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离对军事风险极为敏感。他内心对刘邦这个“市井出身”的正使并不完全信服,但陛下的命令让他恪尽职守。
“马贼?”刘邦眼睛眯了起来,非但没有害怕,反而问道:“多少人?装备如何?”
“约莫二三十骑,衣衫杂乱,武器多是弯刀弓箭,不像正规部落骑兵。”王离回答。
“才二三十人?敢打我们五百精锐的主意?”刘邦笑了,拍了拍王离的肩膀。
“王军候,你带两百弟兄,在前头摆开阵势,弓弩准备。我和程先生带着货物在后面。他们若识相,自己滚蛋。若是不识相……”他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正好拿他们练练手,也让兄弟们见见血,顺便……补充点马匹和补给。”
王离有些意外地看了刘邦一眼,没想到这个看似油滑的使者,关键时刻竟有如此决断和狠劲。他抱拳:“末将领命!”
果然,那群马贼远远看到秦军严整的阵型和闪着寒光的弩箭,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没敢靠近,悻悻地退走了。危机暂时解除。
然而,大自然的考验远比马贼更残酷。
进入一片巨大的荒漠后,他们遭遇了沙暴。狂风卷着黄沙,遮天蔽日。队伍被吹得七零八落,骆驼受惊,货物散落,甚至有几名役夫和士卒不幸被流沙吞没。
刘邦死死抱住一头骆驼的脖子,嘴里、鼻子里、耳朵里全是沙子,心中一片冰凉:【完了完了,这下要交代在这了!顾先生啊顾先生,你可把我老刘坑苦了!】
好不容易熬到沙暴过去,清点人数和物资,损失惨重。向导也一脸绝望,表示偏离了原本就模糊的路线,迷失了方向。
“水!我们的水不多了!”程淼带着哭腔喊道,他的嘴唇已经干裂出血。
绝望的气氛在队伍中蔓延。王离试图稳定军心,但面对茫茫沙海,个人显得如此渺小。
关键时刻,还是刘邦站了出来。他强压下心中的恐慌,爬到一处沙丘高处,四处张望。
他不懂什么天文星象,但他会观察。他注意到某些沙地上有极其细微的植物,还有一些蜥蜴爬行的痕迹。
“都他娘的给老子打起精神来!”刘邦沙哑着嗓子吼道,“天无绝人之路!跟着老子走!看见那些带刺的草没有?底下说不定有湿气!看见蜥蜴往哪儿爬没有?它们肯定知道哪儿有水!”
他凭借着在市井中锻炼出的敏锐观察力和一种近乎本能的求生欲,带领着队伍,循着那些微小的线索,艰难地寻找着生机。他们挖开沙地,寻找浅层水源;他们宰杀受伤的骆驼,饮血食肉。
几天后,就在所有人都快要撑不住的时候,他们终于找到了一小片绿洲!虽然水源浑浊,但足以救命!
“哈哈哈!天不亡我刘季!”刘邦扑到水洼边,不顾形象地狂饮起来,然后仰天大笑,笑着笑着,眼角却有些湿润。这一刻,他感觉自己仿佛在鬼门关走了一遭。
经过休整,队伍重新上路。靠着这次生死考验,刘邦在队伍中的威信空前高涨。连王离看他的眼神,都少了几分轻视,多了几分认可。
这个刘季,或许没什么学问,但这份临危不乱的韧性和机变,确实非同一般。
又经历了数次有惊无险的部落冲突,有时候是语言不通引发的误会,有时候是对方觊觎他们的货物,都被刘邦用软硬兼施的手段化解了,或是用小利拉拢,或是展示武力威慑。
他们终于抵达了第一个有一定规模的部落——一个依附于月氏的小国。
当刘邦带着程淼、王离,捧着丝绸、瓷器,以“大秦皇帝使者”的身份,见到那个皮肤黝黑、戴着夸张头饰的部落首领时,内心是激动的。
翻译磕磕巴巴地传达着双方的意思。
首领对光滑的丝绸和精美的瓷器很感兴趣,但对刘邦提出的建立稳定商路、互通有无的提议,却显得犹豫不决。
“远方来的朋友,你们的东西很好。”首领抚摸着丝绸。
“但,月氏王庭才是这片土地的主宰。我们小部落,做不了主。而且,东边还有强大的匈奴人,他们就像狼一样……”
第一次正式的外交尝试,就碰了个软钉子。对方既不想得罪他们,也不敢贸然答应什么。
刘邦没有气馁,他发挥了自己善于交际的特长,拿出一些食盐、茶叶作为礼物,与部落首领喝酒,称兄道弟,套取了不少关于西域局势、部落分布、物产资源的情报。
“不急,不急。”刘邦对有些沮丧的程淼和王离说。
“咱们这趟,能走到这儿,摸清楚情况,就是大功一件!先把关系搞好,把大秦的名头打出去!等咱们回去,禀明陛下,下次再来,底气就更足了!”
他心中盘算着:【这地方部落林立,互相不服,正好可以利用。月氏、匈奴……看来这西域的水,深得很呐!】
他们没有在这个部落过多停留,补充了饮水和食物后,继续向西,朝着传闻中更强大的月氏王庭方向前进。
前路依旧未知,充满了艰难险阻,但刘邦的眼神却越发坚定。
这趟差事虽然苦,也险,却也让他看到了广阔天地和机遇。
刘邦回头望了望东方,心中默念:“顾先生,但愿你我在咸阳再会时,我刘季,能给你,给陛下,带回去一份厚礼!”
田制与赋役的激烈辩论刚刚尘埃落定,一份盖有皇帝玉玺、措辞明确的诏书,便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由信使携带着,奔赴大秦疆域的各个角落,甚至传向了那些虽被征服却仍保留着自身文化印记的六国故地。
诏书的核心内容只有一个:皇帝陛下欲建“大秦皇家学院”,汇天下智慧,聚百家之学,分科授业,为国储才。今特召诸子百家饱学之士、名流显学,即刻启程,入咸阳觐见,共商学术,同襄盛举!
没有商量,没有征求,直接了当。
这道诏书,在看似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块巨石,瞬间在大秦掀起了滔天巨浪。
诸子百家,无论显学隐学,无论身处繁华市井还是深山老林,都因这份来自帝国权力中枢的召唤而震动、而彷徨、而抉择。
喜欢大秦总工她只想搞事业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大秦总工她只想搞事业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