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市委书记的再次召见,眼神复杂!
周文海办公室里的空气,因为最后那句话而变得沉重。
那部红色的内线电话机,仿佛还残留着来自市委一号人物的威严。
“他想见你,现在。”
这六个字,没有多余的修饰,却比任何命令都更有分量。
林渊端着茶杯的手,在半空中稳稳地停住,然后轻轻放回了茶几上,没有发出一丝声响。
他抬起眼,看向周文海。
周文海也在看着他,这位在官场里浸淫了半辈子,早已练就了一身“不动如山”功夫的局长,此刻的眼神却异常复杂。
那里面有提醒,有担忧,甚至还有一丝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面对未知时的审慎。
“我的车钥匙就在抽屉里,开那辆黑色的帕萨特去。”周文海拉开办公桌的抽屉,拿出钥匙串,放在了桌角,“从咱们局过去,不堵车的话,十五分钟。”
这个举动,已经超越了上下级的关心。
林渊没有多问,点了点头,拿起钥匙:“谢谢局长。”
“谢什么。”周文海摆了摆手,重新坐回自己的大班椅,身体向后靠去,像是有些疲惫,“你记住,到了钱书记那里,问什么,答什么。不问的,一个字都别多说。”
他顿了顿,补充了一句:“尤其是今天下午的事。”
林渊明白,周文海指的是万民伞。那东西是民心,也是烫手的山芋。在官场,有时候最怕的不是没功劳,而是功高盖主,声望压过了领导。
他没有再说话,转身走出了局长办公室。
外面的走廊里,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安静,但空气中似乎还飘荡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窥探。林渊能感觉到,一扇扇紧闭的门后,有一道道目光跟随着他的脚步。
他径直下楼,穿过空旷的大厅。那间存放着万民伞的储藏室门紧锁着,却像是有某种无形的力量,穿透门板,吸引着所有路过之人的注意。
黑色的帕萨特在停车场里停了很久,车身上落了薄薄的一层灰。
林渊坐进驾驶室,发动了汽车。引擎的轻微轰鸣,将他和档案局那栋安静的小楼隔绝开来。
车子缓缓驶出档案局的大院,汇入了城市的车流。
正是下班晚高峰的前夕,路上的车渐渐多了起来。林渊握着方向盘,目光平视着前方,城市的霓虹开始次第亮起,在他清秀的侧脸上投下流动的光影。
他的脑子,却在飞速运转。
钱振华。
江城市委书记,这座城市名义上的一把手。
【姓名:钱振华。职位:江城市委书记。清廉值:+60(清正廉洁)。官气:淡金正气,官威沉凝。】
这是林渊之前在市政府开会时,远远看了一眼得到的数据。清廉值+60,这在江城官场,已经是一个凤毛麟角般的存在。这样的人,是有政治抱负和理想的,他与陈光那种浊气缠身的贪官,截然不同。
可也正因为如此,他的心思才更难揣测。
陈光的倒台,对钱振华来说,是拔掉了一颗毒瘤,有利于他掌控全局。从这个角度,他应该感谢自己这个“递刀人”。
但万民伞的出现,却是一个巨大的变数。
这等于是在公开宣告,江城出了一个绕开市委、直接通天的“青天大老爷”。这把钱振华这位市委书记,置于何地?是显得他无能,还是显得他眼瞎?
车窗外,街景飞速倒退。
林渊的思绪,也回到了今天下午。当他的手触碰到那柄万民伞时,系统面板上那疯狂井喷的正气点,以及父亲顽疾不药而愈的奇迹,都让他真切地感受到了民心所向的力量。
那是比任何权谋和技能都更加根本、更加浩瀚的力量。
他想要守护这份力量,也需要这份力量。
可想要获得这份力量,就必须做事,做让老百姓拍手称快的大事。而只要做事,就不可能永远藏在幕后。
这是一个两难的局面。
今天的召见,就是这个局面的第一次正面碰撞。
林渊的嘴角,逸出一丝无人察觉的苦笑。看来,自己这个“新手村”,难度确实不一般。
十五分钟后,黑色的帕萨特平稳地停在了市委大院的访客停车场。
与档案局的冷清不同,这里的一切都透着一股庄重和肃杀。高大的梧桐树,笔直的道路,以及来来往往的、脚步匆匆、神情严肃的工作人员。
林渊刚下车,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年轻人就迎了上来。
“请问是档案局的林渊副局长吗?”
