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环舱缓缓旋转,人工重力实验的成功让大夏科研团队士气空前高涨。可伍思辰清楚,真正的家园不是钢铁与旋转,而是——生命能够在其中繁衍生长。
于是,轨道居住站的第二模块计划正式启动:生态循环舱。
在帝都指挥大厅的巨幕上,一张新的蓝图浮现。与冰冷的金属骨架不同,这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绿色天地:透明的舷窗之下,是环形的植物园、藻类培育池、鱼菜共生水池。
伍思辰缓缓开口:“钢铁给了我们庇护,能源点亮了夜空。但没有呼吸、没有水、没有食物,我们在太空依旧只是流浪者。生态循环舱,就是我们在轨道上的绿洲。”
建造过程前所未有的复杂。
第一批藻类反应池通过升降舱被送入轨道,银白色的舱体中,密封的水箱闪着幽光。工程师小心翼翼地注入营养液,绿色的藻类在微重力与离心力的作用下漂浮生长。
“藻类光合作用开始!氧气水平提升!”
“二氧化碳浓度下降!”
数据跳动的一刻,指挥大厅爆发出掌声。有人忍不住热泪盈眶:“太空里,第一次出现了‘呼吸循环’!”
接着是植物培育区。
运送上轨的第一批种子是水稻、小麦与马铃薯。透明温室在轨道中展开,金属骨架支撑起一片模拟大地。人工灯光与阳光反射系统交替工作,模拟昼夜交替。
当第一株绿色幼芽从土壤中探出时,所有科研人员都沸腾了。
“成功了!植物能在环舱环境下生长!”
“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能呼吸,还能收获!”
网络同步直播,那一刻无数网友热泪盈眶:
【太空第一株芽苗!】
【这是轨道上的生命!】
【勇气大夏,把地球的绿色带到了星辰!】
最复杂的是鱼菜共生系统。
水池与植物区相连,水中鱼儿游动,排泄物为植物提供养分,植物过滤水质再回流鱼池,形成小型闭环。
第一次实验失败,水体微生物失衡,整个水池几乎崩溃。科研人员面色惨白,以为要推翻设计。
是伍思辰冷声下令:“调整仿生分层,分区过滤,模拟地球湿地。记住,生态不是工业,而是生命的平衡。”
经过数周调试,第二次实验终于成功。鱼儿悠然游弋,植物生机勃勃,藻类池稳定产氧。监测数据显示:
空气循环效率达到95%,水循环稳定,系统自给率远超预期。
全场轰然欢呼。
轨道上,第一批科研人员推开温室舱门,脚步踏在人工土壤上,抚摸着微风中摇曳的叶片。透明舷窗外,地球蔚蓝的弧线静静悬浮,他们却第一次在太空真正嗅到了“泥土的气息”。
“这不是实验室,这是家。”一位工程师哽咽出声。
消息传回地球,全国陷入狂欢。
【太空第一株稻苗长成!】
【轨道绿洲,生命在星辰扎根!】
【勇气不仅登天,还在太空耕田!】
梗图狂潮:
——有人p图,把稻苗画成“勇气之剑”,插入宇宙;
——有人笑称:“轨道房带花园,空气水源全配套”;
——甚至有农民直播:“老祖宗在地里种田,子孙在星辰种稻。”
伍思辰在会议上环视众人,声音铿锵:
“从今天起,太空不是荒漠,而是绿洲。轨道居住站,不只是冷冰冰的钢铁,它有呼吸,有水流,有生命。”
全场掌声雷动。
第二模块——生态循环舱,正式启动成功。
华盛顿,白宫。
战情室灯火通明,巨幕上播放着大夏新闻的画面:在轨道上,透明温室舱内稻苗青翠挺立,藻池泛着碧绿的光泽,鱼儿在水中悠然游弋。科研人员在零重力下漂浮,却能俯身抚摸叶片,嗅到真正的清新空气。
新闻解说员的声音如同丧钟:“……系统空气循环效率达到95%以上,水循环稳定,生态自给率远超预期。”
沉默。窒息般的沉默。
总统双手发抖,把茶杯摔落在桌上,瓷片四溅,他却毫无察觉。
“他们……在太空里造出了一片绿色?”
声音沙哑,仿佛灵魂被抽空。
参谋长浑身冒冷汗,嘴唇哆嗦:“这意味着,他们已经摆脱地球的资源依赖……他们可以在太空生存!”
国防部长猛地拍桌,近乎嘶吼:“这不是一片温室!这是他们在星空中插上的国旗!这是未来殖民的开端!”
情报总监苦笑,声音低沉:“如果他们能自给自足,五百人可以活,两千人可以活,甚至上万人……而我们,还在地球为补给费用争论不休。”
整个会议室陷入死寂,所有人心中都只有一个冰冷的事实——
大夏真正开启了太空定居。
巴黎,欧盟航天局。
投影墙上,画面定格在一名大夏工程师手中轻轻托起的稻苗。
法国老教授浑身颤抖,眼中满是血丝:“我们讨论了五十年的闭环生态,耗费无数预算,却始终停留在实验室……他们把它带到了轨道!”
德国工程师声音干涩:“他们成功了……这意味着,他们可以真正摆脱补给线,哪怕地球出现能源封锁,他们的太空城依旧能自我运转。”
大厅里爆发出一阵混乱的议论与咆哮,但每个人心底都明白,这是技术断层带来的不可逆转的绝望。
伦敦,英国议会。
一名议员猛地站起,声音颤抖:“太空不再是荒漠,而是绿洲!他们的航天员能在轨道上呼吸、饮水、种田!而我们呢?我们连一次独立的长期驻留都做不到!”
另一名议员声音尖锐:“这不仅是科技突破,这是文明的跳跃!大夏正在用绿色告诉世界:他们在星空中安了家!”
首相额头满是冷汗,神情如丧考妣:“未来的资源争夺,将不再属于地球。我们……已经被抛弃了。”
议会大厅一片哀嚎,仿佛整个帝国陷入末日。
东京,首相官邸。
首相凝视着画面,久久说不出话。屏幕上,那片生态循环舱内,鱼儿闪着鳞光,植物随风摇曳,仿佛一片漂浮的绿洲。
防卫大臣颤声:“他们要在太空建城,而我们连最基本的生态循环实验都没有稳定通过……”
另一名官员苦笑:“我们甚至还在地球上为能源预算争吵。他们已经在太空种田了。”
会议室中,众人噤若寒蝉。那一刻,所有人都明白,大夏和他们之间的距离,不再是差距,而是两个世界。
纽约,华尔街。
财经频道的主播声音沙哑:“大夏宣布生态循环舱成功,空气与水循环系统效率超95%,轨道居住站真正具备独立生存能力。”
交易大厅瞬间死寂。能源、防务、粮食板块齐齐跳水。资本家们脸色惨白,声音嘶哑:
“他们连粮食都能在轨道上自产自足了!”
“这意味着,未来的市场、未来的能源、未来的殖民,统统和我们无关!”
“完了……这是人类文明版图的重新划分!”
有人崩溃地抱头大哭,有人怒吼着将文件撕成碎片,还有人绝望地跪倒在地,喃喃:“大夏在太空有了绿洲,我们却连温饱都要仰望。”
这一夜,整个西方世界笼罩在前所未有的恐惧之中。
他们终于意识到:
大夏已经不只是“征服了太空”,而是在星空中种下了生命的种子。
而他们,只能在地球上眼睁睁看着文明的未来,从指缝间彻底滑落。
喜欢我为国家献科技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我为国家献科技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