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誓前之议,风起云台山
云台山顶的云雾,似被无形之力梳理,层层叠叠悬浮于苍翠峰峦间,将这座修仙界公认的“中立圣山”裹得如仙境幻境。山巅的“聚仙坪”上,三百六十块青玉石碑早已按星辰方位排布,每块石碑前都设着一方紫木案几,案上置着青铜香炉、朱砂笔、玉版——这是修仙界千年未有的盛事“三界盟誓”的筹备现场。
负责筹备的云台宗宗主玄清真人,正立于坪心的“太极石台”上,指尖凝着一缕清辉,反复拂过台中央那面丈高的“誓文玉璧”。玉璧通体莹白,此刻尚是光洁无纹,却已隐隐透出温润的灵气,仿佛正屏息等待承载修仙界未来的承诺。
“玄清道友,昆仑、蜀山、蓬莱三宗的人已过了‘云阶’,再有半柱香便到了。”一名身着灰袍的云台宗弟子匆匆赶来,语气里难掩激动,“其余宗门也都在‘迎客亭’候着,就等三宗至,便可开议。”
玄清真人缓缓收了灵力,目光扫过聚仙坪四周:东侧的“观澜崖”下,布置了“隔音阵”,确保盟誓之事不被外界窥探;西侧的“存真阁”内,封存着鸿钧道祖当年留下的“界规玉牒”,将作为此次立誓的见证;北侧的“守心廊”里,各派带来的镇宗法器正散发着微光,形成一道无形的护阵,既是威慑,亦是守护。
“再去查一遍‘同心阵’的阵基,万不能出半分差错。”玄清真人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郑重,“此次立誓,不是宗门间的小打小闹,是修仙界对三界的承诺。若阵基不稳,传出去便是修仙界失信于天,失信于龙宇道尊、昊天天帝。”
弟子应声而去时,聚仙坪外已传来一阵清朗的玉磬声——昆仑宗到了。为首的昆仑宗主凌虚真人,身着月白道袍,手持拂尘,身后跟着七位身着青袍的长老,步履轻盈却自带威严,每一步落下,都似与山间灵气相融。紧随其后的是蜀山宗宗主剑尘真人,他背负长剑,剑穗上的红宝石在阳光下折射出凌厉的光,身后弟子皆是腰佩短剑,身姿挺拔如松。最后抵达的是蓬莱宗宗主沧海真人,她一袭蓝裙,裙摆绣着海浪纹,行走间似有海风拂面,随行的弟子手中都提着精致的玉盒,里面装着蓬莱特产的“凝露草”,将作为盟誓后的赠礼。
三宗宗主甫一登上聚仙坪,便径直走向太极石台。凌虚真人率先开口,声音带着昆仑特有的清冽:“玄清道友,辛苦你了。此次立誓,关乎修仙界未来千年的走向,我等定当全力配合。”
剑尘真人抬手按在腰间剑柄上,目光锐利如剑:“前些日子,听闻有个别小宗门的弟子,私自下凡干扰人界先民耕种,虽被鸿蒙宗的龙曦仙子及时制止,却也让修仙界颜面受损。此次立誓,必须立下铁规,再敢有违者,当废其修为,逐出修仙界!”
沧海真人轻轻摇头,语气却同样坚定:“剑尘道友所言极是,但也需分清‘惩戒’与‘引导’。那些弟子多是修行尚浅,不知三界秩序的重要性。立誓之后,各宗门当加强‘界规’传授,让弟子们从心底明白,‘不扰人界、天界’不是束缚,是修仙者应守的本心。”
玄清真人点点头,将三人引至誓文玉璧前:“三位道友所言,正是此次立誓的核心。我已草拟了誓文初稿,今日请各派宗主一同商议,务必让誓文既显修仙界的决心,又能真正约束众人。”说罢,他指尖凝起朱砂笔,在玉璧上缓缓书写,字迹刚劲有力,随着笔画落下,玉璧上渐渐泛起金色的光芒——
“修仙界众宗门,谨以天地为证,以鸿钧道祖之玉牒为凭,立誓曰:守修仙界之秩序,禁私斗、禁滥杀、禁私传修法于人界凡夫;不扰人界之衍化,不干预人族邦国之事,不掠夺地球灵材;不犯天界之威严,不擅闯三十三重天,不与仙神争利。若有违者,天地共弃,灵力尽散,永堕轮回,不得再入修仙界……”
“‘不得再入修仙界’会不会太过严苛?”一名来自南方“青竹宗”的宗主轻声问道,“若有弟子是无心之失,比如误闯了人界边界,难道也要受此重罚?”
