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的训练刚结束,念安跟着陆哲远回家,路过小区3号楼时,他突然停下脚步,小脸紧绷,拉了拉爸爸的衣角:“爸爸,楼上有很浓的红色轨迹,比以前看到的都深。”陆哲远心里一紧,顺着念安的目光看去——那是独居的李爷爷家,老人七十多岁,平时很少出门,偶尔会来花坊买几盆绿植。
“能看清是什么情况吗?”陆哲远蹲下身,轻声问。念安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按照林岚教的方法聚焦感知:“是李爷爷……他身上的红色轨迹缠在一起,好像胸口会疼,身边没有人帮忙。”他睁开眼,眼里满是焦急,“而且轨迹显示,就在后天下午!”
陆哲远立刻牵着念安往楼上走,心里快速盘算着——李爷爷平时性格有些孤僻,直接说“你会犯心脏病”肯定会被当成玩笑,得用委婉的方式确认情况。敲响房门后,过了好一会儿,李爷爷才慢悠悠地开门,看到他们父子俩,有些意外:“小陆和念安啊,有事吗?”
“李爷爷,念安说好久没见您,想给您送幅画。”陆哲远晃了晃念安手里的画纸,顺势走进屋里。客厅里很安静,茶几上放着一杯没喝完的茶水,药盒随意摆在角落。念安一边给爷爷递画,一边装作不经意地问:“爷爷,您桌上的药是治什么的呀?我爸爸也有类似的药盒。”
李爷爷愣了一下,拿起药盒:“哦,是治心脏病的,老毛病了。”陆哲远心中一沉,接着问:“那您平时出门会带着急救药吗?我爸爸说心脏病突发时,急救药得随身带。”李爷爷摆了摆手:“不用不用,我很少出门,药放在家里就行。”
“那可不行!”念安急得提高了声音,又赶紧压低语气,“爷爷,上次我们老师说,有位爷爷就是没带急救药,突然不舒服差点出事。您把药放在口袋里,万一不舒服就能立刻吃。”他说着,伸手拿起药盒里的急救药片,塞进李爷爷的上衣口袋。
李爷爷看着念安认真的模样,眼眶有些发红:“好孩子,谢谢你提醒爷爷。爷爷老了,记性不好,总忘了这些。”陆哲远趁机说:“李爷爷,以后您要是需要帮忙,就给我打电话,我每天都会路过您楼下。或者您来花坊坐,念安还想听您讲以前的故事呢。”
离开李爷爷家后,念安还是有些担心:“爸爸,我们这样够吗?红色轨迹会不会还在?”陆哲远摸了摸他的头,拿出手机给社区居委会打了电话,拜托他们每天上门看看李爷爷,又联系了李爷爷远在外地的儿子,让他尽量抽空回来陪陪老人。“我们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靠李爷爷自己多注意,还有大家的帮忙。”
第二天一早,陆哲远特意绕到李爷爷家楼下,看到社区工作人员正在敲门,心里踏实了些。下午,李爷爷的儿子打来电话,说已经买好了回家的车票,还一个劲地感谢陆哲远:“要不是您提醒,我都不知道我爸的心脏病这么需要注意。”
后天下午,念安放学回家,特意拉着陆哲远绕到3号楼。远远地,他们看到李爷爷和儿子坐在楼下的长椅上聊天,老人身上的红色轨迹已经淡得几乎看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柔和的金色光晕。“爸爸,红色轨迹消失了!”念安兴奋地跳起来。陆哲远笑着点头,心中满是感慨——能力的意义,从来不是预知恐惧,而是用及时的守护,将危险轨迹转化为温暖的日常。
晚上,念安在日记里写道:“今天我用能力帮李爷爷避开了危险,原来只要认真训练,好好运用能力,就能保护想保护的人。以后我要更努力练习,做一个温暖的‘轨迹守护者’。”陆哲远路过房间,看到儿子认真写字的背影,悄悄笑了——他知道,儿子已经在能力与责任的平衡中,慢慢长大了。
喜欢时间囚笼千年回响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时间囚笼千年回响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