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奶奶 将山河刻入灵魂的凝视
第六天的清晨,陆奶奶醒来时,窗外不再是茅台镇特有的、带着酒香的晨雾,而是一种更为清新湿润的空气。他们昨夜宿在了离黄果树不远的一家安静民宿。今天,她要去看的,是那张印在无数中国画册、明信片上,代表贵州乃至中国山水的标志——黄果树瀑布。
“奶奶,今天路有点台阶,您要是觉得累,我们就在观景台看看,不往下走。”刘金一边检查着背包里的水和折叠凳,一边不放心地叮嘱。
陆奶奶却只是笑了笑,目光异常坚定:“累不怕。我这双老眼,83岁了,看一次少一次。这次,得把它看够了,看饱了,刻到脑子里带走。”
这句话,轻飘飘的,却带着千钧的重量,让刘金和桂姨都沉默了下来。他们明白,这已不是寻常的观光,而是一场与时间和生命的赛跑,是一次用灵魂去铭刻的仪式。
一、 黄果树:银河落九天的生命震颤
还未见到瀑布,那巨大的、沉闷的轰鸣声便已先至。这声音不像侗族大歌那般婉转,而是一种持续的、来自大地深处的咆哮,仿佛一头沉睡巨龙的鼾声,震得人心头发颤。空气中也弥漫着浓重的水汽,如同细密的雨丝,沾湿了头发和衣衫。
沿着步道前行,穿过一片亚热带植物葱茏的绿意,世界豁然开朗。
就在那一瞬间,陆奶奶的脚步钉在了原地。
只见一道巨大的、无可比拟的白练,从七八十米高的悬崖之巅轰然跌落,宽达百米的瀑面,仿佛是天河决了口,将亿万吨的琼浆玉液毫无保留地倾泻下来。水流撞击在犀牛潭的岩石上,粉身碎骨,炸开万千朵雪白的浪花,升腾起漫天翻卷的水雾。阳光穿透水雾,折射出一道若隐若现的彩虹,如同给这匹奔腾的白色巨绸,系上了一条梦幻的缎带。
“轰——隆——隆——”
声音不再是遥远的闷响,而是变成了充斥整个天地的唯一主旋律。这声音吞没了所有的嘈杂,也仿佛涤荡了灵魂里所有的尘埃。它不给你任何思考的余地,只用最原始、最磅礴的力量,宣告着自然的伟大与人类的渺小。
陆奶奶没有说话,也没有像其他游客那样急忙拍照。她只是找了一处相对平整的石头,在刘金撑开的折叠凳上坐下,双手扶着膝盖,挺直了那早已佝偻的脊背,就那么静静地、出神地凝望着。
她的目光,贪婪地抚摸着瀑布的每一寸肌理。看那顶端如绸缎般平滑垂落的水流,看中段因岩石阻隔而迸溅的万千珠玉,看底部潭水沸腾如汤、氤氲如仙境的水汽。
她想起小时候课本上李白的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当时只觉得是诗人的夸张想象。直到此刻,亲眼得见,她才真正懂得,这世间真有“银河落九天”的景象,任何诗句、任何画作,在它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这瀑布,多像生命本身啊。源头是静谧的积蓄,跌落是决绝的挥洒,撞击是痛苦的破碎,而最终腾起的水雾与彩虹,不正是破碎之后,升华出的另一种绚烂与壮美吗?
她这一生,十六岁离家,援疆的艰辛,在上海扎根的不易,中年丧偶的巨痛……一次次人生的“跌落”与“撞击”,此刻仿佛都在这轰鸣的瀑布声中得到了共鸣与释然。大自然用它亿万年不变的雄浑,告诉她:所有的激荡,终将归于平静;所有的破碎,亦可化为彩虹。
水汽扑面,打湿了她的脸颊,分不清是瀑布的馈赠,还是她自己滚烫的泪水。她就这么坐着,看了很久,很久,久到仿佛要将自己的魂魄,也融入到那一片震耳欲聋的洁白与轰鸣之中。
二、 水帘洞:穿越瀑布腹地的洗礼
“奶奶,还能走吗?前面就是水帘洞,可以从瀑布后面穿过去。”桂姨轻声问,带着试探。她知道那段路对老人意味着挑战。
陆奶奶却毫不犹豫地站起身:“走!”