剑尘真人立刻反驳:“修仙者修行,首重‘心’与‘戒’。连‘不扰人界’的戒条都记不住,何谈修行?若今日留了‘无心之失’的余地,他日便会有人借‘无心’之名行‘有意’之事。此条绝不能改!”
凌虚真人沉吟片刻,补充道:“剑尘道友所言有理,但也需设‘申诉之权’。若真有弟子被冤枉,或确系无心之失,可由三宗(昆仑、蜀山、蓬莱)与云台宗共同商议,酌情减免惩罚,但‘废去部分修为、闭门思过’是底线,绝不能姑息。”
众人纷纷点头,玄清真人便在誓文中添上“若有冤屈,可向昆仑、蜀山、蓬莱、云台四宗申诉,四宗共审,酌情处置,然底线不废”一句。随后,各派宗主又围绕“如何界定‘私传修法’”“地球灵材的开采范围”“与天界的往来礼仪”等细节展开讨论,从清晨一直议到日暮,期间虽有争论,却始终朝着“守序”的方向推进——毕竟,所有人都清楚,封神劫刚刚结束,三界秩序初定,修仙界若此时乱了阵脚,不仅会引来龙宇道祖的不满,更可能让好不容易得来的“承平”毁于一旦。
当最后一缕阳光落在誓文玉璧上时,誓文终于定稿。玄清真人将朱砂笔递给凌虚真人,凌虚真人接过笔,在誓文末尾写下“昆仑宗”三字,随后是蜀山宗、蓬莱宗、云台宗……三百六十个宗门的名字,依次刻在玉璧上,每个名字落下时,玉璧的金光便更盛一分,直至最后一个名字写完,整个聚仙坪都被金色的光芒笼罩,连山间的云雾都染上了一层金辉。
第二章:誓前之鉴,鸿蒙示警
第二日清晨,聚仙坪上已挤满了人。除了各派宗主,每个宗门还带来了三名核心弟子——按约定,宗主负责立誓,弟子则作为见证,同时也是“界规”的传承者,待回到宗门后,需将盟誓之事传遍所有弟子。
辰时三刻,玄清真人登上太极石台,手中捧着那本封存着“界规玉牒”的锦盒,声音通过“传声阵”传遍整个聚仙坪:“今日,修仙界三百六十宗齐聚云台,共立‘守序之誓’。誓前,先请鸿蒙宗的道友带来龙宇道尊的训示,望我等谨记在心。”
话音刚落,聚仙坪东侧的云雾突然散开,一道金光从天而降,落在太极石台旁——来者是鸿蒙宗的“源初七子”之一的灵韵仙子。她身着浅紫色道袍,手持一柄玉如意,神色庄重,身后跟着两名鸿蒙宗弟子,手中捧着一面水镜。
“玄清宗主,各位道友,”灵韵仙子向众人拱手行礼,声音清润如泉,“龙宇道尊与玄冥道尊知晓修仙界今日立誓,特命我带来‘示警水镜’,让各位看一看‘不守序’的后果。”
说罢,她示意身后弟子将水镜放在石台上,指尖凝起灵力,注入水镜中。水镜渐渐泛起涟漪,随后浮现出画面:那是一处混乱的山谷,山谷中,几名身着修仙者服饰的人正与一群人族先民争斗,修仙者们施展着法术,将先民们辛苦耕种的田地毁于一旦,甚至有人出手伤了先民;画面一转,又到了另一处地方,一名修仙者私自闯入天界的“南天门”,试图盗取天庭的“星辰草”,结果被星宿部的仙将擒住,废除了修为,打入幽冥轮回……
“这些,都是封神劫期间发生的真实之事。”灵韵仙子的声音变得沉重,“左侧那几名毁人界田地的修仙者,来自当年的‘黑风宗’,黑风宗因此被龙宇道尊下令解散,所有弟子废去修为,贬为凡人;右侧那名闯天界的修仙者,来自‘烈火门’,烈火门虽未被解散,却被禁足百年,不得参与任何三界事务。”
水镜中的画面渐渐消失,聚仙坪上一片寂静。不少宗主和弟子都面露愧色——黑风宗和烈火门虽已衰落,但当年的事在修仙界并非秘密,只是此刻被鸿蒙宗当众提起,更显“不守序”的代价之重。
“龙宇道尊说,”灵韵仙子继续说道,“三界秩序,如同一座高楼,天界是顶,人界是基,修仙界是梁。若梁不稳,高楼便会倾塌。封神劫已让三界元气大伤,如今好不容易盼来承平,若修仙界再乱,便是自毁前程。”
剑尘真人猛地握紧了剑柄,高声道:“灵韵仙子请放心!我蜀山宗今日立誓,若有弟子再敢私下凡界、私闯天界,我定亲手废了他的修为,绝不姑息!”
