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的鞭炮声从巷口断断续续传来,裹着年味飘进中西医结合工作室。苏砚正坐在暖光灯下,给王爷爷扎足三里穴——老人的腿软犯了大半辈子,最近跟着苏砚调理,终于能自己拄着拐杖走百米路。她手里捏着枚0.30mm的毫针,是母亲留下的旧针,针尾刻着的“清”字在灯光下泛着浅光,扎针前特意揣进怀里捂了会儿,怕冰凉的针尖让老人受冻。
“苏医生,你这针扎得就是不一样,一点都不疼。”王爷爷眯着眼睛笑,浑浊的眼里满是满足,“以前在县城医院扎针,疼得我直咧嘴,现在跟着你,不仅不疼,腿还越来越利索了。”苏砚一边轻轻捻转针柄,一边帮老人掖了掖盖在腿上的薄毯:“您别乱动,再等五分钟就能拔针了,拔完针顾晏辰煮的饺子也该好了,咱们一起吃。”
工作室的里间飘来淡淡的陈皮香,顾晏辰正蹲在灶台前,用母亲留下的旧铁锅煮饺子。铁锅的边缘有点变形,是当年母亲在山区义诊时不小心摔的,锅底还沾着点洗不掉的褐色药渍,却比任何新锅都好用。他握着根木柄磨得发亮的搅勺,慢慢搅动锅里的饺子,怕煮破了——上次在松溪村煮饺子,他一下煮破了好几个,被苏砚笑了好几天。
“水开了,该下饺子了。”顾晏辰低头看了看锅里的水,冒着细密的白泡,刚好符合母亲说的“煮饺子要开水下锅,煮三滚才香”。他从旁边的竹篮里拿出饺子,是早上和苏砚一起包的,白菜猪肉馅里掺了切碎的陈皮,既能去油腻,又符合老人的口味。饺子皮是特意选的薄皮,煮出来透着淡淡的粉色,像一个个小元宝浮在水里。
“顾先生,要不要我帮你烧火?”坐在旁边看电视的李奶奶突然开口,她的眼睛不太好,却喜欢凑着屏幕看春晚,手里还帮苏砚叠着用过的酒精棉片,叠得整整齐齐像小方块。顾晏辰笑着摇头:“不用麻烦您,这电灶方便,您坐着看春晚就行,一会儿饺子好了先给您盛一碗。”
李奶奶点点头,又把目光转回电视,屏幕里正唱着《难忘今宵》,熟悉的旋律让工作室里的年味更浓了。苏砚拔完王爷爷腿上的针,帮老人按摩着膝盖,轻声问:“您感觉怎么样?腿还麻吗?”王爷爷试着动了动腿,笑着说:“不麻了,舒服得很!等会儿吃了饺子,我还想跟你们一起守岁,好几年没这么热闹了。”
就在这时,工作室的玻璃门被轻轻敲了敲,苏砚抬头一看,是住在附近的张奶奶。老人裹着件深蓝色的棉袄,头上戴着顶绒线帽,手里拎着个印着红福字的布包,布包边角绣着朵小小的艾草,是母亲当年教她绣的样式。张奶奶的脸冻得通红,鼻尖上还沾着点雪渣,显然是冒着雪过来的。
“张奶奶,您怎么来了?这么冷的天,快进来坐。”苏砚赶紧起身去开门,帮老人拍掉身上的雪。顾晏辰也从里间走出来,手里还拿着块热毛巾:“您擦擦脸,暖和暖和,饺子马上就好。”张奶奶接过毛巾,笑着把布包递过来:“我在家包了点饺子,想着你们俩守在这里给老人看病,肯定没功夫包饺子,就给你们送点过来。”
苏砚打开布包,里面是一屉热腾腾的饺子,还冒着白气,香味瞬间弥漫了整个工作室。饺子的形状有点歪歪扭扭,却看得出来包得很用心,每个饺子褶都捏得紧紧的。“张奶奶,您太客气了,我们已经煮了饺子了。”苏砚的眼眶有点发热,想起母亲以前除夕也总这样,给邻居送自己包的饺子,说“除夕吃饺子,团团圆圆”。
“我这饺子不一样,”张奶奶笑着说,“馅里放了陈皮,是跟你妈学的,她说‘除夕吃点陈皮饺子,祛湿不积食,老人孩子都适合’。我知道你妈不在了,就想着帮她多做点,让你们也尝尝她的手艺。”这话一说,苏砚的眼泪再也忍不住,掉在布包上,晕开一小片湿痕。顾晏辰赶紧递过纸巾,轻轻拍着她的背,小声安慰:“别难过,阿姨要是知道,肯定会很高兴的。”
王爷爷和李奶奶也凑过来,看着布包里的饺子,李奶奶感慨道:“清婉当年就是这样,每年除夕都给我们送饺子,还帮我们扎针调理身体,是个好人啊。”王爷爷点点头:“现在苏医生跟她妈一样,心善,手艺好,我们这些老人都有福气了。”
顾晏辰把张奶奶带来的饺子倒进锅里,和自己煮的饺子一起煮。两种饺子在锅里翻滚,白胖的身子透着不同的粉色,像一群小元宝在水里跳舞。苏砚站在旁边,帮顾晏辰递碗筷,是母亲留下的青花瓷碗,碗底印着个小小的“苏”字,每次用都觉得格外亲切。
