”帝俊高声喝道,控兽道韵如潮水般涌入星兽的识海。
赤焰星兽眼中闪过一丝挣扎,它本是洪荒时期的火灵,封神劫时被劫气所扰才化为凶兽,此刻被帝俊的道韵唤醒了一丝灵智。它停下攻击,庞大的身躯在原地躁动不安,周身的火焰忽明忽暗,似在权衡利弊。
就在这时,一道金光自远处飞来,落在帝俊身旁——是御兽殿的大弟子“烈风”,他手中捧着一个青铜铸就的“兽魂鼎”,鼎中飘着一缕淡金色的灵气:“殿主,这是起源殿龙宇道尊送来的‘鸿蒙灵韵’,可助星兽彻底清除体内的劫气。”
帝俊接过兽魂鼎,将鼎中的鸿蒙灵韵引向赤焰星兽。淡金色的灵韵落在星兽身上,原本躁动的火焰瞬间变得温顺起来,星兽眼中的凶光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臣服。它缓缓俯下身,将巨大的头颅贴在帝俊脚边,发出低沉的呜咽声。
“善。”帝俊收起镇兽鞭,抬手在星兽额头轻点,一道金色的“御兽印”便烙在了上面,“从今往后,你便是启明星系的‘护星兽’,负责清剿星系内的邪煞,不得再伤生灵。”赤焰星兽似是听懂了,点了点头,转身朝着星系边缘飞去,周身的火焰化作了温和的金光,开始驱散周边的灰黑色邪气。
解决了赤焰星兽,帝俊马不停蹄地赶往长庚星系。与启明星系的燥热不同,长庚星系常年被寒冰覆盖,核心星球上的“寒晶星兽”同样棘手——这星兽通体由万年寒冰铸就,能喷出冻结灵魂的“极寒气息”,已将长庚星系的三颗卫星冻成了冰球,阻断了星系与外界的灵气流通。
帝俊刚踏入长庚星系,便感到一股刺骨的寒意扑面而来,周身的鎏金兽纹甲瞬间结上了一层薄冰。他运转体内的“炎阳道力”,驱散寒意,目光落在远处一座被寒冰包裹的山峰上——寒晶星兽正蜷缩在山峰顶端,周身散发的寒气让周围的星尘都凝结成了冰晶。
“寒晶星兽,你阻断星系灵气流通,已犯星域大忌。”帝俊高声说道,手中镇兽鞭化作一道烈焰,在空中形成一道火墙,“若肯归顺,我便助你化去体内的寒煞,若执意抵抗,休怪我无情!”
寒晶星兽缓缓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桀骜,它猛地喷出一口极寒气息,朝着帝俊袭来。那气息所过之处,空气瞬间冻结,连光线都变得缓慢起来。帝俊早有准备,将炎阳道力注入镇兽鞭,鞭子化作一条火龙,与极寒气息碰撞在一起。“轰”的一声巨响,冰火交融产生的白雾弥漫了整个星球,冰晶与火焰碎片在空中飞舞。
白雾散去后,寒晶星兽的身躯明显颤抖了一下,身上的寒冰出现了几道裂痕——它虽不惧火焰,但帝俊的炎阳道力中蕴含着鸿蒙灵韵,恰好克制它体内的寒煞。帝俊抓住机会,纵身跃至星兽面前,手中出现一枚“暖玉符”,将其贴在星兽的额头。暖玉符中的灵气缓缓渗入星兽体内,原本坚硬的寒冰渐渐变得透明,星兽眼中的桀骜也被温顺取代。
“从今往后,你便是长庚星系的护星兽,负责融化星系内的寒冰,恢复灵气流通。”帝俊再次烙下御兽印,寒晶星兽点了点头,转身飞向被冻结的卫星,周身的寒气化作了温和的白光,开始融化卫星上的冰层。
最后一站是镇岳星系,这里的“岩甲星兽”虽无赤焰与极寒之力,却有着坚不可摧的岩石外壳,且力大无穷,已将镇岳星系的几处星域通道撞得粉碎,导致星系内的灵气紊乱。帝俊抵达时,岩甲星兽正用头颅撞击一处通道的岩壁,岩壁上的裂痕不断扩大,随时可能彻底崩塌。
