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厚重的云层,洒在庄严肃穆的汉东省委大楼上,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无形压力。
一辆辆黑色的奥迪轿车无声地驶入汉东省委大院,停在指定的车位。
汉东省的权力核心成员们,今天即将在这里展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高育良的专车恰好停在了赵达功的车旁。司机迅速下车拉开车门,高育良今天没有穿以往的行政夹克,而是穿了西装,在整理了一下藏青色西装的衣领后,沉稳地迈步下车。高育良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站在原地,似乎是在等待。
赵达功也从自己的车上下来,看到等候在一旁的高育良,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但很快便恢复了常态,迎了上去:“育良书记,早。”
“达功省长,早。”高育良微微颔首,笑容依旧儒雅,但细看之下,眼底深处一丝疲惫与决然。他很自然地与赵达功并肩,一同朝着省委大楼那气势恢宏的台阶走去。
两人步伐不快不慢,皮鞋踩在光洁的花岗岩地面上,发出清晰而规律的声响。就在即将步入大门的那一刻,高育良忽然放缓了脚步,目光望着前方,语气平缓却带着一种莫名的沉重,开口说道:“达功省长啊,我们汉东大学政法系,这些年来,培养的学生遍布全省乃至全国的政法战线。”
赵达功心中微微一动,不知道高育良为何突然提起这个话题。
高育良继续道,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这里面,确实出了像祁同伟、侯亮平,还有那个不争气的陈清泉这样,走了弯路,或者犯了错误的人。他们……让母校蒙羞了。”他顿了顿,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坚定而深沉,“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几颗老鼠屎,就否定了一锅汤。汉大更培养出了成千上万坚守法治信仰、对党忠诚、业务精良的优秀干部和党员!他们才是我们汉东政法队伍的脊梁和中坚力量。经我手提拔使用的干部,绝大部分,我认为,还是经得起考验,是忠诚可靠的。”
赵达功听着这番话,心里猛地咯噔一下。高育良这语气……怎么听着那么不对劲?像是在做某种总结,又像是在托付什么?在这常委会和民主生活会即将召开的敏感当口,高育良突然对自己说这些,意欲何为?他敏锐地感觉到,今天这场会议,恐怕远不止讨论经济议题那么简单。
赵达功收敛心神,脸上不动声色回应道:“育良书记言重了。汉东大学是我们省的人才摇篮,贡献有目共睹。对于干部的评价,我相信组织,也相信育良书记你在用人方面的原则性和党性。个别人的问题,代表不了全部。”
高育良闻言,侧过头,对赵达功露出了一个复杂的微笑,那笑容里似乎有欣慰,有释然,也有一丝难以名状的落寞。他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挺直了腰板,深吸一口气,率先迈步,昂首走入了省委大楼明亮而空旷的一楼大厅,那背影在晨曦的光影中,竟透出几分悲壮。
赵达功看着高育良的背影,眉头蹙起,内心的疑云更重了。他几乎可以肯定,沙瑞金恐怕是真的抓住了高育良什么致命的把柄,准备在民主生活会上发难了!
九点整,汉东省委常委会在象征着权力核心的会议室里准时召开。椭圆形的会议桌旁,一众常委悉数到场,气氛凝重。沙瑞金端坐主位,面色平静,目光沉稳地扫过全场。
“同志们,现在开会。”沙瑞金的声音打破了沉寂,“首先进行第一项议题,按照既定安排,还是请育良同志为我们做本次党风廉政主题教育的辅导学习。”
这个议题一出,几位常委眼中都掠过一丝诧异。这项主题教育按理说已经接近尾声,上次高育良的辅导更是引发了关于反腐与发展的激烈争论,沙瑞金怎么又把这个安排在了首位?只有田国富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低下头,掩饰住眼中的得意和期待。他明白,这是沙瑞金在为后续的民主生活会铺垫,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纪律规矩”的调子唱响,等会儿炮轰高育良时,才能显得顺理成章,火力更足。
高育良心中更是雪亮。沙瑞金这是要把他架在火上烤!他推了推眼镜,脸上看不出丝毫异样,从容地翻开早已准备好的讲稿。
“同志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论述……”高育良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沉稳有力,但今天,他的言辞却格外犀利,甚至带着一种破釜沉舟般的强硬。他没有过多纠缠于理论,而是直接将矛头指向了现实:
“……廉政建设,绝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更不能有禁区,有盲区!它的核心要义之一,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纪律面前没有特权!”他刻意加重了语气,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常委,“不管他的位置有多高,资历有多老,过去做出过多少贡献,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涉及到腐败问题,该调查的必须调查,该处理的必须处理!绝不能姑息迁就!”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变得锐利,声音也更加高昂:“甚至,有些人,即使已经不在岗位上了,退休了,但只要他曾经犯下的罪行仍在危害社会公平正义,侵蚀党的执政根基,我们就不能因为‘人走茶凉’而轻轻放过! 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党纪国法更不会忘记!这是我们党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的决心所在!”