“昆仑宗亦是如此!”凌虚真人紧随其后,“我等修行,本是为了‘顺天应人’,若连基本的秩序都不守,何谈‘得道成仙’?今日之后,昆仑宗每月都会开设‘界规课’,让所有弟子熟记三界规则。”
沧海真人也开口道:“蓬莱宗位于海外,与地球隔海相望,此前常有弟子好奇,想渡海去地球看看。今日立誓后,我会在蓬莱岛四周设下‘禁海阵’,没有宗主令牌,任何人不得私自渡海,违者按誓文处置。”
灵韵仙子见众人态度坚决,微微点头:“各位道友的心意,我会如实禀报龙宇道尊。道尊还说,起源殿的玄空道友已为修仙界准备了《三界规则详解》,待盟誓结束后,会将副本赠予各宗,助各位更好地约束弟子。”说罢,她向众人行了一礼,转身化作一道金光离去,那面水镜则被留在了太极石台上,作为“誓前之鉴”。
玄清真人走上前,将水镜收好,目光扫过聚仙坪:“灵韵仙子的话,各位都听清了。龙宇道尊的训示,不是约束,是警醒。今日立誓后,我等便是修仙界的‘守序者’,既要守护修仙界的安宁,也要守护三界的平衡。现在,吉时已到,盟誓开始!”
第三章:对天立誓,金光贯日
玄清真人话音落下的瞬间,聚仙坪四周的“同心阵”骤然启动,三百六十块青玉石碑同时亮起,石碑上浮现出各自宗门的镇宗法器图案——昆仑宗的“昆仑镜”、蜀山宗的“斩妖剑”、蓬莱宗的“定海神珠”、云台宗的“云台玉磬”……无数图案在空中交织,形成一道巨大的光网,将整个聚仙坪笼罩其中。
紧接着,玄清真人打开锦盒,取出“界规玉牒”。玉牒刚一露面,便散发出柔和的白光,与空中的光网相融,天地间仿佛都安静了下来,只剩下山间的风声和众人的呼吸声。
“请各位宗主,随我一同对天立誓!”玄清真人手持玉牒,缓缓举起,声音庄重而坚定。
三百六十位宗主同时上前一步,立于各自的青玉石碑前,举起右手,掌心朝天空。玄清真人开始念诵誓文,众人紧随其后,声音整齐划一,响彻云霄:
“修仙界众宗门,谨以天地为证,以鸿钧道祖之界规玉牒为凭,立誓曰:
一守修仙界之秩序。禁宗门私斗,凡有争端,需向昆仑、蜀山、蓬莱、云台四宗申诉,由四宗共审;禁滥杀生灵,凡修仙者,当惜天地灵气,不随意屠戮妖兽、凡人;禁私传修法于人界凡夫,人界有灵根者,需经鸿蒙宗审核,方可引入修仙界,违者废去修为,逐出宗门。
二不扰人界之衍化。不干预人族邦国之事,不参与凡人战争、夺权;不掠夺地球灵材,地球灵脉乃人族气运之源,凡需取用,需经起源殿同意;不显露神通于人界先民,免引人族恐慌,若有违者,天地共弃,灵力尽散,永堕轮回。
三不犯天界之威严。不擅闯三十三重天,凡需拜访天界,需提前向天庭‘三界联络司’报备,获允后方可前往;不与仙神争利,天界仙材、法器,不得私自盗取;不质疑天庭政令,若有异议,需通过修仙界盟会向天庭反馈,违者交由天庭处置,修仙界不得干涉。
四护三界之平衡。凡遇域外妖邪入侵、幽冥怨灵作乱,各宗门需听候起源殿调遣,共同御敌;凡见人界、天界有难,在不违誓文的前提下,需出手相助;凡新立宗门,需经四宗(昆仑、蜀山、蓬莱、云台)审核,确认遵守誓文,方可纳入修仙界盟会,否则视为‘邪宗’,共讨之。
今日立誓,天地共鉴。若有违者,无论宗门大小、修为高低,皆按誓文处置,绝不姑息。此誓,至死不渝!”