“我是。”
“林局您好,我姓王,是钱书记的秘书。”王秘书的态度很客气,但那份客气里,又带着一种恰到好处的距离感,“书记已经在等您了,请跟我来。”
林渊跟在王秘书身后,穿过一楼大厅,走上那足以并排走开四五人的宽大楼梯。脚下的红地毯厚实而柔软,吸收了所有的脚步声,让整个空间显得愈发安静。
三楼,走廊的尽头,就是市委书记的办公室。
王秘书将林渊引到办公室门口的一组待客沙发上,为他倒了杯水,微笑着说:“林局,您稍坐,书记正在接一个省里的电话。”
说罢,他便退回了自己的办公桌,不再言语,只是低头处理着文件,仿佛林渊不存在一般。
林渊端起水杯,却没有喝。
他打量着这间秘书办公室,一切都井井有条,文件堆放得整整齐齐,桌上的台历翻到了今天这一页,上面用红笔圈了几个时间点。
这里是江城权力的中枢,每一分每一秒,可能都关系着一项政策的出台,或是一个干部的命运。
他能听到,那扇厚重的木门后,隐约传来钱振华沉稳的说话声,虽然听不清内容,但那份不怒自威的语调,穿透了门板,依然带着压力。
大概五分钟后,门后的声音停了。
又过了片刻,门被从里面拉开。
王秘书立刻站起身。
钱振华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比林渊在会议上看到的要显得清瘦一些,穿着一件半旧的白衬衫,袖子挽到了手肘,没有系领带,看起来更像一个学者,而非一个大市的掌舵人。
他看到林渊,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朝他招了招手。
“小林来了?进来坐。”
林渊站起身,跟着钱振华走进了那间传说中的办公室。
办公室很大,但陈设却异常简单。一张巨大的办公桌,一组待客沙发,以及占据了整面墙的书柜。书柜里满满当当,不是那些用来装点门面的精装典籍,而是各种带着翻阅痕迹的专业书籍和文件汇编。
唯一的装饰,是墙上挂着的一副字,上面写着四个大字——“民生在勤”。
“坐吧,别拘束。”钱振华指了指沙发,自己则走到办公桌后,拿起一个搪瓷缸子,喝了一大口水。
林渊在他对面的沙发上坐下,腰背挺直。
钱振华喝完水,没有坐下,而是绕过办公桌,走到了林渊的侧前方。他没有坐到林渊对面的主位,而是拉过一张椅子,在他旁边坐了下来。
这个举动,瞬间拉近了两人的物理距离,也打破了上下级汇报工作的固有模式。
“今天下午,在你们局里,很热闹啊。”钱振华开口了,语气很平淡,像是在聊家常。
林渊的心微微一紧,他看着对方,没有立刻回答。
钱振华的眼神,正如周文海所说,很复杂。
那里面有欣赏,林渊能感觉到,那是一种长辈看待优秀晚辈的欣赏。
那里面有探究,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猎人,在审视一个突然闯入自己领地的、从未见过的物种,想要弄清楚它的习性,它的目的,以及它的威胁性。
而在这两种情绪之下,还藏着一丝更深的东西。
林渊说不清那是什么,或许是敬畏,又或许是困惑。仿佛他看到的,不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而是一个搅动了风云,却又看不透其根底的变数。
“是青阳县的一些乡亲,自发送来的。”林渊平静地回答,遵循着周文海的告诫,只说事实,不多解释。
“嗯,我听说了。”钱振华点了点头,他拿起茶几上的一个苹果,用手擦了擦,递给林渊,“尝尝,我爱人从老家果园里摘的,没打农药。”
林渊接了过来。
钱振华自己也拿了一个,咬了一大口,发出清脆的响声。
“咔嚓。”
办公室里很安静,这咀嚼声显得格外清晰。
“陈光的事情,你做得很好。”钱振华一边吃着苹果,一边说,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像他这样的干部,是我们党内的蛀虫,是人民的公敌。把他挖出来,你立了大功。”
林渊握着那个苹果,没有说话。
他知道,这只是开场白。真正的话题,还在后面。
“但是……”钱振华话锋一转,他三两口吃完苹果,将果核准确地扔进了不远处的垃圾桶里。他拍了拍手,转过头,目光如炬,直直地看向林渊。
之前那所有的温和、欣赏、探究,在这一刻尽数褪去。
他的眼神变得锐利而深邃,像是一把手术刀,要将林渊从里到外,剖析个干干净净。
“那柄‘万民伞’,你不该收。”
钱振华的声音不大,但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敲在林渊的心上。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背对着林渊,望着窗外那片已经华灯璀璨的城市夜景。
“小林啊,你知不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心这东西,是最大的功德,也是最利的刀刃。”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办公室里回响,带着一丝历史的沧桑感。
“它可以把你捧上神坛,也能让你摔得粉身碎骨。”
钱振华转过身,他的脸上,再也没有了刚才的丝毫笑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严肃和郑重。
他看着林渊,仿佛在看着一个自己完全无法理解的谜题。
“从扳倒张富贵,到掀翻陈光,再到今天这顶万民伞……我一直在看,一直在想。”
“你所做的一切,都像是一把精准的手术刀,一刀一刀,切除着这座城市的毒瘤。你的手段,你的时机,你的布局,都远远超出了你这个年纪该有的范畴。”
他的目光,仿佛要穿透林渊的血肉,直抵他的灵魂深处。
“我看不懂你。”
钱振华缓缓地、一字一顿地说道。
“所以,我今天叫你来,只想问你一个问题。”
他停顿了一下,整个办公室的空气,仿佛都在这一刻凝固了。
“林渊,你告诉我……”
“你,到底想做什么?”
喜欢官场天眼:我能看到清廉值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官场天眼:我能看到清廉值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