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十五年二月,哈尔滨的严寒依旧,但空气中已经隐约能嗅到春天的气息。松花江的冰面开始出现细微的裂纹,如同这座城市表面平静下暗藏的危机。
林文澜站在原日本领事馆改建的苏军司令部会议室内,墙上的斯大林肖像威严地俯视着全场。今天是中苏联合治安委员会第一次正式会议,长桌两侧分别坐着中苏两国的军官,泾渭分明。
\"根据莫斯科协定,\"彼得罗夫率先发言,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所有治安行动必须经过联合委员会批准。林将军在江北的擅自行动,严重违反了这一原则。\"
林文澜不疾不徐地翻开面前的文件夹:\"司令官阁下,剿灭危害百姓的匪患,是每一支负责任军队的义务。况且...\"他故意顿了顿,\"我们缴获的物资中,发现了不少有趣的东西。\"
他示意参谋抬上一个木箱,箱盖打开,里面是清一色的苏制武器,枪身上的出厂编号都还清晰可见。
会议室里顿时一片寂静,苏军军官们的表情变得极不自然。
\"这些装备,\"林文澜拿起一支冲锋枪,\"似乎不是普通土匪能够获得的。\"
彼得罗夫面不改色:\"战后流散的武器很多,这不能说明什么。\"
\"确实。\"林文澜放下枪,话锋一转,\"所以我建议,我们应该共同彻查此事。毕竟,如果真有苏军人员在暗中支持匪徒,对贵军的声誉也是极大的损害。\"
这一招以退为进让彼得罗夫措手不及。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达成协议:成立联合稽查队,共同调查武器来源。
散会后,赵家骧忍不住赞叹:\"司令这一手真是高明,既揭露了真相,又给了他们台阶下。\"
林文澜却毫无喜色:\"这只是开始。通知情报处,我要在三天内知道所有与会苏军军官的底细。\"
回到指挥部,一封南京急电已在等候。电报语气严厉,质问江北行动为何未事先请示,并要求立即停止一切可能刺激苏军的行动。
\"看来,有人在南京给我们使绊子。\"周志宏忧心忡忡。
林文澜将电报投入火炉:\"不必理会。在哈尔滨,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行事。\"
第二天,联合稽查队开始工作。中方派出的都是精通俄语、熟悉当地情况的军官,带队的是特派员杨文涛。这个看似文弱的年轻人,曾在苏联留学多年,对苏军的行事风格了如指掌。
稽查工作进行得出奇顺利,苏方配合得近乎殷勤。但杨文涛在当晚的汇报中提出了疑点:
\"司令,他们带我们去看的都是早已废弃的据点,提供的线索也都是无关紧要的。我感觉,他们是在故意误导我们。\"
林文澜站在哈尔滨地图前,目光落在江北的一片区域:\"这里,你们查过了吗?\"
杨文涛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太阳岛?那里不是风景区吗?\"
\"越是显眼的地方,越容易藏污纳垢。\"
当晚子时,一支精干小队乘雪橇悄悄潜入太阳岛。这个往日的避暑胜地如今荒无人烟,破败的别墅在月光下如同鬼魅。
在岛心的一栋俄式别墅内,他们发现了重要线索:地下室改造成的军火库,里面不仅有苏制武器,还有大量日军遗留的装备。最重要的是,找到了一本密码本和几封未销毁的信件。
\"司令,您看这个。\"杨文涛将信件呈上,\"用的是满铁调查部的密码。\"
林文澜仔细阅读破译后的内容,脸色越来越凝重。信件显示,确实有一股势力在暗中活动,但他们既不是单纯的土匪,也不是某一方的武装,而是一个由日伪残余、地方势力和某些国际势力组成的复杂网络。
更令人不安的是,信中提到一个代号\"冰雕\"的内应。
\"我们内部有奸细。\"林文澜放下信件,\"级别不低。\"
就在这时,卫兵报告彼得罗夫突然来访。林文澜示意众人收起证据,整理好军装迎接。
