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元六年三月十五,距离那场决定国运的惨烈守城战,已过去十日。南津关内外,依旧弥漫着浓重得化不开的血腥与焦糊气息,但一种新的、微弱却坚韧的生机,正如同初春冻土下萌发的草芽,在废墟与尸骸间顽强探出头来。宸国,这只从炼狱火海中爬出的凤凰,开始了它涅盘重生后第一步,也是最艰难的一步——清理废墟,舔舐伤口,重建秩序。
关内的景象,触目惊心。 昔日还算齐整的街巷,如今大半化为断壁残垣,烧黑的梁木和破碎的瓦砾堆积如山。军民们面色枯槁,眼神却不再是最初的麻木绝望,而是带着一种劫后余生的疲惫,以及一丝被君王誓死坚守所点燃的、名为“希望”的火星。在丞相张诚和卫尉吴锋(重伤未愈,仍坚持坐镇)的组织下,幸存者们开始有秩序地清理战场,掩埋双方阵亡者的尸体以防瘟疫,收集一切可用的物资——断裂的兵器、破损的甲片、甚至敌我双方遗落的箭簇,都被仔细回收。
宸国公赵轩站在行宫残存的一段高台上,俯瞰着这座饱经蹂躏的城池。春风依旧料峭,吹动他略显宽大的袍袖,露出下面缠绕的绷带。他的脸色依旧苍白,但那双深邃的眼眸中,已没有了往日的沉重与焦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淀下来的冷静与洞察。系统的完全激活,不仅赋予了他感知国运、引导发展的能力,更让他对整个宸国的现状有了前所未有的、清晰到残酷的掌握。
他意念微动,脑海中那幅星空图谱般的系统界面悄然展开。代表宸国疆域的光影,依旧黯淡且残破不堪,主要集中在以南津关为核心的狭小区域,边缘不断有细微的光点逸散(代表失控的边境和流民)。但核心区域的光晕,相比十日前的死寂,已多了一丝极其微弱的、稳定的脉动。
【国运强度:微弱(濒死复苏→废墟重建)】
【民心士气:低迷(绝望→希望初燃)】
【资源储备:极度匮乏(粮食:告急;药材:稀缺;铁料:枯竭;木材:短缺……)】
【可用人力:不足六千(含伤兵),体力严重透支。】
【外部威胁:高度警戒(联军新败,退守三十里外,动向不明;四海商会经济封锁持续)。】
冰冷的数据,客观地反映着宸国面临的严峻形势。百废待兴,千头万绪。但赵轩心中并无慌乱,系统的存在,让他能够超越这个时代的局限,进行最优的规划。
“丞相,安置流民、清理废墟之事,进展如何?”赵轩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张诚躬身答道:“回陛下,城内废墟清理已初步完成主干通道。阵亡将士已集中安葬于关西山麓。流民登记造册者,现有四千三百余口,已搭建简易窝棚暂避风寒,然粮食、药物缺口巨大,每日仅能以稀粥度日,伤病者众,恐生变乱。”
“粮食是关键。”赵轩点头,目光投向系统界面中“文明科技树”板块。意念集中其上,关于“农业”的分支亮起,无数细小的光点流转推演。
【根据当前土壤、气候、可用种子(仅存少量耐寒黍米)及人力,推演最优短期应对方案:】
1. 紧急补种速生野菜(如马齿苋、荠菜),六十日内可部分补充口粮。
2. 组织老弱妇孺于关内废墟间隙、城外安全区域开辟“代食品”来源(采集蕨根、榆皮等)。
3. 优化现有存粮配给制度,实行“工分制”,以劳换食,优先保障重建劳力。
(注:长期解决需引进高产作物或改善农具,当前条件不具备。)】
“传令,”赵轩当即对张诚道,“其一,派人搜寻关内外可食野菜种苗,组织妇孺,于一切可利用空地,抢种速生菜蔬。其二,张贴告示,征集熟悉野外可食植物的老农,带队采集蕨根、榆皮等代食品。其三,即日起,实行‘工分制’,参与清理、筑城、巡防等劳作,按工时记分,凭分领取口粮,多劳多得。”
“陛下圣明!”张诚眼中一亮,此法既能提高效率,又能相对公平地分配稀缺资源,稳定民心。
“工坊区情况如何?”赵轩转向一旁被搀扶着、脸色蜡白的吴锋。
吴锋咳嗽两声,强打精神回道:“陛下,工匠伤亡惨重,尤以老匠师折损为甚。现有工匠不足百人,炉窑损毁大半。所幸……所幸‘标准构件’的模具和部分图纸得以保存。然……铁料、木炭奇缺,难以复产。”
赵轩心神再次沉入系统,“文明科技树”中“工艺”分支亮起。
【推演当前条件下恢复军工产能最优解:】
1. 优先修复一座小型高炉,采用改进型‘石炭-粘土’耐火砖(系统提供简易配方),可提升炉温,节省木炭。
2. 集中铁料,优先生产‘标准箭簇’、‘扎甲甲片’等消耗最大、工艺最简单的构件。
