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当众“查封”!这件物证,我们纪委要带走复核!
林渊那句平静的问话,像一根烧红的铁钎,瞬间捅破了孙科长用半辈子伪装出的老实与木讷。
“我……我手里……”孙科长的声音像是被砂纸磨过,干涩而嘶哑,他藏在身后的那只手,抖得像秋风中的落叶,“没……没什么……”
他试图将那只手藏得更深,身体因为紧张而微微弓起,像一只被猎犬盯上的刺猬。
“没什么?”林渊的嘴角勾起一个极淡的弧度,那笑容里没有温度,只有洞穿一切的冰冷,“孙科长,你的手在抖。而且,我好像看到有红光在闪。”
他向前走了一步,那一步不快,却仿佛踏在了孙科长的心跳上,让他整个人都为之一颤。
“是……是通风系统的遥控器!”孙科长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急切地辩解道,声音都变了调,“对,就是通风系统的!地下室潮,需要……需要定时换气!”
这个谎言是如此的苍白,以至于连他自己都觉得难以置信。办公室主任周源站在一旁,绝望地闭上了眼睛,他感觉自己不是在陪同检查,而是在围观一场拙劣的、即将演砸的滑稽戏。
“通风系统?”林渊抬起头,饶有兴致地看了一眼天花板上那些布满灰尘的通风口,“我在这里待了快三个小时,没听到一丝风声。而且……”
他的目光重新落回孙科长身上,那眼神,像外科医生的手术刀,精准而锐利。
“我倒是第一次听说,通风系统的遥控器上,需要安装一个随时闪烁的警报灯。孙科长,你是在告诉我,我们市局的安防系统先进到了连换个气都需要预警的程度吗?还是说,这个遥控器,另有什么……特别的用途?”
孙科长的脸,由白转红,再由红转青,他张着嘴,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那句“特别的用途”,像一把重锤,砸碎了他最后一道心理防线。
林渊不再看他,仿佛这个人已经不值得他再多浪费一秒钟。他转过身,重新将目光投向了地上那个孤零零的纸箱。
整个仓库的空气,都因为这个纸箱而变得凝重。
林渊缓缓蹲下身子,他没有立刻去触碰封条,而是像一个最严谨的考古学家,在审视一件刚刚出土的稀世珍宝。他的目光,从箱子的边角,到表面的落尘,再到那张泛黄的标签,一寸寸地扫过。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被拉长了。
周源的呼吸几乎停止,他能清楚地听到自己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鼓的声音。他不知道林渊在看什么,但他知道,对方每多看一秒,自己的末日就临近一分。
终于,林渊伸出手,却没有去碰箱子,而是转向身边的石磊。
“石磊,借你的笔用一下。”
石磊立刻递上一支普通的黑色签字笔。
林渊接过笔,用笔尖,而不是手指,轻轻地、小心翼翼地,在那张看似完好无损的封条边缘,轻轻地挑了一下。
一个几乎难以察觉的、比头发丝还要细的卷边,被笔尖带了起来。
“周主任,孙科长。”林渊的声音打破了沉寂,他没有抬头,依旧注视着那个微小的破绽,“麻烦你们过来一下,帮我看看,这是什么。”
周源和孙科长像是两具被抽了线的木偶,机械地、一步步地挪了过去。他们低下头,顺着林渊的笔尖看去。
在冰冷的白炽灯光下,那个被挑起的卷边下,露出了一丝与周围陈旧胶水印记截然不同的、更新鲜的、带着粘性的痕迹。
“封条的边缘,有二次粘贴的痕迹。”林渊的声音平静地陈述着事实,像法官在宣读判决,“这里的胶水,比周围的颜色要新,粘性也更强。更重要的是……”
他的笔尖顺着封条向下滑动,停在了封条下方,纸箱的表面上。
“这里,有几道平行的、非常细微的划痕。这说明,这个箱子,在入库封存之后,曾经被人用刀片之类的东西,小心地割开过封条,然后再用胶水,重新粘了回去。”
林渊站起身,将笔还给石磊,顺手拍了拍膝盖上并不存在的灰尘。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周源和孙科长那两张已经毫无血色的脸,声音陡然转厉,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砸在所有人的心头!
“物证在保管期间被擅自开启、伪造封条,这是严重违反《物证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的渎职行为!其内部证物的原始性、合法性、关联性,已经受到了严重污染!”
“根据《纪检监察机关办理案件规定》,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冤假错案,也为了彻查市公安局物证管理中心内部存在的重大管理漏洞和潜在的违法违纪问题!”
林渊的声音在空旷的仓库里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我决定,这件物证,由我们市委专项督查组,立刻查封,并带回纪委办案点,进行技术复核与审查!”
“不行!”周源几乎是脱口而出,声音尖利得变了调。但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了。
林渊的目光冷冷地扫了过来:“周主任,你说什么?”