\"林将军,我刚刚接到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彼得罗夫神色严肃,\"据可靠情报,明晚将有人袭击道里的粮食仓库。\"
\"消息来源是?\"
\"这不便透露。但为了表示诚意,我可以派兵协助防守。\"
林文澜心中警铃大作。道里粮仓存储着全市三分之一的储备粮,一旦有失后果不堪设想。但苏军主动提供情报又主动协助,未免太过巧合。
\"感谢司令官的好意。\"林文澜不动声色,\"我们会加强戒备。\"
送走彼得罗夫后,他立即下达命令:第一,粮仓明面加强守卫;第二,在周边设伏;第三,最重要的是,派人监视苏军动向。
第二天夜幕降临,道里区一片寂静。粮仓周围看似只有常规巡逻,实际上每个制高点都埋伏着狙击手,附近的街巷里隐藏着精锐部队。
子夜时分,一队黑影果然出现在粮仓外围。但令人意外的是,他们并没有发动攻击,而是在观察一阵后悄然退去。
\"他们在试探。\"前线指挥报告。
几乎在同一时间,监视苏军的特工传回急报:一支苏军小分队正在向顾乡屯方向移动。
林文澜立即明白过来:\"声东击西!他们的真正目标是顾乡屯的军火库!\"
车队在雪夜里疾驰,赶到顾乡屯时,军火库方向已经传来枪声。守卫部队正在与一伙武装分子交火,对方火力凶猛,显然是精锐。
\"司令,危险!\"卫兵试图阻拦,但林文澜已经拔枪冲上前线。
战斗异常激烈。袭击者训练有素,配合默契,若不是提前设防,军火库很可能已经失守。激战半小时后,袭击者开始撤退。
\"追!\"林文澜下令,\"要活口!\"
追击部队在江边截住了部分袭击者。在交火中,一名袭击者重伤被俘,在他身上搜出的证件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竟然是联合稽查队的苏方人员。
伤员在临终前吐露了一个更惊人的消息:他们的真正目标不是军火,而是制造混乱,为第二天的某个行动制造借口。
林文澜立即返回指挥部,这时天已破晓。他召集所有高级军官,目光扫过每个人的脸。
\"我们中间有内奸。\"他开门见山,\"'冰雕'就在这个房间里。\"
众人面面相觑,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不过,\"林文澜话锋一转,\"我还要感谢这个内奸。因为他,我们才能将计就计。\"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点在江北:\"今天,苏军一定会以昨晚的事件为借口,要求接管更多防区。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打乱他们的计划。\"
果然,上午九点,彼得罗夫正式照会,以治安恶化为由,要求中方让出道里、道外等关键区域的防务。
\"可以。\"林文澜出乎意料地爽快答应,\"不过,我有个条件。\"
\"请讲。\"
\"既然贵军要接管防务,就应该负起全部责任。从今天起,这些区域的治安就交给贵军了。\"
这个反应让彼得罗夫措手不及。接管防务意味着要投入大量兵力,这完全打乱了苏军的部署。
当苏军部队开始接防时,林文澜正在办公室与杨文涛密谈。
\"查清楚了吗?\"
\"基本可以确定,\"杨文涛低声道,\"内奸是赵参谋长。\"
林文澜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赵家骧是他的老部下,从缅甸一路跟到东北。
\"证据?\"
\"这是他昨晚发出的密电。\"杨文涛呈上译电,\"收报地址是苏军情报处。\"
林文澜沉默良久,最终挥了挥手:\"先不要打草惊蛇。有些棋子,留着比除掉更有用。\"
他走到窗前,望着街道上正在换防的部队。这场博弈就像松花江上初春的冰面,看似坚固,实则危机四伏。而他要做的,就是在冰面完全融化前,找到最安全的通道。
春天的哈尔滨,正在酝酿着一场更大的风暴。
(本章完)
喜欢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