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四年九月五日,河北邢台。
秋日的阳光洒在邢台古城墙上,这座位于邯郸以北八十公里的城市,成为了第十战区新的指挥中枢。林文澜站在邢台城墙上,用望远镜观察着四周地形。连续多日的激战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疲惫,但眼神中的锐气丝毫未减。
\"总座,城内清理工作已经完成。\"周志宏指着脚下的城墙说道,\"日军撤退时破坏了不少设施,但主要建筑结构完好。原日军第110师团司令部所在地很适合作为我们的战区司令部。\"
林文澜放下望远镜:\"带我去看看。\"
一行人走下城墙,穿过刚刚清理出来的街道。邢台城内的百姓站在街道两旁,用好奇而又带着期盼的目光注视着这支刚刚经历血战的部队。几个孩童大胆地跑上前来,向官兵们敬着不太标准的军礼。
\"报告总座,\"作战处长李振华快步迎上来,\"司令部选址已经初步勘察完毕,请随我来。\"
他们来到城中心一处占地颇广的院落前。这里原是清朝时期的道台衙门,后被日军改建为司令部。青砖灰瓦的建筑群虽然经历了战火,但整体结构依然坚固。
林文澜仔细巡视着这个未来的指挥中枢。主建筑是一座三进的大院,正厅宽敞明亮,足以容纳大型作战会议。东西厢房可以改作各作战科室,后院的几排平房适合作为机要部门和通讯中心。
\"这里的地形很好。\"林文澜指着四周说道,\"背靠城墙,面临开阔地,易守难攻。通知工兵部队,立即开始整修加固。\"
\"是!\"李振华立即记录命令,\"已经调集了三个工兵连,预计三天内可以完成主要设施的修复工作。\"
走进主建筑,林文澜注意到墙壁上还残留着日军的作战地图痕迹。他用手轻轻抚过那些印记,沉声道:\"把这些都清理掉。我们要在这里绘制新的作战地图。\"
当天下午,工兵部队开始了紧张的施工。与此同时,通讯兵在院落中央架设起了无线电天线,医务兵在厢房内设立了临时救护所,整个司令部开始快速运转起来。
九月六日清晨,林文澜在尚未完全整修完毕的作战室内主持了第一次战区会议。
\"诸位,\"林文澜站在刚刚悬挂起来的巨幅作战地图前,\"第十战区司令部今日正式成立。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建立稳固的指挥体系和后勤保障。\"
他转向周志宏:\"参谋长,你先汇报各集团军位置。\"
周志宏起身走到地图前:\"第11集团军目前驻守邯郸,正在整补休整。第12集团军主力位于邢台以南的沙河一线。第13集团军正在向邢台靠拢,预计明日可达。第14集团军负责保障后勤线路,其先头部队已经到达邢台。\"
林文澜点点头:\"命令各集团军在下列位置建立驻地:\"
他拿起指挥棒,在地图上指点着:
\"第11集团军驻守邯郸,这是我们的南大门。黄伯韬部要在那里构筑坚固防线,同时向安阳方向保持压力。\"
\"第12集团军在邢台以东的南宫地区建立驻地,控制平汉铁路沿线。\"
\"第13集团军驻防邢台以西的临洺关,这里是通往山西的要道。\"
\"第14集团军主力驻扎邢台以北的任县,建立前进基地。\"
各参谋迅速记录着命令,作战室内只听见铅笔书写的沙沙声。
\"这些驻地的选择很有讲究。\"林文澜继续解释道,\"它们互为犄角,可以相互支援。更重要的是...\"
他的指挥棒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半圆,最终停在北平的位置:\"这个部署,让我们可以对北方的敌人形成强大的威慑。\"
众将领会意地点头,但没有人点破那个最终目标。
九月七日,各集团军开始向指定驻地开拔。林文澜亲自视察了邢台城防工事的修建情况。
在城北的制高点上,工兵团长孙立诚上校正在指挥士兵修建观察所。
\"总座,\"孙立诚敬礼报告,\"这里可以俯瞰整个邢台平原,视野极佳。我们正在修建钢筋混凝土掩体,预计能够抵御150毫米火炮的直接命中。\"
