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碾过宫门前最后一块石板,沈知微抬手扶了扶发间的白玉簪。簪尖朝前,未偏分毫。
她走下马车时,天光已亮透。宫门内传来早朝的钟声,一声接一声,沉稳而肃穆。昨夜谍网回报的消息还在她脑中——三封密信出自礼部档案房,经手之人是崔氏门生。那几页纸上的字迹看似平常,内容却直指“共治天下”四字。
她步入大殿时,四大世家代表已在丹墀下站定。王氏老者手持玉笏,神色凝重;崔氏官员衣袖微动,指尖轻敲笏板;李氏那人目光锐利,扫过群臣;赵氏则始终低眉,仿佛事不关己。
裴砚端坐龙座,目光如铁。
礼部尚书出列,声音洪亮:“祖制有言,嫡庶有序,男女有别。今陛下推行新政,令庶子可袭爵,女子得入仕,动摇纲常,恐致天下大乱。臣等恳请陛下收回成命,以安人心。”
话音落下,几位老臣纷纷附和。有人称此举违背孝道,有人言将乱宗法。一时间,殿内声浪涌起。
沈知微静立原地,未动一步。
待众人言毕,她才缓缓上前,从袖中取出三份誊抄好的信纸,双手呈上:“陛下,诸位大人嘴上说着忠君体国,背地里却早已结盟定策。这三封密信,一封出自崔府,一封由李氏家仆送出,第三封经驿站中转,落于赵氏手中。信中明言‘架空君权,共议朝政’,不知该当何罪?”
满殿骤然寂静。
崔氏官员脸色微变,但立刻冷笑:“贵妃此言荒谬!我等世代忠良,岂会私通信件?这些纸条分明是伪造之物,意图离间君臣!”
“是否伪造,一查便知。”沈知微不疾不徐,“三日前,驿站记录尚在。陛下可命人调取当日递送文书的签押簿,看是否有崔府印鉴、李氏暗记。若还不信,只消搜查各家书房暗格,尤其是崔府东厢第三柜,应有一叠译文草稿,往来北狄语句皆用隐码书写。”
此话一出,四人齐齐变色。
裴砚眸光一冷,扫视下方:“传兵部驿丞,取三日前文书登记册。”
不过片刻,册子呈上。上面清楚写着:某日申时,崔府文书一封,加急送往李氏别院,标注“机密”。另有一封无署名信件,由赵氏门客接收,来源注明“礼部转交”。
裴砚翻完册子,抬眼看向四位代表:“你们还有什么话说?”
李氏那人强撑镇定:“即便有书信往来,也未必是谋逆。士族互通消息,本为国事商议,何罪之有?”
沈知微轻轻一笑,转向裴砚:“陛下,臣妾尚未说完。这三封信中,有一封提及‘疫病蔓延,民心动荡,正可借机逼宫’。而太医投毒案发生当日,正是地方上报瘟疫之时。时间如此巧合,难道只是偶然?”
她顿了顿,又道:“更巧的是,负责审核各地疫情奏报的,正是崔氏在户部的亲信。”
崔氏官员额头渗出细汗,嘴唇微动。
就在这一刻,沈知微闭目启动心镜系统。
三秒内,她靠近崔氏,捕捉其心声——**“只要咬死不认,他不敢动整个家族。”**
她睁开眼,目光转向李氏,再次运功。
**“撑过今日,明日就烧了账册。”**
她唇角微扬,不再掩饰:“陛下,若现在派人去搜,或许还能找到他们准备销毁的证据。比如藏在赵氏祠堂地窖里的军械清单,还有李氏田庄中私养的五百壮丁名册。”
赵氏终于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怒。
裴砚霍然起身,声音如刀:“来人。”
禁军统领应声而入。
“封锁宫门,四位大人暂留偏殿候审。大理寺即刻出发,搜查崔、李、赵、王四府。凡有藏匿文书、兵器、私兵者,一律扣押。”
“是!”
四人面色惨白,想要开口,却被禁军左右架住。王氏老者踉跄一步,玉笏落地,发出清脆响声。
殿中群臣无人敢言。
沈知微退回原位,指尖轻抚袖口。她知道,这一击不会彻底铲除世家,但足以斩断他们伸向中枢的根须。
裴砚坐回龙椅,目光落在她身上:“你何时发现的?”
“秋狝归来那夜。”她答,“刺客身上有‘昭’字残牌,我命人追查来源,发现最近三个月,有多批密件绕开通政司,直送世家门客手中。其中一人,正是崔氏安插在礼部的笔吏。”
裴砚点头:“他们以为朕忙着边关战事,顾不上内廷。以为你一个女子,掀不起风浪。”
“但他们忘了。”她声音平静,“风不是吹起来的,是一点一点刮出来的。”
殿外传来脚步声,一名内侍匆匆入内,跪地禀报:“启禀陛下,大理寺已抵达崔府,正在开柜查验。另……在崔府东厢第三柜中,确实发现一批译文草稿,内容涉及北狄兵力部署。”
裴砚冷笑:“果真勾结外敌。”
沈知微垂眸,没有说话。
她想起昨夜整理线索时看到的一行字——“待帝崩,共立新君”。写信的人自以为隐秘,却不知每一步都被盯紧。
这时,王氏那位老臣忽然挣脱禁军束缚,扑跪至丹墀前:“陛下!老臣愿戴罪立功!我儿曾在家中提过,李氏与地方豪强合谋,虚报田亩,吞没赋税已有十年!所有账本藏于城南别院井底石匣内!”
李氏怒吼:“你胡说!”
王氏老者回头瞪他:“到如今你还想瞒?我们都被你拖进死路!”
裴砚挥手:“将此人带下去,单独看管。其余三人,严加监守,不得与外界接触。”
沈知微看着眼前一幕,心中清明。
世家之间并非铁板一块。利益相连时抱团取暖,危机临头便互相撕咬。她不需要让他们全灭,只要让他们自乱阵脚。
早朝散后,大臣陆续退出大殿。
沈知微仍站在原地。裴砚看了她一眼:“随朕去御书房。”
她点头跟上。
走过长廊时,一名小宦官低头迎面而来,手中捧着一只木匣。她脚步微顿,那人抬头,眼神一闪而避。
她不动声色,继续前行。
进了御书房,裴砚落座,问:“接下来如何?”
“先抓实证。”她说,“账册、兵械、通信记录,一样都不能少。等证据齐全,再逐一清算。那些依附世家的官员,也要列个名单。”
裴砚盯着她:“你会留情吗?”
“不该留的,绝不留。”她直视他,“但也不能错杀一人。否则,寒了天下人的心。”
他沉默片刻,终是点头。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脚步声。
一名侍卫冲入,单膝跪地:“启禀陛下!刚从崔府搜出一份名单,上面写着三十多名官员姓名,每人每年收受崔氏银两,数额清晰。另有……一份婚约谱系图,显示近二十年来,四大世家用联姻方式控制吏部、户部、兵部要职,脉络完整。”
沈知微接过那份图,目光扫过。
纸上密密麻麻的名字连成一张网,层层叠叠,几乎覆盖半个朝廷。
她指尖停在一处——沈家也在其中。李氏曾与崔氏旁支订下姻亲,虽未成婚,但银钱往来不断。
她将图递给裴砚。
裴砚看完,冷冷道:“这张网,该剪了。”
沈知微起身走到窗前。窗外阳光正烈,照在青砖地上,映出一道笔直的影子。
她伸手摸了摸发间的白玉簪。
簪尖依旧朝前。
喜欢读心皇后:庶女逆袭凤鸣九天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读心皇后:庶女逆袭凤鸣九天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