“孽畜,住手!”帝俊一声大喝,镇兽鞭朝着岩甲星兽的头颅抽去。“铛”的一声脆响,鞭子落在星兽的岩石外壳上,竟被弹了回来,星兽转过头,眼中满是凶光,朝着帝俊撞来。
帝俊早已知晓岩甲星兽的弱点——它的腹部没有岩石外壳,而是覆盖着一层柔软的皮肉。他身形一闪,避开星兽的撞击,同时将镇兽鞭化作一道金丝,缠在了星兽的四肢上。“起!”帝俊运力一拉,星兽庞大的身躯被拉得离地而起,腹部朝上暴露在空气中。他趁机将一枚“破岩丹”打入星兽腹中,丹药瞬间化作一股灵气,渗入星兽的四肢百骸。
岩甲星兽发出一声痛苦的嘶吼,却在灵气的作用下渐渐平静下来。它的岩石外壳变得不再坚硬,眼中的凶光也渐渐褪去。帝俊松开金丝,落在星兽面前:“你若归顺,我便助你修复星域通道,若不从,破岩丹的药力会让你浑身剧痛百年。”
岩甲星兽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俯下身,臣服于帝俊。帝俊烙下御兽印后,命其修复被撞碎的星域通道。只见星兽走到岩壁前,用头颅轻轻撞击岩壁,周身的岩石外壳化作一道道石纹,融入岩壁中,原本破碎的通道竟缓缓恢复了原状。
三大星系的隐患皆除,帝俊站在镇岳星系的核心星球上,望向地球的方向,嘴角露出一丝笑意。他抬手召来一只“传讯鸟”,将“星系隐患已清,可进行界力联动”的消息传往起源殿——接下来,便是龙宇与玄冥的主场了。
第三章:太一炼阵,灵物节点固
太一立于长庚星系的核心星球上,手中托着东皇钟,钟身刻满了繁复的阵法符文,随着他的道力注入,符文发出淡淡的金光,在空气中勾勒出一道又一道阵纹。他的身前,是长庚星系的核心灵物“长庚晶”——一块丈高的淡蓝色晶体,通体透明,内部流淌着如星河般的灵气,这是界力传导的关键节点,需以阵法加固,方能承受三大星系与地球的界力冲击。
“东皇钟,定阵基!”太一声喝,将东皇钟掷向空中。钟身在空中旋转起来,发出“嗡嗡”的钟鸣,钟鸣中蕴含着“定界道韵”,将周围的空间瞬间稳固。他双手结印,口中念念有词,一道道金色的阵纹从钟身上飞出,落在长庚晶周围,形成一个巨大的六边形阵法——这是“界力传导阵”,可将长庚晶的灵气转化为界力,传向地球与其他星系。
阵纹刚一成型,长庚晶突然剧烈地颤抖起来,内部的灵气开始躁动不安。太一眉头一皱,他能感受到,长庚晶虽蕴含庞大的灵气,却因封神劫的影响,内部存在着一丝裂痕,若不修复,恐怕难以承受界力的冲击。“看来需以鸿蒙灵韵补其裂痕。”太一喃喃自语,抬手召来一枚“鸿蒙珠”,这是龙宇提前为他准备的,内含纯粹的鸿蒙灵气。
他将鸿蒙珠贴在长庚晶上,指尖道力涌动,引导鸿蒙灵气缓缓渗入晶体内部。随着灵气的注入,长庚晶内部的裂痕渐渐愈合,躁动的灵气也变得温顺起来。太一趁机加快结印速度,更多的阵纹落在阵法中,将长庚晶牢牢包裹——阵纹如锁链般缠绕着晶体,既起到了加固作用,又能引导灵气有序地转化为界力。
“长庚晶节点已固。”太一收起东皇钟,目光望向启明星系的方向,“接下来,该去启明星系了。”他身形一闪,化作一道金光,瞬间穿越了星系间的通道。
启明星系的核心星球上,启明石正静静地躺在一座火山口中,周身散发着炽热的红光,将周围的岩浆都烤得沸腾起来。太一落在火山口边缘,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热浪,却面不改色——他的道韵本就蕴含着混沌之火,不惧高温。
