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d 办公室,塞拉斯接到了一通加密等级高到连空气都要被抽干的视频电话。屏幕上只有一个模糊的轮廓和经过处理的电子音。
加密通讯器:您…您…您好大佬,任…任务简报已接收保证…嗝…完成。
任务简单而致命:伊森将以国务院“文化事务助理”一个听起来人畜无害到令人打瞌睡的职位的身份,加入美以双边磋商代表团。
塞拉斯则是代表团“安全顾问”。
他们的真实目标:利用伊森的“听”能力,摸清以色列军方近期的秘密动向,尤其是关于其在内盖夫沙漠的异常活动。
美国在以色列的情报网偏重阿拉伯裔,对以军核心圈渗透困难,急需伊森这种“非传统”情报来源。
伊森的假国务院工作证:好了伙计们,看我如何扮演一个对中东历史一无所知的小白
塞拉斯的行李箱:轻点!里面都是‘文明交流’的‘小礼物’
谈判在耶路撒冷一栋戒备森严的现代化建筑内进行。气氛友好下暗流涌动。
谈判室的橡木长桌:哼,我见证过所罗门王的智慧,十字军的疯狂,现在又要看你们这帮现代人玩心眼…无聊。
伊森努力扮演透明人,手指却“无意”地拂过墙壁、椅子、甚至地毯。
海量的信息涌来,他需要快速过滤:
空调通风口:楼下卫生间第三个隔间,有人在用加密电话说‘货快到了’…
吊灯的水晶坠子:斜对面那个秃顶将军,他口袋里的手机振动模式是摩尔斯电码‘警惕’…
他发现,每当提到“农业灌溉”、“国土开发”等掩盖性词汇时,几位以方军官的配枪会发出极其轻微的“焦虑”嗡鸣。
一位以军上校的配枪:别聊沙漠了行吗?我主人手心都在出汗!那里藏着的大家伙让我压力好大。
一次官方安排的“文化参观”,车队行至内盖夫沙漠边缘时,“恰好”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沙尘暴,更“恰好”的是,伊森和塞拉斯乘坐的吉普车“意外”抛锚了。
他们的吉普车:咳咳…剧本要求我趴窝…各位,自由发挥时间到。
借着沙尘暴和“迷路”的掩护,两人偏离主路,朝着伊森之前“听”到的异常电子信号最密集的方向潜行。
他们发现了一条隐蔽的被伪装的军用道路。就在这时,空中传来无人机的嗡鸣。
以色列的侦察无人机:发现两只迷路的美国小羔羊~看起来不太好吃。报告总部,是就地‘劝返’,还是抓回来盘问?
伊森情急之下,将手按在路边一块滚烫的岩石上集中精神 “巡逻队!多久来一次?”
那块岩石:每…每半小时一队…下次还有…三分钟快跑啊,他们吉普车音响老是放俗气流行歌,吵死啦。
依靠岩石的“告密”,两人险之又险地躲过了巡逻队。
他们追踪到一个山谷入口,守卫极其森严。伊森趴在一个沙丘后,将耳朵紧紧贴在地面上。
沙漠的地面:感觉到了吗?地底在颤抖…有个大家伙在打呼噜…
伊森将感知深入到极限,不是打呼噜…是引擎大型运输机,还有…机械臂的声音?他们在组装…某种东西?等等…我‘听’到了一段被反复擦除又写入的电子指令片段…‘巴巴托斯协议…启动…坐标…?
“巴巴托斯”?这个名字带着不祥的气息。
突然,一道探照灯光扫过他们被发现了!
塞拉斯一把拉起伊森 “撤退!我们被发现了!”
在以色列边防军的追击和直升机的搜索下,两人凭借塞拉斯的野外生存能力和伊森提前“听”到的包围圈漏洞,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沙漠大逃亡,最终有惊无险地返回了代表团驻地。
回到美国,伊森和塞拉斯提交的报告震惊了高层。
伊森不仅确认了以军在内盖夫沙漠有大规模高度保密的军事集结,还带回了“巴巴托斯协议”这个关键代号
甚至通过对地下震动和机械声的“听觉”分析,大致推断出他们可能在组装某种大型平台可能是导弹发射井或新型雷达系统。
深层政府大佬:“ 嗯…这份情报…比我们十几个潜伏特工一年送回来的还有价值。这小伙子…值得合作 ”
伊森的报告文档:看见没?这就叫专业!以后请叫我‘人形战略情报库’。
这次任务,伊森完美通过了“测试”,证明了他的能力在传统情报网难以触及的领域,有着无可替代的战略价值。
《听万物吐槽做FBI最好分析师》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书河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书河书屋!
喜欢听万物吐槽做FBI最好分析师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听万物吐槽做FBI最好分析师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