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知识竞赛的余温尚未完全散去,另一场关乎过往心结的战役,已悄然在陆宇的日程表上刻下了倒计时——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
不同于知识竞赛那种在聚光灯下、与同侪智慧碰撞的激烈,计算机二级的备考,更像是一场寂静的、独自面对代码与逻辑的跋涉。大一时那次惨痛的失败,如同一道隐形的伤疤,并未因时间的流逝和在其他领域取得的进步而完全愈合。它偶尔会在夜深人静时,带来一丝细微却清晰的钝痛,提醒着陆宇那段埋头苦读却收获甚微的挫败。
然而,此时的陆宇,已非吴下阿蒙。大二繁重课业的锤炼,暑假急诊科见习的洗礼,以及刚刚结束的解剖学竞赛的淬炼,让他的心智韧性远超从前。他不再将这次考试视为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或是单纯洗刷耻辱的机会,而是将其看作一个必须攻克的、通往未来更广阔天地的技术关卡。他知道,无论是未来的科研数据处理、文献管理,还是医院里日益智能化的信息系统,计算机基础都不可或缺。
备考的日子是枯燥而重复的。他没有像第一次那样盲目地陷入题海战术。而是首先冷静地分析了上次失败的原因:对编程逻辑理解不深,死记硬背代码片段;操作题练习不够系统,遇到变通就手足无措;最重要的是,心态失衡,将考试看得过重,导致临场紧张。
这一次,他调整了策略。白天,他依然将主要精力投入医学专业课的学习,只在晚上固定的两小时,以及周末的整块时间, dedicated to 计算机复习。他重新捡起那本几乎被翻旧了的教材,但不再是机械记忆,而是尝试理解每一个语句背后的逻辑,像学习解剖结构一样,去剖析程序的“骨骼”与“神经”。他找来不同的习题集,对比着看,总结同类题型的解题思路。
寝室里,键盘敲击声成了夜晚的背景音。刘波和赵俊知道陆宇的心结,在他复习时,会自觉地压低游戏音量或戴上耳机。陈浩偶尔会走过来,看一眼陆宇屏幕上复杂的程序流程图,虽然他对编程不甚了解,但会以其学霸的思维评论一句:“逻辑清晰是关键,找到那个‘最优解’。” 这种无言的支持和理解,是陆宇疲惫时最好的慰藉。
林小雨也用自己的方式给予鼓励。她知道陆宇不擅长表达焦虑,便从不追问“复习得怎么样”之类的问题,而是会在聊天时,不经意地分享一些她看到的、关于“如何克服学习障碍”的心理学小文章,或者 simply 发来一个“加油鸭”的可爱表情包。她明白,对于陆宇这样自尊心强且习惯内化压力的人,保持常态、传递轻松的信任,比任何刻意的安慰都更有效。
然而,挫折感依然会不时袭来。有时,一段看似简单的代码,调试半天却总是报错;有时,一个复杂的数据库查询语句,怎么也理不清头绪。每当这时,第一次考试失败时那种熟悉的无力感便会悄然蔓延。他会停下敲击键盘的手指,闭上眼睛,深呼吸,脑海中浮现的却是急诊科里王医生面对危重病人时的沉稳,是解剖学竞赛抢答时那种摒除杂念的专注。他告诉自己,医学的复杂远超于此,这点困难,算什么?
他学会了求助。学校里有一个计算机互助学习小组,他鼓起勇气加入,在线向编程能力强的同学请教。一开始还有些生涩,但当他把一个困扰已久的关于“指针传递”的问题描述清楚,并得到对方清晰解答时,他豁然开朗。这种主动寻求资源、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成长。
考前最后一周,空气仿佛都凝固了。陆宇进行了几次高强度的模拟考试。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营造真实考场氛围。第一次模考,时间依然紧张,最后一道大题没能完成,分数堪堪擦边。他没有慌乱,仔细分析了时间分配的问题,调整了答题策略。第二次,第三次……成绩稳步提升,那种对考试节奏的掌控感,渐渐回到了手中。
考试当天,天空飘着蒙蒙细雨。陆宇独自走进熟悉的考场,心情异乎寻常的平静。找到自己的机位,坐下,试了试键盘和鼠标,手感良好。他不再像第一次那样四处张望,比较他人的进度,而是像一名即将上台的演员,在脑海中最后一遍默念着自己的“台词”——那些关键的算法和操作步骤。
铃声响起,考试开始。整个机房瞬间被密集的键盘敲击声和鼠标点击声填满,如同战场上的密集鼓点。陆宇深吸一口气,目光聚焦在屏幕上。
选择题部分,他稳扎稳打,遇到不确定的先做好标记,不纠缠。操作题是重头戏。第一道是关于word长文档的排版,涉及多级列表、样式应用和页眉页脚设置。他回忆着练习时的步骤,有条不紊地操作着,偶尔瞥一眼屏幕右下角的时间,心里计算着进度。
第二道是Excel的数据处理与图表制作。数据量不小,需要用到筛选、分类汇总和几个嵌套函数。他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公式输入,回车,看着数据按照预期被整理、计算,生成清晰的图表。这个过程,竟隐隐让他想起了在医学统计课上处理实验数据时的感觉,只不过工具从SpSS变成了Excel。
最后一道,是c语言编程题。要求编写一个函数,实现某种特定的字符串处理功能。题目有些绕,他仔细读了两遍,才理解题意。这是最容易让人紧张的部分。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先在草稿纸上勾勒出算法流程图,明确了输入、处理步骤和输出。然后,才开始在编译器中一行行地敲入代码。
指尖接触键盘的触感,屏幕上光标有节奏的闪烁,编译时偶尔跳出的错误提示……这一切构成了一种奇异的专注场。他屏蔽了周围的一切,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他、屏幕和亟待解决的逻辑问题。调试,修改,再运行……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终于,程序成功运行,输出了预期的结果。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后背的衣衫已经被汗水微微浸湿。检查了一遍代码,确认无误后,他才提交了答案。
走出考场时,雨已经停了,天空洗过一般澄澈。清凉的空气涌入肺腑,带着泥土的清新气息。陆宇没有立刻去想结果如何,他只是感到一种彻底的、从内到外的释然。这一次,他拼尽了全力,克服了心魔,完整地走完了全程。无论分数如何,他已经完成了对自己的超越。
回到412寝室,刘波第一个凑上来:“宇哥,咋样?这回稳了吧?”
陆宇笑了笑,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只是说:“尽力了。”
陈浩从书桌前抬起头,推了推眼镜,难得地说了一句:“过程比结果重要。”
赵俊也放下手机,拍了拍陆宇的肩膀:“就是,考完就别想了,晚上哥几个撸串去!”
看着室友们关切的脸,陆宇心中暖流涌动。他知道,这次考试的真正意义,或许并不在于那一纸证书,而在于他如何面对过去的失败,如何在一片自己不擅长的领域里,凭借毅力、方法和成长起来的心智,一步步完成了一场漂亮的“突围”。这场键盘上的战斗,他赢得了比分数更宝贵的东西——那份敢于正视弱点、并最终战而胜之的勇气与从容。这份力量,将伴随他走向未来更多的挑战。
喜欢我的医途,从复读开始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我的医途,从复读开始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