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

动荡不安的桓玄

首页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疯批女仙:请诸君入瓮快穿问宿主太爱扮猪吃虎了怎么办她命中缺鬼,鬼王的鬼末世降临:18楼全员恶人转嫁渣男他小舅,被禁欲系大佬宠翻天七零:炮灰女配囤粮囤房拐大佬夏至惹惹,大佬们心上的娇娇斗罗:阿银俯首那一晚我永生难忘八零军婚,我被逼嫁给痞帅军官救我男人,怎么每次都成了救世主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 动荡不安的桓玄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全文阅读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txt下载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631章 《蒙学算术》的实用价值,惠及百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景和三年九月,秋意渐浓,京郊农桑司的庭院里,梧桐树落下第一片金黄的叶子,与案几上堆积如山的各地奏报相映,透着几分丰收的厚重。农桑司少卿李谦捧着一叠刚从各州府汇总来的反馈文书,脚步轻快地走进正厅,脸上难掩喜色。文书上的字迹或工整或潦草,却都带着同样的真挚,字里行间满是农户们对一本蒙学教材的感激——这本教材,便是苏清鸢牵头编撰、萧玦下令推广的《蒙学算术》。

“娘娘,您看!”李谦将文书双手递到苏清鸢面前,语气中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这是河北、山东、河南各州府上报的反馈,自去年朝廷推广《蒙学算术》以来,不少农户跟着家里学童一起研读,竟真把书里的算术用到了种地营生上,效果出奇地好!”

苏清鸢正坐在窗边翻看农桑司的作物长势月报,闻言放下手中的册子,接过文书细细翻阅。阳光透过窗棂洒在纸页上,那些带着泥土气息的文字渐渐清晰:有的农户写道“用书中丈量法,分清了自家与邻田边界,多年纠纷一朝解”;有的农户说“算清了麦种用量,不再多买浪费、少买短缺”;还有的农户欣喜地记录着“核算收成后,才知往年卖粮时被粮商暗亏了不少,如今账目清明,再也不吃亏”。

最让苏清鸢动容的,是河北保定府上报的一则详细案例。案例中写道,保定府清苑县农户王老实,家中有三亩薄田,往年一直种高粱,收成微薄,仅够糊口。去年冬天,他跟着上学的儿子王小石头学了《蒙学算术》里的“比例换算”“利润核算”方法,开春前竟拿着算盘,坐在田埂上算了整整三天。

他先丈量了自家田地的实际耕种面积,又翻出农桑司发放的高产作物推广册,对比了玉米和高粱的亩产量、生长周期、所需肥料用量,再跑去镇上打听两种粮食的收购价格。一番加减乘除下来,他算出:种高粱亩产约三石,收购价每石五百文,扣除种子、肥料成本,每亩净利润约一千二百文;而种玉米亩产可达五石,收购价每石四百文,扣除成本后,每亩净利润约一千五百文——种玉米比种高粱,利润足足高出三成。

这个结果让王老实又惊又喜,却也有些犹豫。高粱耐旱耐涝,是当地农户世代种植的作物,稳妥省心;而玉米虽说是农桑司推广的高产作物,但他从未种过,心里没底。可算盘上的数字不会骗人,三成的利润,足够给家里添两身新衣,给小石头攒下明年的学费,还能余些钱买些农具。思来想去,王老实咬了咬牙,决定冒险一试,将三亩田全种上了玉米。

农桑司的农技人员得知后,特意上门指导他选种、育苗、施肥、防病虫害。王老实学得格外认真,每天天不亮就下地,天黑了才回家,精心照料着每一株玉米苗。夏日里遇到干旱,他提着水桶一趟趟浇水;遇到虫害,他按照农技人员教的方法,用草木灰自制农药喷洒。功夫不负有心人,到了秋收时节,他家的玉米长得秆粗穗大,颗粒饱满,三亩田足足收了十五石玉米,比预估的亩产还多了一石。

