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元太子修道录

玄同道友

首页 >> 玄元太子修道录 >> 玄元太子修道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爆!冰凉凉的矜贵机长私下撩翻了冷战三年,她提离婚他却红了眼女配快穿后,她风情万种快穿问宿主太爱扮猪吃虎了怎么办惊!被五个哥哥团宠的废材,竟是神级炼丹师霸总追婚:夫人,哪里跑!综影视之美色撩人奋斗农家女抄家后,末世大佬搬空京城打江山军婚,带着空间七零养包子
玄元太子修道录 玄同道友 - 玄元太子修道录全文阅读 - 玄元太子修道录txt下载 - 玄元太子修道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11章 典籍通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净乐国的春,总带着草木拔节的生机。皇家藏书楼的窗棂外,一株百年银杏抽出新绿,阳光透过叶隙,在书架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玄元十岁这年,身形已近少年,眉宇间的沉静愈发厚重,额间的朱砂痣像是浸润了晨露,透着温润的光泽。宫中上下都知道,这位太子殿下不爱宴饮游乐,唯独对藏书楼痴迷,常常一待便是整日。

皇家藏书楼是净乐国的文脉所在,自开国便搜集天下典籍,经史子集、医卜星相、农桑水利,无所不包,连西域的梵文经卷、东海的巫祝古歌,都能在此寻到踪迹。玄元七岁时便缠着掌管藏书楼的老翰林要钥匙,国王拗不过他,特许他随意出入,只叮嘱“不可损坏典籍”。

这三年来,玄元几乎读完了楼中大半藏书。读《尚书》,他批注“兴衰不在天命,在民心聚散”;读《农桑要术》,他圈点“顺天时,应地利,方是农事大道”;读《孙子兵法》,他却在空白处写下“上兵伐谋,其次伐交,最下伐兵——伐兵者,已失道矣”,看得老翰林连连咋舌,说“太子读兵书,竟读出了慈悲”。

十岁生辰过后,玄元的目光渐渐投向了更深奥的典籍——医道与丹道。藏书楼最深处的阁楼,藏着历代传下的医经与丹书,大多是孤本,连太医都难得一见。玄元却在那里找到了两本让他爱不释手的书:《黄帝内经》与《周易参同契》。

《黄帝内经》讲的是人身阴阳、气血运行,寻常医者需耗尽毕生钻研,方能窥得一二;《周易参同契》则是道家丹经之祖,将《周易》象数与炼丹火候相结合,言辞晦涩,被誉为“万古丹经王”。连老翰林都劝他:“殿下,这些书太过艰深,不如先读些浅显的医书入门。”

玄元却只是笑:“先生,书无深浅,只看是否与心相合。这两本书,像在跟我说话呢。”

他读《黄帝内经》,不像医者那般专注于经络穴位、病症方药,反而对“天人相应”四字格外留心。读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他便在旁批注:“天地是大宇宙,人身是小宇宙。天地有日月,人身有双目;天地有风雨,人身有呼吸;天地有江河,人身有血脉——二者本是一体。”

读到“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他忽然放下书卷,走到窗边,望着那株银杏树:“原来情绪是双刃剑,既能养人,也能伤人。就像这树,春风能让它发芽,寒风能让它落叶,人心的‘风’,也能让身体这棵‘树’枯荣。”

老翰林凑过来看他的批注,见字迹娟秀却力道暗藏,字里行间全是将人身与天地相照的感悟,不由得咋舌:“殿下这是……把《内经》读成了‘天道经’啊。”

玄元却摇摇头,指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一句:“先生看,这里说的不是治病,是修道。心不乱,气就顺;神不耗,体就安——人身本就是个小天地,守住自己的天地,自然无病。”

若说读《黄帝内经》是“悟常”,那读《周易参同契》便是“悟变”。这本书讲的是炼丹,却通篇不见“铅汞”“鼎炉”的直白描述,只用“坎离”“水火”“龙虎”等卦象隐喻,玄奥难懂。可玄元读来,却如见故知。

他在“坎离匡廓,运毂正轴”旁画了幅小图:左边画着一个小人,右边画着八卦,中间用箭头相连,批注“坎为水,在人为肾;离为火,在人为心。水火既济,如车轴转动,生生不息——此非外丹,乃内丹也”。

读到“经营养鄞鄂,凝神以成躯”,他忽然拍案:“原来如此!”吓得老翰林以为他读痴了。玄元却指着书页,兴奋地说:“先生你看,这里说的‘丹炉’,根本不是外面的鼎,是人自己的身体!‘药’也不是金石,是精、气、神!”

他取来纸笔,飞快地写下:“人身即丹炉,心为炉鼎之君,肾为炉鼎之基;精为药之根,气为药之苗,神为药之火。三者合一,文火温养,武火烹炼,便能炼成‘金丹’——此丹非金银,是一身正气,百邪不侵。”

写完,他将纸递给老翰林,眼睛亮得像星:“先生,你看我说得对吗?人要健康,要长寿,甚至要超凡,不用求外面的丹药,只需养好自己的精气神,让它们在身体这个炉子里好好‘炼’,自然能成。”

老翰林捧着那张纸,手指都在颤抖。他年轻时也读过《周易参同契》,跟着道士学过几句“炼丹口诀”,却从未想过这书竟能这样解!“人身即丹炉,精气神为药”——这等话,若是出自终南山的老道长之口,他信;可出自一个十岁孩童笔下,简直匪夷所思!

