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川郡的灾情在谢翎和姜玖璃雷厉风行又细致入微的处置下,迅速得到了控制。秩序恢复,粥棚每日准时升起炊烟,以工代赈的工程也让不少青壮有了生计,疫情也得到了初步遏制。满目疮痍的土地上,终于重现了一丝生机与希望。
眼见大局已定,谢翎并未居功。他寻了个机会,特意来到整日躲在行辕里享清福、实则负责“监工”的袁璩处,依旧是那副冰冷但恭敬的姿态,抱拳禀报:“袁将军,栾川事宜已大致平稳。此次全赖将军坐镇指挥,调度有方,更是仰仗陛下天恩浩荡、太子殿下仁德泽被苍生,末将等只是依令行事,略尽绵力罢了。”
他将所有功劳滴水不漏地推给了皇帝、太子以及袁璩这个“总指挥”,自己则隐于幕后。
袁璩听了,心里简直乐开了花。他本就担心谢翎年少气盛会抢功,没想到对方如此“懂事”,不仅把事情办得漂亮,还把功劳全数奉上,这让他面上有光,在上头那里也好交代。他拍着谢翎的肩膀,哈哈大笑:“谢老弟果然是可造之材!懂事!太懂事了!你放心,此次功劳,哥哥我定会在殿下面前为你美言,绝亏待不了你!”
他当即兴冲冲地修书一封,送往东宫。信中自然是将自己夸成了运筹帷幄、爱民如子的主导者,同时也不忘大力褒奖谢翎,称其“办事周密,深谙上意,忠心可嘉,实乃可用之才”。
然而,东宫之内,太子姜弘毅看着案上两份几乎同时送达的文书——一份是袁璩天花乱坠的表功信,另一份则是他安插的密探送来的、事无巨细的实际情况汇报——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
“这个谢翎……倒真是有点意思。”他摩挲着下巴,眼中闪烁着精明的算计,“事情办得确实漂亮,一石三鸟,既安了灾民,又替孤赚足了名声,还顺手清理了几个不听话的蠢货。是个有能力的。”
但随即,他的眼神又变得深沉起来:“能力是有,但这心……是否真向着孤,还需再看看。谢家的人,骨头都硬得很呐……”他的目光落在密报中关于“谢翎副将阿九”的描述上,“还有他身边那个叫阿九的小谋士,次次都有他,心思缜密,不像寻常军户出身。去查,给孤仔细查查这个阿九的底细。”
而在此期间,姜玖璃并未一直待在行辕。 她时常穿着普通的军士服装,深入灾民之中,亲眼查看粥棚的发放情况,询问百姓的疾苦。
眼前的景象,深深刺痛了她的心。她看到面黄肌瘦的孩童捧着破碗,眼巴巴地望着粥锅;看到老人蜷缩在漏风的窝棚里,瑟瑟发抖;看到因为争夺一点点粮食而发生的推搡和哭喊——尽管军士尽力维持秩序,但绝望依旧能轻易吞噬人性。
她蹲在一个老妇人身边,帮她将稀粥吹凉。老妇人千恩万谢,浑浊的眼里淌下泪水:“多谢军爷……多谢皇上、太子殿下……要不是这口粥,我们一家老小真要饿死在这路上了……”
姜玖璃心中酸楚,轻声问道:“老人家,栾川郡……为何会灾荒至此?”
老妇人叹了口气,压低了声音,仿佛怕被人听见:“唉……年年赋税都不见少,遇上灾年,官府非但不减免,还变着法子加征……说是修河堤,修官道,可钱粮去了哪里?还不是进了那些老爷们的口袋……我们种地的,哪还有活路啊……”
旁边另一个看起来读过几年书的老者,警惕地看了看四周,见都是面善的军士和难民,也忍不住低声插话,语气充满了怀念与愤懑:“唉……要是……要是先帝爷那时候……虽说日子也清苦,但起码徭役赋税没那么重,上面的官员也不敢如此明目张胆地贪墨……哪会像现在……唉,不敢说,不敢说啊……”
“先帝爷……那时候贪官是要杀头的……”有人小声附和了一句,随即被旁人用眼神制止。
这些零星的、压低的抱怨,如同细密的针,一针针扎在姜玖璃的心上。
她默默地听着,看着周围一张张被苦难刻满痕迹的脸庞,一股巨大的悲凉和无力感席卷了她。
原来,皇叔姜仲宸弑兄篡位,得来的江山,并未如他宣称那般海晏河清,国泰民安。反而在不少地方,官吏更加腐败,赋税更加繁重,百姓的生活更加困苦!她的子民,正在她姜氏皇族的统治下,苦苦挣扎,甚至怀念着她的父皇!
一种深沉的爱民之心,伴随着巨大的愧疚和责任,在她心中油然而生。她想起父皇在世时,虽非雄才大略,却也勤政爱民,努力维持着国家的平衡。而如今……
复仇之火依旧在她胸腔燃烧,但那火焰之中,似乎注入了一些别的东西。不再仅仅是为了私仇,为了谢家,似乎……也为了这些在苦难中挣扎的、她曾经身为公主时并未真正了解过的黎民百姓。
她站起身,望着这片饱受创伤的土地和眼中重新燃起微弱希望的人们,目光变得更加坚定。
这条路,她必须走下去。不仅要夺回失去的一切,清算血仇,更要……让这片土地上的百姓,能真正过上太平安宁的日子。这或许,才是她重生归来,除了复仇之外,更重要的使命。
就在这时,一阵低语随风飘入她耳中,是一个抱着幼儿的妇人,对着身旁的丈夫喃喃自语:“……这口粥……不知能喝到什么时候?朝廷的粮……总会吃完的吧……”
这句话如同重锤,狠狠敲在姜玖璃心上。
是啊,施粥放粮,只能解一时之急。待他们离去,这些失去了家园和土地的难民又将何去何从?那些年轻力壮的或许还能另寻活路,或是被当地官府强制遣返原籍(但原籍已无活路),那这些老人、妇孺、孩子呢?等待他们的,很可能是在官道旁无声无息地饿毙、病死,或是再次踏上漫漫逃荒路,最终成为荒野枯骨!甚至……她不敢深想,某些为了“彻底解决麻烦”的官员,会不会做出更残忍的事情来?
她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刚刚费力救下的人,再次陷入绝境。一个大胆的念头在她心中迅速萌芽、壮大。
她悄悄将身上仅有的几块碎银塞给那个老妇人,转身离开,背影在灾区的尘埃中,显得格外单薄,却又蕴含着某种沉重而坚定的力量。
喜欢凤凰玦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凤凰玦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