沿着蜿蜒的石阶,向瀑布的一侧行进。越靠近,水声越是震耳欲聋,水汽也越是浓重得如同暴雨倾盆。刘金紧紧搀扶着陆奶奶的手臂,为她抵挡着脚下湿滑和头顶的“雨水”。
终于,他们进入了那个传说中的洞穴——水帘洞。这是隐藏在大瀑布背后的一个天然溶洞,有几个“窗口”正好直面奔腾而下的瀑布。
当陆奶奶站在其中一个“窗口”后时,她感受到了此生从未有过的震撼。
身前,不是水幕,而是一整条河流,以雷霆万钧之势,从你眼前咆哮着坠落!那不再是远观的壮丽,而是置身其中的、令人心悸的磅礴。水流如同一堵移动的、震动的、永不枯竭的白色墙壁,隔绝了外面的世界。透过这堵轰鸣的水墙望出去,对面的山峦、树木、观景的人群,都变得扭曲、模糊,如同幻影。
水珠疯狂地从洞口溅射进来,打在身上生疼。巨大的声浪仿佛要穿透鼓膜,直抵灵魂深处。在这里,视觉、听觉、触觉,所有的感官都被这极致的力量感所占据、所征服。
陆奶奶紧紧抓住冰凉的洞壁岩石,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她不是害怕,而是一种极度的激动。她仿佛穿越了时间,回到了地球的洪荒时代,亲眼目睹着造物主是如何以水为刀,劈开山崖,雕刻出这惊世骇俗的作品。
这一刻,她不再是83岁的垂暮老人,她像是这瀑布的一部分,感受着它亿万年来不曾停歇的脉搏。这穿越瀑布腹地的经历,像一场庄严的洗礼,冲刷掉的,是城市里带来的最后一丝浮躁,留下的,是对自然伟力最纯粹的敬畏。
三、 天星桥:微观山水里的生命哲学
从黄果树瀑布那宏大的叙事中走出,下午,他们来到了相邻的天星桥景区。
如果说黄果树是泼墨写意的狂草,那天星桥就是工笔细描的绝句。这里没有单一的、压倒性的景观,而是一步一景,移步换形,充满了灵秀与奇巧。
他们行走在蜿蜒于水上的石磴步道,数百个石磴如星斗罗列,弯弯曲曲伸向水上迷宫的深处。水中有石,石上有树,水中石林,树上生根。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陆奶奶走得很慢,她的目光不再追求宏大,而是投向了那些细微之处。她看那从石缝中倔强生长出来的、不知名的小树,根系如龙爪般紧紧抓住岩石;她看那清澈见底的浅水中,悠然游动的小鱼和色彩斑斓的卵石;她看那千姿百态的钟乳石,被时光雕琢出各种奇妙的形状。
在一处名为“美女榕”的景点前,她驻足良久。一棵巨大的古榕树,其气生根和枝干天然地组合成一个形似少女的剪影,曼妙多姿。生命与石头,在此完美融合,相依相存。
“石头是硬的,树是软的,”陆奶奶轻声对桂姨和刘金说,像在自言自语,又像在传授着她八十三年的人生智慧,“可你看,这软的把硬的抱住了,缠住了,最后谁也离不开谁,反倒成了风景。”
她想起了她和老伴,一个性子软,一个脾气硬,磕磕绊绊一辈子,不也像这树与石,最终长成了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风景吗?想起了上海与茅台镇,现代与传统,不也在这片土地上交织融合吗?
天星桥的玲珑秀美,给了她一种不同于黄果树的力量。那是一种柔韧的、持久的力量,是生命在看似严酷的环境中,寻找缝隙,努力绽放的智慧。这微观的山水,蕴含着与那宏观瀑布同样深刻的生命哲学。
四、 暮色中的告别:刻入脑海的永恒
离开天星桥,返回民宿时,已是暮色四合。
陆奶奶没有直接回房间,而是让刘金把椅子搬到院子里,面对着远处在暮霭中显得愈发沉静的山峦。
夕阳的余晖给群山镶上了一道金边,天空由橘红渐变为深蓝,第一颗星星在天幕上怯怯地闪烁。白日的轰鸣与喧闹都已远去,世界重归寂静,只有不知名的虫鸣在草丛中此起彼伏。
她闭上眼,脑海中开始像放映电影一般,清晰地回放着这一天的所见。
那银河落九天的磅礴,那穿越水帘洞时浑身湿透的颤栗,那天星桥下石上树的柔韧……一幅幅画面,伴随着那震耳欲聋的水声、那沁人心脾的草木清香、那冰凉爽肤的水汽,一起涌上心头。
她没有拍照,但她知道,这些影像,这些声音,这些感觉,已经越过了相机镜头,直接烙印在她的灵魂记忆体上,再也无法磨灭。
“够本了……”她极轻地、满足地叹息了一声。
这一眼,抵得过六十多年的离愁。
这一眼,对得起八十三年的人生。
这一眼,让她无论此后魂归何处,心中都装得下这黔山贵水的魂魄。
桂姨悄悄给她披上一件外衣,和刘金一起,静静地守在她身后,不忍打扰老人与这山河最后的、深情的独处。
第六天,在暮色与星光中落幕。陆奶奶用她生命中最后的气力,完成了一次对故乡山河最贪婪、也最深情的凝视。她将贵州的雄奇与灵秀,一并刻入了脑海,也刻入了她即将圆满的、归乡的梦。
喜欢萌宠特攻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萌宠特攻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