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师徒四众,自黑水河脱了鼍龙之灾,一路晓行夜宿,餐风饮露。悟空在前探路,金箍棒缩成绣花针藏在耳内,火眼金睛扫过山川草木,生怕再有妖精作祟;八戒挑着沉甸甸的行李,一路嘟囔着何时能有顿好酒好肉,时不时探头探脑打量路旁野花;沙僧谨守本分,牵着白龙马,背上的禅杖稳稳当当,目光警惕地留意着四周动静;玄奘身着锦襕袈裟,骑在白龙马上,手持九环锡杖,口中默念经文,眉宇间满是慈悲,只是眉宇深处,仍藏着几分对前路未知的凝重。
这日正行至一处平川,忽见前方云雾缭绕,隐约可见水光粼粼,一股清甜的香气随风飘来,沁人心脾。悟空纵身跃上云端,定睛望去,只见云雾之下,竟是一片富庶之地:阡陌纵横,田畴肥沃,屋舍俨然,炊烟袅袅,更奇的是,那田间劳作、路上行人、溪边浣纱者,竟清一色皆是女子,不见半个男子身影。
“师父,前方有个好去处!”悟空落下云头,对玄奘道,“弟子瞧着是个凡间国度,只是蹊跷得紧,满国皆是女子,不见男丁。”
玄奘闻言一愣,合掌道:“悟空,凡间国度自有其风土人情,不可妄加揣测。我等取经人,只求借路通行,化些斋饭便走,切勿惊扰百姓。”
八戒早已听得心花怒放,搓着双手道:“师父,全是女子的国度?那岂不是仙境一般!说不定有好酒好菜招待,咱也歇歇脚,养养精神。”
沙僧皱眉道:“二师兄,师父说得是,我等是出家人,当守清规,不可贪图安逸。”
玄奘颔首道:“悟净说得是。悟空,你再去打探一番,看这国度名号为何,是否允许外人通行。”
悟空应声而去,不多时便返了回来,手中还拿着一只竹篮,篮中盛着几个水灵灵的果子:“师父,这国度唤作女儿国,国内皆是女子,世代无男,全靠饮用城外子母河的河水繁衍后代。弟子方才在城门口问了一位老妇,她说子母河之水,女子饮下便会怀胎,男子饮了却无甚妨碍。这果子是那老妇赠的,说是本地特产,可解渴充饥。”
玄奘闻言,心中暗觉奇异,吩咐道:“既是凡间国度,且无甚妖气,我等便入城借宿一晚,明日一早便走。切记不可擅闯民宅,不可惊扰百姓,更不可饮用那子母河的水,以免惹出是非。”
师徒四人牵着白龙马,提着行李,缓缓走向女儿国城门。那城门高大雄伟,朱红漆色鲜亮,城门上方悬挂着一块鎏金匾额,上书“女儿国”三个大字,字体娟秀却不失庄重。守门的是两位女官,身着青色官服,腰佩短剑,见四人前来,先是一惊,随即上前询问。
玄奘上前躬身行礼,温声道:“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前往西天拜佛求经,路过贵国,欲借宿一晚,化些斋饭,明日便行,还望女官通融。”
两位女官上下打量着四人,见玄奘丰神俊朗,气质儒雅,悟空尖嘴猴腮却目光锐利,八戒肥头大耳一脸憨厚,沙僧浓眉大眼沉稳可靠,又瞧着白龙马神骏非凡,行李沉重,知道并非寻常歹人,便笑道:“唐长老远道而来,一路辛苦。我国女王素有仁德,最是好客,且从未见过外乡男子,想必会愿意见你等。请随我等入宫面见女王。”
玄奘心中略感不安,却也不好推辞,只得率众弟子跟随女官入城。城中街道整洁,两旁店铺林立,货郎叫卖声、女子说笑声响成一片,一派繁华景象。街上的女子见了四人,纷纷围拢过来,好奇地打量着,有的掩口而笑,有的低声议论,目光中满是新奇,却并无恶意。
八戒被众女围观,顿时有些忘形,搔首弄姿,引得众女笑声更大。悟空在一旁喝道:“呆子,收敛些!莫要失了出家人的体统!”