随着最后一句“至死不渝”落下,天空中突然降下一道金光,直直落在誓文玉璧上。玉璧上的誓文瞬间被金光覆盖,随后化作无数金色的光点,飞向每一位宗主和弟子——光点落在他们的眉心,形成一个小小的“誓印”,既是承诺的印记,也是约束的象征。
与此同时,聚仙坪四周的光网突然散开,化作一道道流光,飞向修仙界的各个方向——这是“誓光之讯”,要将修仙界立誓之事传遍整个修仙界,让所有修仙者都知晓这“守序之誓”。
太极石台上的界规玉牒,此刻也泛起耀眼的光芒,玉牒上缓缓浮现出鸿钧道祖的虚影。虚影虽不清晰,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声音传遍天地:“修仙界立誓守序,善哉。天地记之,道祖鉴之。若有违者,吾亦不饶。”
虚影消散后,玉牒自动飞回锦盒中,玄清真人将锦盒收好,转身对众人道:“誓已立,印已刻。从今往后,我等便是三界秩序的守护者。愿各位道友谨记今日之誓,守住修仙界的本心,守住三界的承平。”
众人齐齐拱手,声音洪亮:“谨记今日之誓,守序护界,至死不渝!”
声音落下时,山间的云雾渐渐散去,阳光洒满聚仙坪,远处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七彩的虹光——那是天地对修仙界立誓的回应,也是三界承平的吉兆。
第四章:誓后之约,共护永宁
盟誓结束后,聚仙坪上并未立刻散去。玄清真人按照约定,将鸿蒙宗送来的《三界规则详解》分发给各宗宗主,又与昆仑、蜀山、蓬莱三宗的宗主一同商议,成立了“修仙界盟会”——盟会以四宗为核心,每月在云台宗召开一次“议事会”,处理修仙界的日常事务;每三年召开一次“全体盟会”,修订誓文(若有必要)、审核新立宗门、表彰守序有功的宗门。
“我提议,将今日的‘誓前之鉴’水镜,存放在云台宗的‘守心阁’中,每月初一、十五,各宗可派弟子前来观看,警醒众人。”玄清真人说道,“另外,我已让人将誓文刻在聚仙坪的‘誓碑’上,今后凡新入盟会的宗门,都需来此祭拜誓碑,重温誓文。”
凌虚真人点头赞同:“玄清道友考虑周全。我昆仑宗愿负责‘界规课’的教材编写,将《三界规则详解》与今日的誓文结合,编写出通俗易懂的教材,供各宗使用。”
剑尘真人则道:“蜀山宗愿负责‘执法队’的组建。从各宗挑选修为高深、品行端正的弟子,组成‘守序执法队’,若有宗门违反誓文,执法队可先将违者擒获,再交由盟会处置。”
沧海真人补充道:“蓬莱宗愿负责‘三界联络’。派弟子常驻天庭的‘三界联络司’和起源殿,及时传递信息,若有紧急情况,可第一时间通知各宗。”
各宗宗主也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青竹宗愿负责“灵材监管”,防止有人私自盗取地球灵材;丹霞宗院负责“弟子考核”,定期抽查各宗弟子对界规的掌握情况;清风宗愿负责“域外巡查”,防范域外妖邪入侵……
一时间,聚仙坪上充满了积极的氛围,所有人都在为“守序护界”出谋划策。玄清真人将众人的建议一一记下,整理成《修仙界盟会职责分工》,刻在一块新的玉版上,与誓文玉璧一同存放在太极石台旁。
就在众人商议尾声时,一名蓬莱宗的弟子匆匆赶来,向沧海真人禀报:“宗主,起源殿的玄空道友派人送来一封信笺,说有要事相告。”
沧海真人接过信笺,展开一看,神色微微一变,随即递给身旁的凌虚真人:“玄空道友在信中说,近日星域边缘发现少量域外妖邪踪迹,虽未成气候,却也需早做防范。他还说,起源殿已命帝俊道友的御兽殿加强巡查,希望修仙界能配合御兽殿,共同守护地球星域圈。”
