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十四年十月下旬,天津港。
海风裹挟着咸腥气息扑面而来,码头上残留的弹坑尚未完全填平,坍塌的仓库骨架在暮色中如同巨兽的残骸。美制登陆艇缓缓靠岸,钢板搭上码头时发出沉重的撞击声。
林文澜第一个踏上天津的土地。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除了海水的咸味,还混杂着硝烟未散的刺鼻气息。
\"司令,小心脚下。\"周志宏紧随其后,\"天津虽然拿下了,但城内情况复杂。\"
一队美式吉普早已等候在码头,卫兵们肃立两旁。见到林文澜,卫立煌快步迎上前来:\"文澜兄,一路辛苦。天津警备司令部已经准备就绪。\"
车队穿过满目疮痍的市区,街道两旁随处可见用沙袋垒砌的工事。偶尔传来的零星枪声提醒着众人,这座北方第一大港的局势远未平静。
天津警备司令部设在原日租界的一栋西式建筑内。会议室里,华北剿总的主要将领均已到齐。
\"诸位。\"林文澜在主位坐下,目光扫过全场,\"南京授勋已成过往,眼下我们面临的是比抗日更加复杂的局面。\"
他示意参谋展开地图:\"苏军占据东北各大城市,表面上承诺移交,实则处处掣肘。各地武装在河北、山西等地活动频繁。而我们...\"
他顿了顿,手指重重敲在天津位置上:\"首先要确保这个出海口的安全。\"
\"报告!\"通讯参谋快步进来,\"刚收到消息,苏军代表要求明日会面。\"
会议室里顿时一阵骚动。
\"来得真快。\"黄伯韬冷哼一声,\"这些俄国人,怕是没安好心。\"
林文澜沉吟片刻:\"回复苏方,明日我在利顺德饭店设宴招待。\"
夜色渐深,林文澜独自站在办公室窗前。窗外,海河蜿蜒流过,对岸原租界的霓虹灯已然亮起,仿佛战争从未发生。
周志宏推门进来,将一份文件放在桌上:\"这是刚破译的电文。苏军在东北的动向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频繁。\"
林文澜接过文件,眉头紧锁:\"他们在抓紧运送东北的工业设备。看来,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还有一个消息。\"周志宏压低声音,\"发现多股地方武装正在向冀东地区渗透。\"
林文澜转身,目光锐利:\"传令下去,加强山海关防务。在接收东北之前,绝不能让任何人抢先出关。\"
次日正午,利顺德饭店。
水晶吊灯下,长桌上铺着雪白桌布,银质餐具在灯光下闪闪发光。苏军代表克拉夫琴科上将准时到场,身后跟着两名神情冷峻的副官。
\"林将军,恭喜高升。\"克拉夫琴科操着生硬的中文,举起伏特加,\"为我们的合作干杯。\"
林文澜举杯示意,却只轻抿一口:\"上将阁下,关于东北接收事宜...\"
\"不急。\"克拉夫琴科打断他,切下一块牛排,\"我们先享受这顿美餐。要知道,在满洲,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
酒过三巡,克拉夫琴科终于切入正题:\"林将军,根据雅尔塔协议,我军在东北还有驻防任务。短期内完全移交,恐怕有困难。\"
\"上将阁下应该清楚,\"林文澜放下刀叉,\"中国政府对东北的主权不容置疑。贵军继续驻留,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克拉夫琴科哈哈大笑,笑声中带着几分轻蔑:\"误会?林将军,你们现在连华北都尚未完全控制,就急着要接收东北?\"
气氛骤然紧张。
这时,饭店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卫兵快步进来,在周志宏耳边低语。
\"什么事?\"林文澜沉声问道。
周志宏面色凝重:\"码头区发生爆炸,疑似破坏分子所为。\"
克拉夫琴科举起酒杯,意味深长地说:\"看来,林将军要先处理好自己的家务事了。\"
宴席不欢而散。
返回司令部途中,林文澜特意让车队绕行爆炸现场。码头上,一艘货轮仍在冒烟,消防队员正在奋力扑救。
\"查清楚了吗?\"林文澜问随后赶来的卫立煌。
\"初步判断是蓄意破坏。\"卫立煌擦着额头的汗,\"这已经是本周第三起了。\"
回到司令部,林文澜立即召开紧急会议。
\"情况已经很明显了。\"他站在地图前,\"有人不想让我们顺利出关。苏军拖延移交,破坏分子制造事端,各方势力虎视眈眈。\"
黄伯韬拍案而起:\"司令,让我带兵先肃清冀东!\"
\"不可。\"林文澜摇头,\"此时用兵,正中间人下怀。\"
他沉思片刻,下达命令:\"第一,加强天津、北平的治安巡逻;第二,派使团继续与苏军周旋;第三,秘密筹备出关事宜。\"
深夜,林文澜仍在办公室批阅文件。周志宏端来宵夜:\"司令,有件事...不知道该不该说。\"
\"讲。\"
\"我们在清查日伪档案时,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周志宏取出一份文件,\"关于某些地方武装在抗战期间的活动记录。\"
林文澜接过文件,越看神色越是凝重:\"这些资料...或许能为我们争取时间。\"
\"您的意思是...\"
\"明日你亲自去一趟北平,拜访几位学界名流。\"林文澜眼中闪过睿智的光芒,\"有些话,通过他们说出来,比我们直接说要好。\"
十月末的北平,秋意已深。
太和殿的金顶在阳光下闪耀,故宫的红墙见证着又一个时代的更迭。林文澜站在景山上,俯瞰这座千年古都。
\"司令,一切都安排好了。\"周志宏前来汇报,\"晚上在六国饭店有个宴会,北平各界名流都会到场。\"
林文澜点点头:\"是时候让世人知道我们的立场了。\"
当晚,六国饭店灯火通明。北平的文化界、教育界、工商界名流齐聚一堂。林文澜身着二级上将礼服,在众人瞩目下登台。
\"诸位先生,诸位同仁。\"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八载抗战,山河重光。然而今日之中国,仍处在命运的十字路口。\"
会场鸦雀无声。
\"有人主张继续用兵,有人呼吁和平建国。而我要说...\"林文澜环视全场,\"军人的天职是保家卫国,不是同室操戈。\"
掌声雷动。
\"但是,\"他话锋一转,\"若要和平,必先自强。东北乃中国之东北,必须完整回归。任何阻碍国家统一的行为,我军必将坚决应对!\"
宴会结束后,林文澜回到下榻的居所。桌上放着一封密电,是南京方面的询问。
他提笔回电:\"华北局势复杂,苏军意图不明,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学生以为,当以和平接收为先,避免事态扩大。\"
写完电文,他走到窗前。月光下的北平城宁静而神秘,但他知道,这份宁静之下,暗流正在涌动。
\"报告!\"值班参谋的声音打破寂静,\"刚收到消息,一股不明武装正在向山海关移动。\"
林文澜披上外衣:\"备车,去作战室。\"
新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本章完)
喜欢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