王老实拉着玉米去镇上售卖,粮商见他的玉米品质好,给的收购价比市价还高了二十文。卖完玉米,他拿着沉甸甸的铜钱,激动得手都在抖。除去种子、肥料等成本,净赚四千八百文,比往年种高粱多赚了一千五百文。他用这笔钱给全家添了新衣,给小石头买了笔墨纸砚,还添置了一把新锄头和一个竹编粮囤,日子一下子宽裕起来。

消息在清苑县传开后,不少农户都动了心。他们纷纷找到王老实,请教《蒙学算术》里的核算方法,还有人直接跑去县衙,请求县令多印些算术教材,让大家都能学会算账。保定府知府得知后,特意上书农桑司,称赞《蒙学算术》“惠及民生,功在千秋”,请求朝廷扩大推广范围,让更多百姓受益。

苏清鸢看完文书,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想起编撰《蒙学算术》时的初衷,便是不想让算术只成为文人墨客的消遣,或是官员理政的工具,而是要让它走进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人能用、人人受益的实用技能。如今看来,这个愿望已然实现。

“李大人,这本《蒙学算术》能帮到百姓,真是太好了。”苏清鸢将文书递还给李谦,语气中满是感慨,“当初编撰此书时,我便想着,算术不止是加减乘除,更是百姓打理生计的利器。丈量土地、计算收成、核算成本、比价交易,哪一样离得开算术?孩子学了能启蒙益智,百姓学了能改善生活,这才是教育真正的意义。”

李谦附和道:“娘娘高见!以往农户种地全凭经验,往往是别人种什么自己就种什么,不知道核算成本利润,也不懂规划种植面积,常常出现‘种得多、收得少、赚得薄’的情况。如今有了《蒙学算术》,大家学会了算账,种地也变得有章法了。不少农技人员反馈,现在农户们咨询种植问题时,都会主动问‘哪种作物利润高’‘一亩地该种多少苗’,比以前用心多了。”

两人正说着,内侍来报,说陛下驾临农桑司。苏清鸢与李谦连忙起身迎接,萧玦大步走进正厅,脸上带着笑意:“朕刚收到保定府的奏报,听说王老实靠《蒙学算术》算准了利润,改种玉米后增收不少,可有此事?”

“陛下所言属实。”苏清鸢笑着点头,将手中的反馈文书呈给萧玦,“不仅是保定府,各地都有农户反馈,《蒙学算术》帮了他们大忙。有的农户用丈量法厘清了田界,有的用核算方法选对了作物,还有的靠比价避免了被粮商克扣,真是惠及民生。”

萧玦仔细翻阅着文书,眼中满是赞许。他一直支持苏清鸢编撰实用蒙学教材,就是希望教育能真正服务于百姓、服务于国家。如今《蒙学算术》取得这样的成效,既在他意料之中,又让他格外欣喜。

“好!好一个《蒙学算术》!”萧玦合上文书,语气坚定地说道,“以往朕总觉得,蒙学教材只要教孩子识字明理便好,今日才知,实用的知识更能让百姓受益。李大人,传朕旨意,即刻组织人手,将《蒙学算术》中与百姓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节选出来,编成‘百姓实用手册’。手册要简洁明了,多用图示,少用晦涩文字,让不识字的农户也能看懂学会。印刷完毕后,由农桑司联合各州府县衙,免费发放给全国农户,确保每户一册。”

“臣遵旨!”李谦躬身领命,心中激动不已。他知道,陛下的这道旨意,将让《蒙学算术》的实用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让更多百姓从中受益。

萧玦又看向苏清鸢,眼中带着温情与赞许:“清鸢,这都是你的功劳。你总能想到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编写出这样一本惠及民生的好教材。”

苏清鸢浅浅一笑:“陛下过奖了。这不仅是臣妾的功劳,更是农桑司官员、农技人员和各地百姓共同努力的结果。臣妾只是做了分内之事,真正让算术发挥作用的,是那些愿意学习、愿意尝试的百姓。”