与长庚晶不同,启明石的问题并非裂痕,而是内部的灵气过于狂暴。由于长期吸收火山中的火灵之气,启明石的灵气中带着一股凶煞,若直接作为界力节点,恐会将凶煞传入地球,影响华夏先民的气运。
“东皇钟,镇凶煞!”太一举起东皇钟,钟身再次旋转,发出的钟鸣比之前更盛。这一次,钟鸣中蕴含的不仅是定界道韵,还有“净化道韵”。钟鸣传入启明石中,原本狂暴的灵气瞬间平静了几分,内部的凶煞也开始消散。太一趁机将界力传导阵布在火山口周围,阵纹与启明石的红光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道红白相间的护罩。
“以阵法净化凶煞,以道力引导灵气。”太一双手结印,将自身的混沌之火道力注入阵法中。混沌之火与启明石的火灵之气相融,不仅没有加剧狂暴,反而将其中的凶煞彻底焚烧殆尽。启明石的红光变得更加纯粹,灵气也变得温顺起来,完全符合界力节点的要求。
最后一站是镇岳星系,镇岳珠位于一座高山之巅,通体呈暗黄色,表面布满了细密的纹路,如山川脉络般纵横交错。与前两件灵物相比,镇岳珠最为稳定,但其表面的纹路过于杂乱,不利于界力的精准传导——若界力传导出现偏差,不仅无法形成星域圈,还可能引发星系间的界力碰撞,后果不堪设想。
太一落在镇岳珠前,仔细观察着表面的纹路,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这些纹路本是洪荒时期的山川脉络所化,只是历经封神劫,变得杂乱无章。只需将其梳理整齐,便可引导界力精准传导。”
他再次祭出东皇钟,钟鸣中蕴含着“数理道韵”,缓缓传入镇岳珠中。随着钟鸣的响起,镇岳珠表面的纹路开始缓缓蠕动,杂乱的脉络渐渐变得有序,最终形成了与界力传导阵相契合的图案。太一趁机布下阵法,阵纹与镇岳珠的纹路完美贴合,如拼图般严丝合缝。
“三大灵物节点已全部加固完毕。”太一站在镇岳珠前,望向地球的方向,眼中满是期待。他抬手召来传讯鸟,将消息传往起源殿——此刻,万事俱备,只待龙宇与玄冥主司界力传导,开启地球星域联动的最后一步。
第四章:道力为引,界力星河连
起源殿内,龙宇与玄冥相对而立,中间悬浮着鸿蒙盘与冰魄玉符。鸿蒙盘上,地球与三大星系的位置已用金色光纹标出,冰魄玉符则映出三大灵物节点的实时画面——启明石红光璀璨,长庚晶蓝光流转,镇岳珠黄光沉稳,三者皆已做好界力传导的准备。
“时辰到了。”龙宇的声音带着道韵,在殿内回荡。他抬手将鸿蒙盘升至空中,指尖道力涌动,一道金色的“界力引丝”从盘面上的地球位置飞出,朝着殿外飞去。玄冥也同时注入道力,一道淡蓝色的界力引丝从冰魄玉符中飞出,与金色引丝交织在一起,化作一道双色光带,朝着三大星系的方向蔓延而去。
光带穿越云海,进入星域通道,首先抵达的是启明星系。当光带与启明石相遇时,启明石瞬间爆发出耀眼的红光,内部的灵气在界力传导阵的作用下,转化为一道粗壮的红色界力,顺着光带朝着地球方向流去。紧接着,长庚星系的长庚晶也爆发出蓝光,一道蓝色界力汇入光带;镇岳星系的镇岳珠爆发出黄光,一道黄色界力紧随其后。
三道界力在光带中交织,形成一道红、蓝、黄三色相间的“界力星河”,朝着地球疾驰而去。沿途之上,原本存在于星域间的空隙被界力星河填满,灰黑色的邪煞在界力的冲击下瞬间消散,连周围的星尘都被染上了三色光芒,整个星域变得璀璨夺目。