“殿下……”老翰林咽了口唾沫,声音发涩,“这话……非太子所能言啊。”

“为何不能言?”玄元不解,“我读着书,看着自己的身体,就想到了这些。就像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自然而然。”

老翰林望着他,忽然想起三年前玄元说“道在蝼蚁”,想起他见流民时问“何以救之”,想起他学射箭时说“箭可射妖邪,何以射人心”——这孩子的悟解,从来不受年龄、身份束缚,他看天地,便见天地之道;看人身,便见人身之道,通透得像块没有杂质的水晶。

这事很快传到太傅耳中。太傅是三朝元老,精通经史,对道家典籍也颇有研究,听闻玄元批注《黄帝内经》《周易参同契》,便特意来藏书楼见他。

“殿下说‘人身即丹炉’,老夫有一事不明。”太傅抚着胡须,目光温和却带着考较,“《周易参同契》说‘铅汞相投’,若人身是炉,这‘铅汞’又是何物?”

玄元不假思索:“铅是肾中精,属水,为阴;汞是心中神,属火,为阳。精与神合,就像铅与汞投,阴阳相济,才能炼丹。就像《黄帝内经》说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一个道理。”

“那‘火候’呢?”太傅又问。

“火候是气。”玄元指着自己的胸口,“呼吸为火,心定则火匀。太过则燥,不及则冷,不疾不徐,顺其自然,这才是‘真火’。”

太傅越听越惊,这些话竟与他年轻时在崂山听老道讲的“内丹心法”不谋而合!可那老道修行七十载,而眼前这孩子,才十岁!

“殿下这些感悟,是从书中看来,还是……”太傅迟疑着问。

“看书时,心里像有个声音在说。”玄元坦诚道,“比如看到‘精气神’,就觉得它们像三个好朋友,少了谁都不行;想到‘丹炉’,就觉得自己的身体里真的有个炉子,在慢慢烧着什么,暖暖的。”

太傅沉默良久,对着玄元深深一揖:“殿下真乃天纵奇才!老夫读了一辈子书,不如殿下一语道破。‘人身即丹炉’——这七个字,道尽了医道与丹道的根本,非大彻大悟者不能言。”

他顿了顿,又道:“只是殿下,这些感悟太过玄妙,寻常人未必能懂,日后还是少与人言,以免引来非议。”

玄元点点头,将批注仔细收好,又捧起《黄帝内经》:“我只是自己明白就好,不用别人懂。”

自那日后,玄元在藏书楼待的时间更长了。他不再满足于批注,开始将两本书的道理结合起来,画了许多“人身八卦图”——将人体的五脏对应五行,四肢对应四象,头顶对应天,足底对应地,密密麻麻写满了“如何让水火既济”“如何让精气神合”。

有时,他会坐在窗边,闭眼凝神,一坐便是一个时辰。老翰林问他在做什么,他说:“在看自己的‘丹炉’,看‘药’够不够,‘火’匀不匀。”

宫中渐渐有了传言,说太子沉迷“黄老之术”,不理世事。国王却只是笑笑,对善胜皇后说:“玄元看的不是术,是道。他连自己的身体都能看透,还怕他看不懂天下吗?”

春日的阳光洒满藏书楼,照在玄元专注的侧脸上。他指尖划过泛黄的书页,那里印着千年的智慧,而他心中,正孕育着属于自己的领悟。十岁的玄元,或许还不懂“炼丹”的具体法门,却已窥破了最根本的真理——真正的“道”,不在远方的仙山,而在自己的身上;真正的“药”,不在名贵的金石,而在日常的精气神。

这领悟,像一颗种子,落在他心里,借着典籍的雨露,正悄悄发芽。或许有一天,它会长成参天大树,让他既能守住自己的“小天地”,也能护佑天下的“大天地”。而此刻,玄元只是安静地读着书,窗外的银杏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为他这颗早慧的道心,轻轻伴奏。

喜欢玄元太子修道录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玄元太子修道录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无名箫重生后我靠抽卡系统征服大反派悠然山村黑欲青春柯南之从聊天群开始三体!我是星灵大主教阿塔尼斯法师奥义大海无垠中国古代历史史实梳理出狱才发现,徒儿们全是无敌大佬竹马的小冤家她超甜我的工作是花钱抢工夺房吃绝户?手撕全家去下乡惨死重生后冰山总裁变疯批了重生七零:我有一艘亿万游轮空间沈七夜林初雪绝世战神逆天魔妃太惹火都市超级邪医来自东方的骑士迫嫁妖孽殿下:爆笑小邪妃
经典收藏末日穿六零的快乐生活囚云雀快穿:炮灰男配要翻身她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我气运!凡人修仙:从九天轮回开始你想抄家,问过我公主媳妇了吗?崩三:凹分凹的未来曙光,基因救赎轮回乐园:坦的逆袭玉露仙子下凡名柯:我的搭档是琴酒开局死亡缠绕,库里跟我学灌篮小小夫君望川忘川靠种菜养鱼我成了修仙大佬的师父满朝文武,求我登基精灵对战,不是过家家肆意玩弄我在恋综把嘉宾啃成猪那片天空那片云
最近更新四合院根据地的红小鬼吃没?没吃?那吃我度星者一拳!神印:魔族长公主只想谋朝篡位乖了一辈子,重生后,她不装了周律,你的联姻对象是白月光四合院:忽悠加截胡,众美归心洪荒第3001位魔神快穿之炮灰反派颜值爆表我吞!我吞吞吞!我吞吞吞吞吞!重生五八:从长白山打猎开始崛起指挥使,案发现场禁止调情!重生1990这一世逆转乾坤穿越小世界:系统逼我做团宠大佬的专属珍宠考古学家在秦朝我把生存游戏玩成了养成快穿:软萌娇夫被反派女神捡走了双修邪神:开局捡漏宗门圣女原神:烈风,但白月光剧本我在金瓶梅世界当邪修
玄元太子修道录 玄同道友 - 玄元太子修道录txt下载 - 玄元太子修道录最新章节 - 玄元太子修道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