“话虽如此,但你牵头编撰教材、推动推广,功不可没。”萧玦说道,“朕还要下旨,让各州府设立‘算术夜校’,邀请私塾先生或识字的农户,教百姓学习‘百姓实用手册’中的内容。农桑司要派农技人员配合,结合种植、养殖、交易等实际场景,手把手教百姓算账,确保大家都能学会用活。”

“陛下考虑周全,如此一来,百姓们学习算术便更方便了。”苏清鸢欣慰地说道。

旨意下达后,农桑司立刻行动起来。李谦挑选了几位精通算术、熟悉农事的官员,牵头节选《蒙学算术》的内容。他们从书中挑选出“丈量土地”“计算收成”“成本核算”“比价交易”“粮食储存损耗计算”等最实用的章节,删除了过于深奥的理论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重新编写。

为了让不识字的农户也能看懂,他们还请画工绘制了大量图示:如何用步弓丈量土地、如何用算盘计算乘法、如何对比不同作物的利润,一一用图画清晰展示出来。手册的封面用粗布印刷,耐磨耐用,方便农户随身携带、随时翻阅。

半个月后,第一批“百姓实用手册”印刷完毕。农桑司将手册分发给各州府,再由县衙组织官吏、乡绅、里正,挨家挨户送到农户手中。发放手册时,官吏们还会现场演示手册的使用方法,教农户们如何查看图示、如何进行简单计算。

在山东兖州府,农户张二柱拿到手册后,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他家里有五亩田,往年一半种小麦,一半种谷子,收成一直平平。看着手册上的“作物利润核算表”,他学着王老实的样子,拿出算盘算了起来。他先算出小麦和谷子的亩产、成本、售价,又对比了农桑司推广的红薯的相关数据,惊讶地发现,种红薯的利润比种谷子高出近五成。

张二柱有些将信将疑,他跑去镇上找粮商打听红薯的收购价格,又向农技人员咨询红薯的种植技术。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决定明年将两亩谷子地改种红薯。农技人员特意上门指导他改良土壤、培育薯苗,张二柱学得格外认真。到了第二年秋收,他家的红薯大获丰收,亩产达到了八石,卖了个好价钱,家里的收入一下子增加了不少。张二柱逢人就说:“这‘百姓实用手册’真是个好东西,比请个账房先生还管用!”

在河南开封府,农户李大娘靠手册上的“粮食储存损耗计算”方法,解决了粮食发霉变质的难题。以往她家里的粮食都是随意堆放在粮仓里,每年都会损耗不少。学会计算储存损耗率后,她按照手册上的方法,将粮食晒干扬净,分类储存,还在粮仓里放上了草木灰防潮,粮食损耗率一下子降低了八成。她笑着说:“以前不知道,原来存粮食也有学问,这算术真是救了我的粮食!”

随着“百姓实用手册”的广泛发放和算术夜校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农户学会了用算术打理生计。他们不再盲目种植,而是根据市场需求和利润高低选择作物;不再在交易中被粮商、商贩克扣,而是能清晰算出成本与售价,公平交易;不再因不懂丈量而被侵占田界,不再因不会核算而白费功夫。

各地的反馈源源不断地送到京城,农桑司的庭院里,赞美之声不绝于耳。有官员上奏,称推广《蒙学算术》后,各地粮食产量平均提高了一成,农户收入增加了两成,邻里间因田界、交易产生的纠纷减少了三成。萧玦与苏清鸢得知后,都深感欣慰。

一日,萧玦与苏清鸢在御花园散步,远远看到几个学童正在石桌上用小石子练习算术,旁边几位农户模样的人正围着观看,时不时请教几句。原来,这些农户是进宫送贡品的,看到学童们练习算术,想起了家里的“百姓实用手册”,便上前询问。

萧玦走上前,笑着问道:“你们也学了《蒙学算术》?”

一位农户连忙躬身行礼:“回陛下,我们都学了!家里的‘百姓实用手册’我们都翻烂了,现在种地、卖粮都离不开它。多谢陛下和皇后娘娘,给我们送来了这么好的宝贝!”