龙宇与玄冥立于起源殿内,密切关注着界力星河的动向。鸿蒙盘上,地球的轮廓渐渐被三色界力包裹,盘面上的暗纹也在一点点消退——这意味着星域空隙带来的隐患正在消失。可就在界力星河即将完全包裹地球时,鸿蒙盘突然剧烈震动起来,盘面上的三色光纹出现了一道裂痕。
“不好,地球核心的界力与星系界力出现排斥!”玄冥脸色微变,她能感受到,地球自形成以来,核心界力已自成体系,突然涌入三大星系的界力,引发了本能的排斥反应。若不及时化解,界力星河可能会崩碎,甚至反噬地球。
龙宇眉头紧锁,指尖快速结印,一道更浓郁的鸿蒙道力注入鸿蒙盘:“地球界力虽自成体系,但与三大星系同出洪荒本源,只需找到本源共鸣点,便可化解排斥。”他目光落在鸿蒙盘上地球的东方位置——那里是华夏先民聚集之地,也是地球文脉的核心,正是本源共鸣的关键所在。
龙宇将鸿蒙道力化作一道金色光柱,从起源殿射出,直抵地球东方。光柱落在华夏部落的聚居地,化作一道柔和的光罩,笼罩着整个部落。部落中的先民们虽看不见光罩,却莫名感到一阵安心,正在耕种的先民停下手中的农具,抬头望向天空,眼中满是敬畏。
与此同时,光柱中蕴含的“本源共鸣道韵”渗入地球核心。原本排斥的地球界力,在感受到同源的道韵后,渐渐变得温顺起来。鸿蒙盘上的裂痕开始愈合,三色界力星河也重新稳定下来,缓缓融入地球的界力体系中。
玄冥松了口气,继续注入道力,引导界力星河在地球周边形成环状。她能感受到,地球的界力正在与三大星系的界力深度融合,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界力护罩”——这便是“地球星域圈”的雏形。
“还差最后一步。”龙宇的声音再次响起,他抬手召来一枚“鸿蒙核心珠”,将其注入界力星河的中心。核心珠瞬间爆发出耀眼的光芒,化作一个巨大的节点,将地球与三大星系的界力牢牢连接在一起。从此刻起,地球不再是孤立的星球,而是与周边星域形成了联动——三大星系的界力会持续滋养地球,地球的文脉气运也会反哺星域,形成良性循环。
当核心珠彻底稳定时,起源殿外突然传来一阵璀璨的光芒。龙宇与玄冥走出殿外,只见浩瀚星空中,一道三色相间的环状光带环绕着地球,将三大星系与地球紧密相连,星尘在光带中流转,如同一道守护地球的星河。这便是最终成型的“地球星域圈”。
第五章:星域圈成,三界皆欢庆
地球星域圈成型的瞬间,整个三界都感受到了这股磅礴的界力波动。天庭的凌霄宝殿内,昊天正与星宿部仙将议事,突然感受到一股温和却强大的界力从星域方向传来。他快步走到殿外,抬头望向星空,当看到那道环绕地球的三色光带时,眼中满是震撼。
“这便是龙宇道尊所说的‘地球星域圈’?”昊天喃喃自语,心中满是赞叹。他能感受到,这道星域圈不仅能护持地球,还能稳固三界的界力平衡——从今往后,域外邪煞再也无法轻易侵入,三界的秩序将更加稳固。他立刻传下旨意,命天庭举办庆典,庆祝地球星域圈成型,并派仙使携带贺礼前往起源殿。
修仙界的各大宗门也同样感受到了界力波动。五庄观内,镇元子正坐在人参果树下论道,当感受到那股同源的界力时,他猛地站起身,望向星空:“好一个地球星域圈!龙宇道尊此举,不仅护了华夏文脉,更护了整个三界的未来。”他立刻召集弟子,命人准备贺礼,亲自前往起源殿道贺。
幽冥轮回中,平心正坐在阎罗殿内处理亡魂事务,突然感受到一股温和的界力涌入幽冥。她走出殿外,只见幽冥上空的怨气在界力的影响下渐渐消散,六道轮回的运转也变得更加顺畅。“星域圈一成,地球亡魂的轮回将更加有序,幽冥的秩序也会更稳。”平心嘴角露出一丝笑意,立刻命十殿阎罗筹备庆典,并派使者前往起源殿致谢。