高育良这番掷地有声、甚至带着几分肃杀之气的发言,让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他话语中那股不同寻常的力量。他这哪里是在做辅导报告?分明是在表明态度!
沙瑞金面沉如水,手指无意识地在笔记本上轻轻敲击着。他预想到高育良会抵抗,却没想到对方如此强硬,甚至隐隐有反将一军的意味。这让他心中那股被挑战权威的怒火更加炽烈,心想:“高育良啊高育良,你就硬撑吧!待会儿到了民主生活会上,我看你还能不能保持这副道貌岸然的模样!看你如何解释那些亲密照片!”
田国富看着高育良在那里“义正辞严”地大谈特谈,只觉得无比讽刺,内心一阵暗爽:“装!继续装!等我把照片拍出来,看你这张老脸往哪儿搁!”
第一项议题,就在这种表面平静、内里剑拔弩张的氛围中结束了。
“下面进行第二项议题,”沙瑞金控制着会议节奏,“审议省政府提交的《汉东省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行动计划》。”
这项议题是由李国华主导,省政府背书,旨在为汉东未来的产业发展储备智力资源,符合发展大局,政治上绝对正确。因此,尽管各方心思各异,但没人会在这个问题上设置障碍。刘长生简单介绍了计划的背景和意义,李国华补充了几句关于政策亮点和预期效果的说明,其他常委象征性地提了些不痛不痒的意见后,计划便顺利通过了。整个过程波澜不惊,仿佛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短暂的风平浪静。
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较量,在最后一项议题。
沙瑞金清了清嗓子,目光投向赵达功:“下面进行第三项议题,也是本次常委会的重点,关于我省规划的两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选址问题。请达功同志代表省政府,汇报前期的调研情况和初步意见。”
赵达功早已准备充分,他打开身前的材料,声音洪亮,条理清晰:“沙书记,刘省长,各位同志。根据省政府前期组织发改委、工信厅等部门的联合调研和综合评估,我们认为,产业园区的选址,必须充分考虑区位交通、产业基础、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及未来发展潜力等关键因素。”
他详细阐述了选择静海市的理由:毗邻沪市的天然区位优势,完善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大片易于开发且成本相对较低的土地,以及静海市委市政府表现出来的极高积极性和前期所做的扎实准备工作。他还提到了静海市提交的详细建设规划方案。
“……基于以上因素,”赵达功总结道,语气坚定,“经过省政府常务会议的初步研究和论证,我们倾向于将这两个关乎汉东未来产业升级的战略性园区,落户在静海市。现将此初步意见提请省委常委会审议表决。”
赵达功的汇报有理有据,数据翔实,充分展现了省政府在这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和专业判断。
按照程序,沙瑞金作为主持人,在赵达功发言后,目光扫视全场,用一种看似公允的语气询问道:“达功同志和省政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提出了将园区放在静海的初步意见。其他同志,对于园区的选址,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案或者建议需要补充?”
刘长生立刻嗅到了沙瑞金话语中隐含的意味。如果沙瑞金完全赞同省政府的意见,绝不会多此一问。他立刻意识到,沙瑞金恐怕是属意其他地方,或者,是想借此平衡赵达功过于强势的影响力。
“沙书记!刘省长!各位常委同志!”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几乎是应声而起,他身体前倾,双手按在桌面上,眼神灼灼,充满了自信和迫切,“我代表京州市委市政府,强烈建议省委,将这两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放在我们京州!”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了李达康身上。
李达康语速极快,如同连珠炮一般,开始阐述京州的优势:“我们京州是省会!是汉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我们拥有全省最雄厚的工业基础,最完善的产业链配套,最丰富的高素质人才资源,最发达的金融服务业,以及最广阔的市场腹地!”
他一条条列举,数据信手拈来,与静海市的“潜力”和“区位”相比,京州展现出的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实力”和“底蕴”:“高新技术产业不是空中楼阁,它需要强大的现实产业支撑!需要顶尖的人才集聚!需要便捷的资本通道!而这些,我们京州都具有静海无法比拟的绝对优势!将园区放在京州,能够最快速度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带动全省产业升级,其辐射力和带动力,绝非一个点状的静海可以相比!”
他最后几乎是带着一丝质问的语气,看向了赵达功,又扫过沙瑞金和刘长生:“难道我们仅仅因为静海有土地,有所谓的‘潜力’,就要放弃京州这样现成的、更具竞争力的选择吗?这是对汉东发展资源的优化配置吗?我认为,产业园落户京州,才是最符合汉东整体利益,最能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科学决策!”
李达康的发言直接将京州与静海的优势对比摆上了台面,言辞激烈,态度坚决,让整个会议室的气氛瞬间变得更加紧张。所有人的目光看向赵达功,等待着他接下来的回应。
这场关于汉东未来经济版图划分的博弈,终于图穷匕见,进入了白热化的短兵相接阶段。
喜欢名义:最强省四赵达功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名义:最强省四赵达功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