剑尘真人闻言,立刻道:“此事关乎三界安危,我蜀山宗的执法队可先抽调半数弟子,随御兽殿一同巡查星域。修仙者本就该护界,这是分内之事。”
“我昆仑宗也愿派长老带队,协助御兽殿。”凌虚真人附和道,“域外妖邪乃是三界公敌,绝不能让他们有机会靠近地球半步。”
玄清真人见状,朗声说道:“既然如此,便由清风宗的域外巡查队牵头,联合昆仑、蜀山的弟子,组成‘星域联防队’,听候御兽殿调遣。此事就作为盟会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务必办妥。”
众人齐声应下,此事便就此敲定。随后,各宗宗主又交换了宗门信物——昆仑宗的玉牌、蜀山宗的剑穗、蓬莱宗的贝壳、云台宗的磬片……这些信物既是结盟的凭证,也是日后联络的信物,持信物者可在各宗自由通行,共商要事。
正午时分,聚仙坪上的人终于陆续散去。玄清真人站在太极石台上,望着众人离去的背影,又看了看身旁的誓文玉璧和界规玉牒,心中百感交集。他想起封神劫时修仙界的混乱,想起那些因私斗、因越界而陨落的弟子,再看如今各宗同心协力的景象,不禁轻叹一声:“若早有今日之誓,何至于有那般劫难。”
“玄清道友不必感慨。”一道温和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玄清真人转身一看,竟是鸿蒙宗的玄空道友。他身着灰色道袍,手持一卷古籍,正缓步走来。
“玄空道友?您怎么来了?”玄清真人连忙拱手行礼。
玄空真人微微一笑,目光落在誓文玉璧上:“我是受龙宇道尊之命,来看看修仙界立誓之事。看来,诸位道友确实是真心守序。”他顿了顿,将手中的古籍递给玄清真人,“这是《洪荒三劫全史·修仙界篇》,里面记载了龙汉、巫妖、封神三劫中修仙界的兴衰,或许能让各宗弟子更明白‘守序’的重要性。”
玄清真人接过古籍,郑重道谢:“多谢玄空道友。我定会将此书与《三界规则详解》一同分发各宗,让弟子们以史为鉴。”
玄空真人点点头,望向远处的天空:“龙宇道尊说,修仙界是三界的‘梁柱’,梁柱稳,则三界稳。今日诸位立誓,便是为这根梁柱添了一道‘护心符’。往后,起源殿会与盟会多加联络,若有需要,定当相助。”说罢,他化作一道流光,消失在天际。
玄清真人望着玄空离去的方向,又低头看了看手中的古籍和玉版,心中愈发坚定:定要守住今日之誓,守住修仙界的安宁,守住三界的承平。
第五章:誓后之试,初露锋芒
盟会成立后的第三个月,“守序执法队”便迎来了首次考验。
这日,负责巡查西南边境的执法队队员——来自蜀山宗的弟子林风,匆匆赶回云台宗,向正在召开议事会的四宗宗主禀报:“宗主,西南边境的‘黑木崖’上,发现了一个新立的宗门,名为‘血影宗’。此宗弟子不仅私自砍伐地球边境的‘灵脉古木’,还强行掳走了附近人族部落的两名有灵根的孩童,说是要‘收为弟子,传授修法’。”
剑尘真人闻言,猛地一拍案几,怒道:“岂有此理!刚立誓三月,便有人敢如此放肆!这血影宗是故意挑衅盟会,挑衅三界规则!”
凌虚真人面色凝重:“灵脉古木是地球灵脉的根基,私自砍伐已是重罪;强行掳走凡人孩童、私传修法,更是触犯了誓文的两条铁规。此事绝不能轻饶。”
玄清真人沉吟道:“按盟会职责,执法队当先将血影宗弟子擒获,再交由盟会处置。剑尘道友,执法队由蜀山宗牵头,便请你派弟子前往黑木崖,务必将此事查清。”
剑尘真人当即起身:“我亲自带队前往!定要让这血影宗知道,盟会的誓文不是空话!”
