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五年七月十日,北平,第十战区司令部。
林文澜站在巨大的华北地图前,手中的红铅笔在地图上划出数道箭头。各集团军司令、参谋长肃立两旁,等待着最后的部署命令。
\"诸位,\"林文澜转身面向将领们,\"天津光复后,华北日军主力已基本肃清。但我们的任务远未结束。根据重庆指示,第十战区要立即着手接收整个华北,为收复东北做准备。\"
他走到地图前,开始具体部署:
\"第11集团军黄伯韬部,立即北上,接收张家口、承德一线,控制通往东北的西北通道。\"
\"第12集团军陈子忠部,向东推进,收复唐山、秦皇岛,控制出海口。\"
\"第13集团军卫立煌部,负责山西方向的接收工作,确保侧翼安全。\"
\"第14集团军汤恩伯部,留守平津地区,维持秩序,整训部队。\"
\"第15集团军孙立人部,作为总预备队,同时开始针对性训练,准备出关作战。\"
各集团军司令领命后,林文澜特别强调:\"记住,接收不是占领。要善待百姓,恢复生产,我们要把华北建设成收复东北的坚实后方。\"
七月十二日,第11集团军先头部队抵达张家口。出乎意料的是,这里的日军已经自行撤离,只留下少量伪军维持秩序。
\"报告军座,张家口伪军主动请降,请求改编。\"前线指挥官向黄伯韬报告。
黄伯韬按照林文澜的指示,下令:\"所有伪军解除武装,集中看管。连级以上军官送往北平受审,士兵经过教育后酌情处理。\"
在接收过程中,官兵们发现了日军仓促撤离时遗留的大量物资。特别是在张家口火车站,找到了整列的军火和粮食。
\"立即清点封存。\"黄伯韬命令,\"这些都是收复东北急需的物资。\"
与此同时,第12集团军在唐山遇到了些许抵抗。一小股日军拒绝投降,据守在一座钢铁厂内。
\"总司令,是否强攻?\"第4军军长请示。
陈子忠摇头:\"不能破坏工厂。围起来,断水断粮,逼他们投降。\"
经过三天的围困,这股日军终于投降。唐山钢铁厂完好无损地回到中国人手中,这对今后的军工生产意义重大。
七月二十日,林文澜在北平召开华北军政会议。除了各集团军司令,还有刚刚任命的各省市行政长官。
\"现在最紧迫的任务是恢复经济。\"林文澜开门见山,\"特别是军工生产。我们要在最短时间内,让华北的工厂运转起来。\"
原唐山钢铁厂总工程师站起来发言:\"林总司令,钢铁厂设备基本完好,但缺乏技术人员和原材料。\"
\"技术人员可以从全国各地招募,原材料问题...\"林文澜转向史迪威,\"将军,美军能否提供帮助?\"
史迪威点头:\"我们可以通过天津港运送急需的原料。另外,美军工兵将帮助修复被破坏的设施。\"
会议还决定成立华北军工总署,统一管理接收的日资工厂。这些工厂将被改造,为收复东北的部队提供装备。
八月一日,一个重大消息传来:苏联对日宣战,百万苏军进攻东北关东军。
\"总座!苏军已经突破满洲里,正在向哈尔滨推进!\"周志宏激动地报告。
指挥部内一片欢腾,但林文澜保持冷静:\"命令各部队,加快接收速度。我们要在苏军之前控制山海关。\"
山海关是通往东北的咽喉要道。第12集团军奉命急行军,于八月三日抵达山海关。这里的日军已经溃逃,守军是伪满军队。
\"开枪示警!\"陈子忠命令,\"给他们最后一次机会。\"
在炮火威慑下,山海关守军很快投降。第12集团军兵不血刃地控制了这座天下第一关。
\"立即修复防御工事。\"陈子忠视察关城后下令,\"这里将是我们出关的第一站。\"
与此同时,在北平的兵工厂已经开始运转。被接收的日军装备经过改造,逐渐适应中国军队的使用习惯。
\"总座,这是改造后的三八式步枪。\"兵工厂负责人向林文澜展示,\"我们加装了瞄准镜,改进了枪托,更适合中国士兵使用。\"
林文澜试射了几发子弹:\"很好。但要记住,我们的目标是逐步换装美式装备。\"
八月六日,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传来:美军在广岛投下原子弹。
\"总座!日本...日本可能要投降了!\"整个司令部都沸腾了。
林文澜立即召开紧急会议:\"诸位,最后时刻就要到来。我命令:各部队进入最高战备状态,准备接收东北!\"
八月八日,苏联红军全面进攻东北。关东军防线迅速崩溃。
\"总座,苏军进展神速,预计一个月内就能占领整个东北。\"
林文澜面色凝重:\"我们不能让东北再次落入外国控制。命令第15集团军,立即向山海关集结。\"
八月九日,美军在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日本投降已经进入倒计时。
这天,林文澜接到重庆急电:立即准备赴南京参加受降仪式。
\"周志宏,我离开期间,由你代理指挥。记住,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完整接收东北。\"
\"总座放心!\"
八月十日,日本政府发出乞降照会。消息传来,整个华北都沸腾了。八年的苦难,终于要结束了。
但林文澜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在前往南京的专机上,他望着窗外的云海,心中思考着东北的未来。
\"总座,这是刚收到的东北情报。\"副官递上一份文件。
林文澜快速浏览:苏军已经控制大连、旅顺,正在向沈阳推进。关东军有组织地销毁文件,但大部分工厂设施完好...
\"告诉周参谋长,\"林文澜下令,\"立即派先遣队进入东北,尽可能多地控制工业设施。\"
八月十五日,日本天皇发表终战诏书。消息传来时,林文澜正在南京准备参加受降仪式。
\"总座!日本投降了!我们赢了!\"随行官兵热泪盈眶。
林文澜站在南京总统府窗前,望着庆祝胜利的人群,眼中也泛起泪光。八年的血战,无数将士的牺牲,终于换来了这一天。
但他很快擦干眼泪:\"给华北发电:按预定计划,立即出兵东北!\"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而对第十战区来说,新的使命刚刚开始。收复东北,统一祖国,这是所有中国军人的责任。
喜欢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