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轨道环舱稳定运转、生态循环舱迎来第一批入驻者后,伍思辰并没有给团队过多的庆祝时间。
“家园不仅要能住,还要能守。”
这句话,他在会议上缓缓说出,声音沉稳,却带着无法拒绝的力量。
第三模块的建设,就此展开——能源与防护系统。
在太空城的整体蓝图上,这一部分至关重要。能源,是所有舱体运转的根基,而防护,则是家园得以长存的保障。
施工开始于环舱的外壁。
首先运送上轨的是轨道能源网的节点组件。这些宛如巨型羽翼的太阳能阵列,从地球同步轨道逐批展开,像一张庞大的光之网络,延伸至整个居住站区域。每一块光翼都能捕捉太阳辐射,将其转化为稳定能源,再通过超导传输直接供给环舱与生态舱。
当第一片能源光翼在真空中展开的瞬间,科研人员心头涌起一股难以形容的骄傲。那是一种彻底脱离地球能源输血的自由——
轨道居住站,第一次在能源层面实现了独立。
然而,能源只是“血液”。真正的难点,是防护系统。
太空中的威胁无处不在:强烈的宇宙辐射,致命的太阳风暴,以及随时可能撞击的微小陨石。任何一颗碎片,都可能像子弹一样撕裂舱壁。
在过去,这是无解的难题。要么用厚重的金属层增加防护,却导致发射成本和负荷不可承受;要么依靠现有材料,却无法保证安全。
这一次,伍思辰拍板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方案——
“相变冷却+磁场护盾”。
科研团队在轨道上进行第一轮试验。
外壁覆盖的相变材料在受到高能冲击时,能瞬间吸收并分散能量,就像水结冰、冰融化的过程,将冲击热量“吞噬”掉。
当微型陨石射向外壁时,传感器记录下剧烈的能量波动,下一秒,外壁却只出现了一道浅浅的痕迹。
“防护层吸收完成,舱壁结构完整!”
操作员的声音颤抖,却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大厅里爆发出热烈掌声,科研人员兴奋得跳了起来。
接着,是磁场护盾的测试。
当太阳风模拟器启动,巨大的粒子束扑向防护舱,环绕舱体的磁场瞬间被点亮,犹如一道无形的蓝色光幕。粒子流被偏转,像浪花一样掠过舱壁,消散在虚空中。
“辐射强度下降百分之九十五!”
“护盾稳定,系统无异常!”
指挥大厅内,掌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有人激动地落泪。
“这就是我们的星辰之盾!”
伍思辰目光炯炯,站起身来,缓缓环视四周:“能源与防护,是家园的根基。今天,它们已经屹立在星辰之中。我们不再惧怕黑暗,不再畏惧陨石。太空,不再是冷酷的杀手,而是我们守护的家。”
消息传回地球,全国震动。
屏幕上闪耀的能源光翼,被网友称作“轨道之翼”;
环绕居住舱的磁场护盾,被戏称为“勇气光环”;
而相变冷却外壁,则被调侃为“太空盔甲”。
梗图瞬间刷屏:
——有人把整个居住站画成一只披甲巨龙,在宇宙中舒展双翼;
——有人把磁场护盾p成“超级光环”,写着“赛亚人家园已上线”;
——更有人笑称:“以后再也不用怕陨石砸头了,放心在太空撸串。”
网络评论区热血沸腾:
【我们在太空有了光、有了绿洲,还有了盾牌!】
【勇气不仅登天,还学会了护家!】
【这是星辰时代的真正开始!】
在这一刻,轨道居住站的第三模块——能源与防护系统,终于点亮。
它像一颗心脏,为整座太空城注入不竭动力;
它又像一面盾,为家园筑起坚不可摧的壁垒。
太空,不再只是冷寂的真空,而是真正属于人类的“第二个家”。
华盛顿,白宫战情室。
巨幕上的画面像一记重锤,砸得所有人透不过气。
环舱外层闪烁着幽蓝的磁场光晕,犹如一层星辰之盾;巨大的能源光翼展开,宛如在轨道上舒展的羽翼;而当模拟陨石撞击舱壁时,相变护甲吸收冲击,连舱壁都未曾留下裂痕。
数据滚动——
【辐射削减:95%】
【微陨石防御率:99%】
【能源供应:轨道能源网直供,稳定性超过地面电网】
总统的手指在桌面上颤抖,额头冒出冷汗,声音沙哑到近乎嘶吼:
“这不是防护系统,这是军事防御!他们在轨道上建造了一个堡垒!一个无懈可击的堡垒!”