当日午后,剑尘真人便带着二十名执法队弟子,直奔西南边境的黑木崖。刚抵达崖下,便闻到一股浓郁的血腥味——只见崖边的灵脉古木已被砍伐了十余棵,树干上还残留着灵力切割的痕迹;不远处的空地上,几名血影宗弟子正围着两名吓得瑟瑟发抖的孩童,手中拿着泛着红光的法器,似要强行给孩童注入灵力。
“住手!”剑尘真人一声怒喝,身形如箭般跃至空地中央,手中长剑出鞘,剑气瞬间将几名血影宗弟子逼退。
血影宗的弟子们见状,纷纷祭出法器,为首的一名红脸汉子怒道:“哪来的野道,敢管我血影宗的事?这两个孩童有灵根,入我宗修法是他们的福气!”
“福气?”剑尘真人冷笑一声,“强行掳走、私传修法,也配叫福气?你们可知,私自砍伐灵脉古木、私传修法于人界凡夫,已触犯了修仙界的守序誓文?”
红脸汉子嗤笑道:“什么守序誓文?我血影宗自立门户,从不认什么盟会!再说,修仙界强者为尊,我等砍伐几棵树木、收两个弟子,轮得到你们管?”说罢,他一挥手中的血刀,便朝着剑尘真人砍来。
剑尘真人眼神一厉,长剑挽出一道剑花,挡住血刀的同时,剑气直逼红脸汉子的眉心:“冥顽不灵!今日便让你们尝尝触犯誓文的代价!”
执法队的弟子们也纷纷出手,与血影宗弟子缠斗起来。血影宗的弟子虽有些修为,却哪里是身经百战的执法队的对手?不过半炷香的时间,便被全部擒获,个个被灵力锁捆,动弹不得。
剑尘真人走到两名孩童面前,温声问道:“你们别怕,我们是修仙界盟会的执法队,是来救你们的。你们的部落在哪里?我们送你们回去。”
两名孩童见剑尘真人神色温和,不像血影宗弟子那般凶狠,才怯生生地指向不远处的山谷:“我……我们的部落就在山谷里。”
剑尘真人命两名弟子送孩童回部落,自己则带着其余人,押着血影宗弟子返回云台宗。
三日后,盟会召开紧急议事会,三百六十宗的宗主悉数到场。议事会上,血影宗弟子的罪行被公之于众,红脸汉子仍在叫嚣:“我血影宗没错!修仙界本就该强者为尊,你们这些所谓的‘守序者’,不过是怕我们崛起罢了!”
青竹宗宗主怒道:“强词夺理!灵脉古木关乎地球灵脉,凡人孩童有灵根也需经鸿蒙宗审核,这是誓文明确规定的。你等明知故犯,还敢狡辩!”
沧海真人起身道:“按誓文规定,私自砍伐灵脉古木、私传修法于人界凡夫,当废去修为,逐出修仙界。血影宗擅自立宗,未报盟会审核,当属‘邪宗’,应予解散。”
众人纷纷附和,剑尘真人当即上前,挥手间便废去了红脸汉子等人的修为,随后命执法队将他们逐出云台山,永远不得踏入修仙界半步。
此事很快传遍了整个修仙界,各宗弟子无不震动——原来盟会的誓文真的不是空话,哪怕是新立的宗门,触犯了规则也会受到重罚。不少原本对誓文心存侥幸的弟子,此刻也收起了心思,开始认真学习《三界规则详解》。
玄清真人得知此事后,特意让人将血影宗的罪行刻在守心阁的石壁上,与“誓前之鉴”水镜一同,作为新的“警醒之鉴”。他站在石壁前,对前来观看的各宗弟子说道:“誓文不是束缚,是保护。保护地球灵脉,保护人族衍化,也是保护我们自己。若修仙界人人都像血影宗这般肆无忌惮,用不了多久,封神劫的悲剧便会重演。”
弟子们纷纷点头,心中对“守序”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第六章:誓后之固,文脉相传
血影宗之事后,修仙界的秩序愈发稳固。各宗严格按照盟会的规定行事,私斗、越界之事几乎绝迹,连以往因“流派之争”时常发生的摩擦,也都通过盟会议事会妥善解决——剑修不再嘲讽符修“孱弱”,符修不再贬低丹修“固执”,丹修也不再轻视剑修“鲁莽”,各流派相互交流,甚至有宗门开始尝试将不同流派的法术融合,创造出更适合护界的新术法。
这日,鸿蒙宗的灵韵仙子再次来到云台宗,带来了龙宇道尊的消息:“地球华夏邦国已出现早期文字,玄空道友正在整理《华夏文字初考》,希望修仙界能派人协助保护这些文字记录,防止遭凶兽、天灾损毁。”
