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蓬的赤道海岸线上,地基与锚点已经稳固矗立,宛如一只张开双臂的巨兽,等待连接天穹的锁链。随着第一阶段圆满完成,第二阶段的序幕在万众瞩目中拉开——
缆索材料。
在帝都郊外,一座全新的巨型工厂彻夜灯火通明。厂房里,十几条生产线正同时运转,机器轰鸣如雷。
空气中弥漫着独特的金属气息,一卷卷黑色的碳纳米纤维被缓缓拉出,宛如丝线般纤细,却拥有钢铁数百倍的强度。与此同时,另一侧的真空炉内,新型超导丝在高温与冷却交替中成型,散发着幽蓝的光泽。
两种材料最终被送入合成车间,经过等离子交织、分子锁定与量子涂层工艺,缓缓汇聚成一根根深色的主缆样条。它们被卷成庞大的线轴,每一卷都重达数百吨,却在显微层面上坚韧到难以想象。
负责监督的工程师目光炽热:“这不是普通的钢索,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强的材料!一旦拉起,它就是连结天地的脊梁!”
伍思辰走在厂区通道里,目光如炬,仿佛能穿透层层钢铁,看见未来的巨缆直上苍穹。
“昼夜不停,任何一根主缆都不得有瑕疵。”
他的声音冷峻而坚定,“这根缆索不仅要承受拉力,还要承受风暴、雷电、宇宙射线。它必须在百年后依然屹立不倒。”
“明白!”工厂负责人声音洪亮。
与此同时,港口的画面震撼了世界。
几十辆运输车缓缓驶来,每一辆车上都固定着庞大的线轴,直径十几米,像是巨大的铁轮。它们被吊机小心翼翼地吊起,缓缓装入特制货轮。
码头边,人潮涌动,工人们挥舞旗帜,高喊口号:
“勇气登天!缆索启运!”
一声汽笛轰然响起,第一艘装载主缆的巨轮缓缓驶离港口。夕阳下,深色的巨缆卷映照着金光,宛如一条准备横亘天地的龙。
而在空中,运输机编队同时起飞,机腹下吊挂着较小规格的缆索样条,呼啸着奔向赤道加蓬。
施工现场,同样热火朝天。
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守在加蓬沿海,他们目睹着一卷卷巨缆被运送到平台,安放在巨型支架上。
工程师们的动作如同仪式般庄重,他们戴着手套,轻轻抚摸那些纤维,仿佛抚摸一件神圣的艺术品。
“这不仅是材料,这是人类的希望。”有人低声说。
伍思辰亲临现场,面对全场工程师与记者,语气铿锵:
“这根缆索,将承载地球文明的重量。它不是钢铁,是人类的脊梁,是我们直达星辰的道路!”
他的话音落下,施工平台上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
消息传回国内,网络再度爆炸。
【缆索启运了!】
【人类最强材料,正在前往赤道!】
【勇气登天,不再是传说!】
网友疯狂造梗:
——有人把主缆p成“天梯龙脊”,配字:【龙骨出海】;
——有人做成GIF:巨缆一点点被吊上货轮,字幕闪烁:【地球之脊,直达轨道】;
——更有人鬼畜化工厂轰鸣声,做成节奏感极强的视频,配字幕:【勇气编织,天地相连】。
这一刻,整个大夏乃至全世界都明白,第二阶段的推进意味着什么。
太空电梯,已经从图纸和地基,真正进入了“升向天空”的实质阶段。
在赤道的烈日下,在海运与空运的轰鸣声中,连结天地的巨龙,正缓缓苏醒。
这一次,人类距离星辰,又近了一大步。
华盛顿,白宫战情室。
大屏幕上,新闻画面正在实时播报:
巨型货轮缓缓驶离港口,船舷上挂着大夏国旗,甲板上安放着数十卷直径十几米的深色巨缆;与此同时,运输机编队呼啸升空,吊挂的碳纳米纤维主缆在阳光下闪烁着幽光,宛如一条条飞翔的黑色巨龙。
总统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猛地拍桌子,低吼:“他们真的造出了主缆!这意味着……第二阶段也完成了!”
国防部长眼神死死盯着屏幕,声音中满是不可置信:“这材料……我们实验了整整二十年,始终没能突破规模化生产。他们居然在短短几年间,就做到了!”
一名顾问喃喃道:“碳纳米纤维加超导丝……理论上能承受数万公里缆索的张力。现在,他们已经把现实搬上了货船和飞机。下一步,就是直插轨道。”
全场沉默,死寂到能听见呼吸。
伦敦,英国议会。
议员们看着电视画面,陷入集体崩溃。
“这是怎么可能的?!”
“我们还在为几吨复合材料的生产成本争吵,他们已经批量造出几百吨的主缆!”
“这不只是技术突破,这是工业奇迹!”
首相额头冷汗直冒:“这意味着什么你们清楚吗?一旦缆索悬上天空,大夏就拥有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天地通道!而我们——彻底被甩开!”
有人愤怒拍桌:“必须联合制裁他们!”
另一名议员冷冷回击:“制裁?我们连样品都没有,人家已经把电梯的‘脊梁骨’运往加蓬了!你制裁个空气吗?”
一时间,整个议会吵成一锅粥,争吵声刺破屋顶,然而所有人心里都清楚——局势已不可逆转。
巴黎,欧盟航天局。
大厅的投影上,正在播放大夏工厂内部的镜头:一条条生产线昼夜不停,巨缆卷如长龙般被卷出,科研人员满脸兴奋。
一位法国老教授脸色惨白,颤抖着声音说:“这……这不是技术,而是体系的胜利。他们能把实验室里的纤维真正变成万吨级产量。我们连原材料供应链都搭不起来。”
另一名年轻工程师重重一拳砸在桌上:“完了!火箭发射降本?低轨卫星运输?在电梯面前,全都毫无意义!他们将彻底垄断太空运输!”
会议室死一般的寂静,最后有人低声吐出一句:“他们已经赢了,我们连开局都没开始。”
东京,首相官邸。
新闻画面播到大夏工程师在施工平台上亲手抚摸缆索的那一刻,内阁会议室里一片死寂。
首相双手颤抖着捂住脸:“这意味着……第二阶段也成了。接下来就是轨道对接了。”
科学顾问声音嘶哑:“这不是单纯的工程,而是地缘格局的彻底改变。我们所有的航天发射成本,未来将高到可笑。而他们,只需要一趟电梯。”
首相眼神失焦,喃喃:“这不是文明竞赛,这是文明隔离。”
纽约,华尔街。
交易大厅再度陷入疯狂。运输业、火箭制造、航天器相关企业股票血崩般下跌,投资人尖叫连连。
财经频道的女主持人脸色苍白:“我们刚刚确认,大夏的主缆材料已成功生产并大规模运往施工现场。这意味着太空电梯真正进入关键阶段。航天与能源领域的格局,正在以不可逆的方式被改写。”
镜头拉远,整个交易大厅血红一片,电话声、崩溃的喊叫声此起彼伏,像是末日来临。
这一夜,西方政界与航天界彻底陷入恐慌与绝望。
他们清楚地知道:
从地基到缆索,大夏正在把“科幻”一步步写进现实。
没有任何人能再用嘲讽和怀疑掩盖事实。
太空电梯,正以无可阻挡的姿态,拔地而起。
喜欢我为国家献科技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我为国家献科技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