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宫道还泛着湿气,沈知微踏过青石阶,脚步未停。她刚从太极殿出来,手里攥着一份折子,指节微微发白。
昨夜的事已经查清,凤栖山口的伏击成功截住了前朝余党的接头人,地宫被闯的痕迹也坐实了有人栽赃。朝中那些原本想借机发难的人,如今都闭了嘴。
但她知道,真正的战场不在山林密道,而在人心深处。
早朝钟响,百官列班。她站在帘后,目光扫过人群。几位老臣低头不语,袖口微动,像是在交换眼神。她没出声,等裴砚落座后,才上前一步。
“臣妾有本启奏。”
殿内安静下来。
“天下女子蒙学之事,拖延已久。民间已有女子自发求学,地方却无书舍可入,师者难寻。臣妾请旨,设‘女子书舍’于各州县,官拨经费,寒门女师任教,准其参与乡试预考,为日后科举铺路。”
话音落下,殿中立刻响起低语。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学士颤巍巍站出来:“皇后此举,恐违祖制!妇人以贞静为德,识字读书,易生妄念,岂不乱了纲常?”
另一人附和:“圣人之道,传男不传女。今若开此先例,礼崩乐坏,国将不国!”
沈知微站着不动,指尖轻轻敲了敲手边的案几。
她等的就是这一刻。
系统提示在脑中响起:【心声读取已准备就绪,是否启用】
她默许。
三秒内,首辅心中闪过一句话——“若此策成,我族女子亦将离经叛道,必使其身败名裂”。
她收回视线,脸上依旧平静。
这些人怕的不是礼法被破,而是自家女儿不再听话,不再甘心做联姻工具,不再任由家族摆布。
她没当场揭穿,只转向裴砚:“陛下,臣妾曾读《女诫》,其中言‘妇容’‘妇德’,皆以‘知礼守分’为要。然不知书,何以明礼?不识义,如何守分?若女子皆能读书明理,反倒更能持家教子,辅佐夫君,岂非合乎圣训?”
裴砚看着她,片刻后点头:“准奏。”
诏书当日下发,命各州县六十日内设立女子书舍,违令者贬官三级。同时开放乡试预考资格,凡年满十四岁女子,皆可报名。
消息传出,京城震动。
三日后,数十名寒门女子联名进京,请愿入仕。她们穿着粗布衣裙,手里捧着亲手抄写的《诗经》《论语》,在宫门外跪了一排。
沈知微亲自接见。
她在凤栖宫前搭起讲台,当众执卷,朗声诵读《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她停下,看向台下那些涨红的脸庞:“这首诗讲的不只是美貌女子让人倾慕,更是说,一个真正值得敬重的女子,应当有德行、有才学、有担当。你们今日来此,不是为了争宠夺爱,而是为了争一口志气,争一条出路。”
台下有人抽泣。
她继续说:“从今天起,你们的名字可以写进学堂名录,你们的声音可以回荡在书舍之间。我不许任何人再说,女子只能困于闺阁。”
人群爆发出欢呼。
当天夜里,谍网女官送来第一批密报。
江南某县,县令拒不建舍,称“女子无才便是德”;北地两处世家私塾贴出告示:“不收女学生”;更有地方豪强放出话来,谁家送女儿上学,便断其田租。
沈知微坐在灯下,一页页翻看。
她提笔写下一道命令:凡举报阻碍女子求学者,经查属实,赏米一石,免赋一年。同时命监察司暗中巡查,记录官员言行,作为年终考评依据。
半月过去。
三十六州县上报入学人数突破三千。京城凤栖书舍首日开课,一百二十七名女子列席听讲,连窗外都挤满了围观百姓。
孩童们在街巷里唱新编的童谣:“姐姐上学堂,不再绣鸳鸯。提笔写文章,也能当官郎。”
裴砚得知后,在太极殿宣读诏书:“自即日起,凡阻女子求学者,视同阻科举。一经查实,革职永不录用。”
他还亲自召见首批入学的十名寒门女子,赐笔墨纸砚,题字“开蒙启智,功在千秋”。
朝中反对声渐渐弱了下去。
那几位最初跳得最凶的老臣,现在上朝时都不敢直视帘后。有人私下骂这是“一阵风”,说不过三个月就会废止。
但他们不知道,风一旦吹起来,就不会轻易停。
这天傍晚,沈知微正在批阅各地奏报,一名女官快步进来。
“娘娘,岭南急报。曲江县女子书舍建成当日,有百余名女子前来报名,其中最年长者五十八岁,握笔颤抖,却坚持写下自己名字。”
她抬起头。
“她说什么?”
“她说,活了半辈子,第一次觉得自己是个‘人’。”
沈知微放下笔,走到窗前。
夕阳落在宫墙上,映出长长的影子。远处传来隐约的读书声,是宫外新设的书舍在授课。
她听见一群少女齐声朗读《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声音清亮,穿透暮色。
她转身回到案前,取出早已拟好的《劝学篇·女子卷》,命人连夜刊印千册,发往各州。
文中只有一句最直白的话:“女子非附属,乃家国半壁。不教而责其愚,不学而罪其弱,岂非暴政?”
又过了五日。
裴砚在国子监外立碑,亲笔写下八个大字:“书声遍野,乃真太平。”
他回来时,看见沈知微仍在灯下处理公文。
“累吗?”他问。
“不累。”她说,“我只是在想,十年前,我还在沈府后院偷偷翻一本破旧的《孟子》。那时要是有人告诉我,有一天千千万万的女子能光明正大地走进学堂,我会觉得是梦。”
裴砚沉默片刻:“现在不是梦了。”
她笑了笑,继续低头写字。
就在这时,脑中机械音响起:【心声读取次数已满九次,今日无法使用】。
她顿了一下,把笔搁在架上。
这些年,她靠这个能力躲过无数陷阱,看清无数谎言。但现在,她发现自己已经不需要了。
因为民心变了。
因为书声起来了。
她翻开最新一份奏报,看到一行小字:“荆南道新增女子书舍十七所,报名者中有盲女一人,请求派专人诵读课本。”
她合上折子,抬头望向窗外。
星河浩瀚,夜风拂动檐角铜铃。
远处,仍有读书声传来。
喜欢读心皇后:庶女逆袭凤鸣九天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读心皇后:庶女逆袭凤鸣九天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