沧海真人闻言,立刻道:“蓬莱宗愿派擅长‘护文术’的长老前往地球边境,协助玄空道友。这些文字是人族文明的火种,绝不能就此湮灭。”
“昆仑宗也愿派人同往。”凌虚真人补充道,“我宗有‘冰魄玉盒’,可将文字记录封存其中,不惧水火、凶兽。”
玄清真人笑道:“如此甚好。这正是‘不扰人界、护持文脉’的体现,也符合龙宇道尊‘只助不扰,任其衍化’的嘱托。”
随后,由蓬莱宗长老林清和昆仑宗长老墨尘带队,十名擅长护文术的弟子前往地球边境。他们抵达时,玄空道友正在一处山洞中整理先民留下的象形文字——这些文字刻在兽骨和石壁上,记录着先民耕种、狩猎、祭祀的场景,虽简陋却充满了生机。
“林长老、墨长老,多谢二位前来。”玄空道友起身相迎,“这些文字记录分散在各处,且多暴露在外,若遇暴雨、地震,很容易损毁;附近还有凶兽出没,更是危险。”
林清长老点头道:“玄空道友放心,我等已带来‘护文阵盘’,可在文字记录处布下隐形护阵,凶兽无法靠近;墨长老的冰魄玉盒,可将重要的兽骨文字封存,万无一失。”
墨尘长老也取出几个晶莹剔透的玉盒:“此玉盒由昆仑冰脉所制,能永久保存文字,且不会对人界造成任何干扰。”
众人当即行动起来:弟子们四处探查,标记出有文字记录的地点;林清长老在每个地点布下护文阵盘;墨尘长老则将刻有重要文字的兽骨小心翼翼地放入冰魄玉盒中,妥善封存。
期间,有几名华夏先民远远望见他们,却只见几道光影闪过,并未看清身形——这正是盟会规定的“不显露神通于人界先民”,所有法术都以隐形之术施展,避免引人族恐慌。
半个月后,护文之事圆满完成。玄空道友将《华夏文字初考》的副本交给林清和墨尘,说道:“多谢诸位相助。这些文字是华夏文脉的起点,也是地球文明的见证。待盟会下次全体盟会时,可将此书展示给各宗,让弟子们也知晓人族文明的不易。”
林清和墨尘郑重应下,带着副本返回修仙界。
在次年的全体盟会上,《华夏文字初考》被展示在聚仙坪的誓碑旁。各宗弟子围拢观看,当看到那些刻在兽骨上的简陋文字时,不少人都心生感慨——原来人族没有灵力,却能以如此方式传承文明;原来地球的演化,竟这般艰难。
“以前总觉得人界凡夫弱小,如今才知他们的坚韧。”一名来自丹霞宗的年轻弟子轻声说道,“我们守着誓文不扰人界,不仅是遵守规则,更是在守护这份坚韧的文明。”
他的话引起了不少弟子的共鸣。自此,各宗弟子对“不扰人界”的理解愈发深刻,不再是被动遵守规则,而是主动护持——有弟子在巡查时发现人界有凶兽作乱,便悄悄引开凶兽,不显露分毫神通;有弟子发现地球灵脉出现微弱波动,便立刻上报盟会,由盟会请示起源殿后,派长老以“润物无声”之法稳固灵脉。
修仙界的变化,龙宇道尊与玄冥道尊在起源殿中看得一清二楚。玄冥道尊望着水镜中修仙者们护持人界的身影,轻声道:“看来,这守序之誓,确实是立对了。修仙界不再是只顾自身修行的‘孤家寡人’,而是真正成为了三界的‘梁柱’。”
龙宇道尊微微一笑,手中的鸿蒙盘泛起柔和的光芒:“大道之行,在于守序,在于共生。修仙界守序,人界衍化,天界稳固,幽冥轮回有序,这才是三界永宁的根本。”
水镜中,聚仙坪的誓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誓文上的每个字都似带着生命,诉说着修仙界的承诺与坚守。远处的地球,华夏先民正用新创的文字记录着生活,文明的火种在悄然燃烧;更远处的星域,御兽殿的异兽与修仙界的联防队一同巡查,守护着这片宁静的天地。
一切,都如誓文所言——守序护界,三界永宁。
第七章:誓约永恒,文脉永续
时光荏苒,转眼便是百年。
这百年间,修仙界从未发生过大规模私斗,也从未有人敢公然触犯“不扰人界、天界”的誓文。盟会的议事会每月如期召开,各宗坦诚相待,有争端便协商解决,有困难便合力克服;全体盟会每三年召开一次,新立的宗门依规审核入盟,守序有功的宗门受到表彰,修仙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祥和景象。
