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声在城中回荡,不再是警告,而是宣告。
李瑶站在议事厅中央,手中握着一份新拟的草案。昨夜她未合眼,烛火燃尽三根,纸上字迹反复修改,最终定下一条条清晰界限。她将“非武装贸易巡查队”写进条款,限定人数三百,仅可在商市活动,不得携带弓弩与重兵械,行动前须向大晟边防官报备。这是她能给的底线让步,既回应了安息、康居、大宛三国对商路安全的诉求,又守住军事主权不被渗透。
天刚亮,她便命人召集各国代表。
使者们陆续入厅,神情各异。安息使眉头紧锁,康居代表目光游移,大宛使者则坐在角落,不动声色地观察四周。李瑶没有立刻开口,而是走到墙边那幅巨大的西域地图前,伸手抚过疏勒、高昌、龟兹三地。
“诸位所忧者,无非是商队遭劫、货物受损。”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我大晟愿建共管特区,由各国派员组成巡查队,轮值巡逻,器械统一配发,指挥权归都护府。”
她转身面对众人:“凡加入新约之国,可享关税减免三成,仓储优先使用权,并获得我方医疗队定期巡诊支持。”
此言一出,小国代表纷纷抬头。他们本就无力自保商道,若能得大晟庇护,又有实利可图,自然倾向合作。
安息使冷笑一声:“三百人,手无寸铁,如何震慑盗匪?”
“震慑不在兵力多寡。”李瑶从案上取出一张图纸,摊开在长桌上,“这是改良后的警铃系统,每十里设一座了望塔,遇险时拉动机关,声传数里。夜间以油灯照明,道路设岗哨标记。快马传讯网络已通至玉门关,一旦有警,两日内援军可达。”
她指着图纸上的节点:“这些设施,将在首批三个特区先行铺设,费用由大晟承担七成。”
康居代表皱眉:“若发生纠纷,谁来裁决?”
“所有涉外案件,依《大晟西域通商律》审理。”李瑶语气坚定,“无论何国人,皆一体遵法,无一例外。”
厅内一时沉默。
大宛使者终于开口:“可设一个议事机构,五国各派一名官员,处理重大争议,定期会商调整政策。”
李瑶点头:“可称‘丝路联合仲裁庭’,每年轮值主持,决议需过半数通过。”
这提议正中中小国家下怀。他们既怕安息独大,又不愿受制于大晟,如今能参与规则制定,已是意外之喜。
安息使脸色阴沉。他本想借驻军之名,在西域扎根,如今却被一套制度框死,连执法权都无法染指。他看向康居与大宛,却发现两人已有松动之意。
“若不同意,联盟难成。”大宛使者低声说,“我们总不能因一点执念,断了商路。”
康居代表也道:“巡查队虽受限,但有大晟技术支持,未必无效。先试行一年,再议不迟。”
安息使握紧拳头,终究未再反驳。
李瑶见时机已到,命人取来正式条约文本。七国代表依次落座,笔墨备齐。
就在众人准备签字之际,安息副使忽然起身:“可加一条——遇紧急情况,允许临时增派人员。”
李瑶眼神一冷。
她盯着对方,一字一句道:“紧急情形,须由联合巡查队共同判定。任何单方面调动兵力,视为违约,条约自动失效。”
副使还想争辩,安息正使抬手制止。他盯着李瑶良久,终是拿起笔,在绢帛上落下名字。
一人签,众人随之。
印鉴一枚枚盖下,朱红鲜明。最后一枚落下时,窗外鼓声再起,这次不再是催促,也不是示警,而是庆贺。
李瑶接过签好的条约,指尖划过那一排异国文字与印章。她没有笑,也没有松一口气,只是将文书仔细卷起,放入特制的铜匣之中。
各国代表陆续离席。有人低声交谈,有人驻足观望,更多人则是带着几分复杂神色离开。合作已成,但谁都知道,这份和平建立在利益交换之上,而非信任。
一名侍从走近,低声问是否要设宴款待各国使臣。
“不必。”李瑶摇头,“让他们回去整理细则,三日后提交执行方案。”
她坐回主位,翻开记录册,开始逐条核对签约内容。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她写下第一条:
“巡查队组建时限——六十日内完成招募培训。”
第二条:
“警铃系统施工进度——分三期推进,首期三十日完工。”
第三条:
“仲裁庭首次会议日期——定于下月初八。”
她写得很慢,每一项都反复确认。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条约签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到来。
远处传来马蹄声,一骑快马奔入使馆外院。骑兵翻身下马,递上一封密信。李瑶拆开看了一眼,是中枢来的消息,只一句话:
“一切按计划进行,北线暂稳。”
她看完便烧了纸条。
风从窗外吹进来,带走了最后一缕灰烬。她抬手扶了扶额角,那里有些发胀。连续两夜未眠,身体已发出信号,但她不能停。
她提起笔,继续写下第四条:
“设立西域情报联络站,每月汇总各国动向。”
第五条:
“派遣财政专员入驻三大特区,监督账目流转。”
第六条:
“协调医疗队西进,配合商路开放节奏。”
她一边写,一边在脑中推演接下来三个月的局势变化。哪些国可能拖延执行,哪些条款容易被钻空子,哪些人需要重点盯防……信息如水流般在她脑海中交汇、分流、重组。
门外传来脚步声,侍从轻声禀报:“公主,大宛使者求见,说有补充文书要交。”
李瑶头也没抬:“让他等一会儿。”
她还在写。
第七条:
“禁止任何国家在特区内设立独立司法机构。”
第八条:
“武器进出登记造册,违者列入黑名单。”
第九条:
“发现走私或私藏兵器者,立即通报联合巡查队处置。”
她写完最后一行,合上册子,才抬起头。
“请大宛使者进来。”
喜欢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