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如血,泼洒在八百里流沙河面,泛起粼粼猩红。河水浑浊如浆,裹挟着枯木与碎石奔涌不息,浪涛拍击两岸峭壁,发出如鬼哭狼嚎般的轰鸣。河心一处漩涡之下,暗藏着一座幽深水府,府门前珊瑚为柱、贝壳为窗,却处处透着森然杀气——这里便是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后,化身沙悟净的盘踞之地。
沙悟净此刻正斜倚在水府正殿的玄铁宝座上,腰间骷髅项链随着呼吸轻轻晃动。那九个骷髅头个个面目狰狞,牙咧嘴,正是他这些年食人无数后,特意挑选出的取经人颅骨,经流沙河水浸蚀,已变得惨白透亮,隐隐泛着诡异的光泽。他身高八尺有余,红发如炬,蓝面獠牙,脖颈间的毳毛如钢针般竖起,身上披着一件破旧的锁子黄金甲,虽已满是划痕,却依旧难掩当年天庭神将的威风。只是那双铜铃大眼中,此刻满是暴戾与迷茫,时不时望向水府顶端的一线天光,流露出难以察觉的怅惘。
谁能想到,这位凶神恶煞的河妖,曾是天庭凌霄宝殿上的卷帘大将。当年他手持琉璃盏,随侍玉帝身侧,何等风光无限。只因在蟠桃盛会上,不慎失手打碎琉璃盏,便被玉帝判了重罪,打了八百大板,贬下凡间。更不幸的是,他每七日还要受一次飞剑穿胸之苦,疼得死去活来。日积月累的痛苦与屈辱,磨平了他身为神将的傲骨,也点燃了他心中的戾气。流沙河两岸人烟稀少,过往客商、行脚僧便成了他发泄怒火、填饱肚子的对象,久而久之,“流沙河食人妖”的名号传遍四方,无人敢近。
这日,沙悟净正觉腹中饥饿,忽闻水面上传来马蹄声与谈话声。他眉头一挑,化作一道黑影窜出水面,隐在岸边的芦苇丛中窥探。只见远处走来三人一马,为首的是个白面僧人,眉清目秀,身着锦襕袈裟,正是奉唐王之命前往西天取经的唐僧。他身旁跟着一个尖嘴猴腮、身披锁子黄金甲的毛猴,手持一根金箍棒,眼神锐利如鹰,正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另一边则是个长嘴大耳、袒胸露乳的猪妖,扛着一柄九齿钉耙,一路上东张西望,不住地抱怨路途辛苦,便是被贬下凡的天蓬元帅猪八戒。
“师父,这流沙河看着凶险,怕是有妖怪出没,俺老孙去前面探探路!”孙悟空说着就要纵身跃起,却被唐僧一把拉住。“悟空,不可鲁莽。出家人以慈悲为怀,或许只是寻常江河,不必惊扰众生。”唐僧话音刚落,猪八戒便凑了上来:“师父说得是!说不定河里有肥美的鱼虾,正好让俺老猪改善改善伙食。”
沙悟净在芦苇丛中听得真切,见那唐僧白白净净,正是传说中十世修行的金蝉子转世,吃了他的肉便能长生不老。多年的饥饿与对痛苦的恐惧瞬间冲昏了他的头脑,他悄无声息地潜入水中,待唐僧一行走到河边准备饮水时,突然掀起滔天巨浪,手中降妖宝杖如闪电般劈向唐僧。
“师父小心!”孙悟空反应极快,金箍棒一挥,硬生生挡住了宝杖,两器相撞,迸发出耀眼的火花,震得河水都泛起涟漪。“哪里来的妖魔鬼怪,竟敢伤俺师父!”孙悟空怒喝一声,眼神凌厉如刀。沙悟净见偷袭不成,也不恋战,转身便要遁入河中。猪八戒早已按捺不住,九齿钉耙朝着沙悟净后背狠狠砸去:“夯货!想吃俺师父,先过俺老猪这关!”
