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的城墙,在暮色中像一头沉默的巨兽。赵昺勒马立于阵前,金盔上的红缨被风吹得猎猎作响,身后是十万宋军将士,身前是阿鲁浑、笃哇率领的三万漠北骑兵——两支曾对峙的力量,此刻因共同的目标,汇成合围大都的铁壁。
“陛下,城门紧闭,元军在城头布满了弓箭手。”徐达催马上前,低声禀报。他刚从阵前探查回来,甲胄上还沾着城上射来的箭簇残片。
赵昺点头,目光扫过城墙:“铁穆耳已成瓮中之鳖,却还想负隅顽抗。阿鲁浑首领,”他转向身侧的阿鲁浑,“烦请你率骑兵,守住大都北门外的居庸关,断了元军北逃的退路。”
阿鲁浑翻身下马,躬身应道:“陛下放心,居庸关若有一兵一卒逃出,我阿鲁浑提头来见!”说罢,他翻身上马,率三万骑兵疾驰而去,马蹄扬起的黄沙,在暮色中连成一道黄龙。
笃哇见状,也上前请命:“陛下,我愿率部攻打西城门,牵制元军兵力!”
“好。”赵昺抬手,指向西城门,“西城门地势较低,是元军防守的薄弱点,你可从那里佯攻,吸引元军主力。”
笃哇领命而去,西城门下很快响起了震天的喊杀声。城上的元军果然中计,纷纷调兵支援西城,东城门和南城门的防守顿时空虚。
赵昺眼中精光一闪,对朱重八、常遇春道:“时机到了!朱将军攻东门,常将军攻南门,朕亲自率军攻打正门,三路齐发,一举破城!”
“遵命!”两人齐声应和,各自率军冲向目标城门。
战鼓声骤然响起,如惊雷劈裂夜空。宋军士兵扛着云梯,推着冲车,朝着城墙猛冲而去。城头上的元军箭如雨下,滚木礌石不断砸落,却挡不住宋军将士的冲锋——他们盼这一天,盼了太久。
朱重八身先士卒,手持长枪,踩着云梯向上攀爬。一名元军将领挥刀砍来,他侧身躲过,长枪一挑,将那将领挑落马下。“杀上去!”他高声呐喊,身后的士兵如潮水般涌上城头,与元军展开近身厮杀。
南城门处,常遇春的虎头刀劈开了城门上的铁锁。“哐当”一声,厚重的城门被士兵们推开,常遇春率军冲杀进去,口中怒吼:“元军将士听着!放下武器,降者免死!”
元军士兵本就士气低落,见城门被破,纷纷扔下武器投降。只有少数死忠之士,还在负隅顽抗,却很快被宋军淹没。
赵昺率领禁军,攻打正门。他亲自擂鼓,鼓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禁军士兵们见陛下亲自擂鼓,士气大振,云梯上的士兵不顾生死,拼命向上攀爬。城头上的元军渐渐抵挡不住,开始向后退去。
“陛下!正门已破!”徐达高声喊道。
赵昺放下鼓槌,翻身上马,手持长枪,率先冲入城中:“杀!直捣皇宫!”
宋军将士紧随其后,如潮水般涌入大都,与元军在街巷中展开厮杀。大都城内火光冲天,喊杀声、惨叫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汇成元廷覆灭的挽歌。
皇宫内,铁穆耳瘫坐在龙椅上,面前是空荡荡的大殿。百官早已逃散,只剩下几个忠心的太监,守在他身边瑟瑟发抖。
“陛下,宋军已攻入城中,咱们快逃吧!”一个老太监哭着劝道。
铁穆耳摇了摇头,眼中满是绝望:“逃?能逃到哪里去?居庸关被阿鲁浑守住,城外全是宋军,天下之大,已无我容身之地。”
他起身,走到殿外,望着远处火光中的厮杀,忽然惨然一笑:“先祖忽必烈打下的江山,终究毁在了我的手里……”
话音未落,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朱重八率领一队宋军士兵,冲入皇宫,长枪直指铁穆耳:“铁穆耳,束手就擒吧!”
铁穆耳转过身,望着朱重八,眼中闪过一丝不甘,却最终垂下了头:“我认输了。”
宋军士兵上前,将铁穆耳绑了起来。当他被押出皇宫时,看到的是满城的宋军旗帜,听到的是百姓们“陛下万岁”的欢呼——那欢呼,不是为他,而是为赵昺,为大宋。
赵昺率军进入皇宫,站在大殿的龙椅前。他没有坐下,而是转身对众将道:“传朕旨意,第一,安抚大都百姓,严禁士兵扰民;第二,清查元廷官员,罪大恶极者严惩,胁从者赦免;第三,派人前往漠北,告知阿鲁浑、笃哇,盟约依旧,大宋会兑现承诺;第四,昭告天下,大都已破,元廷覆灭,大宋光复中原!”
“遵旨!”众将齐声领命,声音震得大殿梁柱都在颤抖。
徐达走到赵昺身边,低声道:“陛下,脱脱在囚车中绝食三日,只求一死。”
赵昺沉默片刻,道:“给他留个体面,厚葬。他是忠臣,只是选错了主子。”
徐达躬身应道:“臣遵旨。”
次日清晨,大都城内已恢复秩序。百姓们涌上街头,欢迎宋军入城。商户们打开门帘,将糕点、茶水分给士兵,孩子们举着小旗,跟在宋军队伍后面,喊着“陛下万岁”。
赵昺站在皇宫的城楼上,望着满城的百姓,望着飘扬的大宋旗帜,眼中泛起水光。从汴梁到卫辉,从山东到河北,再到如今的大都,无数将士的鲜血,终于换来了中原的光复。
“陛下,刘先生从汴梁赶来,已到城外。”陈武上前禀报。
赵昺转身,脸上露出笑容:“快,有请刘先生!”
片刻后,刘秉忠拄着拐杖,快步走来。他望着赵昺,老泪纵横:“陛下……大宋……终于光复了!”
赵昺上前,扶住刘秉忠:“先生,这不是朕一个人的功劳,是你,是徐将军、朱将军、常将军,是所有大宋将士,是天下百姓的功劳。”
刘秉忠点头,目光望向远方:“如今中原已定,漠北结盟,江南稳固,大宋的江山,终于安稳了。”
赵昺望着万里晴空,声音洪亮:“不,这只是开始。朕还要收复燕云十六州,还要让大宋的旗帜,插遍天下每一寸土地!”
城楼下,百姓们的欢呼声响彻云霄。大都的朝阳,将赵昺的身影拉得很长,也将大宋的未来,映照得一片光明。元廷的末日已至,大宋的复兴,才刚刚拉开序幕。
喜欢破落皇帝重整山河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破落皇帝重整山河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