另一位农户说道:“以前我家孩子上学,我总觉得学算术没用,不如多干点农活。现在才知道,算术能帮我们多赚钱、少吃亏,真是个好东西!我现在天天督促孩子好好学算术,将来不仅能考功名,还能帮家里打理生计。”

萧玦闻言,心中感慨万千。他转头对苏清鸢说道:“清鸢,你看,这就是教育的力量。一本实用的算术教材,不仅能启蒙孩子,还能改变百姓的生活,甚至能促进国家的发展。朕当初支持你编撰《蒙学算术》,真是最正确的决定。”

苏清鸢笑着说道:“教育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它既要启迪心智,也要服务生活。孩子学了算术,能增长才干;百姓学了算术,能改善生活;国家有了懂算术的百姓,才能更加强盛。这便是‘教化万民,惠及天下’的道理。”

景和三年的这场“算术惠民”运动,让《蒙学算术》不再仅仅是一本蒙学教材,更成为了百姓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实用工具书”。它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将算术知识送到了田间地头,送到了百姓手中,让无数农户受益。

随着时间的推移,《蒙学算术》的影响越来越广泛。不仅农户们离不开它,手工业者、小商贩也纷纷学习其中的核算方法,用于经营管理。甚至有些地方的县衙,也将《蒙学算术》作为官吏的辅助教材,让他们在处理民生事务时更加精准高效。

景和三年九月的这桩美谈,被载入了大靖的史册。人们记住了那本凝聚着苏清鸢心血的《蒙学算术》,记住了萧玦推广实用教育的远见,更记住了算术带给百姓的实实在在的好处。而“教育要服务民生、惠及百姓”的理念,也从此深深扎根在大靖的土壤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多年后,当萧承泽与萧承月长大成人,治理国家时,他们依然坚守着这一理念,不断推广实用教育,让更多的知识走进寻常百姓家,让教育成为改善民生、促进国家发展的强大力量。而那本《蒙学算术》,则成为了大靖盛世的见证,永远闪耀着实用与惠民的光芒。

喜欢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离婚后我的国医技能觉醒了无上血脉苟在无尽海域修妖仙重生之逆回千年(都市最强帝君)重生爆红娱乐圈后,渣们后悔了悠然山村重生七零:我有一艘亿万游轮空间太古玄幻神王重生九零娇娇媳刚被退婚,摄政王连夜进宫求赐婚法师奥义任家小厨娘:美食惊爆古代全天下重生官场:从驻村干部到权力巅峰绝世帝神叶辰萧初然来自东方的骑士网游:重生后,我建立天下第一村天才布衣无名箫煮酒点江山凤鸾九霄
经典收藏穿越废物世子,开局申请发配边疆醉哑失业后,我从位面交易开始致富穿越女亲王我在恋综把嘉宾啃成猪天剑之剑年少情深:阎少的撩人甜妻不好追斗罗:开局教皇祭天咸鱼被迫在修仙界搞内卷八零学渣的咸鱼生活末日穿六零的快乐生活烬霜劫【娱乐圈】脸蛋天才是怎样炼成的小小夫君余不换斗罗:我是僵尸,我为植物代言!揽青华灵霄战史绑定系统,农门长姐靠打人致富重生后,将军嫂嫂想娶我
最近更新折寿问道为了避免受伤我无限升级新警察故事之时隙救赎烈焰玫瑰重生之逆袭人生魔门悟道,我悟出偷袭相对论!紫罗兰教案瓜神五岁半,吃瓜暴富救王朝我在修真界用科学证道人在僵约,开局融合双血脉崩铁:当搬家变成跨次元旅行诛仙之魔道大尊吾家厨房有点田道灵:噬道打脸狂魔甜又撩,主神宠不够茶韵青云:生态与经济的双赢答卷惊悚:开局获得变身系统配角OOC指南靳爷隐婚发疯:红眼诱哄官宣修仙界第一硬核嘴炮蚀骨危光:总裁的赎罪娇妻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 动荡不安的桓玄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txt下载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最新章节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