沙悟净回身架住钉耙,三人在河岸边缠斗起来。他的降妖宝杖本是月宫里梭罗仙木所制,重五千零四十八斤,舞起来虎虎生风,与孙悟空的金箍棒、猪八戒的九齿钉耙打得难解难分。只是沙悟净久居水下,陆战终究稍逊一筹,斗了几十个回合,便渐渐体力不支,虚晃一招,化作一道水箭窜入流沙河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呸!这妖怪倒会躲!”猪八戒气得直跺脚,“师父,这流沙河深不见底,那妖怪在水里更是如鱼得水,咱们该如何是好?”唐僧望着滔滔河水,面露忧色:“悟空,你可有办法?”孙悟空跳到一块巨石上,手搭凉棚望向河面,眉头紧锁:“这妖怪水性极佳,俺老孙虽能入水,却不如他自在。若是硬闯,怕是难以擒住他。”
三人正无计可施时,忽闻空中传来一阵仙乐,只见观音菩萨带着善财童子,脚踏祥云缓缓降临。唐僧见状,连忙率孙悟空、猪八戒跪地参拜:“弟子参见观音菩萨。”观音菩萨颔首示意:“唐三藏,你师徒三人西行之路,需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这流沙河中的妖怪,本是天庭卷帘大将,因犯错被贬,吾已点化于他,命他在此等候取经人,皈依佛门,共赴西天。”
孙悟空闻言,起身说道:“菩萨,这妖怪凶狠异常,方才还欲伤我师父,怎会是等候取经人的善类?”观音菩萨微微一笑:“悟空,他本性不坏,只是遭逢劫难,戾气缠身。吾赐你一纸偈语,可唤他出来,晓以利害,他自会归降。”说罢,善财童子递过一张黄纸,上面写着“皈依正果”四字偈语。
唐僧接过偈语,对着河面朗声诵读。不多时,流沙河水面翻涌,沙悟净手持宝杖,再次现身。他见观音菩萨也在,眼中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又被戾气掩盖:“你等又来烦我,休怪我不客气!”观音菩萨开口说道:“卷帘大将,你可知罪?吾当年点化你,让你在此等候取经人,随他西行,修成正果,你为何反而残害生灵,欲伤取经人?”
沙悟净闻言,身体一震,过往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他想起自己当年在天庭的风光,想起被贬下凡的屈辱,想起每七日飞剑穿胸的痛苦,眼中的戾气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悔恨与迷茫。“菩萨,弟子……弟子实在是不堪忍受苦楚,才一时糊涂……”他声音哽咽,缓缓跪倒在水中。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观音菩萨语气温和却带着威严,“唐三藏乃十世修行的好人,西天取经,功德无量。你若能诚心皈依,随他西行,一路上降妖除魔,护他周全,往日罪孽便可一笔勾销,修成正果指日可待。”沙悟净抬起头,望向唐僧,见他面露慈悲,并无半分怨恨,心中更是愧疚不已。
孙悟空走上前,说道:“妖怪,我师父慈悲为怀,菩萨又给你指了明路,你若真心归降,俺老孙便饶了你过往的罪孽。若是再敢作恶,定叫你魂飞魄散!”猪八戒也附和道:“是啊是啊,跟着俺们师父西行,保准有你好处,总比在这流沙河中整日吃人、受那飞剑之苦强得多!”