八戒撇撇嘴,嘟囔道:“俺老猪也是第一次被这么多女子围着,瞧瞧怎么了。”
沙僧连忙拉了拉八戒的衣袖,示意他安分些。玄奘则闭目合十,默念经文,不为外界所扰。
不多时,众人便来到王宫之前。那王宫更是气派非凡,金砖铺地,玉柱支撑,殿宇巍峨,雕梁画栋,处处透着富贵荣华。女官将四人引至大殿之外,通传之后,便请他们入殿。
玄奘整理了一下袈裟,迈步走入大殿。只见殿上正中坐着一位女王,头戴凤冠,身披霞帔,面容绝美,肌肤胜雪,眉目间既有帝王的威严,又有女子的温婉。两旁分列着文武女官,皆是身着官服,仪态端庄。
“贫僧玄奘,拜见女王陛下。”玄奘躬身行礼,悟空、八戒、沙僧也一同见礼。
女王抬眸打量着玄奘,眼中闪过一丝惊艳,随即温声道:“唐长老免礼。听闻长老自东土大唐而来,欲往西天求经,一路艰险,实在不易。我国从未有外乡男子到访,长老一行到来,真是我国之幸。不知长老一行可有歇息之地?若不嫌弃,便在宫中住下,让寡人好好招待一番。”
玄奘连忙道:“多谢女王陛下美意。贫僧一行只求借宿一晚,明日便启程,不敢过多叨扰。”
女王笑道:“长老何必急于离去?我国虽无男子,却也物产丰饶,山珍海味、奇花异草应有尽有。长老长途跋涉,正好在此歇息几日,养精蓄锐,再行上路不迟。”
说话间,女王的目光始终落在玄奘身上,眼神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欣赏与爱慕。她执政多年,国泰民安,却始终孤身一人,从未见过如玄奘这般气质儒雅、慈悲温润的男子,心中早已暗生情愫。
玄奘何等聪慧,早已察觉女王神色有异,心中暗叫不好,连忙岔开话题:“多谢女王陛下厚爱。只是贫僧身负取经重任,不敢耽搁时日,还望陛下成全。”
女王见状,也不勉强,吩咐左右摆上斋饭。不多时,数十道精致的菜肴便端了上来,有山珍菌菇、鲜笋野菜,还有各色糕点水果,虽无荤腥,却也香气扑鼻。
师徒四人一路劳顿,早已饥肠辘辘,当下谢过女王,便低头用餐。八戒狼吞虎咽,风卷残云,引得两旁女官暗暗发笑;悟空则细嚼慢咽,一边吃一边留意着殿内动静,火眼金睛时刻警惕着;沙僧则慢条斯理,恪守着出家人的规矩;玄奘则浅尝辄止,心中始终惦记着早日离开。
斋饭过后,女王吩咐女官引四人前往偏殿歇息。偏殿布置得十分雅致,陈设精美,被褥干净整洁。悟空心中不安,对玄奘道:“师父,这女王看你的眼神不对劲,怕是没那么容易放我们走。今晚可得小心些,弟子去外面守着,以防有变。”
玄奘点头道:“悟空说得是,你多加留意。悟净,你也去殿外巡视,八戒,你守在门口,不可懈怠。”
三人领命而去,玄奘独自一人在殿中打坐,默念经文,试图平复心中的不安。
却说女王回到后宫,心中满是玄奘的身影,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她召来心腹女官,叹道:“寡人活了这么大,从未见过如唐长老这般人物,心中实在爱慕。你说,寡人若是留他下来,与他一同治理国家,他会愿意吗?”
女官连忙道:“陛下乃一国之主,容貌绝世,仁德广布,唐长老若是能留在陛下身边,实乃他的福气。只是唐长老一心向佛,身负取经重任,恐怕不会轻易应允。”
女王道:“寡人知道他志在取经,但寡人实在舍不得他离去。你有什么办法,能让他留下来?”
女官沉吟片刻,道:“陛下,唐长老乃出家人,慈悲为怀,最重情义。陛下可先以礼相待,好生招待他们,再慢慢劝说。若是实在不行,便以通关文牒相要挟,他若不留下,便不予放行。”
女王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犹豫:“如此会不会太过强人所难?”
女官道:“陛下,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唐长老这般人物,一旦错过,便再也遇不到了。为了陛下的幸福,为了国家的未来,就算有些不妥,也是值得的。”
女王思索良久,最终咬牙道:“好,就依你所言。明日寡人便向唐长老表明心意,若是他不肯,便按你说的做。”
次日一早,女王便派人请玄奘入宫。玄奘心中预感不妙,却也只能硬着头皮前往。悟空、八戒、沙僧放心不下,也一同跟了去。
大殿之上,女王屏退左右,只留下心腹女官,神色郑重地对玄奘道:“唐长老,寡人有一事相求,还望长老应允。”
玄奘心中一紧,道:“女王陛下请讲,若是贫僧力所能及之事,定当效劳。”
女王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道:“长老,寡人爱慕你已久,愿以一国之富,招你为夫,与你一同治理女儿国,共享荣华富贵。不知长老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玄奘顿时大惊失色,连忙摆手道:“陛下不可!贫僧乃出家人,早已看破红尘,四大皆空,一心向佛,只求取得真经,普度众生,岂能贪恋红尘富贵,耽误取经大业?还望陛下收回成命。”
女王眼中闪过一丝失落,却仍不死心:“长老,出家人也当有七情六欲,何必如此固执?寡人知道你身负重任,但取经之路漫漫无期,艰险重重,未必能够成功。不如留在我国,与寡人共度一生,造福一方百姓,岂不是更好?”