这日,正是修仙界立誓百年的纪念日。云台山聚仙坪上再次挤满了人,不仅有各宗的宗主与弟子,天庭的“三界联络司”仙使、起源殿的玄空道友也受邀前来。
聚仙坪中央的誓文玉璧,历经百年风雨,依旧莹白如新,上面的誓文与各宗名字被金光笼罩,愈发清晰;誓碑旁,《洪荒三劫全史》《三界规则详解》《华夏文字初考》三本书籍的副本被供奉在玉案上,香火缭绕;守心阁中的水镜与石壁,依旧每日有弟子前来观看,警醒自身。
玄清真人已是满头白发,却依旧精神矍铄。他站在太极石台上,望着众人,声音通过传声阵传遍聚仙坪:“百年前,我等在此立誓守序;百年后,我等如约而至,向天地、向三界交上这份‘守序答卷’。这百年,修仙界无大乱,无越界,无失信,这是所有道友共同努力的结果。”
天庭仙使上前一步,拱手道:“昊天天帝与瑶池王母听闻修仙界百年守序,甚是欣慰。特命我送来‘天界灵露’,赠予各宗,愿修仙界与天界共护三界平衡。”说罢,他挥手取出三百六十个玉瓶,每个玉瓶中都装着晶莹的灵露,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玄空道友也走上前,手中捧着一卷新的古籍:“这是《华夏邦国史·百年篇》,记录了地球华夏百年的衍化——如今华夏已出现三个大的邦国,文字愈发成熟,农耕、制陶技术也日益精进。这百年,修仙界的护持功不可没。龙宇道尊说,修仙界已真正做到‘守序护界’,起源殿为你们骄傲。”
众人闻言,纷纷拱手致谢,聚仙坪上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剑尘真人走上前,手中握着一枚新的玉版:“这百年,执法队共处置了十七起轻微违规事件,皆按誓文处置,无一徇私。今日,盟会修订了《修仙界盟会职责分工》,新增了‘文脉护持司’,专门负责协助起源殿保护地球文明。往后,修仙界不仅要守序,更要护脉。”
凌虚真人补充道:“昆仑宗已编写出《界规课进阶教材》,加入了‘华夏文明解读’‘三界共生之道’等内容,让弟子们不仅知‘守序’,更知‘为何守序’。”
沧海真人则道:“蓬莱宗的三界联络弟子传来消息,天庭将在明年举办‘三界盛会’,邀请修仙界、幽冥轮回各派代表赴会。这正是三界互信、共护永宁的最好证明。”
玄清真人望着众人,眼中满是欣慰:“百年誓约,初心未改;百年守序,成果斐然。今日,我等再向天地立誓——愿以百年为基,以誓文为纲,守修仙界之秩序,护人界之文脉,助三界之永宁。此誓,代代相传,直至永恒!”
三百六十位宗主再次举起右手,掌心朝天空,声音整齐而坚定:“守序护界,护脉永宁,代代相传,直至永恒!”
天空中再次降下金光,落在誓文玉璧上,玉璧上的金光化作无数光点,飞向在场的每一个人——这一次,光点不仅落在宗主与弟子的眉心,更飞向了修仙界的各个角落,落在每一位修仙者的眉心。
这不是约束,而是传承。传承着百年的守序初心,传承着三界的共生之道。
玄空道友望着这一幕,轻声叹道:“劫终序立,文脉永续。龙宇道尊所言,果然没错。”
聚仙坪上,掌声与欢呼声经久不息。远处的地球,华夏邦国的先民正在祭拜天地,祈求风调雨顺;天界的凌霄宝殿,昊天天帝正望着修仙界的方向,微微点头;幽冥轮回中,平心娘娘看着六道中有序流转的亡魂,露出了微笑。
三界六道,各安其序;修仙界的誓约,如星辰般永恒,守护着这份来之不易的承平,守护着华夏文脉的代代相传。
喜欢源道龙宇洪荒劫纪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源道龙宇洪荒劫纪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