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田静和卢德胜,我坐回办公桌后,目光落在内部通讯录“政研室办公室”一栏上。略一思索,我拿起电话拨了过去。
“晓燕,我是林涛,你来我办公室一趟。”
“好的,林主任,我马上到。”电话那头传来李晓燕清脆干练的回应。
不过两分钟,敲门声响起。李晓燕推门而入,她步伐轻快,脸上带着笑容,手里拿着笔记本和笔,整个人显得精神焕发。
“林主任,您找我。”
“晓燕,坐。”我指了指对面的椅子,顺手给她倒了杯水。“我出去这几天,家里情况怎么样?谭主任那边有什么新的工作安排吗?办公室这一块,你要多费心,统筹协调好。”
李晓燕接过水杯,“林主任,这是您出差期间,谭主任安排的工作汇总,还有办公室近期的统筹事项,我都整理好了。”说话时,她眼神亮晶晶的,带着股藏不住的工作热情。
我心里清楚,自从调任政研室办公室主任后,李晓燕的工作热情和状态明显提升了一个档次。
以前在综合科,她被那些永远写不完的八股文熬得眼神黯淡,一个女同志,耐不住那种日复一日的笔墨磨炼,也正常。现在搞统筹协调、上传下达,这显然更符合她外向、细致的性格,她干得愈发如鱼得水。
当然,她这工作热情的提升,我心里也揣着明白装糊涂。一部分原因,恐怕还真落在我这个“年轻、帅气、前途可期”的分管领导身上。她家里那位丈夫年近四十,暮气沉沉没活力,终究难以契合她的心思。现在她级别上去了,身边领导还算养眼,干起活来自然更带劲。这种微妙的心理,有时候比硬性的命令更好用。
她汇报工作时,眼神里那点超出下属本分的探究,我瞧得真切,但从不点破。这在机关里并不罕见,也是一种微妙的“资源优势”,只要把握分寸,无害而有益。
我翻看着文件夹,里面的内容条理清晰,每一项工作都标着进度、责任人,看得出来是下了功夫的。“谭主任没安排什么急活吧?” 我抬头问。
“没有,主要是常规工作。您出差期间,办公室的文件都按流程传阅了,重要的我都标了注,放在您办公桌左侧的抽屉里。”
“做得不错。” 我点点头,语气缓和了些,“办公室是中枢,统筹协调的活儿看着琐碎,却最考验细心,你刚接手不久,能这么快理顺,辛苦了。”
这话不是客套 ,李晓燕确实比我想象中靠谱,和之前在综合科的状态明显不一样,用好她,能省不少心。
“主任您过奖了,都是我分内的工作。”李晓燕微微低头,嘴角却忍不住弯起一丝受用的弧度。
“好,那你先去忙吧。顺便帮我叫一下陈志远和王天谷过来。”我合上文件夹,递还给她。
“好的,主任。”李晓燕起身,步履轻快地离开了办公室。
没过多久,陈志远和王天谷就一前一后地进来了。这俩小子,一个活络得像泥鳅,一个稳重得像块石头,这一段时间的接触和工作磨合后,私下关系也还算融洽。
陈志远毕竟是和我一届的选调生,我俩关系更活络些,一进来就毫不客气地拉开椅子坐下,“涛哥,是不是西山之行有啥精彩故事要分享?我听说那边发展得老好了,满大街都是高楼大厦,小轿车遍地跑,姑娘们也一个比一个会打扮,比咱们这穷乡僻壤强多了吧?”他说话向来直接,带着几分年轻人对繁华世界的向往。
王天谷则规矩得多,扶了扶他那副黑框眼镜,先叫了声“林主任”,然后才关心地问:“主任,您这趟出差辛苦了,一切还顺利吧?”
我笑了笑,从抽屉里拿出半包中华烟,这是上次跟张县长出去接待客人顺手拿的,给他们一人散了一支。
“开什么眼界,是去跟着领导当牛做马。”我吐出一口烟圈,笑骂了陈志远一句,“不过话说回来,西山市的发展速度,确实让人震撼。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但也正因为有差距,才有我们努力追赶的空间。县长现在最关心的,就是怎么把我们河清自己的工业搞上去,缩小这个差距。”
我弹了弹烟灰,转入正题,“叫你们来,是有重要的任务交给你们。县长已经把工业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这次西山之行,就是明确的信号。我们重点考察了永鑫电子和广达服饰两家企业。永鑫代表的是技术密集型的电子信息产业,广达代表的是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
我目光扫过两人,看到他们都收起了随意,坐直了身体,才继续部署:
“现在我们政研室要围绕这两个方向,做深做实调研,为县里决策提供支撑。”
“天谷,你负责电子信息产业这个课题。要摸清国内外,特别是沿海地区这个产业的发展趋势。更重要的是,要结合永鑫电子落户的需求,分析我们河清发展这个产业的潜力、优势和短板,需要哪些配套政策,形成一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
王天谷推了推眼镜,眼神专注,快速在笔记本上记录着要点,闻言重重点头:“明白了,林主任。”
“志远,你负责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个课题。就以广达服饰为样板。要深入研究如何解决‘招工难’、‘用工贵’的问题。我们河清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怎么能把优势转化为胜势,你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思路来。”
陈志远虽然平时吊儿郎当,但脑子活络,接触面广,这种需要结合实际、有点“野路子”的课题正对他的胃口。
我目光扫过他们两人,语气加重:“这两个报告,不是应付差事的官样文章。要数据翔实,分析透彻,建议可行,必须紧密结合我们河清的实际!这关乎着我们未来工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县长高度关注。弄好了,这就是我们政研室今年的亮点,也是你们俩展现个人能力、进入领导视野的绝佳机会!干得漂亮,年底评优、未来的进步,都大有希望!要是糊弄……”
我故意停顿了一下,留下让人遐想的空间,才缓缓说道,“……那丢的可不只是你们自己的脸。明白这里的分量吗?”
“明白了,涛哥!(林主任!)” 两人立刻挺直腰板,脸上露出了跃跃欲试的表情。
“好,那就抓紧时间去办。过程中有什么困难,或者需要协调资源的,随时找我。”我挥了挥手,结束了这次谈话。
看着他们斗志昂扬地离开办公室,我靠在椅背上,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点燃下属的干劲,为他们指明方向,同时将他们的努力与个人前途巧妙捆绑,这是作为管理者最基本的驭下之术。
“响鼓不用重锤”, 对陈志远和王天谷这样的骨干,点到即止的激励和清晰的目标,远比空洞的说教更有效。
《选调生的宦海生涯》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书河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书河书屋!
喜欢选调生的宦海生涯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选调生的宦海生涯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