“饺子好了,先给张奶奶盛一碗。”顾晏辰用漏勺把饺子捞出来,盛进青花瓷碗里,还特意浇了点醋,放了点张奶奶爱吃的辣椒油。张奶奶接过碗,咬了一口饺子,眼里满是怀念:“就是这个味,跟你妈包的一模一样,好吃!”苏砚也盛了一碗,咬下去满是陈皮的清香,猪肉的鲜美和白菜的清甜混合在一起,瞬间勾起了小时候的回忆——那时候母亲也是这样,除夕晚上煮完饺子,第一碗先给她,看着她吃完才放心。
工作室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都是附近的留守老人,有的手里拿着自家炒的瓜子,有的提着瓶自酿的米酒,都是来跟苏砚和顾晏辰一起守岁的。李奶奶帮着分饺子,王爷爷给大家倒米酒,顾晏辰忙着煮饺子,苏砚则坐在旁边,帮有需要的老人简单调理,整个工作室热闹得像一家人。
“苏医生,你看我这手,最近总发麻,是不是得扎针啊?”住在隔壁的刘奶奶凑过来,伸出手给苏砚看。苏砚握住刘奶奶的手,轻轻按了按她的合谷穴:“您这是有点气血不足,不用扎针,我教您个小方法,每天按按合谷穴和内关穴,坚持几天就好了。”她一边说,一边耐心地教刘奶奶找穴位,顾晏辰在旁边递过来一张打印好的简易穴位图,上面用红笔标着重点穴位,方便老人记。
电视里的春晚到了高潮,主持人开始倒计时,窗外的鞭炮声也越来越密集,五颜六色的烟花在夜空中炸开,照亮了工作室的玻璃窗。顾晏辰走到苏砚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新的一年,我们一起把西部中医站建起来,完成阿姨的心愿,好不好?”苏砚点点头,靠在他的肩上,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心里满是踏实——这就是她想要的生活,有爱人的陪伴,有老人的认可,有母亲的传承,还有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张奶奶看着两人的互动,笑着说:“你们俩真是般配,就像清婉当年跟她先生一样,总是一起做善事,一起帮别人。”苏砚的脸微微发红,顾晏辰却笑着回应:“我们会像阿姨和叔叔一样,一直在一起,帮更多人。”他的掌心很暖,裹着苏砚的手,在鞭炮声和欢笑声中,感受着彼此的温度。
饺子很快就吃完了,苏砚和顾晏辰一起收拾碗筷,老人们则坐在旁边聊天,偶尔帮着递块抹布,递张纸巾。李奶奶突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个小红包,递给苏砚:“苏医生,这是我的一点心意,祝你和顾先生新的一年平平安安,万事顺意。”苏砚赶紧推辞,却被李奶奶按住手:“你要是不收,就是嫌我老太婆的红包小,我可要生气了。”
没办法,苏砚只能收下红包,心里满是感动。顾晏辰看着她手里的红包,笑着说:“我们也有礼物要给大家,明年开春,我们就组织大家去体检,所有费用我们包了,让大家都健健康康的。”老人们听到这话,都欢呼起来,王爷爷激动地说:“真是太谢谢你们了,你们就是我们的活菩萨啊!”
零点的钟声敲响,窗外的烟花达到了高潮,整个夜空都被照亮了。苏砚和顾晏辰一起走到门口,看着漫天的烟花,老人们也跟在后面,脸上满是笑容。顾晏辰轻轻抱住苏砚,在她耳边轻声说:“新年快乐,砚砚,以后每一个除夕,我都陪你在这里守岁,陪你帮更多人。”
苏砚靠在他的怀里,看着眼前的烟花和身边的老人,眼泪又忍不住掉了下来,这次却是幸福的眼泪。她知道,这个除夕夜会成为她最珍贵的回忆,有爱人的陪伴,有老人的温暖,有母亲的传承,还有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而这一切,才只是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除夕,更多的温暖,更多的善事,等着她和顾晏辰一起去创造,一起去守护。
喜欢离婚后,我用针灸打脸AI前夫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离婚后,我用针灸打脸AI前夫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