玄奘坚定地摇了摇头:“陛下,贫僧心意已决,此生只为取经而来,绝无他念。还望陛下不要为难贫僧,早日赐予通关文牒,让贫僧一行离去。”
女王见玄奘态度坚决,心中又急又痛,泪水在眼眶中打转:“长老,寡人是真心喜欢你,并非贪图你的容貌或身份。只要你肯留下,寡人什么都可以给你,就算是放弃王位,也心甘情愿。”
八戒在一旁看得心痒痒,忍不住低声对悟空道:“猴哥,女王陛下长得这么美,又这么有钱,师父留下来当国王,岂不是美事一桩?”
悟空瞪了他一眼,低声斥道:“呆子,休得胡言!师父乃得道高僧,岂会被红尘富贵所迷惑?再说,我们身负取经重任,岂能半途而废?”
沙僧也道:“二师兄,不可乱说话,师父自有主张。”
女王见玄奘始终不为所动,心中一横,对女官道:“取通关文牒来。”
女官连忙取来通关文牒,递到女王手中。女王拿着通关文牒,对玄奘道:“长老,通关文牒在寡人手中,你若不肯留下,寡人便不予放行。你好好考虑一下,是留下来与寡人共度一生,还是困死在这女儿国?”
玄奘闻言,心中一沉,知道女王是铁了心要留他。他合掌道:“陛下,贫僧宁死也不会放弃取经大业。还望陛下以慈悲为怀,不要强人所难。”
双方僵持不下,大殿内气氛十分凝重。悟空见状,心中暗道:“这女王虽是凡女,却也颇为执着,硬来怕是不行,只能智取。”
他眼珠一转,上前一步,对女王道:“女王陛下,我师父一心向佛,确实不愿留在凡尘。但陛下对我师父一片深情,我师父也并非铁石心肠。不如这样,我师父答应你,待取得真经归来,便来女儿国与你相见,如何?”
女王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希望:“此话当真?长老真的愿意回来见我?”
玄奘正要开口拒绝,悟空连忙给了他一个眼色,抢先道:“我师父乃出家人,从不打诳语。只是取经之路遥远,归期未定,陛下需耐心等候。在此之前,还望陛下先赐予通关文牒,让我们先行上路。”
女王沉吟片刻,道:“寡人如何能信你?万一你们一去不返,寡人岂不是空等一场?”
悟空道:“陛下若是不信,我等可以对天发誓。我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在此立誓,待取得真经归来,定劝师父重返女儿国,与陛下相见。若有违此誓,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八戒和沙僧虽然不解悟空为何要立此誓言,但也知道悟空自有妙计,便跟着一同发誓。
女王见三人立下重誓,心中的疑虑消减了不少。她又看向玄奘,见玄奘虽未说话,但也没有反对,便以为玄奘默许了,心中顿时欢喜起来:“好,寡人信你们!这通关文牒,寡人便赐予你们。但寡人有一个条件,你们取得真经后,必须回来见我,不可食言。”
悟空连忙道:“陛下放心,我等绝不食言。”
女王将通关文牒递给玄奘,眼中满是期盼:“长老,寡人等你回来。这女儿国,永远是你的家。”
玄奘接过通关文牒,心中五味杂陈,合掌道:“多谢陛下成全。贫僧一行即刻启程,待取得真经,定会再来探望陛下。”
女王点了点头,强忍着泪水,对女官道:“备车驾,送唐长老一行出城。”
女官连忙应声而去。女王亲自送玄奘一行出宫,一路之上,她不停地叮嘱玄奘要保重身体,注意安全,言语间满是不舍。
到了城门口,女王看着玄奘,哽咽道:“长老,一路保重,寡人在女儿国等你回来。”
玄奘深深一揖:“陛下保重,后会有期。”
说罢,他翻身上马,率领悟空、八戒、沙僧,朝着西方而去。
女王站在城门口,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泪水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她知道,玄奘此去,归期渺茫,或许永远都不会回来了,但她心中仍抱着一丝希望,日复一日地在城门口等候。
师徒四人离开女儿国后,八戒忍不住问道:“猴哥,你刚才为何要替师父答应女王,说回来见她?我们取得真经后,还要回女儿国吗?”
悟空笑道:“呆子,那不过是缓兵之计罢了。若不那样说,女王岂会轻易放我们走?等我们取得真经,早已成佛成仙,哪里还会再回这女儿国?”
玄奘闻言,心中虽有些不忍,但也知道悟空是为了大局着想,便叹了口气道:“悟空,此举虽为权宜之计,但终究是欺瞒了女王陛下。日后若有机会,当向她赔罪才是。”
悟空道:“师父放心,待我们取得真经,佛法昌明,女王陛下自然会明白其中道理,不会再执着于儿女情长。”
沙僧道:“师父,前路还长,我们还是尽快赶路吧,以免夜长梦多。”
玄奘点了点头,催动白龙马,继续向西而去。女儿国的奇遇,就像一场短暂的梦,留在了他们的记忆中。而前方的路,还有更多的艰险和挑战在等待着他们。
喜欢源道龙宇洪荒劫纪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源道龙宇洪荒劫纪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