参谋长浑身发抖,眼睛死死盯着屏幕:“如果我们发射武器,他们的磁场护盾可以偏转;如果我们试图等待自然风险,陨石也伤不到他们。”
国防部长猛地一拳砸在桌上,牙关紧咬:“我们……再也没有办法通过太空的危险去限制他们。他们在轨道上是无敌的。”
战情室陷入死一般的寂静,所有人都在恐惧地意识到:
大夏已经拥有了太空的“立身之本”。
伦敦,英国议会。
议员们看着新闻转播,一个个失声尖叫。
“能源独立?他们居然用轨道能源网直接供电?!”
“我们的空间站还在为电池寿命发愁,他们已经把轨道变成永动机!”
“更可怕的是那个护盾!磁场偏转辐射……那简直是科幻小说里的技术!”
议会大厅一片混乱,议员们面色惨白,有人甚至失控大吼:“这意味着他们在轨道上建立了安全区,而我们连一块能抵御陨石的舱壁都没有!”
首相闭上眼睛,声音低沉:“这不是科研差距,而是文明分水岭。我们已经被彻底抛在了地球的牢笼里。”
巴黎,欧盟航天局。
巨大的投影墙上,护盾与光翼的画面循环播放。
一位法国工程师喃喃自语:“这是奥尼尔环、戴森云和护盾科技的结合……他们把未来提前了整整一个世纪!”
德国科学家捂着额头,脸色煞白:“我们还在研究如何提高太阳能板效率,他们已经把能量输送和防护做到极致。再过几年,我们连观测他们的能力都可能丧失。”
大厅里爆发出绝望的争吵,科学家们互相指责,但所有人都清楚,真正的事实是——
欧洲在太空竞争中,已经被彻底甩开。
东京,首相官邸。
当新闻播放到陨石撞击舱壁被相变层吸收的画面时,整个会议室内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防卫大臣眼神涣散:“这意味着,他们的太空城再也不是脆弱的泡泡,而是一座真正的堡垒。微陨石、太阳风暴、辐射……对他们而言,全部失效。”
一名经济官员苦笑:“连能源都彻底独立了……他们在太空可以无限生存,而我们却连补给都做不到。”
首相额头沁出冷汗,低声喃喃:“大夏……正在把星辰变成国土。而我们,只能困在地球。”
会议桌上,所有人都噤若寒蝉。
纽约,华尔街。
财经频道的主播声音颤抖:“刚刚确认,大夏轨道能源网正式供能,防护系统全面上线。专家表示,这意味着轨道居住站已经具备长期独立生存与防御能力。”
瞬间,股市崩盘。能源、防务、航天板块齐齐跳水,资本家们如同丧家之犬般嚎叫:
“这就是末日!我们所有产业都在地球,他们已经在轨道开辟新天地!”
“能源网?防护系统?这是星辰要塞!谁还能撼动?!”
“完了……地球文明已经不是主导,大夏才是新世界的统治者!”
大厅里尖叫与哀嚎混杂,有人眼神呆滞地瘫倒在地,有人怒吼着撕碎股票单,有人抱头痛哭。
这一夜,整个西方世界都在绝望中清醒:
大夏不仅建造了轨道家园,还给它披上了护盾,插上了能源之翼。
这不再是一个实验,而是一个真正的星辰堡垒。
他们终于明白,未来已被改写。
而他们,注定只能困守在地球,眼睁睁看着文明的第二个摇篮,从自己手中滑落。
喜欢我为国家献科技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我为国家献科技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