帝俊与太一也第一时间赶到了起源殿。御兽殿的兽吼与东皇钟的钟鸣交织在一起,为地球星域圈的成型增添了几分喜庆。帝俊看着星空中的三色光带,拍了拍龙宇的肩膀:“道尊果然神通广大!如今星域圈已成,我御兽殿的异兽也能更好地护持星域,再也不用担心域外邪煞入侵了。”
太一也点头附和,手中的东皇钟发出清脆的钟鸣:“星域圈不仅护了地球,还稳固了三界通道。从今往后,我巡查阵法时也能更省心了。”他看向龙宇,眼中满是敬佩——若非龙宇的远见与实力,地球星域圈绝不可能如此顺利地成型。
玄空与鸿蒙宗的弟子们也赶到了起源殿。玄空手中拿着一卷竹简,正在记录地球星域圈成型的过程,他抬头看向龙宇,恭敬地说道:“道尊此举,必将载入史册。从今往后,华夏文脉有星域圈护持,定能永续传承。”说着,他将手中的竹简递给龙宇,竹简上清晰地记录着地球星域圈从构思到成型的全过程,这将成为《洪荒三劫全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龙宇接过竹简,望向三界欢庆的方向,眼中满是欣慰。他知道,地球星域圈的成型并非终点,而是三界稳固、华夏文脉传承的新起点。从今往后,他与起源殿将继续守护在三界之外,看着华夏文明一步步发展,看着三界秩序一步步完善。
庆典当天,起源殿外张灯结彩,三界的代表齐聚一堂。天庭的贺礼是一枚“天界护界珠”,可增强星域圈的防御;修仙界的贺礼是无数灵材,可用于修复星域通道;幽冥的贺礼是一枚“轮回安魂佩”,可护持地球亡魂轮回。帝俊与太一也送上了贺礼——御兽殿的异兽蛋与东皇钟的碎片,可进一步稳固星域圈。
龙宇站在起源殿的最高处,向三界代表致辞:“地球星域圈已成,从今往后,三界与地球星域联动,共抗外扰,共护文脉。愿三界永宁,华夏永续!”他的声音带着道韵,传遍了整个三界,也传遍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华夏部落的先民们虽听不懂龙宇的话语,却能感受到那股温和的界力与喜庆的氛围。他们自发地聚集在一起,点燃篝火,唱起歌谣,庆祝这莫名却安心的时刻。玄空派去的弟子看着这一幕,眼中满是笑意——这便是龙宇想要守护的华夏文脉,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第六章:永护文脉,星域万年稳
地球星域圈成型后,三界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稳定时期。龙宇与玄冥并未放松警惕,而是定期前往星域圈巡查,确保界力流转顺畅,无任何隐患。鸿蒙盘上,地球与三大星系的光纹始终明亮,再也没有出现过暗纹——这意味着域外邪煞已被彻底隔绝在外,星域圈的防御坚不可摧。
帝俊的御兽殿成为了星域圈的“守护者”。他将驯化的星兽分派到星域圈的各个节点,赤焰星兽驻守启明星系,以火焰驱散残留的邪煞;寒晶星兽驻守长庚星系,以寒气稳固界力;岩甲星兽驻守镇岳星系,以岩石修复可能出现的通道裂痕。每当有星兽巡查归来,帝俊都会亲自询问情况,并将巡查记录整理成册,交给龙宇查阅。
