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纪委大楼里的“怪人”,被排挤的老调查员!
林渊合上了那本厚重的花名册,指尖还残留着纸张粗糙的触感。
他没有立刻起身,也没有再去看系统面板上那耀眼的数据。他只是静静地靠在椅背上,任由窗外透进来的最后一抹夕阳,将办公室染上一层温暖的橘色。
石磊。
这个名字,像一颗沉在水底多年的石子,被他无意中打捞了上来。林渊几乎可以想象出这个人的轮廓:一个在纪委大楼里默默行走的影子,一个在会议室里永远坐在角落的边缘人,一个因为不懂得弯腰,而被岁月压得直不起身的老兵。
清廉值+85,嫉恶如仇。
潜在能力92,却被严重压抑。
内心渴望,是办一件足以慰平生的铁案。
这些冰冷的数据背后,是一个滚烫的灵魂。一个被体制的冷水浇了多年,却依然没有熄灭火种的灵魂。
林渊知道,自己不能急。
对于这样一头被困在笼子里多年的猛兽,任何鲁莽的靠近,都可能引起他的警惕和敌意。他必须先了解这头猛兽的习性,了解他为何被困,了解他身上的每一道伤痕。
第二天,临近中午,林渊没有像往常一样让李卫东去食堂打饭,而是自己拿起了餐盘,走进了人声鼎沸的机关食堂。
纪委的食堂,是整栋大楼信息流速最快的地方,其效率远超任何内部通讯系统。在这里,一桩人事变动的传闻,从酝酿到发酵,绝不会超过二十四小时。
林渊特意选了一个靠近打菜窗口的长桌坐下,这里是人流的交汇处,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他一边慢条斯理地吃着饭,一边将耳朵的接收频率调到了最大。
“听说了吗?新来的林副书记,昨天把咱们纪委所有人的花名册都给借走了。”邻桌,一个来自案件监督管理室的年轻干部压低声音,神神秘秘地说道。
“真的假的?他想干嘛?一上任就搞人人过关?”对面的同伴一脸惊诧。
“谁知道呢?反正组织处的刘姐脸都绿了,说从没见过这样的。你说,他是不是想从咱们内部,再揪个‘陈光’出来?”
林渊嘴角微微动了一下,继续低头吃饭。他要的不是这些关于自己的议论。
很快,他要等的信息,自己送上了门。
不远处的一桌,几个来自第一纪检监察室的老油条正在闲聊。其中一个似乎是刚被领导批评了,满脸不爽地抱怨:“赵头儿就是偏心,小王报告里那么明显的漏洞他看不见,偏揪着我一个错别字不放。”
“你第一天认识他啊?”另一个撇撇嘴,“他眼里只有小王那种会来事儿的。你再看看咱们室那个‘石佛’,工作量是小王的三倍,功劳簿上什么时候有过他的名字?”
“石佛”?
林渊的耳朵立刻竖了起来。
“你是说石磊?”先头抱怨那人嗤笑一声,“得了吧,你还指望赵头儿能看得上他?上次市府办的一个案子,就因为一个证据细节,石磊当着所有人的面,跟赵头儿拍了桌子,说不符合程序,硬是顶着不签字。要不是看他快五十了,赵头儿能直接把他退回组织部。”
“这人就是一根筋,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旁边一人接话道,“我刚来纪委的时候,还觉得他挺可怜,业务那么强,愣是被摁在一个四级主任科员的位置上快十年了。后来才明白,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谁敢用他?今天用他查别人,明天他就能反过来查你。这种人,当个活档案供着就得了。”
活档案……
林渊咀嚼着这三个字,心里却是一片雪亮。
这些在他听来刺耳的抱怨和鄙夷,恰恰印证了【慧眼识珠】系统给出的判断:坚毅,耿直,不善变通,极度执拗。
在这些老油条眼里,这些是致命的缺点,是混迹官场的绊脚石。但在林渊看来,这恰恰是一把利刃最宝贵的品质——宁折不弯。
吃完饭,林渊没有直接回信访室,而是绕了个路,上了四楼。第一纪检监察室就在走廊的尽头。
他放慢脚步,装作路过的样子,目光不经意地朝那间敞着门的大办公室里扫去。
办公室里,大部分人都已经吃完饭回来了,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闲聊,或者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整个空间里弥漫着一种午后特有的慵懒。
只有一个角落,与这片慵懒格格不入。
那是一张被文件和卷宗堆得像座小山的办公桌,桌子的主人几乎被埋在了文件后面。他戴着一副老旧的黑框眼镜,镜片很厚,正弓着背,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拿着笔,在一份泛黄的案卷上专注地比对着什么。
他的全部世界,仿佛就浓缩在那一小片被放大镜照亮的纸页上。走廊里的脚步声,办公室里的谈笑声,都无法在他的世界里投下半点涟漪。
