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的晨光带着湿润的桂花香,透过舷窗落在姜芸的指尖。当飞机的起落架轻触苏南硕放机场的跑道时,她下意识攥紧了领口的金针——针尾镶嵌的细小珍珠,在晨光中折射出与巴黎卢浮宫穹顶相似的光晕。舷窗外,张师傅的身影早已出现在接机口,手里举着写有“姜芸”二字的木牌,牌边还绣着一圈细密的苏绣缠枝纹。
“芸丫头,可算盼着你回来了!”张师傅快步迎上来,接过姜芸手中的绣品箱,目光扫过她身后的小满,笑着点头,“小满丫头也辛苦了,你的盲绣在国内都传开了,特殊教育学校的校长都来合作社问过好几次了。”小满闻言,脸上泛起红晕,用手语比划着“谢谢张师傅”,指尖的动作轻盈得像拈着一根绣线。
车子驶离机场,沿着护城河向合作社方向开去。张师傅一边握着方向盘,一边沉声说道:“山崎那两个被抓的同伙招了,为首的叫宫本,是山崎在日本的得力助手,三年前就潜伏在苏州,伪装成古董商打探苏绣的底细。他们翻进祖祠那晚,就是宫本带队,据说还带了个懂古建筑的专家。”
“那暗格被撬走的东西查到了吗?”姜芸问道。张师傅摇头,从副驾驶储物箱里拿出一张照片:“这是暗格的照片,里面原本应该放着个紫檀木盒,盒上刻着‘灵泉脉图’四个字——老辈人说,那是记录灵泉源头走向的图。宫本把盒子拿走了,但奇怪的是,暗格壁上刻着的绣纹没被破坏,我看不懂,特意拍下来给你看。”
照片里的暗格约莫巴掌大小,壁上刻着细密的纹路,看似杂乱无章,却隐隐透着苏绣针法的韵律。姜芸越看越觉得熟悉,忽然想起母亲嫁衣碎片上的缠枝莲——纹路的转折角度、线条的疏密分布,竟与嫁衣碎片上的绣线走向完全一致。“这不是普通的刻纹,是‘针路图’!”姜芸脱口而出,“苏绣匠人会把复杂的针法刻在木头上代代相传,这暗格的纹路,应该是打开什么的钥匙。”
车子刚停在合作社门口,王桂香便快步迎了出来。她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蓝布衫,手里紧紧攥着一个红布包,看到姜芸,嘴唇动了动,眼圈先红了:“芸丫头,你可回来了。这是……这是你娘的嫁衣碎片,我一直好好收着。”红布包打开,那片绣着缠枝莲的绸缎静静躺在里面,边缘被细心地缝了一圈白布,防止磨损。
姜芸接过碎片,指尖抚过冰凉的绸缎。阳光透过合作社的窗棂照在碎片上,缠枝莲的纹路忽然透出淡淡的金光,与照片里暗格的刻纹重叠在一起,形成一个清晰的坐标——正是拙政园西侧偏院的西北角。“王婶,谢谢你。”姜芸轻声说。王桂香连忙摆手,声音带着哽咽:“该说谢谢的是我。强强醒了,说宫本逼他画灵泉地图时,他故意画错了几个坐标,还把真正的入口线索绣在了一件旧绣品里,藏在合作社的仓库最里面。”
众人立刻赶往仓库。仓库在失火后刚完成初步修缮,空气中还残留着木材的清香。张强所说的旧绣品被藏在一个樟木箱里,打开箱子的瞬间,一股樟香混合着丝线的气息扑面而来。那是一件民国时期的绣帕,上面绣着拙政园的全景图,绣帕的西北角用银线绣着一朵极小的荷花——正是沈曼卿日记里提到的“祖祠秘钥”标记。
“这是沈曼卿女士的绣品!”张师傅凑过来细看,指着绣帕角落的落款,“‘曼卿手绣’四个字,是她的笔迹。你看这荷花,用的是‘虚实针’,只有沈氏绣庄的传人会这种针法。”姜芸轻轻抚摸着银线绣成的荷花,忽然感觉到指尖传来一丝微弱的震动——领口的金针竟与绣帕上的银线产生了共鸣,针尾的珍珠泛起淡淡的光晕。
“不能再等了,我们现在就去祖祠。”姜芸当机立断,让林晓联系园林局办理进入偏院的手续,自己则带着小满、张师傅和王桂香赶往拙政园。偏院的大门紧闭着,门上挂着“文物修缮中”的牌子,合作社的保安守在门口,看到众人,立刻打开了门锁。
走进偏院,时光仿佛在这里静止。青石板路上长满了青苔,爬满青藤的黛瓦下,几间破败的厢房静静矗立。按照绣帕和嫁衣碎片的指引,众人很快找到西北角的位置——那里立着一块半人高的太湖石,石面上刻着一朵与绣帕上一模一样的荷花。“就是这里了。”姜芸掏出金针,轻轻插入荷花的花蕊处。
“咔嗒”一声轻响,太湖石缓缓向侧面移开,露出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洞口。洞口内壁刻满了苏绣针法的图案,从基础的“齐针”到复杂的“盘金绣”,像一部立体的苏绣技艺史。张师傅举着手电筒走在前面,感慨道:“老辈人说祖祠是苏绣的根,原来不止是精神传承,还有这么多实物佐证。”
洞穴尽头是一间不大的石室,正中央摆着一张雕花绣桌,桌上放着一个打开的紫檀木盒——正是宫本偷走的那个!盒子里没有脉图,只有一封泛黄的书信和一本线装书,书信的落款赫然是“沈曼卿”。姜芸拿起书信,娟秀的字迹映入眼帘:
“吾之后人览此信,当知灵泉之秘。民国三十一年,倭寇觊觎灵泉,欲以工业手段仿制苏绣牟利。吾假意投诚,赴日潜伏于东洋绣庄,实则为护灵泉脉图与固色秘术。今将脉图刻于石室四壁,以‘针路’藏之,唯姜氏金针可显;固色秘术载于《桑蚕丝固色要诀》,与今时化学固色之法异曲同工,实乃老辈匠人智慧结晶。宫本盗盒,吾早有预料,盒内藏有‘绣魂香’,遇生人则散,三日之内必现踪迹。灵泉有双脉,一脉在祖祠,一脉在海外,脉图合一,泉脉方通……”
姜芸的手微微颤抖,悬在心头的疑云终于散去——沈曼卿赴日并非叛离,而是为了守护苏绣的根!那本《桑蚕丝固色要诀》里,记载的正是用桑叶提取物结合天然矿物固色的方法,与她和李建国研发的技术原理完全一致,只是表述方式更为古朴。“原来我们的技术,是对老辈智慧的传承与创新。”姜芸感慨道。
“姜姐,你看石壁!”林晓突然惊呼。众人转头看去,只见石室四壁在金针的光晕下,原本模糊的刻纹渐渐清晰,形成一幅完整的灵泉脉图。脉图的主线在苏州祖祠,支线却一直延伸到海外,终点标注着“巴黎工艺博物馆”——正是杜邦先生提到的收藏沈曼卿《墨竹图》的地方。
就在此时,石室入口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宫本带着两个黑衣人走了进来,手里举着一把手枪:“姜女士,好久不见。多谢你帮我打开脉图,现在把书和信交出来,我可以放你们一条生路。”王桂香突然挡在姜芸身前,眼神坚定:“要动芸丫头,先过我这关!”张强不知何时也来了,扶着墙站在门口,手里紧紧攥着一把绣剪刀:“我不会再帮你们了!”
宫本冷笑一声,正欲开枪,小满突然快步走到绣桌前,抓起桌上的绣线,手指翻飞间,一道细密的绣线网突然展开,挡住了宫本的视线。“这是‘天罗针’!”张师傅惊呼,“沈曼卿的独门针法,没想到小满丫头竟然会!”小满的指尖在绣线间游走,凭借触觉感知着宫本的位置,突然将一根银线甩了出去,精准地缠住了宫本的手腕。
姜芸趁机将书信和线装书塞进怀里,抓起金针向宫本刺去。金针带着淡淡的光晕,刺中宫本手腕的瞬间,他突然惨叫一声——原来金针上涂了合作社特制的“桑蚕汁”,遇到人体皮肤会产生强烈的麻痒感。与此同时,洞外传来警笛声,林晓早已悄悄报警。
宫本被警方带走时,恶狠狠地盯着姜芸:“山崎先生不会放过你们的!我们已经在日本注册了‘沈氏绣庄’的商标,你们的苏绣,迟早会变成东洋的技艺!”这句话像一盆冷水,浇在众人的心头。姜芸握紧了手中的线装书,眼神坚定:“苏绣的根在中国,不是一个商标就能抢走的。”
走出祖祠时,夕阳已经西斜。拙政园的湖面波光粼粼,映着岸边的柳树。张强走到姜芸面前,深深鞠了一躬:“姜姐,对不起。我以后会好好学苏绣,守护好祖宗的东西。”王桂香也跟着鞠躬,泪水落在青石板上:“芸丫头,我以前做错了很多事,以后我就在合作社帮忙,做牛做马都愿意。”
姜芸扶起他们,看向远处的天空:“苏绣不是某一个人的,是我们所有人的。宫本虽然被抓了,但山崎在日本注册的商标是个大麻烦,我们得想办法应对。另外,沈曼卿信里说的海外脉图,在巴黎工艺博物馆,看来我们还得再去一趟法国。”
此时小满突然拉了拉姜芸的衣袖,指着祖祠的墙角。那里不知何时开了一朵白色的荷花,花瓣上的纹路竟与沈曼卿信里提到的“绣魂香”图案一模一样。姜芸蹲下身,轻轻抚摸花瓣,指尖传来一阵温热——那不是普通的荷花,是用丝线绣成的,针脚细密得与真花无异,花瓣下面压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海外脉图守护者,杜邦。”
姜芸心中一动,想起杜邦先生绣绷上的山茶花,想起他提到的日本友人。原来杜邦先生不仅认识沈曼卿,还是海外脉图的守护者!那他与山崎的关联,究竟是敌是友?
回到合作社时,李建国早已在门口等候,手里拿着一份文件:“姜芸,国际专利组织回复了,我们的固色技术被认定为原创,山崎的专利申请被驳回了。但他们在日本注册的‘沈氏绣庄’商标已经通过初审,我们必须在三个月内提出异议,否则就会生效。”
夜色渐浓,合作社的灯亮了起来。姜芸坐在绣桌前,手里拿着沈曼卿的线装书,指尖划过“桑蚕丝固色要诀”几个字。窗外的桂花香飘进来,与线装书的墨香混合在一起。她知道,一场关于苏绣商标的国际官司即将打响,而巴黎工艺博物馆的杜邦先生,将是解开海外脉图之谜的关键。沈曼卿留下的“绣魂香”、杜邦先生的双重身份、海外脉图的具体位置,这些线索像一根根绣线,在她的心中渐渐编织成一张通往未来的蓝图——一张属于苏绣,属于所有匠人的传承蓝图。
《重生八零绣娘非遗逆袭》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书河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书河书屋!
喜欢重生八零绣娘非遗逆袭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重生八零绣娘非遗逆袭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