太一则专注于阵法的维护与优化。他定期前往三大星系的灵物节点,检查界力传导阵的运转情况,并用东皇钟的道韵加固阵法。有一次,长庚星系的界力传导阵出现了一丝松动,太一及时赶到,以混沌之火修复阵纹,并在阵法中加入了新的“稳固符文”——从此,界力传导阵再也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
玄空与鸿蒙宗的弟子们则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华夏文脉的记录与护持上。玄空亲自编写了《地球星域圈志》,详细记录了星域圈的结构、界力流转规律以及对华夏文明的影响。他的弟子们则暗中护持华夏先民,在凶兽袭扰时出手相助,在天灾来临时引导先民躲避——但他们始终遵守龙宇的嘱托,“只助不扰”,从不干涉华夏文明的自然衍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华夏文明在星域圈的护持下稳步发展。先民们从部落联盟逐渐走向邦国,制陶技术愈发精进,彩陶上出现了精美的花纹;青铜冶炼技术开始萌芽,先民们用青铜打造兵器与礼器,象征着权力与文明的进步;象形文字逐渐成熟,先民们用文字记录部落的历史、农耕的经验,华夏文脉终于有了可传承的载体。
龙宇曾多次通过鸿蒙盘观察华夏文明的发展。当看到先民们用青铜铸造出第一尊鼎时,他眼中满是欣慰;当看到先民们用文字在甲骨上记录祭祀时,他嘴角露出一丝笑意。玄冥站在他身旁,轻声说道:“这便是你想要的结果——华夏文脉不仅传承下来了,还在不断发展壮大。”
龙宇点头,目光望向星空中的星域圈:“星域圈不仅是一道防御,更是华夏文脉的‘保护伞’。只要星域圈稳固,华夏文明就能永续传承,三界也能永享太平。”他抬手将一枚“永恒护界符”注入星域圈的核心节点,这枚符篆蕴含着鸿蒙本源道力,可确保星域圈万年不崩,永远护持地球与华夏文脉。
三界的各大势力也始终关注着华夏文明的发展。天庭的星宿部定期观测地球的天象,为华夏先民预警洪水、地震等天灾;修仙界的宗门会偶尔派弟子前往地球,暗中传授农耕、历算等知识,却从不暴露身份;幽冥的平心则格外关注华夏亡魂的轮回,确保善魂能顺利投生华夏,延续文脉气运。
万年时光转瞬即逝,地球已从原始的部落时代进入了青铜时代,华夏邦国林立,文明繁荣。星域圈依然稳固地环绕在地球周边,三色光带在星空中流转,如同一道永恒的守护。龙宇与玄冥站在起源殿外,望着星空中的星域圈与地球,眼中满是平静与欣慰。
“万年已过,星域圈稳如磐石,华夏文脉永续传承。”玄冥轻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感慨。
龙宇点头,手中的鸿蒙盘映出华夏大地的景象——先民们正在举行祭祀仪式,青铜器在阳光下闪耀,甲骨上的文字清晰可见。他轻声说道:“这便是我与起源殿的使命——永护华夏文脉,永守三界秩序。只要星域圈在,华夏文明便会永远传承下去,三界也会永远稳固。”
从此,地球星域圈成为了洪荒封神后最伟大的杰作,它不仅护持了地球与华夏文脉,更守护了三界的万年太平。龙宇与起源殿的名字,也随着星域圈的传说,永远留在了三界与华夏文明的记忆中——那是一个关于守护、传承与秩序的永恒传说。
喜欢源道龙宇洪荒劫纪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源道龙宇洪荒劫纪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