“我……我的意思是……”周源的大脑一片空白,他语无伦次地挣扎着,“林书记,这……这不合程序!物证的调取和移交,需要……需要局长审批,需要办理非常复杂的交接手续,还要有检察院的人在场……”
“程序?”林渊向前逼近一步,那股磅礴的官威混合着一身凛然的正气,如同一堵无形的墙,压得周源连连后退,“周主任,你跟我谈程序?”
“保证证据的真实与完整,就是最大的程序!现在,这件物证的真实性已经受到了污染,你们的管理程序,形同虚设!你告诉我,还有什么程序比查明真相更重要?”
“还是说……”林渊的眼神变得极具压迫感,“周主任你,想以市局办公室主任的身份,来亲自担保这件物证没有被篡改?并为它将来可能引发的一切后果,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责任?
这两个字像两座大山,轰然压下,让周源瞬间脸色煞白,冷汗涔涔。他只是个办公室主任,是赵凤年的传声筒,让他去背这种足以断送政治生涯、甚至锒铛入狱的黑锅?他还没那个胆子。
周源张着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整个人像是被抽走了脊梁骨,瘫软在那里。
林渊不再看他,转头对石磊下令,声音斩钉截铁。
“石磊,上封条!”
“是!”
石磊早就按捺不住,他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了一卷崭新的、白底黑字的封条。上面,“中共江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封”几个大字,在灯光下,显得格外醒目,充满了不容侵犯的威严。
“唰啦——”
胶带被拉开的声音,在这死寂的仓库里,显得异常刺耳。
石磊没有丝毫犹豫,他蹲下身,用那卷代表着纪委权力的封条,将那个牛皮纸箱,以十字交叉的方式,牢牢地、一层又一层地封印了起来。
白色的纪委封条,覆盖住原本那张泛黄的、被动过手脚的公安封条,这个动作本身,就充满了强烈的象征意义。
权力的交接,在这一刻,以最直接、最粗暴的方式,完成了。
孙科长看着这一幕,双腿一软,整个人顺着身后的货架,瘫坐在了地上。他知道,一切都完了。他手中的那个遥控器,“啪嗒”一声,掉在了冰冷的水泥地上。
封好之后,林渊没有让任何人代劳,他亲自弯腰,将那个并不算重、但此刻却仿佛有千钧之力的箱子,稳稳地抱在了怀里。
他抱着箱子,转身,迈步向外走去。
他身后的四名调查员,如同最忠诚的卫士,立刻跟上,将他护在中间。
一行人,就这样在周源和一众物证中心工作人员呆滞的目光中,沉默而坚定地向外走去。
在经过瘫坐在地的孙科长身边时,林渊的脚步顿了一下。
他低头看了一眼地上那个黑色的遥控器,又看了一眼这个面如死灰的老警察,什么也没说,继续向前走去。
走到仓库大门口,即将踏出那扇厚重的金属门时,林渊的脚步再次停下。
他没有回头,只是用平静无波的声音,对着身后那个如同石化了一般的周源,留下了一句话。
“周主任,今天辛苦了。”
“回去告诉赵局长,我们纪委的工作,有时候就像是打扫屋子。总有一些藏在犄角旮旯里的‘历史遗留问题’,平时看不见,但只要找到了,就必须把它清理干净,不留死角。”
“今天,只是个开始。”
话音落下,他抱着箱子,头也不回地走出了这间埋藏了无数罪恶的仓库,走进了那条通往光明的、惨白的走廊。
留下周源一个人,站在原地,浑身冰冷,如坠冰窟。他仿佛已经能预见到,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即将席卷整个江城市公安系统。
……
黑色的帕萨特,如同离弦之箭,飞速驶离了市公安局那栋森严的大楼。
车内,气氛压抑而又亢奋。
石磊坐在副驾驶,双手紧紧地抱着那个被纪委封条层层包裹的箱子,那神情,比抱着自己刚出生的儿子还要紧张。他时不时地回头,看一眼后座的林渊,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却又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直到车子汇入主干道的车流,彻底远离了公安局的范围,石磊才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林书记,拿……拿到了!我们真的拿到了!”
“赵凤年那老狐狸,估计脸都气绿了!”另一名年轻的调查员也忍不住兴奋地说道。
林渊靠在后座上,脸上没有太多的兴奋,依旧是那副古井无波的神情。他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淡淡地开口。
“录像带,只是物证。它能证明赵凤年和曹坤有罪,但要让曹坤那种滚刀肉开口,指望他良心发现,是不可能的。”
石磊一愣:“那……那我们下一步怎么办?直接用这个,审他?”
林渊摇了摇头,目光变得深邃起来,仿佛能穿透时空,看到远在另一个地方的曹坤。
“不。”
他的嘴角,逸出一丝冰冷的笑意。
“我们得让他知道,他的那位好大哥,为了让他永远闭嘴,已经派出了杀手。”
“而且,杀手,失败了。”
喜欢官场天眼:我能看到清廉值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官场天眼:我能看到清廉值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