林文澜仔细观察着施工情况:\"要加快进度。同时,在城外要构筑反坦克壕和雷区。记住,这里将是我们的指挥中枢,绝不能有任何闪失。\"
\"是!已经调集了两个工兵营,日夜施工。\"
走下高地,林文澜又视察了正在修建的野战医院。在城东一座原教会医院内,医务处长赵明德少将正在组织人员整修设施。
\"总座,这里可以容纳五百张病床。我们还修建了地下手术室,即使在炮火下也能进行手术。\"
林文澜注意到院子里堆放着大量医疗物资:\"药品储备情况如何?\"
\"从重庆运来的第一批药品已经到位,可以满足万人部队一个月的需求。另外,我们在当地也采购了一些中药材。\"
\"很好。\"林文澜点头,\"告诉后勤处,要继续加大药品采购力度。\"
九月八日,第13集团军主力抵达邢台。总司令卫立煌中将顾不上休息,直接来到战区司令部汇报。
\"总座,第13集团军已经到达指定位置。部队伤亡较大,急需补充兵员和装备。\"
林文澜示意卫立煌坐下:\"兵员补充已经在进行中。从后方调来的三个新兵团正在路上,预计下周可以到达。另外,美军援助的第二批装备也已经启运。\"
他走到地图前,指着临洺关的位置:\"你们集团军的驻地很关键。那里不仅是防御要地,更是未来进攻的出发阵地。要尽快熟悉地形,建立完善的防御体系。\"
\"明白。\"卫立煌郑重回答,\"我已经派出侦察部队,对周边五十里内的地形进行详细勘察。\"
九月九日,战区司令部开始正常运转。各个作战科室都已经建立,通讯中心与各集团军建立了稳定的联络。
这天下午,林文澜在作战室内召开了第一次完整的战区作战会议。各集团军司令、参谋长以及战区司令部主要官员全部出席。
\"诸位,\"林文澜开门见山,\"第十战区已经初步建立。现在,我们要制定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他示意作战参谋展开最新的敌情态势图。
\"根据情报,日军正在重新部署兵力。第27师团残部退守石门地区,第110师团在保定整补。值得注意的是,日军关东军正在向华北调动兵力。\"
会议室内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
\"但是,\"林文澜话锋一转,\"这也正是我们的机会。日军兵力分散,指挥体系混乱。如果我们能够抓住时机,就能在华北打开局面。\"
他走到地图前,开始部署具体任务:
\"第11集团军,你们的任务是巩固邯郸防线,同时派出部队向安阳方向进行战术侦察。\"
\"第12集团军,控制平汉铁路线,切断日军南北联系。\"
\"第13集团军,在临洺关建立进攻阵地,做好向西北方向机动的准备。\"
\"第14集团军,加快任县前进基地的建设,储备作战物资。\"
各集团军司令认真记录着任务,不时在地图上标注着。
\"各位,\"林文澜最后说道,\"我们面临的将是一场艰苦的战役。但是,只要各部队密切配合,严格执行命令,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会议结束后,林文澜单独留下了周志宏。
\"参谋长,你觉得这个部署如何?\"
周志宏沉思片刻:\"总座的部署很周全。不过,我担心的是后勤保障。各集团军分散驻防,补给线拉得很长。\"
\"这个问题我已经考虑过了。\"林文澜指着地图说,\"以邢台为中心,建立辐射状补给网络。同时,要在各集团军驻地建立储备仓库。\"
他走到窗前,望着正在紧张施工的司令部大院:
\"告诉后勤处,要在一个月内储备足够二十万部队作战三个月的物资。这是我们下一步行动的基础。\"
\"是!我立即去安排。\"
夜幕降临,邢台城内灯火通明。司令部各个科室都在加班工作,无线电讯号不停地在夜空中穿梭。
林文澜独自走在刚刚整修完成的城墙上,望着北方漆黑的夜空。在那里,强大的敌人正在虎视眈眈。但是,这一次,中国军队已经做好了准备。
第十战区这把利剑已经出鞘,直指华北腹地。更激烈的战斗,即将开始。
喜欢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