3. 回收战场残骸(敌军装备亦含铁),建立熔炼作坊,循环利用。】
“将保存的‘标准构件’模具和图纸,列为最高机密,由你亲自掌管。”赵轩对吴锋下令,“工坊重建,分步进行。先集中人手,按此配方,”他取过纸笔,快速写下系统推演出的耐火砖改良法,“试制新型耐火砖,重建一座小高炉。同时,设立‘回收营’,专司收集战场金属残骸,统一熔炼。眼下,不求产量,但求保住‘标准化’的火种和工匠队伍。”
“末将明白!”吴锋凛然领命,眼中燃起斗志。有了明确的技术方向,哪怕条件再艰苦,也有了奔头。
处理完内政,赵轩的注意力转向了外部。 系统“全域感知”虽然初级,无法精确探测敌军布防,却能模糊感应到三十里外联军大营那股混乱、低迷而又不甘的气息,以及更远处,来自四海商会方向那股冰冷、缜密、正在酝酿新阴谋的威胁波动。
“联军新败,内部必有龃龉。山越、百越与赵瑾之间,利益并非铁板一块。”赵轩沉吟道,“卫尉府,加派精干斥候,不仅要探查敌军动向,更要留意其各部之间的联络与摩擦。或许……有机会。”
“陛下是想……离间?”张诚若有所思。
“未尝不可。”赵轩目光深邃,“但眼下,我方实力太弱,贸然行动反受其害。当务之急,是稳固自身,恢复元气。外交手段,需待时而动。”
然而,四海商会显然不会给宸国安稳发育的时间。 就在赵轩忙于内政之时,一场新的、更加隐蔽和阴险的风暴,已悄然袭来。
这一日,数名装扮成行商(实为商会密探)的人,混在少数战后试图回归家园或被宸军收容的流民中,进入了南津关。他们并未携带兵器,而是带来了几辆大车,车上满载着雪白晶莹的……食盐!以及一些治疗外伤的廉价金疮药。
“卖盐啦!上好的青盐!价格公道,童叟无欺!”商贩在临时形成的市集吆喝着。
早已断盐多日的百姓和部分军士家属,顿时被吸引,围拢上来。
“这盐……怎如此白净?比官盐还好!”
“多少钱一斗?”
商贩笑道:“皆是四海商会赈济灾民的仁义盐,只收成本价,可用铜钱或以物易物!”
消息很快传到赵轩耳中。
“商会卖盐?”赵轩眉头微蹙,立刻警觉。这绝非慈善!他意念沟通系统,聚焦于那车食盐。
【物品分析:食盐。】
【成分:高纯度氯化钠,含微量(无害)添加剂(疑为增强卖相)。】
【威胁评估:经济渗透手段。旨在:1. 破坏宸国试图恢复的盐业生产(临渊港盐场)。2. 以低价优质盐冲击市场,笼络底层民心,削弱朝廷威信。3. 试探宸国经济恢复情况。】
“好一招毒计!”赵轩冷笑。商会这是要掐断宸国财政的重要来源(盐铁专卖),并从内部瓦解统治基础。
“陛下,是否驱赶这些商贩?”吴锋问道。
“不。”赵轩摆手,“驱赶只会激起民怨。传令:朝廷开设官市,同样售盐,价格……比商会低三成!盐从何来?将宫中、府库所有存盐,以及……阵亡敌军身上搜刮的盐袋,全部集中起来,统一售卖给百姓!同时,告知百姓,此乃缴获之盐,数量有限,售完即止。朝廷已在全力恢复盐场,日后必有平价盐供应。”
这是一场心理战和经济战。赵轩要以实际行动告诉百姓,朝廷仍在运转,仍在设法解决民生,并且有能力获取资源(哪怕是缴获的)。同时,限量的策略也能避免存盐瞬间耗尽。
官市一开,百姓蜂拥而至。虽然盐的品质不如商会盐雪白,但价格更低,且代表着官方的态度。商会的盐贩见状,也不降价,只是冷笑观望,似乎笃定宸国官盐支撑不了几日。
这场无声的较量,暂时稳住了局面,但赵轩深知,这只是开始。 商会的经济手段层出不穷,必须尽快找到稳定的财源和物资供应渠道。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系统中那条若隐若现的、关于“基础炼钢法”和“良种选育术”的提示。这才是打破困局的根本。
夜幕降临,南津关在疲惫与希望交织中沉沉睡去。赵轩独坐灯下,面前铺开着系统推演出的新型高炉草图和新农具构想图。重建之路漫长而艰难,内有饥荒之忧,外有强敌环伺,更有商会无孔不入的经济绞杀。
但这一次,他不再孤独,也不再迷茫。系统的星光在脑海中静静闪烁,为他指引着方向。帝国的车轮,正在这片染血的废墟上,缓缓启动,驶向那条充满未知与挑战的、通往新生的荆棘之路。
窗外的春风,依旧带着寒意,却已隐隐带来了冰雪消融的气息。
喜欢乱世铁骑:从流民到千古一帝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乱世铁骑:从流民到千古一帝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