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的轮转让陆宇的时间被切割得支离破碎,昼夜颠倒成了常态。而与林小雨的异地恋,也在这忙碌与疲惫中,悄然蒙上了一层现实的薄霜。
他们依旧保持着每天的联系,但形式逐渐从固定的视频通话,退守到碎片化的语音消息和文字留言。
“刚下夜班,累瘫了。你睡了吧?晚安。”
“省城今天下雨了,客户方案又打回来重改,烦。你吃饭了吗?”
“抢救一个病人,刚忙完。一切都好,勿念。”
字里行间,充斥着疲惫、匆忙,以及一种刻意维持的、报喜不报忧的平静。那方小小的屏幕,曾经是传递思念与温暖的桥梁,如今却更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两人渐行渐远的生活轨迹。
陆宇的生活被林江县的病人、病历和值班表填满,充斥着消毒水、鲜血和生命挣扎的气息。而林小雨的世界,则围绕着省城的写字楼、设计方案、客户需求和都市的霓虹展开。他们分享着彼此的生活,却仿佛在阅读两个截然不同的故事,难以真正感同身受。
难得的、双方都有空的视频通话,也变得有些小心翼翼。
“你看你,黑眼圈又重了。是不是又没好好吃饭?”林小雨看着屏幕里陆宇憔悴的脸,心疼地说。
“没事,急诊科都这样。熬过这半年就好了。”陆宇挤出一个笑容,“你呢?工作还顺利吗?”
“就那样吧,压力大,竞争也激烈。有时候加班到很晚,回到出租屋,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林小雨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委屈和寂寞。
话题有时会不可避免地滑向未来。
“小雨,你……以后有什么打算?”陆宇试探着问。
屏幕那端的林小雨沉默了一下:“公司前景还不错,leader 说有机会升职。省城的发展平台毕竟更大一些……”她顿了顿,反问道:“你呢?轮转结束后,会一直留在林江吗?”
这个问题,像一块石头投入两人心湖,激起无声的波澜。陆宇想起父母日渐花白的头发,想起县医院那些信任他的乡亲,想起自己选择回来的初衷。他知道,自己的根,已经更深地扎进了林江县的土地。
“县医院这里……很需要人。而且,我爸妈……”他没有把话说完,但意思已经明确。
然后,便是短暂的沉默。一种无力感在屏幕两端蔓延。他们都看到了那条横亘在彼此未来之间的鸿沟——地理的,更是职业发展路径和人生重心的。
一次难得的周末,林小雨抽空回了趟林江县。小别的喜悦短暂地驱散了阴霾。陆宇特意调了班,陪她逛街、吃饭,像普通情侣一样。但走在熟悉的街道上,两人却都感到了一丝微妙的陌生。
路过县医院时,林小雨看着那栋略显陈旧的住院大楼,轻声说:“你在这里,真的很辛苦。”
陆宇笑了笑:“还好,习惯了。”
晚上,和陆宇父母一起吃饭,气氛温馨。但李娟不经意间的一句“小雨以后调回县里来工作就好了,离家近,我们也方便照顾”,让饭桌上的空气瞬间凝滞了一下。林小雨低头扒着饭,含糊地应了一声,没有接话。
送林小雨去车站的路上,两人并肩走着,却各怀心事。
“小雨,”陆宇停下脚步,看着身边这个他深爱却似乎越来越遥远的女孩,声音有些干涩,“如果我们……一直这样异地,你……”
林小雨抬起头,眼睛里有星光在闪烁,也有挣扎和迷茫:“陆宇,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我喜欢省城的工作,那里有我的梦想和追求。可是……”她看着陆宇,后面的话没有说出口。
可是,我也舍不得你。
列车最终还是开走了,带走了林小雨,也留下了一地现实的狼藉。
回到空荡荡的宿舍,陆宇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和孤独。他热爱他的工作,愿意为家乡医疗事业付出,也深爱着林小雨。但当这两者像两条无法交汇的平行线时,他第一次对自己当初的选择产生了深刻的怀疑和动摇。
他打开手机,看着屏保上两人大学时灿烂的合影,那时的他们,眼里只有彼此和光明的未来,何曾想过会被这“咫尺天涯”的现实,逼迫到如此两难的境地。
他知道,回避无法解决问题。一场关于未来、关于取舍、关于承诺的深刻谈话,已经无法避免。无论结果如何,他们都必须做出选择。这个选择,可能关乎他们一生的幸福。压力,不仅仅来自急诊科的生死时速,更来自这情感十字路口的迷茫与沉重。夜色中的林江县,静谧而安详,但陆宇的心,却波澜起伏,难以平静。
喜欢我的医途,从复读开始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我的医途,从复读开始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