他就是石磊。
林渊的脚步停顿了半秒。
照片上的石磊,平平无奇,甚至有些落寞。而眼前的石磊,却像一块正在被自身重量不断压缩的碳,沉默,坚硬,内部蕴藏着惊人的能量。
就在这时,一个地中海发型的中年男人,端着茶杯,晃晃悠悠地走到石磊桌前。他正是第一纪检监察室的主任,赵毅。
“老石,下午的室务会,你准备一下,把城东那个违规报销的案子过一下。”赵毅居高临下地说道,语气平淡。
石磊头也没抬,声音从文件堆里传出来,有些沉闷:“赵主任,那个案子还不能上会。”
赵毅的眉头皱了起来:“为什么不能?事实基本清楚了,当事人也认了,早点结案,我们室的季度考评也能好看点。”
“不行。”石磊终于抬起了头,他推了推眼镜,目光透过厚厚的镜片,直视着赵毅,“当事人虽然承认违规报销,但他账目里有一笔五万块的‘咨询费’,流向了空壳公司。我查了工商注册信息,那家公司的法人,是他妻子的表弟。这可能不是简单的违纪,而是涉嫌套取公款,转移资产。”
赵毅的脸色沉了下来:“老石,你是不是查案查糊涂了?我们办的是违纪案,不是刑事案!你把范围扩那么大干什么?真查出问题,移交检察院,功劳算谁的?我们几个月的工作全白费了!”
“办案,不是为了功劳。”石磊的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像钉子一样,砸在办公室的地板上,“是为了查清事实。只要有疑点,就不能轻易放过。”
“你!”赵毅被顶得脸上青一阵白一阵,他指着石磊,手指都在发抖,“你这是在质疑我的决定?我告诉你,这个案子,下午必须上会!这是命令!”
整个办公室的空气都凝固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小小的角落。
面对主任的怒火,石磊只是平静地将放大镜放下,拿起桌上的一本《纪律处分条例》,翻到其中一页,递了过去。
“赵主任,根据条例第七十三条第三款,对审查中发现的涉嫌其他违法犯罪问题线索,应当及时移送有关国家机关。我们现在是‘发现’了,不是‘怀疑’。如果不移送,就是我们失职。”
赵毅看着递到眼前的条例,脸涨成了猪肝色。他想发作,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因为石-磊说的,每一个字,都踩在了规矩上。
他猛地夺过那本书,狠狠地摔在桌上,发出一声巨响。
“好!好!你石磊清高!你了不起!”赵毅气得连连冷笑,“这个案子,我不问了!你自己去查!我倒要看看,你一个人,能查出什么花来!”
说罢,他怒气冲冲地转身,回了自己的办公室,将门摔得震天响。
办公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用一种混合着同情、嘲讽和疏远的目光,看着那个重新低下头,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继续研究案卷的“怪人”。
走廊里,林渊缓缓收回目光,转身离去。
他的心,却前所未有地炽热起来。
他找到了。
他不仅找到了一把刀,还亲眼见证了这把刀的锋利与坚韧。
这把刀,被冷落了十年,被锈迹所掩盖,但它的刀魂,依然滚烫。它缺的,不是锋芒,而是一个敢于握住它,并为它指明方向的执刀人。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林渊关上门,走到窗前。
楼下,纪委大院里的人渐渐散去,暮色开始笼罩这座庄严肃穆的建筑。
他知道,对于石磊这样的人,任何形式的许诺和画饼,都是苍白的。唯一能打动他的,只有一样东西——一个他渴望了半生,却始终无法触及的案子。
林渊拿起办公桌上的那份尘封了三年的举报信,信纸的边缘已经卷曲泛黄。
邓毅的血泪,曹坤的嚣张,赵凤年的伪善……
一幕幕,在他脑中闪过。
他走到办公桌前,拿起内部电话的听筒,手指在拨号盘上找到了那个烂熟于心的分机号码。
但他的手指,却在即将按下去的瞬间,停住了。
不,不能在电话里说。
对于一个孤独了太久的战士,他需要的是面对面的尊重,是一次心照不宣的召唤。
林渊放下电话,看了一眼墙上的时钟,时针已经指向了六点半。
他拿起外套,走出了办公室。他没有下楼,而是转身,朝着四楼的那个角落,一步步走去。他知道,那个办公室里,一定还有一盏灯,是为他而亮的。
喜欢官场天眼:我能看到清廉值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官场天眼:我能看到清廉值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