沙悟净沉吟片刻,想起这些年孤苦伶仃、饱受折磨的日子,又想到观音菩萨的点化与唐僧的慈悲,终于下定决心。他扔掉手中的降妖宝杖,对着唐僧磕了三个响头:“弟子沙悟净,愿诚心皈依佛门,拜师父为师,随师父西行取经,万死不辞!”说罢,他又朝着观音菩萨拜了三拜:“多谢菩萨点化,弟子日后定当洗心革面,行善积德。”
观音菩萨见状,面露喜色:“善哉善哉。悟净,你既已皈依,便需恪守佛门戒律,不得再残害生灵。此去西天,路途遥远,妖魔众多,你需尽心保护唐僧,不可懈怠。”沙悟净恭敬应答:“弟子谨记菩萨教诲。”观音菩萨点点头,脚踏祥云,化作一道金光消失在天际。
唐僧走上前,扶起沙悟净,说道:“悟净,既入我门,便是我弟子。日后当以慈悲为怀,广积善德,一同求取真经,普度众生。”沙悟净重重点头,眼中满是坚定。孙悟空捡起降妖宝杖递给他:“这兵器你且收好,日后降妖除魔,也好有个依仗。只是切记,不可再用它伤人性命。”沙悟净接过宝杖,恭敬道谢。
猪八戒笑着拍了拍沙悟净的肩膀:“以后咱们就是师兄弟了!俺老猪排行老二,你就排行老三吧。以后有俺老猪照着你,保管你在西行路上少吃点苦头!”沙悟净憨厚一笑,对着孙悟空、猪八戒躬身行礼:“见过大师兄,二师兄。”
师徒四人稍作休整,沙悟净带着众人前往他的水府。只见水府之中虽陈设简单,却也干净整洁。沙悟净将那九个骷髅头取出,说道:“师父,大师兄,二师兄,这些都是弟子往日所害之人的颅骨,弟子心中有愧,今日便将它们安葬,以赎往日罪孽。”唐僧点头赞许:“悟净,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你既有此心,日后定能修成正果。”
四人一同来到河岸,沙悟净亲手挖坑,将九个骷髅头逐一安葬,又对着坟墓拜了三拜,眼中满是忏悔。孙悟空见状,说道:“三弟,过去的事便让它过去吧。咱们还是早些启程,继续西行要紧。”沙悟净起身应答:“大师兄说得是。”
临行前,沙悟净又将水府中的财物悉数取出,分给了附近的贫苦百姓,算是弥补往日过错。百姓们感念他的善举,纷纷前来送行。师徒四人踏上白龙马,朝着西方缓缓前行。流沙河的浪涛依旧汹涌,却再也听不到往日的鬼哭狼嚎,反而像是在为他们送行。
一路上,沙悟净果然恪守承诺,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他虽不如孙悟空那般神通广大,也不如猪八戒那般机灵圆滑,却有着一身惊人的力气和极佳的水性。每当遇到江河险阻,他总能挺身而出,护送唐僧和师弟们平安过河;每当师徒四人遭遇妖怪,他也总是冲锋在前,与大师兄、二师兄并肩作战,毫无怨言。
他将观音菩萨的教诲牢记在心,每日诵经念佛,修身养性,往日的暴戾之气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沉稳与谦和。唐僧见他如此,心中十分欣慰,时常对孙悟空、猪八戒说:“悟净虽入门最晚,却最为踏实肯干,是我西行路上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孙悟空也对这个三弟愈发认可,每当遇到棘手的妖怪,都会与他商议对策;猪八戒更是与他亲如手足,平日里少不了互相照应。
一日,师徒四人行至一处山林,突然遭遇一伙山匪。山匪们手持刀枪,凶神恶煞,拦住了他们的去路:“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若是不肯,便把那和尚留下,让我们饱餐一顿!”猪八戒顿时火冒三丈,提起九齿钉耙就要上前动手,却被沙悟净拦住。
“二师兄,出家人以慈悲为怀,不如先劝他们回头是岸。”沙悟净对着山匪们说道,“各位好汉,打劫害人,终无好下场。不如放下屠刀,找点正经营生,也好过整日打家劫舍,担惊受怕。”山匪头目哈哈大笑:“你这妖怪模样的和尚,倒敢教训我们!看你这身蛮力,不如跟我们入伙,保你吃香的喝辣的!”
沙悟净闻言,脸色一沉:“我已皈依佛门,随师父西行取经,岂会与你们同流合污?你们若再执迷不悟,休怪我不客气!”山匪们见他不肯入伙,便一拥而上。沙悟净手持降妖宝杖,从容应对,只见他宝杖一挥,便将几个山匪的刀枪打落在地,却并未伤他们性命。山匪们见状,吓得魂飞魄散,纷纷跪地求饶:“大师饶命!我们再也不敢了!”
沙悟净说道:“今日我饶了你们,日后切不可再作恶。若再让我撞见你们打家劫舍,定不轻饶!”山匪们连连点头,起身狼狈逃窜。唐僧见状,赞许道:“悟净,你既制住了山匪,又未伤他们性命,真是慈悲为怀,颇有我佛门弟子的风范。”沙悟净躬身道:“师父过奖了,这都是弟子应该做的。”
西行之路漫漫,师徒四人历经了无数艰难险阻,遭遇了形形色色的妖怪。沙悟净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守护着唐僧的安全。他不像孙悟空那般桀骜不驯,也不像猪八戒那般贪图享乐,只是日复一日地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挑着沉重的行李,跟着队伍前行。每当孙悟空被师父误解赶走,每当猪八戒想要散伙回高老庄,都是沙悟净从中调和,劝说师父,挽留师弟,维系着师徒四人的情谊。
在过通天河时,唐僧被灵感大王掳走,孙悟空和猪八戒一时难以取胜。沙悟净主动请缨,潜入水中打探消息,凭借着极佳的水性,成功找到了灵感大王的水府,为孙悟空制定破敌之策提供了重要线索。在狮驼岭遭遇青狮、白象、大鹏三妖时,师徒四人被妖兵团团围住,形势危急。沙悟净手持降妖宝杖,与妖怪们浴血奋战,即便身受重伤,也始终不肯退缩,拼尽全力保护唐僧。
随着一路西行,沙悟净的修为日渐精深,心中的执念也渐渐消散。他不再为过去的罪孽而悔恨,也不再为未来的未知而迷茫,只是一心向佛,专注于取经大业。他的形象也渐渐发生了变化,红发渐渐变得乌黑,蓝面也恢复了常人肤色,獠牙隐去,眼神变得平和而坚定,周身散发出淡淡的佛光。
终于,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抵达了西天灵山。如来佛祖见他们功德圆满,便论功行赏。孙悟空因一路上降妖除魔,功劳最大,被封为斗战胜佛;猪八戒虽贪吃懒惰,却也立下不少功劳,被封为净坛使者;沙悟净因一路上任劳任怨,忠心护主,从未有过怨言,被封为金身罗汉。
受封之时,沙悟净望着如来佛祖,又望向身旁的师父和师兄弟们,心中百感交集。他想起自己当年在流沙河中食人害命的日子,想起观音菩萨的点化,想起唐僧的慈悲,想起与大师兄、二师兄并肩作战的岁月。若不是当年的相遇与皈依,他或许至今仍在流沙河中饱受痛苦与戾气的折磨,永远无法修成正果。
接过金身罗汉的法印,沙悟净对着如来佛祖深深一拜,又对着唐僧行了大礼:“多谢师父收留,弟子方能有今日。”唐僧微微一笑:“悟净,这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日后你当继续精进佛法,普度众生,不辜负如来佛祖的厚爱与观音菩萨的点化。”
从此,金身罗汉沙悟净常驻灵山,与其他诸佛菩萨一同修行,守护着三界的安宁。而流沙河的故事,也随着取经大业的圆满而广为流传,成为了一段劝人向善、知错能改的佳话。那八百里流沙河畔,再也没有了食人妖的传说,只剩下潺潺流水,诉说着一段从罪孽到救赎、从迷茫到坚定的西行往事。
喜欢源道龙宇洪荒劫纪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源道龙宇洪荒劫纪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